中軟國際哈爾濱ETC:分享車聯網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方法

2020-08-27 哈爾濱中軟卓越


歷史的發展勢不可擋,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時代以人們應接不暇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在物聯網、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的強勢推動下,跨界融合成為時下最流行的形式;再者,我國巨大的汽車市場為車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基礎(2012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1.2億輛,年增長率達到14.3%)。

未來五年,我國車聯網市場規模接近2000億元,未來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車聯網市場,行業錢景的廣闊,引得相關廠家紛紛逐鹿車聯網行業,一時成為投資界關注的焦點。由此,車聯網成為人們繞不開的話題。

被誤解的「車聯網」

目前,車聯網的概念尚無定論,車聯網暫以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定義為例,車聯網是物聯網和智能交通的有效結合,它以車為節點和信息源,通過無線通信等技術手段獲取車本身以及車外部等屬性,並加以有效利用,從而達到「人--車--路--環境」的和諧統一。廣義的車聯網涉及到汽車、輪胎、部件、通信、平臺等多個模塊,通過任何無線的形式進行控制和管理。

目前所說的車聯網的類型主要分為:公共服務主導型(智能交通)、乘用整車廠主導型和消費電子主導型(智能駕駛)。前者是政府考慮的事情,在此,暫且討論智能駕駛這部分:

整車主導型的車聯網,側重於汽車的安全和維護。如豐田G-Book、通用On-Star、上汽inkaNet等;

消費電子主導型的車聯網(即後裝廠商主導的車聯網),側重於車主。由於智能駕駛涉及的安全技術比較困難,後裝車聯網主要提供導航、信息服務、通訊娛樂等等,如聲控導航等等。

不同的利益主體形成了博弈格局,產業環境甚是複雜。

總的來講,目前我國車聯網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因為對於車聯網行業,汽車電子和IT成為核心競爭力,可是我國的整車技術與國外有一定的差距,整個行業創新不足,尤其是汽車電子方面,汽車電子相關的前沿核心技術、用於信息採集的高端傳感器的晶片核心技術,和在雲計算和超海量數據處理方面的核心技術基本上都被國外企業所掌握。

說到後裝廠商主導的車聯網,由於花樣百出的應用功能凌駕於汽車安全之上,而使很多功能處於「雞肋」的尷尬境地,一些花拳繡腿的功能勢必會在激烈的競爭中黯然退場。

不管是車企還是後裝主導的車聯網,從網際網路的角度來講,過去10年汽車行業所說的車聯網都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產業內被用來增強汽車亮點的概念。未來,汽車平臺會越來越開放,而且以後再也不能像後裝整天叫囂的那樣,隨便來個一鍵通什麼的就是車聯網了。因為,既然置身於網際網路的大背景下,企業一定要用網際網路的思維來經營企業。

網際網路是開放的、透明的、利他的,後裝的4S店模式便與網際網路的開放透明性背道而馳,網際網路正引發著汽車行業的產業裂變。網際網路的利他特性,決定著企業利益的大小來自於福利大眾的大小,如谷歌、360、徵途等都是以免費策略發家的,可是目前車主不願意為互聯汽車的服務買單,相信只有網際網路能顛覆這樣的局面。

建立壁壘,數據是制勝利器

我們早已生活在數字生活時代,用數據說話是數位化時代的特徵,網際網路的一個重要的貢獻是使數據在線,在線數據存在著局限性,特別是人類日常生活的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使得這類數據更容易被收集。移動網際網路和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又催生了大數據(BigData)時代的到來。

大數據的特點可以概括為4V,即Volume(海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由於通過對數據進行專業性分析所帶來的巨大價值是無限的,大數據成為世界各國政策層面鼎力推動的戰略計劃,社會各界也颳起了大數據的旋風,圍繞大數據的「入口卡位」之戰也激烈地上演著,搜索、社交、支付等等都成了必爭之地,目前這些數據要塞都算是被行業巨頭所把守,百度佔據著web數據,阿里佔據著電商數據,騰訊佔據著社交數據,具有短期不可替代性,而且能形成自己的行業壁壘,如淘寶拒絕百度扒數據,所以搜索專家百度只好痛失電商搜索這個吸金領域。

汽車作為未來最大的一個移動終端,比手機還要強大的衍生功能,而且車聯網的產業鏈夠長夠深,使得車聯網成為大數據的集中體現,可謂是大數據的一個縮影。網際網路企業早已在大數據武裝下闖入汽車領域搶食,眾所周知,Google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拔得頭籌,正是基於大數據的採集與分析,微軟給福特全新開發車載嵌入式系統,谷歌也不遺餘力的和奧迪合作,而iOS6也開始發力汽車領域。

車機突圍,個性化服務是關鍵

當前,在國內網際網路競爭的開放程度下,想要在大小巨頭的產品版圖夾縫中再打造一個入口級產品,那是難乎其難的,但是可以掌控的數據新藍海並不是沒有,因為整個世界時刻都在變化,只要有變化,就有新數據誕生。只不過,大部分數據尚處於線下,如何成功地將「線下數據」轉變為「線上數據」是關鍵,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的數據壁壘,釋放出大數據的真正價值,如早期的大眾點評網就是通過掃街模式積累大量餐館和菜品數據,而逐漸形成了一個在線私有數據體系。

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車機作為車聯網的一個小分支,要想開闢自己的新藍海而成功突圍,就要想法設法建立自己的數據壁壘:

開發自有特色的硬體應是一個方向,採用軟硬體結合的方式,輔以網際網路的思維去運作,最終會建立龐大的數據體系,在這個體系裡打通另外一個是打通海量、異構的、持續更新的用戶級數據;

另一個方向是打通跨行業數據,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對於跨行跨領域的數據重視程度相對較低,而數據具有「外部價值」的,就像汽車廠商的自動制動數據結合LBS數據則會揭示公共運輸路段的安全性。

再者,服務內容的精準性如果單純靠服務提供商的力量,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和時間也不一定取得最好效果,車機傳統的觀念也只是提供導航和娛樂,若以社區互動的形式,則能快速採集到相應的數據,由此也可以衍生出很多增值服務,提升用戶體驗感,增強用戶黏性。

實際上在在數據分析、加工、傳播等環節,名目繁多的App都充滿了商機。在大數據時代,App仍具有長尾特徵,雲存儲的海量數據和大數據的分析技術也使得對消費者的實時和極端的細分有了成本效率極高的可能。車機廠商務要對用戶群體進行細分,甚至要時刻以「個人」為中心,將個人的相關信息進行精確描述,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進行智能化和個性化的服務匹配,這也是WEB2.0革命的自然深化和擴展。

當然一切的定製化服務和個性化體驗,都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浮華褪去,真心覺得車聯網需要構建的是安全、便捷、舒適的車旅生活。

相關焦點

  • 中軟國際哈爾濱ETC:分享安防大數據時代雲存儲的特徵
    大數據時代來臨根據IDC預測,全球在2010年正式進入ZB時代,全球數據量大約每兩年翻一番,意味著人類在最近兩年產生的數據量相當於之前產生的全部數據量。爆炸式增長的數據,正推動人類進入大數據的時代。維基百科全書的定義:「大數據是飛速增長的,用現有資料庫管理工具難以管理的數據集合」。這些數據包括:社交媒體、行動裝置、科學計算和城市中部署的各類傳感器等等,其中視頻又是構成數據體量最大的一部分。據IMSResearch統計,2011年全球攝像頭的出貨量達到2646萬臺,預計到2015年攝像頭出貨量達5454萬臺。
  • 中軟國際哈爾濱ETC:分享5G未來的發展前景和趨勢全面探討
    比如,在「5G+ICT新技術」方面,5G與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合發展,將推動數字經濟生產組織方式、資源配置效率、管理服務模式深刻變革;在「5G+各行各業」方面,5G在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應用,將創造數字經濟的新價值體系,催生更多新需求,孕育新產品和新服務,創建新業態和新模式。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在2020—2025年,5G將拉動中國數字經濟增長15.2萬億元。
  • 中軟國際哈爾濱ETC:分享「雲化」助推新萬物互聯時代到來
    「作為一名網信技術工作者,我感受到的是一個『以網絡為基礎、以數據為核心』的新的信息技術體系正在步入生活舞臺的中央,一個新的時代正在緩緩向我們鋪開嶄新的畫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中國雲計算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友友天宇系統技術有限公司CEO姚宏宇如此表示。他說,如今「雲」已成為新一代網信技術體系的關鍵基礎底座,我們要緊緊抓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打造國際領先自主可控的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
  • 中軟國際黃平:破解非結構化數據管理難題,成就數位化未來
    這是一個數據爆炸的時代,更是非結構化數據大爆發的時代。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全球產生的數據量將達40 ZB,2025年更將增長到驚人的175 ZB。但其中,難以處理的非結構化數據佔比80%以上,遠超結構化數據,且佔比還在繼續提升,甚至在未來可達99%,不僅給企業數據資產管理帶來極大挑戰,也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一大阻力。
  • 中軟國際與華為聯合解決方案:喚醒沉睡數據,成就數位化未來
    這是一個數據爆炸的時代,更是非結構化數據大爆發的時代。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全球產生的數據量將達40 ZB,2025年更將增長到驚人的175 ZB。但其中,難以處理的非結構化數據佔比80%以上,遠超結構化數據,且佔比還在繼續提升,甚至在未來可達99%,不僅給企業數據資產管理帶來極大挑戰,也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一大阻力。
  • 中軟國際攜手華為打造「場景應用+數據存儲」聯合解決方案
    在HUAWEI CONNECT 2020(華為全聯接大會)上,中軟國際雲智能業務集團雲解決方案產品線總裁黃平與各行業嘉賓深度分享了非結構化數據管理難題的解決之道,並發布中軟國際攜手華為打造的「場景應用+數據存儲」聯合解決方案,為數位化轉型賦予新動能。
  • 中軟國際哈爾濱ETC:分享環境智能發展遭遇數據困境
    通過非接觸式傳感器搜集環境數據,結合人工智慧判斷個人行為,環境智能可應用於老人護理、重症監測、無人販售等多個場景……  利用攝像頭對手術過程進行高清視頻採集、對獨居老人日常生活行為進行監測、為心理疾病提供連續且經濟的症狀篩查方法……人工智慧正在以另一種全新的方式深入我們的生活,不是人們熟悉的機器人,而是與我們身邊的整體空間、設備融合建立的環境智能。
  • 中軟國際哈爾濱ETC:分享個人信息保護與大數據應用並非兩難
    大數據應用和個人信息保護看似兩難,實則不然。只要做到有法可依、依法依規,加強對個人信息分層分類細化保護,完善對大數據資源分層分類的挖掘技術,規範大數據應用分層分類主體行為,就能提升大數據規範有序應用整體水平。  如今,社會對個人信息保護的需求愈發強烈。與此同時,大數據應用的價值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
  • 中軟國際哈爾濱ETC:分享我國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記者張辛欣)記者近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將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跨行業融合,提升智能道路基礎設施水平,構建車聯網綜合應用體系,完善標準規範,加快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作為數位化和產業升級的有力抓手,它對平抑風險、應對挑戰意義重大。  工信部提出,在加快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突破的同時,著力構建標準體系,完善基礎設施、應用服務和安全保障,加快打造開放融合的產業生態。其中,以加快促進網絡通信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與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的深度融合,推動電動汽車、充電樁等互聯互通為重點。
  • 中軟國際與華為打造聯合解決方案,賦予數位化轉型新動能
    這是一個數據爆炸的時代,更是非結構化數據大爆發的時代。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全球產生的數據量將達40 ZB,2025年更將增長到驚人的175 ZB。但其中,難以處理的非結構化數據佔比80%以上,遠超結構化數據,且佔比還在繼續提升,甚至在未來可達99%,不僅給企業數據資產管理帶來極大挑戰,也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一大阻力。
  • 中軟國際黃平:以數賦智,攜手華為築建數位化轉型新未來
    這是一個數據爆炸的時代,更是非結構化數據大爆發的時代。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全球產生的數據量將達40 ZB,2025年更將增長到驚人的175 ZB。但其中,難以處理的非結構化數據佔比80%以上,遠超結構化數據,且佔比還在繼續提升,甚至在未來可達99%,不僅給企業數據資產管理帶來極大挑戰,也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一大阻力。
  • 鴻蒙開天地,聯創照未來 中軟國際(烏鎮)鴻聯聯創中心全球首發
    2020年9月18日,作為2020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及高峰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軟國際解放號聯手浙江桐鄉市政府,以「鴻蒙開新天,聯創照未來」為主題,共同宣布中軟國際鴻聯聯創中心首發落地烏鎮,並以烏鎮為啟端,加速開始全國性戰略布局。
  • 中軟國際哈爾濱ETC:分享量子網際網路時代就要來了?
    近日,美國能源部發布了題為《建立全國量子網 引領通信新時代》的報告,提出10年內建成全國性量子網際網路的戰略藍圖,並希望藉此確保美國處於全球量子競賽前列,引領通信新時代。  美國能源部方面稱,量子網際網路利用量子力學定律,能比現有網絡更安全地傳輸信息,「幾乎不可破解」,未來將對科學、工業以及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產生深遠影響。
  • 構建新數據創新生態 中軟國際數字賦能嘉興市
    雙方以「數字賦能」為主題,依託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手段,打造「長三角新數據創新應用中心」,做大做強嘉興新型軟體生態產業,開展「5G+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市政府非常重視中軟國際在嘉興的發展,對後期的合作充滿信心。
  • 中軟國際哈爾濱ETC:分享人工智慧技術可用於災害治理全過程
    傳統災害治理由於管理制度低效、財政投資大和建設周期長等局限面臨一系列挑戰,需要創造性地藉助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應對。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可以貫穿災害治理的全過程,具體包括以下三個環節。第一,災前預測。由人工智慧驅動的系統分析數據集有助於預測洪水、地震和海嘯等自然災害。人工智慧系統能夠通過查找圖像變化,預測地震和海嘯等災害。
  • 機遇與挑戰並存 中軟國際的數位化轉型有點不一般
    正如中軟國際副總裁、雲智能業務集團執行總裁孫佳韡所說,「推動千行百業的雲上智能之旅,做客戶最值得信賴的數位化轉型共創夥伴。」角色的轉換和拓展不僅給中軟國際帶來了新的業務發展機遇,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企業級市場在數位化轉型時代之中前進的速度。
  • 中軟國際哈爾濱ETC:分享AI醫療的這幾年它改變了什麼
    雄心勃勃的創業玩家們,在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各大領域紛紛製造變局。但2017年開始,商業化變現、政策審批等諸多問題將諸多實力不足的企業逼到絕境。對於已經走入價值驗證的醫療人工智慧來說,對於醫療大健康行業有何變化?各大醫療人工智慧企業又是如何「接招」?人工智慧在醫療影像領域的熱度與瘋狂有目共睹。
  • 中軟國際哈爾濱ETC:分享騰訊雲率先布局全鏈路5G產品矩陣
    覆蓋「雲邊網端」,構建全鏈條5G產品矩陣  據了解,騰訊雲的5G產品矩陣主要包括邊緣接入和加速平臺(TSEC)、邊緣計算機器(ECM)、物聯網邊緣計算平臺(IECP)、AIoT物聯網關、5G行業專網、物聯網開發平臺(IoT Explorer)、5G 物聯SDK、5G
  • 智慧的路+聰明的車:車聯網是「5G時代」最具潛力場景 | 車釋
    作為新冠疫情發生後,首個以車聯網產業創新應用為主題的國際高峰論壇,本次論壇旨在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重啟。論壇舉辦地的選擇與此次主題緊密相關。汽車業始終是西青區的傳統行業,除了一汽、豐田等整車廠之外,還配套擁有發動機和汽車玻璃等零部件企業、中汽數據中心等。在智能汽車發展的新時期,西青區也迎來了新的機遇。
  • 中軟國際哈爾濱ETC:分享未來十年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前景和趨勢
    網際網路發展前景至今為止,隨著網際網路產業2C的流量市場與商業機會接近天花板,同時伴隨著AI、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5G等技術的發展與突破,技術之間的相互取長補短實現了大數據作為生產資料、算力作為生產力、區塊鏈作為生產關係的科技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