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物化?女性群像劇的男性困境

2020-12-20 澎湃新聞

原創 謝明宏 娛樂硬糖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男人很難理解女人,但其實女人對男人的誤解也很深。男人劇裡的女性角色,總被詬病為男性的欲望客體。可試看這幾年的女性向劇集,男性形象也是被置於女性視域下,成為「想像性消費」的載體,幾乎喪失了主體性。

《三十而已》的結局,王漫妮與海王梁正賢酒吧偶遇。當王漫妮已經在貴人指引下完成升級打怪,梁正賢對她的說辭依然是:「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冰島看極光?」

要不是王漫妮打住他,相信下一句絕對是「去萬那杜潛水」。你怎麼還沒變啊?既是王漫妮的吐槽,也是男性角色在女性向劇集裡的尷尬——類型固定,想像匱乏,「工具人」自說自話。

從霸道總裁到花心海王,從犬系男友到茶藝高手,從經濟適用男到追妻小丈夫,標籤化的男性形象與男頻劇中多元紛呈的男人出入良多。兩性角色的互相「物化」,本質都是在鼓勵對方「下滑」。

波伏娃曾指出,女性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達到極樂。這樣的女性形象,在瑪麗蘇偶像劇裡我們已經見多了。容易被忽略的是,女性劇集中的男性何嘗不是如此。不溝通不做愛能成好老公了,現在年輕人過得是有多苦?

至於個性模糊的小奶狗,千篇一律的出軌老公,優哉遊哉到處逛的海王,換個名字和劇情,連臺詞都可以照搬。

男性角色的類型化,一方面標誌著女性向劇集的創作進入成熟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特定的性別秩序和認同危機。作為成功的模板,他們一定會被不斷「再生產」。

我變了,我裝的

《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最細思極恐的地方是:無論女性角色處於什麼年齡層,她們遇到的男人都是「同一撥」。泥人一個樣,在於捏泥人的工匠有一套相同的審美標準和工業模板。

《二十不惑》裡梁爽有一個富二代男友陳卓,他被發現除了梁爽還有一個未婚妻;《三十而已》裡的王漫妮和海王剛確定關係,梁正賢的「七年女友」就閃現出來了。

陳卓和梁正賢,最惺惺相惜的地方在於危機公關能力。陳卓對梁爽說,和未婚妻不是認真的,梁爽離開他一定會後悔;梁正賢對王漫妮說,和女友的關係已經名存實亡,你們完全可以南北分治,還嘲王漫妮對自己的經濟依賴。

其中的套路不妨拆解如下:腳踏兩條船被發現先不要慌,對女性進行示愛安撫,如果不行就加以利益威脅。究竟是渣男們都看了同一本PUA教程,還是角色被扁平化處理了?

兩部劇裡的姐弟戀也很有說明性。《二十不惑》裡的段振宇之於姜小果,約等於《三十而已》裡的鐘曉陽之於鍾曉芹。舔狗舔狗,一無所有。面對姐姐們的嫌棄,弟弟們的攻勢顯得溫柔又浪漫。

段振宇可以從頭到尾翻完小果的朋友圈,鍾曉陽挑燈夜戰讀鍾曉芹寫的紀實文學,就問你們「資料準備」有沒有這麼用心?段振宇排長隊給小果買小龍蝦,鍾曉陽知道鍾曉芹喜歡吃巧克力蛋糕,把周圍店鋪都試了個遍。

陪姐姐唱K,帶姐姐玩室內遊戲,看到情敵或前夫醋勁還很上頭。可最後,姐姐拒絕他們的理由都是「不成熟」。姜小果選擇了仰慕的周尋,鍾曉芹回歸了丈夫的懷抱,弟弟們就像「美瞳」一樣被「月拋」了。

小奶狗在女性向劇集中的「失敗」,恰可對應男性向劇集中綠茶的「勸退」。他(她)們極力地做小伏低,拼命迎合另一個性別的喜好和趣味。雖可以獲得對方的短暫青睞,但最終無法修成正果。觀眾更傾向於「正宮」視角,說段振宇為愛綠茶,說鍾曉陽只是個玩伴。

再來看《二十不惑》裡的冰山霸總周尋,一面不動聲色一面對姜小果關心備至,基本套用偶像劇霸總人設;《三十而已》裡出軌的許幻山,和小三你儂我儂的噁心與最後的幡然醒悟,簡直是國產家庭劇的裹腳布。

男性氣質並非生理意義上的存在,而是被構建的產物。女性群像劇中,男性角色會用客觀條件的差異,告訴觀眾「我變了」。但隨著劇情深入,他們又用共同的內在邏輯宣告:「我裝的」。

禁慾綠茶,兩種暢銷飲品

類型化生產,既是敬業,也是偷懶。喬治·貝克的《戲劇技巧》指出,劇作者創作的類型化人物,承擔著敘事意義的重要功能。正因為男性角色的有模有樣,女性角色才有空間去變幻花樣。

整體來看,女性群像劇中男性形象最終表徵為何種形態,其本質是男性氣質的構建與流動。90年代的劇集,支配性的男性氣質是陽剛美學下的「英雄」與「頂梁柱」。

即便是《永不瞑目》裡的「鮮肉」陸毅,塑造的也是一個在愛情與人性中逐漸成熟的男人形象。而「她視角」劇集的崛起,讓大眾對性別實踐產生了新的需求。流血流汗的陽剛美學,逐漸被多元氣質所瓦解。

綠茶男、犬系男友、年下弟弟等形象的出現,標誌著女性對男性的俯視。這些弟弟們,大多受過良好教育,家境富裕,鮮少來自社會底層;職業以學生,或剛工作的新人為主;換到民國或古代背景,他們多出身於名門大派,氣質以清新英俊居多。

這種設定,讓他們擺脫了凡俗生活的限制,可以自由自在的戀愛而不用擔心銀行卡餘額。《二十不惑》的段振宇、《三十而已》的鐘曉陽、《北京女子圖鑑》的朱朝陽、《誰說我結不了婚》的小哈、《談判官》的謝曉飛莫不如是。

《冷記憶》裡說:「男女相悅在雙方的理解上難以調和,男人希望直入主題省卻過程,女人希望過程無限延長反覆回味。」犬系男友的出現,讓大齡女性角色終於不用面臨催婚相親的壓力。女強男弱的對比,喚醒女性觀眾的視覺徵服欲。

如果說綠茶弟弟荷爾蒙爆棚,那麼另一種暢銷類型——「冰清玉男」就是禁慾和去勢的。這類男性角色,是現代劇中的冰山男神,如《怪你過分美麗》的莫北、《何以笙簫默》的何以琛;更是仙俠劇的上仙師尊,如《花千骨》的白子畫、《香蜜沉沉燼如霜》的旭鳳、《三生三世》的夜華、《宸汐緣》中的九宸。

他們冷傲孤清,又咄咄逼人,天生一副「莫挨老子」的氣勢。幻想中的男性形象,經歷了符號化的過程,將凡俗的欲望以超能力的形式賦予角色。對於女主,他們是愛的純粹化身。對於女二及其他角色,他們甚至可以說是「無性別」的。

從幻想照進現實,強大的男性幻覺的背後,隱藏的是女性向劇集對現實男性的深度幻滅感。因為遍地是海王,所以有了守身如玉坐懷不亂的「上仙」;因為現實擺脫不了金錢的瑣碎,所以禁慾男神早早實現了財務自由,突破了修煉困境。

借用克萊門斯·羅耶「男子正在退化」的說法,女性劇集裡的男性角色也在倒退。

類型生產,全靠性別襯託

「禁慾男神」和「綠茶弟弟」的大行其道,搶佔了「經濟適用男」和「貴人拯救者」的市場份額。《三十而已》裡王自健經濟適用,但被女主和觀眾嫌棄。拯救者魏先生,與王漫妮的關係點到即止,最後放對方去讀書。

在過去,經濟適用男往往是現實題材劇女主結婚的主要對象,普遍被視為「不錯的歸宿」。而貴人拯救者,通常會成為女主經濟騰飛的金手指,提攜她們在資本中殺出一條血路。

《三十而已》對這兩條路徑的悖反,說明女性劇集對男性角色的消費,已經從「物質寄託」轉向「精神審美」。姐有的是麵包,玩的就是愛情和心跳。從這一點看,女性對男性的物化,要比男性對女性的物化「禮貌」不少。

男性劇集對女性的評判標準,是愛不愛錢,拜金女和純情初戀成為固定書寫;女性劇集對男性的考核細則,是愛不愛我,禁慾男神和綠茶弟弟漸成主流。其中滋味,足可玩味。

但也正因如此,男性群像劇往往造不出有討論度的女性角色,女性群像劇卻可以讓男性角色大放異彩。《歡樂頌》爆了一把王凱、靳東、楊爍,《三十而已》讓楊玏和李澤鋒熱度指數飆升。

就連男性幾乎「全員惡人」的《都挺好》,也讓懦弱蘇大強和媽寶蘇明成出了圈。該劇完全顛覆了男性正面形象,對男性性格中的死要面子、窩囊自私和殘暴無能進行了批評。雖然有些地方過激片面,但也是女性主義在影視領域的一次嘗新冒險。

喬治·巴塔耶說:「每一個存在的根基上,有著不完滿原則。」在一切豐裕富足的表象下,男性角色承受著不易察覺的匱乏。情感至上的女性觀點,最終引向各奔前程的戲劇式大團圓(《三十而已》裡鍾曉芹成了作家,顧佳去湖南搞茶廠,王漫妮出國)。

面對這些高度類型化的特徵,很難不將充滿「暖男」、「海王」、「綠茶弟弟」的劇集當作女性的「定製爽文」。正是由於他們的陪伴、追求、花心,才造就了女性角色的知性、強大、獨立。

為了女性的拔苗助長,要求這些男性角色越典型越好:深情千年不改,渣賤本性難移。任何一種被物化的角色,都是在為另一種性別打破認同焦慮、身份危機而「鋪路」。

現代性的後果之一,就是個體呈現為原子化的離散狀態,人們常常處於認同危機中。因此,只有藉助「自我和身體的內在參照系統」,來構建一種身份認同的新機制。

在女性向劇集中,愛情和友誼總是被塑造成共通性的最高形式。在這些共同性外,還有什麼形式的共同性值得創造和棲居?問題沒有一勞永逸的答案,或許為了抵抗這種粗暴的類型化誘惑,女性務必再次走出。

原標題:《互相物化?女性群像劇的男性困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都市女性群像劇今夏扎堆來襲
    都市女性群像劇今夏扎堆來襲發布時間:2020年07月14日 10:03 來源:楚天都市報   才為姐姐們鼓掌叫好 會不會轉眼審美疲勞  都市女性群像劇今夏扎堆來襲  □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聰  一個新的劇集品類,很可能要在2020年暑期檔成形——女性群像劇。
  • 它的存在就是對女性的物化!取悅男性
    100 位曾為維密工作過的女性籤署了聯名信,控告這家公司對她們曾經多方面的剝削:性騷擾、物化女性、身材羞辱、甚至被「以去維密工作」之名誘騙拍攝裸照。這樣一個服裝業巨頭仿佛一夜之間轟然倒塌,讓我們分析其發展路徑,或許也就能夠明白,這個品牌的沒落其實是歷史必然。
  • 「反向PUA」「勾魂術」其實是將女性價值「物化」
    這些諮詢師號稱可以讓男性心甘情願為自己投資、幫助自己迅速脫離平民階層,等等,其中「撈金頂級高手」「反向PUA」等詞頗為醒目。可以看到,這其中所謂的「勾魂術」是指:通過訓練女性提升個人外形魅力與話術技巧,從而讓男性迷戀自己,而迷戀的標準就是讓男性持續給自己花錢。這雖然名為「反向PUA」,其實是打著情感維護的名義將女性價值「物化」。
  • 今天,被物化了嗎?| 「不真實」的女性
    物化女性女性被物化,顧名思義是指女性被當作物品來對待,而不是被當作人來對待的一種立場;也指單純地從物質層面(例如身體、相貌),而不是從精神層面(品德、性格)來評價女性。這種現象在廣告行業由來已久。「廣告,是給男人看的。」
  • 婚姻家庭諮詢師海報刷屏,打著情感維護名義「物化」女性價值
    這些諮詢師號稱可以讓男性心甘情願為自己投資、幫助自己迅速脫離平民階層,等等,其中「撈金頂級高手」「反向PUA」等詞頗為醒目。可以看到,這其中所謂的「勾魂術」是指:通過訓練女性提升個人外形魅力與話術技巧,從而讓男性迷戀自己,而迷戀的標準就是讓男性持續給自己花錢。這雖然名為「反向PUA」,其實是打著情感維護的名義將女性價值「物化」。
  • 女性是如何被引導的,自我,性,物化的
    所以針對消費者,使其達到消費的目的,才是門真正的學問,那麼今天的主題,女性,是如何被潛移默化的,自我,性,物化的呢? 什麼是自我,性,物化 我們先來了解了解什麼是物化。
  • 全面物化女性,戾氣之下,是當代男性無限的恐慌與絕望!
    全面物化女性,戾氣之下,是當代男性無限的恐慌與絕望!躲在鍵盤背後,那些原地踏步了大半輩子,不堪重壓的男性,隨時隨地肆意辱罵優秀女性,以此來掩蓋自己的心虛!在這些男人嘴裡,長得瘦弱的周冬雨,竟然已經不配被稱為女人?因為男人們認為,她長得像個假小子,毫無女人味!
  • 從「櫻桃小口」到「蝴蝶臀」,物化女性何時休?
    原來,是我孤陋寡聞,並且缺乏想像力,「蝴蝶臀」其實是指女性的一種臀型,是指女性的臀部形狀和蝴蝶一樣。進一步了解之後,我才知道,與此類聯想如出一轍的,原來還有「蜜桃臀」。至於還有沒有什麼其他臀,我就不甚了解了。由屁股聯想到美麗的蝴蝶或可口的蜜桃,想像力不可謂不豐富。但在感慨其想像力之強的同時,我又陷入了深思,為何偏要把女性的臀部比作動植物呢?
  • 不「物化」女性角色的《一人之下》,值得肯定
    現在很多動漫作品中,在很多女性角色的形象設計上,都會有一些比較「突出」的特點,以此來作為亮點吸引觀眾,雖然有的夾雜了搞笑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如果這方面的特點過多就會被指有「物化女性」的嫌疑。宇崎花「物化女性指的是將女性作為物品來看待,以物質標準來對女性做出評判,比如從顏值和身材,五官長相等方面來評斷女性的好壞,而不是從精神層面包括思想和道德,以及性格方面來判斷
  • 韓女藝人用衣服遮腿被阻止細節曝光:為什么女性會被物化不自知?
    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歡迎關注。近日,韓國一女團在直播時,一位女性工作人員,為了防止女藝人走光,拿來外套蓋在她們腿上,一位男性工作人員看到後斥責道:「就是為了給別人看腿才露出來的,遮什麼遮啊,你傻嗎?」隨後,該女性工作人員疑似被扇耳光。
  • 「物化女性」一詞的由來及出路
    例如,當那些電商大肆搞「女神節」以鼓動女性買買買之時,就會有人批判他們「物化女性」:(一)概念源頭「物化女性」是指把女性當做物來對待,即注重女性的「生育價值」與「性感的身體」。但「物化女性」一詞到底如何而來的呢?
  • 威士忌聖經惹爭議,是物化女性,打壓言論自由還是女性話題營銷?
    而在最近發表的《威士忌聖經2021》裡,吉姆·默裡用了跟以往不同的詞彙和語句來形容幾款威士忌的口感,這些描述讓很多女性感到十分冒犯,多個知名網站和報刊都認為吉姆·默裡的新書中存在歧視和物化女性的問題,頓時輿論譁然,全球最大的威士忌線上零售商終止了與他的合作。
  • 女性買房!就能彰顯中國女性獨立?不是商業炒作,就是物化女性!
    先說說,教育方面,中國女性高考平均成績優於男性,就連高考狀元數量,也優於男性;體育方面,中國女性運動員的競技成績,也優於男性,比如,女足、女排,在世界能奪冠,但是男性卻進決賽都很難。當然,這個中國社會的巨大進步,女性對中國的貢獻,也越來越大,可以說,現在各行各業拔尖的都是女性。比如,網紅直播,有薇婭、李子柒,男性只有一個李佳琦,而且銷售額,後者落後於前者。
  • 拒絕物化:完美女性的定義就應是各美其美,不受定義
    完美的外形與絕對服從的性格造就了男性眼中的完美小愛,她是男性心中完美伴侶的標準,是物盡其用的典範,是手掌把玩的新寵。作為影視作品中創造的角色,小愛的出現看似是荒誕的,但她的背後卻站著無數有著相同經歷的女性。
  • 男性和女性:充電器讓雙方「線」入困境
    男性和女性究竟誰的電子產品更多傳統印象中男性毫無爭議地完勝但幾十年過去了隨著越來越多個性化電子產品的出現今天她買了美容儀和自拍神器明天她又買了藍牙耳機和電動剃鬚刀女性似乎大有「巾幗不讓鬚眉」之勢理性探討到底誰囤的電子產品更多呢
  • 22歲,她被丈夫一家虐待致死,只因不能生育丨被物化的女性
    馬上就2021年了,居然還會有女性在生活中遭遇如此多的折磨:被打、被凍、被餓、被關禁閉、被虐待致死……而背後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不能生育。方某洋的死亡撕開了一個口子,讓人們看到在社會的某些角落,女性依舊被當作生育工具,而在她所處的小環境中,人們習以為常。
  • 涉嫌物化女性!超級內線被集體圍攻
    所以大部分男性球迷對大王發布的視頻,自然樂呵下就完事了,懂得都懂!但也些相對「理性」的球迷,對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覺得大王用鈔票撩妹是在物化女性,這樣的價值觀令人難以接受。幸好大王的粉絲沒有郭艾倫多,而且群體以男性為主,要不然大概率早就被爆破了。大王今年才26歲,還屬於愛玩的年齡,跟普通男生沒什麼區別,發布的視頻都是娛樂為主!或許「物化女性」這個詞彙,根本就不在大王的字典裡,更談不上「不尊重女性」這個說法了。
  • 物化女性的廣告橋段不是「創意」是惡俗
    對此,品牌方的解釋是,「視頻為廣告創意」,只是為了「突出商品的清潔功能」,並強調自己尊重愛護女性。但是作為一名女性,看到這樣的「創意」卻覺得心裡堵得慌。短短幾十秒的視頻,就傳達出了多種偏見,充滿著物化女性的氛圍。首先,女孩被歹徒尾隨,對個人來說是充滿恐懼的時刻,對社會來說也暗示著刑事案件的可能。
  • 奇葩說7:Amy姐物化女性還沾沾自喜,慘遭北大學霸打臉太尷尬
    雖然相關當事人都曾極力否認,但是在諸多無法用巧合解釋的證據面前,網友們更相信這種將包裝女性釣取成功男士的交易確實存在。最近,Amy居然參加了新一季的《奇葩說》,不過在海選階段就遭到打臉。
  • 繼《三十而已》收官後,又一女性群像劇將播,宋茜張佳寧盧靖姍主演
    尤其是江疏影、童瑤、毛曉彤主演的女性群像劇《三十而已》更是大受好評,該劇在播出期間,熱搜話題不斷,每天都有10多個相關話題登陸熱搜榜,成為全民討論最高的電視劇,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