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1月30日 18:25:56 中財網 |
原標題:
機器人: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募集說明書(申報稿)
股票簡稱:
機器人股票代碼:300024
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SIASUN ROBOT & AUTOMATION
CO., LTD.
瀋陽市渾南新區金輝街16號
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
募集說明書
(申報稿)
保薦機構
(主承銷商)
(
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南山街道桂灣五路
128
號前海深港基金小鎮
B7
棟
401
)
二零二零
年
十
一
月
目 錄
目
錄
................................
................................
................................
...........................
2
重大事項提示
................................
................................
................................
...............
4
釋
義
................................
................................
................................
...........................
8
第一節
發行人基本情況
................................
................................
...........................
10
一、股權結構、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情況
................................
......................
10
二、所處行業的主要特點及行業競爭情況
................................
..........................
13
三、主要業務模式、產品或服務的主要內容
................................
......................
43
四、
現有業務發展安排及未來發展戰略
................................
..............................
47
第二節
本次證券發行概要
................................
................................
.......................
50
一、
本次發行的背景和目的
................................
................................
..................
50
二、
發行對象及與發行人的關係
................................
................................
..........
52
三
、
發行證券的價格或定價方式、發行數量、限售期
................................
......
53
四
、
募集資金投向
................................
................................
................................
..
54
五、
本次發行是否構成關聯交易
................................
................................
..........
55
六、
本次發行是否將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
................................
..................
55
七
、
本次發行方案取得有關主管部門批准的情況以及尚需呈報批准的程序
..
55
第三節
董事會關於本次募集資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
...........
57
一、
IC
真空機械手及集束型設備項目
................................
................................
.
57
二、半導體自動物料搬運系統項目
................................
................................
......
61
三、半導體物料管理控制系統項目
................................
................................
......
64
四、項目整體實施準備和進展情況
................................
................................
......
67
第四節
董事會關於本次發行對公司影響的討論與分析
................................
.......
70
一、本次發行完成後,上市公司的業務及資產的變動
及
整合計劃
..................
70
二、
本次發行完成後,上市公司控制權結構的變化
情況
................................
..
70
三、
本次發行完成後,上市公司
新增同業競爭情況
................................
..........
70
四、
本次發行完成後,上市公司
新增關聯交易情況
................................
..........
70
第五節
與本次發行相關的風險因素
................................
................................
.......
72
一、疫情風險
................................
................................
................................
..........
72
二、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
................................
..........................
72
三、科技成果產業化風險
................................
................................
......................
72
四、市場競爭風險
................................
................................
................................
..
72
五、
經營管理和人力資源風險
................................
................................
..............
73
六、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相關風險
................................
................................
......
73
七、業績下滑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
................................
..
76
八、經營活動現金
流波動的風險
................................
................................
..........
76
第六節
與本次發行相關的聲明
................................
................................
...............
78
一、發行人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聲明
................................
..........
78
二、發行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聲
明
................................
..............................
81
三、保薦機構聲明
................................
................................
................................
..
85
四、發行人律師聲明
................................
................................
..............................
87
五、會計師事務所聲明
................................
................................
..........................
88
六、發行人董事會聲明
................................
................................
..........................
89
重大事項提示
與本次發行及發行人自身密切相關的風險因素請參見本募集說明書「第五
節 與本次發行相關的風險因素」。其中,公司特別提示投資者對下列重大風險
給予充分關注:
一、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產能消化及市場風險
目前發行人半導體裝備業務已經初具規模,並實現盈利,在2020年新冠肺
炎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1-9月發行人半導體裝備業務仍實現快速增長,新籤
訂單1.7億元,同比增長55.67%。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張將對半導體裝備業務的
盈利能力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根據國內未來半導體工藝設備及晶圓廠建設的
規劃和趨勢,公司半導體裝備現有產能將無法支撐未來市場需求,本次募投項
目的實施將有效擴大公司半導體裝備業務規模。在國內半導體產業大力發展的
背景下,公司與下遊行業客戶的戰略合作也將持續深入推進,對公司本次募投
項目建設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支持。
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IC真空機械手及集束型設備項
目」、「半導體自動物料搬運系統項目」、「半導體物料管理控制系統項目」
和「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儘管公司為擬投資項目進行了認真的市場調查和
嚴格的可行性論證,對投資回報、投資回收期和銷售收入均做出了審慎的測算
和評估,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如市場、政策、項目進度、競爭條件
變化及技術更新等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對項目投資收益和公司整體業績不利
的風險。此外,2020年初,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截至目前已在全
球多個國家或地區爆發或蔓延。如果未來新冠疫情進一步在國內擴散,可能會
對公司的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和後續運營造成不利影響。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已經公司充分論證,但該論證是基於當前國家產業
政策、行業發展趨勢、市場環境、技術水平、客戶需求等因素做出的,若未來
上述因素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或公司市場開拓不力,有可能導致募投新增產能
無法全部消化或者募投新增產品價格無法達到預測水平,從而使該項目在實施
後面臨一定的產能消化及市場風險。
二、募投項目用地落實的風險
截至本募集說明書籤署日,本次募投項目建設用地尚未獲得土地使用權證,
公司尚未取得募投項目用地的使用權。
如果未來發生政策變動或國土主管部門招拍掛等程序延遲,可能導致發行
人無法按時取得相關項目用地,進而對項目進度產生一定影響。如未來募投項
目用地的取得進展晚於預期或發生其他變化,募投項目可能面臨延期實施或者
變更實施地點的風險。
三、業績下滑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9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45,506.40
萬元、309,472.69萬元、274,548.51萬元和168,593.71萬元,歸屬母公司股
東的淨利潤分別為43,237.79萬元、44,935.09萬元、29,292.41萬元和
13,438.08萬元。公司營業收入、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2020年1-9月及
2019年度出現下滑,主要系近年來整體宏觀經濟環境下行,疊加2020年疫情影
響,部分行業設備需求減弱,公司主營業務為
機器人及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的研
發、生產和銷售,受製造業整體影響較大,主要因素如下:
(1)受宏觀經濟下行周期的影響,公司下遊客戶固定資產投資趨于謹慎,
出現壓縮項目規模或推遲、終止投資計劃的現象,致使公司2019年度新籤訂單
四季度起出現下滑,全年營業收入略有下降。
(2)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企業均未進行生產活動,公司除疫情期
間進行口罩生產線的生產和銷售外,其他訂單項目均處於停滯狀態。
(3)2020年二季度到三季度,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國內企業開始復工
復產,市場需求逐漸出現回暖,但需消化前期庫存,新建產線或產線升級所需
要的智能製造項目需求滯後於經濟復甦。
(4)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整體呈持續下降趨勢。公司毛利率隨著公司訂
單應用行業的變化而變動,近年來毛利下降較為明顯的主要集中在汽車及汽車
零部件製造業、3C行業,航空航天及軌道交通行業呈現周期性波動。
公司將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扭轉業績下滑趨勢,但如果
新能源汽車客戶需求
增長無法彌補傳統乘用車客戶訂單的下滑,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無法得到有效
控制進而影響製造行業產業鏈,或者公司採取的措施未達到預期效果,公司將
存在業績持續下滑,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
四、經營活動現金流波動的流動性風險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9月,發行人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
分別為-38,601.78萬元、5,462.74萬元、660.74萬元和-41,123.81萬元,整
體波動相對較大,且2017年及2020年1-9月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負值;
主要系受到訂單規模、項目周期、回款周期等綜合性因素影響,可能產生跨期、
滾動影響不及新增影響等情況,從而歷年經營性淨現金流與淨利潤存在一定不
匹配的情形。
公司大客戶、大訂單佔比較高,對應的低預付款比例和長結算周期導致淨
利潤與現金流不匹配金額較大,影響時間較長。同時,公司當年新籤訂單的快
速增加導致當年執行新籤訂單規模增加,以前年度項目滾動回款高於當年淨利
潤部分未覆蓋新籤項目前期執行淨現金流低於當年淨利潤部分。
此外,項目執行周期非正常情況下延長,導致確認回款的節點延後,隨著
宏觀環境下行,部分客戶資金周轉緊張,公司應收帳款收款周期加長,項目整
體回款周期延長。
如果未來公司未能及時扭轉業績下滑趨勢,導致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持續無
法補足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將產生經營活動現金流和流動性風險。
五、募投項目及新產品的技術研發風險
本次募投項目均為公司現有業務的產能或服務能力的提升,且公司具備相
應的人員、技術和市場儲備,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涉及的核心技術均為
自主研發。公司作為提供
機器人及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的廠商需要持續保持較高
的技術研發及創新能力,如果未來募投項目及新產品研發方向不符合市場需求,
或者公司相關技術研發工作未能跟上行業新技術更新及升級要求,則本次募投
項目經營將面臨無法實現預期情況的風險。
公司募投項目中的新產品研發已有部分處於驗證階段,但仍需投入較大的
人力及資金等,若相關研發及驗證進展緩慢而公司又未能及時調整,未能開發
出符合技術要求的產品或開發出的產品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將面臨一定的技術
研發失敗風險。
六、固定資產折舊及土地攤銷增加的風險
本次募投項目項目的建設期為2.5年,土地徵用費在建設期第1年投入。
其中,折舊採用平均年限法分類估算,房屋建築按30年平均折舊、機器設備按
12.5年平均折舊、固定資產其他費用按比例分攤到建築工程和設備購置費中,
淨殘值率為5%;土地費用按40年平均攤銷,項目建成後,公司預計每年增加的
折舊和攤銷金額約為7,208.28萬元。
本次募投項目建成後預計將新增較多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由於資產投入
後,產品完全達產和市場開拓需要一定的時間,會導致公司新增利潤無法彌補
新增資產折舊和攤銷的風險。本次募投項目在建設期內需持續投入資金,建設
期內存在募投項目無法盈利的風險。
同時,如果市場環境、技術發展等方面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導致公司營業收
入沒有保持相應增長,亦會給公司帶來因固定資產折舊和土地攤銷增加導致的
利潤下滑風險。
釋 義
在本
募集
說明書中,除非文中另有所指,下列詞語或簡稱具有如下特定含義:
機器人/
公司
/
本
公司
/
上市公司
/
發行人
指
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控股股東
/
實際控制人
/
瀋陽自
動化所
/
自動化研究所
/
自動化
所
指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本次發行
/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
行
/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
指
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向特定對象
發行股票的行為
募集說明書、本募集說明書
指
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
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募集說明書
股東大會
指
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大會
董事會
指
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監事會
指
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
章程、公司章程
指
本募集說明書籤署日有效的《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保薦機構
、
主承銷商
指
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會計師事務所
指
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發行人律師
指
遼寧同澤律師事務所
中國證監會
指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深交所
指
深圳證券交易所
國家發改委、發改委
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國資委
指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科技部
指
中國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工信部
指
中華人
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商務部
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證券法》
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公司法》
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公司章程》
指
《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工業
機器人指
由操作機(機械本體)、控制器、伺服驅動系統和傳感
裝置構成的一種仿人操作、自動控制、可重複編程、
能在三維空間完成各種作業的光機電一體化生產設
備,特別適合於多品種、變批量的柔性生產
AGV
指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移動
機器人的縮寫
EFEM
指
Equi
pment front
-
end module
的縮寫,一種用於製造半導
體晶圓的設
備,將晶圓從大氣端傳輸至真空端,包括
潔淨迷你環境和傳輸機械設備
Stocker
指
存儲裝置
,
用於半導體行業存放晶圓的存儲器
Mask
搬運系統
指
光罩搬運系統
,被廣泛
用於控制液晶面板等高潔淨度
部件的搬運設備
SCARA
機器人指
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
的縮寫,平
面
機器人,由機械本體,控制器,手操器,等構成的
平面多關節
機器人,可以完成平面的物體傳送及抓取
等功能
,以高精度
、高速度、高穩定性廣泛應用與半
導體
IC
搬運及面板行業搬運
OLED
機器人指
Organic
Light
-
Emitting Display
機器人,用於搬運
柔性
OLED
關鍵器件的
機器人,被廣泛的應用於高端柔性
部件生產線
RC
指
Robot control
的縮寫
,
機器人控制
CNC
指
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的縮寫
,
CNC
又叫做電
腦鑼、
CNCCH
或數控工具機是新型加工技術,主要工作
是編制加工程序,即將原來手工活轉為電腦編程
MES
指
M
anufacturing
E
xecution
S
ystem
的縮寫,製造執行系
統
,
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生產計劃管理、生產過程控制、
產
品質量管理、車間庫存管理、項目看板管理等,提
高企業製造執行能力
PLC
指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的縮寫
,
PLC
控制系統
是在傳統順序控制器的基礎上引入了微電子技術、計
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通訊技術而形成的一代新
型工業控制裝置,目的是用來取代繼電器、執行邏輯、
記時、計數等順序控制功能,建立柔性的遠程控制系
統。具有通用性
強、使用方便、適應面廣、可靠性高、
抗幹擾能力強、編程
簡單等特點
IC
指
Integrated circuit
,
集成電路
AMHS
指
自動物料搬運系統
MR
指
複合
機器人OHS
指
O
ver
H
ead
S
huttle
,空中走行式穿梭車
OHT
指
Over Head Transfer
,空中走行式無人搬送車
SCARA
指
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
的縮寫,
指水平多關節
機器人RGV
指
Rail Guided Vehicle
,軌道式無人搬送車
OHCV
指
O
ver
H
ead
C
ar
rier
V
ehicle,
空中物料運輸車,主要
用於面板廠
LED
指
Light Emitting Diode
,發光二極體
LCD
指
Liquid Crystal Displayer
,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
MCS
指
Material Control System
物料管理控制系統
ACS
指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自動管理控制系統
5G
指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
ERP
指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業資源計劃
3C
指
是計算機類、
通信類和消費類電子產品三者的統稱
Sandisk
指
閃迪,是全球最大的閃速數據存儲卡產品供應商
註:
除特別說明外,本募集說明書所有數值保留2位小數,若出現總數與各分項數值之
和尾數不符的情況,均為四捨五入原因造成。
第一節 發行人基本情況
中文名稱
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
SIASUN ROBOT & AUTOMATION CO.,LTD.
股票簡稱
機器人股票代碼
300024.SZ
股票上市地
深圳證券交易所
成立日期
2000
年
4
月
30
日
上市日期
2009
年
1
0
月
30
日
註冊地址
遼寧省瀋陽市渾南新區金輝街
16
號
法定代表人
曲道奎
註冊資本
1,560,239,617
元人民幣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91210000719642231W
經營範圍
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自動化立體倉庫及倉儲物流設備、機械電子設
備、大型自動化系統與生產線開發、製造、工程安裝;信息技術與網
絡系統設計、開發、技術諮詢、服務、轉讓;計算機機械電子設備及
配件銷售,自營和代理貨物及技術進出口(國家禁止的不得經營,限
制的品種辦理許可證後方可經營),海洋自動化裝備、油田自動化裝
備、雷射技術
及裝備、低壓成套開關和控制設備開發、製造、工程安
裝,公路、隧道、軌道交通綜合監控系統、建築智能化及機電工程設
計、製造、工程安裝,智能機電及信息產品設計、製造、租賃、銷售,
光電技術及產品開發、製造、銷售,公共服務
機器人設計、製造、銷
售;安防工程設計、施工;增值電信業務(遼寧省內經營)。口罩生
產與銷售(含網上銷售);醫療器械及配件設計、生產與銷售(含網
上銷售);醫療健康
機器人研發、生產與銷售(含網上銷售);康復輔
具及養老器械、
智能家居產品、消毒洗滌設備及上述零部件開發、生
產、加工、銷售(含網上銷售);醫療與康復
、護理技術研發、技術
諮詢、技術服務。(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
展經營活動。)
一、
股權結構、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情況
(一)發行人股權結構
1
、公司股權控制關係圖
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
,發行人股權結構如下圖:
2
、公司股本結構和前十大股東
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
,公司總股本為
1,560,239,617
股,其中限售流通股
43,658,689
股,非限售流通股
1,516,580,928
股。公司前
10
大股東持股情況如
下:
序
號
股東名稱
股東性
質
直接持股數
量(股)
持股比例
(
%
)
限
售股數量
(股)
質押或凍結情況
股份
狀態
數量(股)
1
中國科學院
瀋陽自動化
研究所
國有法
人
394,272,171
25.27%
-
-
-
2
曲道奎
境內自
然人
52,707,600
3.38%
39,530,700
質押
48,499,998
3
中央匯金資
產管理有限
責任公司
國有法
人
34,293,380
2.20%
-
-
-
4
遼寧科發實
業有限公司
國有法
人
30,000,000
1.92%
-
-
-
5
瀋陽盛京金
控投資集團
有限公司
國有法
人
23,913,045
1.53%
-
-
-
6
胡炳德
境內自
然人
23,882,573
1.53%
-
-
-
7
王天然
境內自
22,184,580
1.42%
-
-
-
然人
8
香港中央結
算有限公司
境外法
人
16,349,323
1.05%
-
-
-
9
瀋陽國際科
技開發公司
國有法
人
13,310,112
0.85%
-
-
-
1
0
中歐基金-
農業 銀行
-中歐中證
金融資產管
理計 劃
其他
13,215,913
0.85%
-
-
-
(二)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情況
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為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其持有發行人
394,272,171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5.27%。
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瀋陽自動化所的基本情況如下:
公司名稱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法定代表人
於海斌
住所
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南塔街
114
號
開辦資金
11,170
.00
萬元人民幣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12100000400012449R
舉辦單位
中國科學院
宗旨和業務範圍
開展自動化技術研究,促進科技發展。先進位造模式與系統管理技術
研究開發智能機器與系統研究開發工業自動化技術研究系統工
程與
成套裝備研究模式識別與圖象處理技術研究開發工業和水下
機器人研製、特種
機器人研製相關檢測、認證和培訓相關學歷教育、技術服
務與學術交流《信息與控制》和《
機器人》出版。
成立日期
1958
年
11
月
瀋陽自動化所成立於
1958
年
11
月,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是國家自動化領域
的主要研究機構,法定代表人為於海斌,開辦資金
11,170
.00
萬元,註冊地及主
要生產經營地為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南塔街
114
號。瀋陽自動化所在水下機器
人、工業
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水平、具有自主知識產
權的成果,成為在國內具有
領先與帶頭作用、在國際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國家級研
究開發基地。瀋陽自動化所設有
「
機械電子工程
」
、
「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
專業博
士點和
「
機械電子工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瀋陽自動化所最近一年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單位:萬元
項目
2019
年
12
月
31
日
資產合計
366,304.45
所有者權益
230,745.91
項目
2019
年度
營業收入
157,489.24
淨利潤
31,846.29
報告期內,發行人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
二、
所處行業的主要特點及行業競爭情況
(一)發行人主營業務概況
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為
機器人及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的研發、生產、銷售,致
力於為客戶提供智能化、數位化的產品及服務。公司擁有將近
3,000
人的研發創
新團隊,擁有以自主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核心產品及行業系統解決方案為一
體的全產業價值鏈,產品累計出口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並為全球
3,000
餘家國
際企業提供產業升級服務。
公司的產品及服務涵蓋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半導體裝備以及工業軟
件與信息控制平臺三大業務板塊。其中,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板塊的主要產品包括
工業
機器人、移動
機器人、特種
機器人、服務
機器人、智能
物流系統、自動化裝
配與檢測生產線及系統集成、交通自動化系統、生產信息管理系統、製造執行系
統等;半導體裝備板塊主要產品包括潔淨
機器人系列、
EFEM
、
Stocker
、
Mask
搬運系統等;同時,公司自主研發的工業軟體與控制平臺將運動控制、
PLC
、可
視化、工具機加工技術、
機器人技術、狀態監測和測量技術等進行集成,提供全體
系自主可控的平臺,為公司的核心技術儲備之一。
通過整合集團化資源、利用行業發展良機,公司融合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與
人工智慧、
5G
網絡等領先技術與
機器人、智能製造產業整體的發展,綜合優勢
日益顯著,向成為全
球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企業領跑者的目標快速邁進。
(二)行業管理情況
1
、
行業
主管部門及管理體制
公司所屬行業主管部門為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主要負責制定行業
發展戰略、發展規劃及產業政策,指導並推進行業技術創新和相關科研成果產業,
對公司所處行業進行宏觀管理。
2
、
行業自律組織
公司所處行業接受多個行業自律組織的指導和協調,主要包括中國
機器人產
業聯盟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等。其中,中國
機器人產業聯盟以國家產業政策為
指導,負責
機器人產業的基礎信息統計、產業研究、政策建議等工作,促進聯盟
成員在技術、市場、
智慧財產權等領域的交流合作與自律,提升聯盟成員企業的研
究開發、生產製造、集成應用和維修服務水平,完善我國
機器人產業鏈。中國機
械工業聯合會主要負責組織制定、修訂機械工業國家和行業標準,組織開展機械
工業、自動化科技及相關領域的國內外技術經濟協作與交流,組織研究行業技術
與產業發展戰略等工作。
3
、行業主要政策及法律法規
大力振興工業自動化是樹立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國民經濟
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國家先後出臺多項政策,採取有效的措施,大力支持工
業自動化行業的發展。
序
號
實施時間
頒布主體
主要法律法規及
行業政策
相關內容
1
2006
年
2
月
國務院
《國家中長期科
學和技術發展規
劃綱要
(
2006
-
2020
年)》
重點發展的前沿技術中包括
「
先進位造
技術
」
、
「
智能服務
機器人」
。
2
2010
年
10
月
國務院
《關於加快培育
和發展戰略性新
興產業的決定》
「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
」
要求
「
強化基礎配
套能力,積極發展以數位化、柔性化及
系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智能製造裝
備。
」
3
2012
年
5
月
工信部
《
高端裝備製造
業
「
十二五
」
發展
規劃》
「
智能製造裝備
」
屬於發展重點,要求突
破
「
關鍵智能基礎共性技術
」
和
「
核心智
能測控裝置與
部件
」
,
「
重點開發新型傳
感器及系統、智能控制系統、智能儀表、
精密儀器、工業
機器人與專用
機器人、
精密傳動裝置、伺服控制機構和液氣密
元件及系統等八大類典型的智能測控
裝置和部件並實現產業化。
」
對於重大工程中的
「
智能製造裝備創新
發展工程
」
,要求
「
圍繞智能製造過程中
的感知、決策、執行三個關鍵環節,突
序
號
實施時間
頒布主體
主要法律法規及
行業政策
相關內容
破新型傳感、高精度運動控制、故障診
斷與健康維護等關鍵技術,大力推進智
能儀表、自動控制系統、工業
機器人、
關鍵執行和傳動零部件的開發和產業
化,開展基於
機器人的自動化成形與加
工裝備生產線、自動化倉儲與分揀系統
以及數位化車間等一
批典型標誌性重
大智能製造成套裝備,推進智能製造技
術、智能測控裝備和智能基礎製造裝備
在石油化工、煤炭開採、發電、環保、
紡織、冶金、建材、機械加工、食品加
工等典型製造領域中的示範應用。
」
4
2012
年
7
月
國務院
《
「
十二五
」
國家戰
略性新興產業發
展規劃》
「
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
」
中包括
「
高
端裝備製造產業
」
,其中對
「
智能製造裝
備產業
」
要求
「
重點發展具有感知、決
策、執行等功能的智能專用裝備,突破
新型傳感器與智能儀器儀表、自動控制
系統、工業
機器人等感知、控制裝置及
其伺服、執行、傳動零部件等核心關鍵
技術,提高成套
系統集成能力,推進位
造、使用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和綠色
化,支撐先進位造、國防、交通、能源、
農業、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等國民經濟
重點領域發展和升級。
」
「
重大工程
」
中包括
「
(十七)智能製造
裝備工程
」
,要求
「
突破新型傳感、高精
度運動控制、故障智能診斷等關鍵技
術,大力推進泛在感知自動控制系統、
工業
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等裝置的開發
和產業化,開展基於
機器人的自動化成
形與加工裝備生產線、自動化倉儲與分
揀系統以及數位化車間等典型智能裝
備與系統的集成創新,推進智能製造技
術和裝備在石油加工、煤炭開採、發電、
環保、紡織、冶金、建材
、機械加工、
食品加工等典型領域中的示範應用。
」
5
2013
年
12
月
工信部
《關於推進工業
機器人產業發展
的指導意見》
推進工業
機器人的應用和發展,對於改
善勞動條件,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
率,帶動相關學科發展和技術創新能力
提升,促進產業
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
變和工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建立以工業
機器人主機企業、系統集成
企業為牽引,零部件及產業服務企業協
同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實現工業機器
人全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6
2014
年
6
月
國務院
《國家集成電路
產業發展推進綱
要》
提出以需求為導向,以整機和系統
為牽
引、設計為龍頭、製造為基礎、裝備和
材料為支撐,以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
序
號
實施時間
頒布主體
主要法律法規及
行業政策
相關內容
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破解產業發展瓶
頸,推動集成電路產業重點突破和整體
提升,實現跨越發展,為經濟發展方式
轉變、國家安全保障、綜合國力提升提
供有力支撐。
7
2015
年
5
月
國務院
《中國製造
2025
》
要求
「
加快發展智能製造裝備和產品。
組織研發具有深度感知、智慧決策、自
動執行功能的高檔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
人、增材製造裝備等智能製造裝備以及
智能化生產線,突破新型傳感器、智能
測量儀表、工業控制系統、伺服電機及
驅動器和減速器等智能核心裝置,推進
工程化和產業化。加快機械、航空、船
舶、汽車
……
電子等行業生產設備的智
能化改造,提高精準製造、敏捷製造能
力。統籌布局和推動
智能交通工具、智
能工程機械、服務
機器人……
等產品研
發和產業化。
」
「
推進位造過程智能化。在重點領域試
點建設智能工廠/數位化車間,加快人
機智能交互、工業
機器人……
等技術和
裝備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促進位造工
藝的仿真優化、數位化控制、狀態信息
實時監測和自適應控制。
」
「
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
」
中包括
「2.
高檔數控工具機和
機器人」
,提出
「
機器
人。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制
造、國防軍工、化工、輕
工等工業機器
人、特種
機器人,以及醫療健康、家庭
服務、教育娛樂等服務
機器人應用需
求,積極研發新產品,促進
機器人標準
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突破
機器人本體、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
器、傳感器與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及系
統集成設計製造等技術瓶頸。
」
8
2015
年
10
月
第十八屆
中央委員
會
《中共中央關於
制定國民經濟和
社會發展第十三
個五年規劃的建
議》
構建產業新體系
,
加快建設製造強國,
實施《中國製造二〇二五》。引導製造
業朝著分工細化、協作緊密方向發
展,促進信息技術向市場、設計、生
產等環節滲透,推動生產方式向柔
性
、智能、精細轉變。
實施
「
智能製造工程
」
,構建新型製造
體系,促進
「
高檔數控工具機和
機器人」
等產業發展壯大。
9
2016
年
3
月
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
國國民經濟和社
會發展第十三個
五年規劃綱要》
提出
「
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
,支持
高端裝備與材料等領域的產業發展壯
大。大力推進先進半導體、
「
機器人」
、
增材製造、智能系統、
智能交通等新興
序
號
實施時間
頒布主體
主要法律法規及
行業政策
相關內容
前沿領域創新和產業化,形成一批新增
長點。
10
2016
年
3
月
工信部、
國家發改
委、財政
部
《
機器人產業發
展規劃
(
2016
-
2020
年)》
機器人既是先進位造業的關鍵支撐裝
備,也
是改善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切
入點。無論是在製造環境下應用的工
業
機器人,還是在非製造環境下應用
的服務
機器人,其研發及產業化應用
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高端製造
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大力發展機器
人產業,對於打造中國製造新優勢,
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加快製造強國建
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
義。
11
2016
年
5
月
中共中
央、國務
院
《國家創新驅動
發展戰略綱要》
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不
斷催生
新產業、創造新就業
,
推動
「
增
材製造裝備
」
、
「
智能
機器人」
等
產業
發
展
。加大集成電路等自主軟硬體產品和
網絡安全技術攻關和
推廣力度;攻克集
成電路裝備關鍵核心術。
12
2016
年
7
月
國務院
《
「
十三五
」
國家科
技創新規劃》
面向
2030
年,再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
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力爭有所突
破。從更長遠的戰略需求出發,堅持
有所為、有所不為,力爭在
「
智能制
造
」
和
「
機器人」
等重點方向率先突破。
以智能、高效、協同、綠色、安全發
展為總目標,構建網絡協同製造平
臺,研發
「
智能
機器人」
、
「
高端成套裝
備
」
、
「
三維(
3D
)列印等裝備
」
,夯實
製造基礎保障能力
。支持面向集成電路
等優勢產業領域建設若干科技創新平
臺;推動我國信息光電子器件技術和集
成電
路設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3
2016
年
11
月
國務院
《
「
十三五
」
國家新
型產業戰略發展
規劃》
提出啟動集成電路重大生產力布局規
劃工程,實施一批帶動作用強的項目,
推動產業能力實現快速躍升。
14
2016
年
12
月
工信部、
財政部
《智能製造發展
規劃(
2016
-
2020
年)》
「
加快智能製造裝備發展
」
屬於重點任
務,要求創新產學研用合作模式,研發
高檔數控工具機與
「
工業
機器人」
、增材制
造裝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
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五
類關鍵技術裝備。
15
2016
年
12
月
國務院
《
「
十
三五
」
國家信
息化規劃》
提出大力推進集成電路創新突破。加大
面向新型計算、
5G
、智能製造、工業互
聯網、物聯網的晶片設計研發部署,推
動
32/28nm
、
16/14nm
工藝生產線建設,
加快
10/7nm
工藝技術研發。
16
2017
年
1
月
國家發改
委
《戰略性新興產
業重點產品和服
指導目錄中
「
智能
機器人及相關硬體
」
包括智能工業
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
序
號
實施時間
頒布主體
主要法律法規及
行業政策
相關內容
務指導目錄》
人、特種
機器人,以及
包
括面向人工
智能的處理器、智能傳感器等重要器
件。
17
2017
年
4
月
科技部
《
「
十三五
」
先進位
造技術領域科技
創新專項規劃》
按照
「
爭高
端、促轉型、強基礎
」
的總體
目標,強化製造核心基礎件和智能製造
關鍵基礎技術,在增材製造、
「
智能機
器人
」
、
「
智能成套裝備
」
、新型電子制
造裝備等領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
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與裝備產品,以推
進智能製造為方向,強化製造基礎能
力,提高綜合集成水平,促進產業轉型
升級,實現製造業由大變強的跨越。
18
2017
年
4
月
科技部
《國家高技術產
業開發區
「
十三
五
」
發展規劃》
提出優化產業結構,推進集成電路及專
用裝備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應用。
19
2017
年
7
月
國務院
《新一代人工智
能發展規劃》
推進智能製造關
鍵技術裝備、核心支撐
軟體、工業網際網路等系統集成應用,研
發智能產品及智能互聯產品、智能製造
使能工具與系統、智能製造雲服務平
臺,推廣流程智能製造、離散智能製造、
網絡化協同製造、遠程診斷與運維服務
等新型製造模式,建立智能製造標準體
系,推進位造全生命周期活動智能化。
20
2017
年
10
月
十八屆中
央委員會
《十九大報告》
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
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
21
2017
年
12
月
工信部
《促進新一代人
工智能產業發展
三年行動計劃
(
2018
-
2020
年)》
提升工業
機器人的自檢測、
自校正、自
適應、自組織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到
2020
年,具備人機協調、自然交互、自
主學習功能的新一代工業
機器人實現
批量生產及應用。
22
2018
年
3
月
國務院
《
2018
年國務院
政府工作報告》
提出
實施
「
中國製造
2025」
,推進工業
強基、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等重大工
程,先進位造業加快發展。
23
2018
年
3
月
工信部辦
公廳
《關於做好
2018
年工業質量品牌
建設工作的通
知》
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工程,總結髮展經驗
和模式,加快智能製造在《中國製造
2025
》重點領域和傳統行業的普及應
用;加大
機器人及智能成套裝備在
民爆
行業推廣應用力度,鼓勵企業提高在線
檢測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能力。
24
2018
年
6
月
工信部
《工業網際網路發
展行動計劃
(
2018
-
2020
年)》
支持構建跨工廠內外的工業網際網路
平臺和工業
APP
,打造互聯工廠和全透
明數字車間,形成智能化生產、網絡化
協同、個性化定製和服務化延伸等應用
模式。
25
2019
年
3
月
國務院
《
2019
年國務院
政府工作報告》
圍繞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
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先進位造業
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製造
強國。
序
號
實施時間
頒布主體
主要法律法規及
行業政策
相關內容
26
2019
年
3
月
中央全面
深
化改革
委員會
《關於促進人工
智能和實體經濟
深度融合的指導
意見》
把握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特點,堅持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應用為目
標,深化改革創新,優化制度環境,激
發企業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結合不同
行業、不同區域特點,探索創新成果應
用轉化的路徑和方法,構建數據驅動、
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
經濟形態
。
27
2019
年
8
月
工信部等
10
個部
門
《加強工業互聯
網安全工作的指
導意見》
到
2020
年底,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保障體
系初步建立;到
2025
年,制度機制健
全完善,技術手段能力顯著提升,安全
產業形成規模
,基本建立起較為完備可
靠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保障體系。
28
2019
年
8
月
科技部
《國家新一代人
工智能創新發展
試驗區建設工作
指引》
圍繞地方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迫切
需求,在製造、農業農村、物流、金融、
商務、家居、醫療、教育、政務、交通、
環保、安防、城市管理、助殘養老、家
政服務等領域開展人工智慧技術應用
示範,拓展應用場景,加快推進人工智
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人工智慧
在社會民生領域的廣泛應用。
29
2019
年
10
月
工信部
《關於加快培育
共享製造新模式
新業態,促進位
造業高質量發展
的指導意見》
提升企業
數位化水平,培育發展一批數
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結合行業特點和
發展階段,鼓勵開發和推廣成本低、周
期短、適用面廣的數位化解決方案;支
持平臺企業積極應用雲計算、大數據、
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發展智能報
價、智能匹配、智能排產、智能監測等
功能,不斷提升共享製造全流程的智能
化水平
。
30
2019
年
11
月
發改委、
工信部等
15
個部
門
《關於推動先進
製造業和現代服
務業深度融合發
展的實施意見》
到
2025
年,形成一批創新活躍、效益
顯著、質量卓越、帶動效應突出的深度
融合發展企業、平臺和示範區,企業生
產性服務投入逐步提高,
產業生態不斷
完善,兩業融合成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
發展的重要支撐。
31
2019
年
11
月
工信部辦
公廳
《
「5G+
工業互聯
網
」512
工程推進
方案》
到
2022
年,突破一批面向工業網際網路
特定需求的
5G
關鍵技術,
「5G+
工業互
聯網
」
的產業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培育
形成
5G
與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疊加、互促
共進、倍增發展的創新態勢,促進位造
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推動
經濟高質量發展。
32
2020
年
3
月
工信部辦
公廳
《關於推動工業
網際網路加快發展
的通知》
引導平臺增強
5G
、人工智慧、區塊鏈、
增強現實
/
虛擬實境等新技
術支撐能力,
強化設計、生產、運維、管理等全流程
數位化功能集成;鼓勵各地結合優勢產
業,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在裝備、機械、汽
序
號
實施時間
頒布主體
主要法律法規及
行業政策
相關內容
車、能源、電子、冶金、石化、礦業等
國民經濟重點行業的融合創新。
33
2020
年
5
月
國務院
《
2020
年國務院
政府工作報告》
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大幅
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發展工業互聯
網,推進智能製造。
34
2020
年
6
月
中央全面
深化改革
委員會
《關於深化新一
代信息技術與制
造業融合發展的
指導意見》
會議強調,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
製造業融合發展,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
命和產業變
革趨勢,以供給側結構性改
革為主線,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加
快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加快製造業生
產方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夯實融
合發展的基礎支撐,健全法律法規,提
升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水平。
(三)行業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
從國際市場來看,全球
機器人行業領先企業更加關注產品的高附加值,搭建
雲平臺,著眼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的發展。
2020
年疫情過後,我國
機器人與
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的需求將被加速激發。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的
應用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可以大幅降低用工風險,推
動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模式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1
、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
1
)
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按照國際
機器人聯盟(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
)的分類,機
器人可分為工業
機器人和服務
機器人。工業
機器人用於製造業生產環境,主要包
括人機協作
機器人和工業移動
機器人;而服務
機器人一般用於非製造業環境,主
要包括個人
/
家用服務
機器人和公共服務
機器人。
機器人技術的研究起始於
20
世紀中期,主要是基於計算機技術和自動化技
術的快速發展。在我國,機器
人技術的研究開始於八十年代,大批量生產的迫切
需求推動了自動化技術的進展,數控工具機應運而生,與數控工具機相關的控制、機
械零部件的研究為
機器人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機器人產業鏈條上遊涵蓋晶片、控
制器、伺服、感知等,中遊包括
機器人本體及配套系統,其應用領域涵蓋製造業、
國防軍工和民生服務,下遊包括智能製造和智能服務解決方案。
中國電子學會的《中國
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
2019
》顯示,
2019
年全球機器
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294.1
0
億美元,
2014
–
2019
年複合增速達到
12.3
0
%
。根
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預測,到
2025
年
,全球
機器人應用每年將產生
1.7
0
至
4.5
0
萬億美元的經濟影響。
.
工業
機器人行業現狀及市場容量
A
、基本概念
工業
機器人是一種通過編程或示教實現自動運行,具有多關節或多自由度,
並且具有一定感知功能,如視覺、力覺、位移檢測等,從而實現對環境和工作對
象自主判斷和決策,能夠代替人工完成各類繁重、乏味或有害環境下體力勞動的
自動化機器。成套設備由工業
機器人和完成工作任務所需的外圍及周邊輔助設備
組成的一個獨立自動化生產單元,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工參與,提高生產效率。
工業
機器人可廣泛地應用於企業各個生產環節,如焊接、機械
加工、搬運、
裝配、分揀、噴塗等。按照機械結構類型,可分為多關節
機器人、平面多關節機
器人、坐標
機器人、圓柱坐標
機器人、並聯
機器人、
移動
機器人等。工業
機器人的應用不僅能將工人從繁重或有害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解決當前勞動力短缺
問題,而且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力。
B
、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1982
年,中國第一臺工業
機器人誕生;
1997
年,我國國產工業
機器人正式
投入汽車業應用。目前,我國工業
機器人裝機量逐年上升,產業鏈日益完善。據
IFR
統計,
2013
年以來,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工業
機器人市場。我國
工業
機器人市
場發展趨勢如下:
新興行業自動化趨勢帶動上遊工業
機器人產業增長。近年來,我國勞動力成
本成倍增長,企業生產製造模式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汽車、
3C
、家電、金屬加
工等行業是我國較早應用工業
機器人的傳統領域,
2018
年佔我國工業
機器人分
行業銷量的
75
.00
%
以上。同時近年來倉儲物流、半導體、光伏、鋰電等新興行
業的自動化趨勢加速,其工業
機器人銷量佔比從
2016
年的
17
.00
%
增長至
2018
年的
22
.00
%
1。根據中國
機器人產業聯盟(
CRIA
)的統計,
2018
年我國工業機
1
數據來源:智研諮詢
。
器人在塑料及化學製品業、食品製造業及非
金屬礦物製品業的銷量增速均超過
10
.00
%
,增長較快。因此,我國工業
機器人行業隨著下遊產業的升級轉型正在迎
來產業高速發展的機遇。
向
中小企業的滲透推動工業
機器人技術革新。目前,大部分工業
機器人應用
主要集中於汽車和消費電子等行業。由於造價、使用、維護、安全防護等方面應
用門檻比較高,工業
機器人很難被
中小企業所採用。為了降低使用門檻,適應各
種生產環境,在更多的行業得到推廣應用,工業
機器人技術需要不斷發展更新。
工業
機器人的輕型化、柔性化和人機協作能力是未來的研發重點。隨著研發
水平不斷提升、工藝設計不斷創新,以及新
材料投入應用,工業
機器人正朝著小
型化、輕型化、柔性化的方向發展,其精細化操作能力不斷增強。同時,隨著工
業
機器人智能水平的提升,其功能從搬運、焊接、裝配等操作性任務向加工型任
務逐步拓展,人機協作成為工業
機器人未來研發的重要方向。人機協作將人的認
知能力與
機器人的工作效率相結合,使工業
機器人的操縱更加安全、簡便,從而
滿足更多應用場景的需要。
C
、市場容量
2018
年全球工業
機器人銷售額同比增長
1.85%
,達到
165
.00
億美元;全球
工業
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長
10.76%
,達到
42.2
0
萬臺,銷售額和銷量均創歷史新高。
IFR
預測
2019
-
2021
年全球工業
機器人銷售額複合增長率為
1.85%
;
2019
年全球
工業
機器人銷售量將同比下滑
0.24%
,但
2020
年及
2021
年銷量同比增速將回升,
分別為
11.64%
和
10.64%
。工業
機器人市場在短期內雖有波動,但依賴於長期的
自動化及技術改進趨勢,
2021
年,全球工業
機器人銷量預計將在
63
.00
萬臺左右。
2
2
數據來源:
IFR Wo
rld Robotics 2018
、
IFR World Robotics 2019
。
3
數據來源:
IFR
摩根史坦利的報告顯示,目前全球
機器人滲透率為
0.9
0
%
,
機器人佔勞動力
市場比例約為
1
.00
%
,
2040
年
機器人滲透率將達到
7
.00
%
-
18
.00
%
,
機器人佔勞
動力市場比例預計將達
到
8
.00
%
-
21
.00
%
。
2009
-
2021E
全球工業
機器人銷售額及同比增速情況
3
2013
年以來,中國始終保持著全球最大的工業
機器人市場這一地位。
IFR
及
高工
機器人的調查數據顯示,
2018
年我國工業
機器人銷量佔全球總銷量的
36%
,
超過北美、日本、韓國佔比之和,達到
15.64
萬臺,同比增速
13.4
0
%
。
然而,我
國的工業自動化水平相較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工業
機器人市場前景廣闊。按
照
機器人使用密度(平均每萬名製造業工人所使用的工業
機器人數量)為標準,
中國的工業
機器人密度目前為
140
臺
/
萬人,遠低於美
國(
217
臺
/
萬人)、德國(
338
臺
/
萬人)、日本(
327
臺
/
萬人)等發達國家。《
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
2016
-
2020
年)》指出,要實現
機器人在重點行業的規模化應用,
2020
年我國工業
機器人機
器人密度應達到
150
臺
/
萬人
以上。
預計
2020
年,我國工業
機器人製造市場規模將達到
391
.00
億元,
2017
-
2020
年年均複合增速達到
13.7
0
%
;工業
機器人系統集成市場規模將達到
978
.00
億元,
2017
-
2020
年年均複合增速約為
9.5
0
%
。預計在
2022
年,中國工業
機器人市場銷
量將達到
29.3
0
萬臺,
201
8
–
2022
年銷量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23.24%
。
4
4
數據來源:
OFWeek
行業研究中心
近年來,我國工業
機器人自主品牌得到快速發展,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根據
CRIA
和
IFR
的統計,
2018
年我國自主品牌工業
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長
16.2
0
%
,
外資
機器人銷量同比下降
10.98%
,自主品牌
機器人在我國的市場佔有率上升至
32.2
0
%
,比
2017
年提高了
5.5
0
%
。
2019
年上半年,我國工業
機器人自主品牌的
份額進一步上升,達到
36
.00
%
。隨著我國工業
機器人技術及工藝的不斷創新,
其市場空間在未來將更為廣闊。
5
5
數據來源:
億歐網、
華創證券
2019
年上半年我國工業
機器人市場份額情況
D
、下遊主要應用行業
a
、汽車行業
IFR
數據顯示,全球工業
機器人2018
年在汽車行業的應用佔比超過
30
.00
%
,
汽車行業依然是工業
機器人應用最廣的行業之一。根據世界汽車組織
OICA
的統
計,汽車行業中
79
.00
%
的工業
機器人裝機量來自中國,日本,德國,美國及韓
國五個國家,其中中國佔有約
31
.00
%
的總裝機量。
根據中汽協的統計,今年
4
月,我國汽車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速達到
3.3
0
%
,
產量同比增速
5.1
0
%
,汽車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5.8
0
%
。上海、杭州、深
圳等地政府相繼出臺增加牌照指標、刺激汽車消費政策
,預計疫情結束後,汽車
行業將進一步進入補庫存周期,汽車銷量增速有望恢復。根據工信部預計,
2020
年汽車產銷規模將維持在
2,500
萬輛左右,與上年基本持平。
智研諮詢的報告顯示,長期來看,各大車企將加大
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及
無人駕駛等新領域的布局,新技術、新材料、新系統的應用以及行業內領先車企
間的激烈競爭將推動工業
機器人的升級與新需求的產生。
b
、
3C
行業
3C
是計算機類、通信類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統稱,又稱
「
信息家電
」
,包括
電腦、手機、數字音頻播放器、智能可穿戴設備、
智能家居產品等。
3C
是工業
機器人應用的主要
領域之一,在
2018
年全球工業
機器人銷量中佔比約為
30
.00
%
。
3C
行業
機器人裝機量主要來自中國、韓國及日本,其中中國佔比達到
43
.00
%
。
6
6
數據來源:
IFR
3C
產品中,傳統
3C
產品(包括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在長期將保持平穩
增長,而新興
3C
產品(包括可穿戴設備,
智能家居等)增速較快,是
3C
行業
未來的主要增長點。可穿戴設備主要包括智能手錶、無線耳機、
VR/AR
頭戴式
設備及智能眼鏡等,而
智能家居指利用網絡通信技術、安全防範技術、自動控制
技術等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設施進行集成,提升家居的安全性、便利性,其典型
產品包括智能音箱、
智能路由器等。
針對傳統
3C
產品,根據調研機構
Canalys
的預測,全球個人電腦(包括平
板電腦)年度出貨量因受疫情影響,在
2020
年將有下滑,但
2021
年將恢復平穩,
並在
2022
年獲得
2
.00
%
的增長,達到
3.75
億臺。在中國,個人電腦(包括平板
電腦)年度出貨量所受衝擊較小,將在
2021
年獲得
4
.00
%
的同比增長。智能手
機方面,
5G
換機潮將成為國內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增長的主要
驅動力。根據中信建
投預測,
2020
年底國內
5G
手機滲透率將由目前的
30
.00
%
左右上升至
60
.00
%
-
70
.00
%
,預計國內
5G
智慧型手機全
年出貨量在
1.4
0
-
1.5
0
億部。
針對新興
3C
產品,
IDC
發布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
2019
年全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
9,924
.00
萬臺,同比增長
37.1
0
%
。
Canalys
預測,
2020
年可穿戴設備、個人智能音頻設備和智能音箱的全球出貨量
將增加
9.8
0
%
,達到
7.18
億臺。艾媒諮詢的報告顯示,隨著
5G
和物聯網應用的
落地,
2019
年中國
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到
1,530
.00
億元,同比增速
26.4
0
%
,
2020
年市場規模將超過
1,800
.00
億元,同比增速
19.0
0
%
。在長期,
3C
產品,尤其是
新興
3C
產品的不斷更新推出,行業競爭現狀以及
5G
、物聯網、
VR/AR
等新技
術的發展將推動
3C
行業上遊工業
機器人的迅速普及和不斷升級。
.
服務
機器人行業現狀及市場容量
A
、基本概念
根據
IFR
的初步定義,服務
機器人是指以服務為核心的自主或半自主機器
人,可從事家庭服務、醫療輔助、安保、導覽等工作,但不應用在工業生產領域。
服務
機器人相比於工業
機器人更側重於對環境的感知能力和人機互動能力,主要
利用優化算法、神經網絡、模糊控制和傳感器等智能控制技術來進行自主導航以
及路徑規劃,可以脫離人為控制,自主規劃運動
。因此,服務
機器人的開發創新
依賴於硬體方面傳感器和其相關電子元器件的性能,以及軟體方面人工智慧技術
的發展。
B
、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服務
機器人智能化水平提高,服務領域不斷拓展。
2017
年
12
月,工信部發
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18
-
2020
年)》,對於服務機
器人的技術發展及應用提出如下規劃:
「
到
2020
年,智能服務
機器人環境感知、
自然交互、自主學習、人機協作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智能家庭服務
機器人、智
能公共服務
機器人實現批量生產及應用,醫療康復、助老助殘、消防救災等機器
人實現樣機生產,
完成技術與功能驗證。
」
作為
機器人行業重要的細分領域,服
務
機器人近年來在家庭、公共服務、醫療等領域實現了一系列突破性應用,由市
場率先落地的掃地
機器人、送餐
機器人等應用向家政
機器人、養老陪護
機器人、
康復
機器人、外科手術
機器人等對智能化要求更高的方向延伸,其服務領域和服
務對象不斷拓展。
人工智慧及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促進服務
機器人的性能不斷提升。由於服務機
器人需要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自主運行並響應人的需求,其發展依賴於計算機視
覺、深度學習、語音識別以及語義理解等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目前,服務機器
人正在實現從感知智能向認
知智能的加速邁進,在認知推理、情感識別與聊天等
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同時,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聯網設備數量快速增
長。
Cisco
預測,
2023
年全球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
293
.00
億臺,
2018
–
2023
年復
合增速為
9.75%
。服務
機器人通過網際網路與運行環境中的其他硬體設備實現通信
互聯,同時聯網運行中產生的
海量數據構成雲計算的基礎,服務
機器人可通過自
身的數據處理運算能力對雲存儲中的經驗數據進行學習,從而獲得更強的環境適
應能力,成為物聯網人機互動的信息中樞。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
發展成熟,服務
機器人行業產生的規模效應將進一步提升,從而帶動其生產成本
的下降和滲透率的提高,推動行業的不斷增長。
C
、市場容量
近年來,全球及我國的服務
機器人市場規模高速增長。
2018
年全球服務機
器人市場規模為
92.5
0
億美元,近
5
年複合增速為
22.5
0
%
。其中家用服務
機器人、
醫療服務
機器人和公共服務
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分別為
44.8
0
億美元、
25.4
0
億美
元和
22.3
0
億美元。全球商用服務
機器人市場在
2017
–
2021
年將保持
20
.00
%
的年
複合增速,
2021
年其市場規模將突破
130
.00
億美元。
7
7
數據來源:
IFR
、
IDC
2018
年,中國服務
機器人的
市場規模為
18.4
0
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
19.9
0
%
,
近
5
年複合增速達到
40
.00
%
,增長速度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中國電子學會預計,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以及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需求的持續旺盛,
2021
年我國服務
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接近
40
.00
億美元,年同比增速達到
31
.00
%
。
(
2
)智能製造解決方案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
基本概念
近年來,發達國家技術工人短缺,新興國家勞動力成本上漲,全球、全行業
產能過剩,製造業技術日益複雜化,市場需求更為個性化、定製化以及產品的快
速迭代更新等種種因素使得現有製造模式
亟待變革。為應對製造業的變革,各國
頒布了一系列以
「
智能製造
」
為主題的國家戰略,加大製造業回流力度,積極部署
自動化、智能化、平臺化的製造業整體解決方案,包括美國的《先進位造業國家
戰略計劃》、英國的《製造業
2050
》、日本的《製造業白皮書》以及中國的《中
國製造
2025
》等等。
根據工信部和財政部
2016
年
12
月發布的《智能製造發展規劃(
2016
-
2020
年)》(以下簡稱
「
《規劃》
」
)的定義,智能製造是
「
基於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
先進位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於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製造活動的各個環節,
具有自感知、自
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方式
」
。《規劃》
同時指出,我國智能製造系統整體解決方案供給能力不足,支持自動化、信息技
術企業通過業務升級,逐步發展成為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以滿足製造
業智能轉型的需要。《國家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也指出,企業構建智能
製造系統架構應從生命周期、生產系統層級和製造智能特徵三個維度,對智能制
造所涉及的活動、裝備、特徵等內容進行描述,要貫穿企業設備層、單元層、車
間層、工廠層、協同層等不同層面並覆蓋企業全價值鏈。
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由信息空間(包括資料庫和工業軟體)
、物理空間(製造
設備、傳感器等硬體設備)以及軟硬體之間的通信系統組成,是信息技術、智能
技術及裝備製造的深度融合與集成。企業可通過定製化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實時
感知、採集、監控研發、設計、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促進研發、設計、
生產過程的無縫銜接和企業間的協同製造,並通過工業雲平臺實現生產製造的智
能分析和決策優化,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節能環保目標。
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在不同行業的具體應用可分為智能裝備、智能物流、智能
交通等。智能裝備包括製造業的切割成套裝備、自動化裝配及檢測系統、自動焊
接生產線等;智能物流包括
自動存儲、輸送、搬運、分揀、拆碼垛以及配套的物
流信息系統等,廣泛應用於製造業物流、商貿物流等領域;
智能交通包括軌道交
通自動售檢票系統、綜合監控系統、屏蔽門系統、一卡通系統、
NFC
手機支付
業務等。
.
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數位化工廠是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的主要應用方向。德勤發布的《
2018
中國
智能製造報告》顯示,智能製造以製造環節的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數據流為
基礎,以數字作為核心
驅動力,因此數位化工廠是我國工業企業智能製造解決方
案的首要部署重點。數位化工廠指企業通過傳感、機器視覺等技術的應用,依託
工業
機器人等核心
裝備,建設包括智能倉儲系統、智能搬運系統、智能機械設備、
智能感知網絡和信息整合平臺等完整的生產及供應鏈系統,實現產品開發、產品
設計、產品製造、產品質量管理等全流程的數位化。政策方面,《智能製造發展
規劃(
2016
-
2020
年)》明確了
「
十三五
」
期間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過
50
.00
%
,
數位化車間
/
智能工廠普及率超過
20
.00
%
的目標。
5G
技術有望推動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技術革新。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
示,截至
2016
年,工業無線網絡的市場份額佔工業網絡市場的
6
.00
%
,部署量
同比上升
32
.00
%
,未來在工業網
絡市場中的比重有望進一步提高。
5G
通信技術
的低時延、高可靠性和廣覆蓋的特點有助於實現雲控制平臺對智能製造裝備實現
更為底層的操作,確保操作的時效性,使得工業
機器人、傳感器等設備之間的協
調更緊密,實現智能裝備的大規模、靈活化部署。基於
5G
技術的數位化工廠已
成為
機器人及智能製造領先企業如
ABB
、
KUKA
等企業的戰略方向。
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在各行業的應用水平尚不均衡。根據兩化融合服務聯盟的
數據統計,目前原材料行業(如石化、建材、冶金行業)的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為
64.1
0
%
,電子信息行業為
50.5
0
%
,而裝備行業(包括
交通設備與機械製造)的
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較低,為
42
.00
%
,裝備行業的智能製造應用水平尚待提升。
同時,原材料行業的工業雲平臺應用率為
43.3
0
%
,低於裝備行業的
46.1
0
%
,工
業雲平臺和智能製造設備的融合水平也需進一步提高。
國內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供應商尚不能完全滿足我國企業的數位化需求。目
前,我國製造產業對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市場需求巨大。《德勤智能製造企業調研
2018
》顯示,我國企業的智能製造利潤貢獻率從
2013
年的低於
10
.00
%
上升至
2018
年的
30
.00
%
左右,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在各行業的滲透率將進一步提
升。同時,
我國製造業企業中
28
.00
%
已進入數據
可視化階段,可通過物聯網技術捕獲實時
數據,但只有
2
.00
%
的企業有能力利用這些數據對未來進行預測並實現自動適
應。目前,國內的供應商和服務商大多數仍然處於技術追蹤和探索階段,在關鍵
技術裝備、核心軟體系統、端到端的集成能力尚不能滿足國內智能製造的發展需
求。
.
市場容量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
2019
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
551,478
.00
億元,
同比增加
5.4
0
%
,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3.1
0
%
,增速有所放緩。然而,
智能製造領域的投資仍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前
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2019
年中
國智能製造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2018
年中國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市
場規模達到
1,560
.00
億元,同比增長
21.9
0
%
。中國電子
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的
數據顯示,預計
2020
年中國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超過
2,200
.00
億
元,同比年增速超過
20
.00
%
。
2
、半導體裝備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
1
)基本概念
半導體是電子產品的核心,具有下遊應用廣泛、生產工序多、產品種類多、
投資額大的特點,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主要受宏觀經濟、下遊需求以及自身產能
庫存影響。半導體集成電路制
造工藝複雜,設備精密度要求高,整體製造流程涉
及到
300
–
400
道工序,其技術製程隨著摩爾定律(電晶體集成度約每
18
個月翻
一番)的節奏不斷更新,而技術製程的更新催生出上遊半導體材料、設備以及潔
淨工程產品的更新。
半導體產業鏈條主要包括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和封裝測試三大環節,晶片設
計環節是將產品的性能和功能轉化為物理層面集成電路的設計,晶圓製造環節是
根據設計生產完成性能及功能實現的晶圓片,而封裝測試環節是將晶片封裝在獨
立元件中,並通過檢測確保晶片符合設計標準。半導體裝備在這三大環節提供細
分專業設備的支撐。國際半導
體產業協會(
SEMI
)的數據顯示,晶圓製造這一
環節設備類投資金額佔半導體行業設備總投資金額的
81
.00
%
,為半導體行業固
定資產的核心,而封裝測試環節設備投資佔總投資金額的
15
.00
%
。作為半導體
行業上遊產業,半導體裝備產業呈現高度集中的格局,根據行業調研機構
ChipInsights
的統計數據,
2019
年,全球前五大半導體裝備廠商市場佔有率達到
79.3
0
%
。
(
2
)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半導體行業逐步復甦。全球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
WSTS
)的數據顯示,受
中美貿易戰影響及智慧型手機等需求端增速放緩,
2019
年全球半
導體行業銷售總
收入為
4,090
.00
億美元,同比下降
12.8
0
%
。但從
2019
年下半年起,根據半導體
行業調研機構
DRAMeXchange
的數據,全球半導體行業呈現復甦形勢,半導體
存儲器(
DRAM
、
NAND
等)的價格逐步回升。
WSTS
預計,全球半導體行業市
場規模在
2020
年將達到
4,260
.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3.3
0
%
;
2021
年,受存儲性
能兩位數增長這一驅動因素影響,全球半導體行業市場規模增速將進一步上升至
6.2
0
%
。
中國半導體行業起步較晚,近年來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
協會(
CSIA
)的統
計,
2019
年,中國半導體行業市場規模達到
7,562.3
0
億元,
同比增長
15.8
0
%
,其中晶圓製造業銷售額為
2,149.1
0
億元,同比增長
18.2
0
%
。
中國半導體行業的迅速增長帶動上遊半導體裝備需求增長,但目前我國半導
體裝備自給率較低。
2018
年中國半導體裝備市場中國產設備的佔比為
13
.00
%
,
其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8。政策支持方面,國務院
2014
年發布的《國家集成電
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明確提出了突破集成電路關鍵裝備和材料、增強產業配
套能力的目標,並指出將通過設立國家產業投資基金、落實集成電路設備企業所
得稅優惠政策等方式支持半導體裝備行業的發展。到
2020
年,集成電路產業關
鍵裝備將進入國際採購體系,
2030
年集成電路產業鏈主要環節應達到國際先進
水平。
8
數據來源: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
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與下遊需求的更新,半導體行業經歷了從家電、個人
電腦向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周期。
2010
年以來,以智慧型手機為主的消費電子產
品成為半導體行業以及上遊半導體裝備市場的
驅動力。目前,
5G
、物聯網、雲
計算以及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應用有望成為半導體行業的下一個增長點。下遊
需求的高速增長,配套政策扶持和半導體製造技術進步將推動我國半導體裝備行
業不斷發展升
級。
(
3
)市場容量
SEMI
預計我國半導體裝備需求規模將在
2021
年達到
164.4
0
億美元,同比
增速
10.2
0
%
。下遊需求拉動我國半導體裝備市場高速增長,根據中國電子專用
設備工業協會(
CEPEA
)的統計,
2019
年中國半導體裝備市場保持快速增長,
銷售收入
161.82
億元,同比增長
30
.00
%
,預計
2020
年中國半導體裝備銷售收入
將達到
200
.00
億元左右,同比增長
20
.00
%
。
中國半導體裝備行業未來幾年內保持高速增長的驅動因素主要包括本土晶
圓廠擴產提速,以及《
「
十三五
」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
家集成電路
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等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
ChipInsights
預計國內晶圓廠的建
設將使得我國晶圓廠裝機產能近五年內複合增速達到
12
.00
%
,從而拉動
760
.00
–
830
.00
億元的半導體裝備增量需求。
3
、工業軟體與信息控制平臺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
1
)基本概念
工業軟體指用於工業領域,提高工業企業研發、製造、管理水平和工業裝備
性能的軟體。按照不同的應用環節,工業軟體可分為運營管理類(如
ERP
系統,
客戶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等),研發設計類(如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系
統、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等)
以及生產調度和過程控制類(如生產製造執行系
統、數據採集與監視控制系統等)。其中,生產調度和過程控制類工業軟體一般
需嵌入在工業製造設備硬體中,可提升製造設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改進生
產流程和效率,其軟硬體融合程度較強。
(
2
)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我國工業軟體行業目前存在地區發展不均衡,高端工業軟體市場佔有率較低
等問題。根據賽迪智庫統計,
2018
年我國工業軟體市場主要集中於華東及中南
地區,佔比為
61.8%
;同時,雖然我國通用軟體行業中的企業已逐漸成熟壯大,
但在專業知識屬性較強的高端工業軟體領域,思愛普(中國)
有限公司(
SAP
)、
西門子、達索系統、美國參數技術公司(
PTC
)等國外廠商仍佔據主導地位,國
內工業軟體企業市場份額較為分散。工業生產的獨立、安全、自主具有國家安全
層面的戰略意義,工業軟體有望成為國產化重點。
目前,我國工業軟體市場需求主要來自於大型企業,
2018
年大型企業工業
軟體投資佔比超過
50
.00
%
。未來,工業軟體的應用將進一步向
中小企業滲透普
及。工信部於
2019
年
10
月發布的《關於加快培育共享製造新模式新業態,促進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培育發展一批數位化解決方案提供商,
推動計算機輔助設計
、製造執行系統、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工業軟體普及應用,
引導廣大
中小企業加快實現生產過程的數位化。
同時,雲計算、物聯網與人工智慧三大技術將成為驅動工業軟體行業創新升
級的力量。工業企業上雲已成為主流趨勢,工業網際網路為工業軟體提供了運行的
雲平臺,基於嵌入式工業軟體的分布性傳感器將構建工業網際網路的底層架構,而
人工智慧將幫助企業實現數字驅動。
中小企業數位化需求、技術發展與政策支持
的三重驅動將促進我國工業軟體行業持續高速發展。
(
3
)市場容量
賽迪智庫《
2019
年中國工業軟體發展白皮書》的數據顯示,截至
2018
年底
,
全球工業軟體市場規模達到
3,893
.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5.2
0
%
,其中亞太區市場
佔全球市場份額的
23.8
0
%
,同比增速
7.6
0
%
,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中商產業研
究院預計,
2020
年全球工業軟體產品市場規模將達到
4,332
.00
億美元,同比增
長
5.5
0
%
。
我國工業軟體市場規模近年來快速增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工業網際網路產
業經濟發展報告(
2020
年)》顯示,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與工業軟體產業存量規
模由
2017
年的
1,490
.00
億元增長至
2019
年的
2,486
.00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29.2
0
%
,佔工業
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存量的比重為
46.4
0
%
,是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增長
的核心
驅動力量。根據工信部《
2019
年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公報》的統
計,
2019
年我國工業軟體產品實現收入
1,720
.00
億元,同比增長
14.6
0
%
,增速
高於軟體行業整體收入,為支撐工業領域的自主可控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行業特點及行業競爭情況
1
、行業競爭格局及行業內主要企業
(
1
)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領域
.
工業
機器人領域
在工業
機器人弧焊以及點焊領域,公司主要競爭對手有
KUKA
(指德國公
司
「
庫卡
機器人有限公司
」
)、
ABB
(指瑞士公司
「A
sea Brown Boveri Ltd.」
)、
FANUC
(指日本公司
「
發那科
」
)以及日本安川電機等國際大型工業
機器人企業。
A
、
KUKA
KUKA
公司總部位於德國,於
1972
年研製開發第一臺工業
機器人,
KUKA
所生產的工業
機器人產品廣泛應用於儀器、汽車、航天、食品、製藥、醫學、鑄
造以及塑料等領域。
2017
年,
KUKA
被
美的集團收購。
2019
年,
KUKA
營業收
入為
32
.00
億歐元,約
250.54
億元。
B
、
ABB
ABB
總部位於瑞士,在
1974
年研發出全球第一臺微型電腦控制的工業機器
人
IRB6
,主要應用於
工件的取放和物料搬運。
1980
年兼併
Trallfa
噴漆
機器人公
司後,
ABB
工業
機器人產品趨於完備,於
1994
年進入中國市場。
ABB
公司所
生產的工業
機器人廣泛應用於焊接、裝配、鑄造、密封塗膠、材料處理、包裝、
噴漆、水切割等領域,為消費品、鑄造、塑料和金屬加工等行業提供服務。
C
、
FANUC
FANUC
於
1956
年成立,總部位於日本。
FANUC
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數控
系統生產廠家,提供創新的
機器人工程解決方案,包括從
機器人系統的方案設計、
系統仿真、設計、裝配到安裝調試的全方位服務。
1974
年,
FANUC
研製出第一
款工業
機器人;
1997
年,
FANUC
與
上海電氣實業公司合資成立上海發那科機器
人有限公司,進入中國市場;
2015
年,
FANUC
機器人全球銷量超過
40
.00
萬臺;
2019
年,
FANUC
的
機器人板塊收入達到
2,025
.00
億日元。
D
、日本安川電機
安川電機自
1915
年在日本創立以來,其技術和產品在電子元件安裝裝置、
工具機設備及一般產業機械以及醫療器械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安川電機的代表
性產品是創造高附加值機械及支持其信息化的機械控制器、實現節能和機械自動
化的變頻器以及工業
機器人等系列產品。目前,安川電機所生產的產
品已應用於
30
個國家,並在
12
個國家設立了產業基地。安川電機
2019
年
機器人分部的營
業收入為
1,547
.00
億日元,約
97.56
億元,佔全部營業收入的比例為
37.6
0
%
。
E
、安川首鋼
安川首鋼是由中國首鋼總公司、日本株式會社安川電機和日本巖谷產業株式
會社共同投資組建的合資公司。安川首鋼引進安川電機最新
UP
系列
機器人生產
技術生產
SG
-
MOTOMAN
機器人,可用於汽車、摩託車、工程機械、化工等行
業的焊接、噴漆、裝配、研磨、切割和搬運等領域以及
機器人工作站等產品。
②
服務
機器人領域
目前,全球高端服務
機器人發展
處於初期階段,尚未實現規模化、產業化,
市場份額較為分散。服務
機器人代表廠商主要包括醫療
機器人領域的
Intuitive
Surgical, Inc.
,以及家用
/
商用服務
機器人領域的優必選等。
A
、
Intuitive Surgical, Inc.
Intuitive Surgical, Inc.
成立於
1995
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是全球
外科手術
機器人的領先提供商,其研發生產的達文西手術
機器人目前已在
67
個
國家實現銷售,
2019
年協助完成超過
720
.00
萬例手術。
2019
財年,
Intuitive
Surg
ical, Inc.
的營業收入為
44.79
億美元,約為
312.68
億元。
B
、優必選
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12
年,是專業從事智能
機器人研
發、生產和零售及服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於家政、娛樂和教育等智能
機器人領域,入選
2019
賽迪人工智慧企業綜合實力百強榜企業。優必選旗下產
品包括仿人服務
機器人Walker
、教育
機器人Alpha
、巡檢
機器人AIMBOT
及商
用服務
機器人Cruzr
等。
.
物流與倉儲自動化領域
在物流與倉儲自動化領域,公司在行業內主要競爭對手有
昆明昆船、
Swisslog
、村田
機械株式會社、德馬泰克等。
A
、
昆明昆船
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隸屬於世界
500
強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
是我
國國防科技工業和智能技術裝備領域的骨幹力量。昆明昆船秉承軍工企業的優良
傳統,憑藉品牌優勢和技術優勢,已具備大型智能技術裝備工程規劃、設計、集
成和實施能力,在智能技術裝備研發、製造、服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成
為智能物流系統及裝備、菸草機械成套裝備、大型樞紐機場行李處理系統智能成
套裝備研發生產的優勢企業。昆明昆船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自動化倉
儲物流、商業配送及電子商務等自動化設備和系統的開發、
設計、製造、集成、
安裝調試、技術服務;網絡工程、信息管理系統、生物識別及
信息安全技術、自
動化工程及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的研製、生產、集成、安裝調試、技術服務等。
昆明昆船先後實施了菸草、軍工、金融、航空、醫藥、酒業、造紙、電力、家電、
電商、鋰電、快消品、製造、軌道交通等行業近千個自動化物流系統項目,承建
了多個具有示範效應的自動化物流項目,打造了一批
技術領先、品質優良的自動
化物流系統及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單機產品(堆垛機、穿梭車、分揀機等),
技術指標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昆船昆船已成長為國內自動化物流裝備行業中領先
的解決方案提供商、經驗豐富的系統集成商、個性化定製的專業設備研發製造商;
可為用戶提供項目諮詢規劃、方案設計、系統仿真、優化設計、生產製造、安裝
調試、售後服務等一站式的物流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B
、
Swisslog
Swisslog
的前身公司
Sprecher&Schuh AG
自
1898
年於瑞士創立以來,目前
已在
25
個國家擁有
約
20
個產品及技術開發中心。
Swisslog
作為提供系統諮詢服
務以及物流系統解決方案的系統集成商,主要為餐飲業、零售業、醫藥及保健行
業提供各類物流方面的系統諮詢服務以及物流系統解決方案。
Sw
isslog
產品主要
包括倉庫和配送中心、系統軟體、廠房內部物流系統解決方案、醫院藥房以及諮
詢服務領域的供應鏈管理等,至今已為企業提供超過
2,000
套物流自動化系統。
C
、村田機械株式會社
村田機械株式會社成立於
1935
年,並於
1962
年成立了
「
自動化運輸倉庫
」
部門。村田機械株式會社可生產系列的倉庫用儲存櫃,並利用無人自動駕駛運輸
車運到指定的自動倉庫中存儲,有助於自動化生產並提高產量。村田機械株式會
社提供多種分流系統管理方法,包括硬體操作、軟體操作以及工程運作,如:郵
務管理、醫藥供應、食品、出版、服裝行業的運
輸儲存等。其物流及工廠自動化
系統的主要解決方案包括物流集成中心,保管系統,搬運系統,揀選系統
,
分揀
系統,信息管理系統等。
D
、
德馬泰克
德馬泰克(
Dematic
)總部位於美國,
1922
年生產歷史上第一套移動式輸送
皮帶機,是全球領先的自動化物流和物流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德馬泰克在
25
個
國家設有
60
個工程設計中心,在北美、歐洲、中國和澳大利亞設有生產工廠。
2016
年,德馬泰克被
濰柴動力收購。
.
自動化裝配與檢測生產線及系統集成領域
除公司之外,我國其它自動化裝配與檢測生產線及系統集成生產廠商規模較
小,目前對公司不
構成競爭。
(
2
)半導體裝備領域
公司半導體裝備業務主要包括潔淨
機器人系列產品、
EFEM
等。公司是國內
首家潔淨
機器人供應商,並已佔據國內
EFEM
產品主導市場地位。公司的半導
體裝備主要替代進口產品,其國外主要競爭對手如下:
.
布魯克斯
布魯克斯(
Brooks Automation
)總部位於美國,是自動化、真空設備與儀器
儀表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廠商,業務覆蓋北美,歐洲及亞洲,其產品應用於半導
體製造、生物科技、工藝設備製造以及綠色能源等多種產業。
.
電產三協
電產三協(
Nidec Sankyo
)總部位於日本,主要產品為馬達、馬達驅動組件
等。工業
機器人為其業務的一部分,其細分產品包括液晶玻璃基板搬運
機器人、
半導體晶片搬運
機器人、真空環境對應
機器人以及
機器人控制器等。
.
RORZE
RORZE
(
RORZE Technology Inc.
)總部位於日本,主營轉換機器及相關應
用設備的研發、製造和銷售業務。同時公司提供半導體產品交通運輸設備,如晶
片運輸器和基片運轉器,以及
機器人用機械元件的加工和出口。
(
3
)工業軟體與信息控制平臺領域
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工業軟體及控制
平臺處於核心技術儲備階段,已初步
在公司自有產品線上驗證通過。在工業軟體中的生產控制軟體領域,我國市場主
要競爭者包括西門子、通用電氣以及
寶信軟體等。
.
西門子
西門子(
Siemens
)總部位於德國紐倫堡,西門子是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
憑藉電氣化、自動化和數位化領域的創新,在發電和輸配電、基礎設施、工業自
動化、驅動和軟體等領域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在軟體領域,西門子推出了基於
雲的開放式物聯網作業系統
MindSphere
,企業可通過其分析功能處理生產過程
中物聯網產生的
海量數據。
2019
財年,西門子數字工業板塊下的軟體
業務收入
為
40.39
億歐元,約
316.23
億元。
.
通用電氣
通用電氣(
GE
)公司總部位於美國波士頓,是全球數字工業公司,通用電
氣為汽車、快消、化工、重工業、電力等行業的企業提供工業數位化解決方案和
服務,其主要工業軟體產品包括
Proficy
製造執行系統,
Predix
運營績效管理系
統等,可通過數據集成,工業物聯網,機器學習和預測性分析等技術實現企業整
體績效管理。
.
寶信軟體上海
寶信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寶信軟體)系
寶鋼股份控股的上市軟
件企業,總部位於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領先的工業軟體行業應用解決方
案和服務提供商。
寶信軟體提供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數據中心等領域的產品和
服務,客戶來自鋼鐵、交通、醫藥、裝備製造、金融、公共服務等多個行業。
2019
年,
寶信軟體營業收入為
68.49
億元。
2
、影響行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
1
)有利因素
.
產業政策支持為行業戰略性發展提供方向
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所提出的多項產業政策對提升行業市
場競爭力,推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擴大市場開發力度,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製造
2025
》、《十九大報告》及近年來的《政府工作報告》
都指出要將先進位造業作
為未來的發展重點,鼓勵技術創新,推動製造業升級和
智能
機器人、半導體等新興產業發展。同時,針對智能製造領域,《智能製造發
展規劃(
2016
-
2020
年)》明確指出要將發展智能製造作為長期堅持的戰略任務,
到
2025
年,智能製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國家出
臺的諸多扶持政策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政策環境。
.
先進位造模式帶來的產業技術變革具有逐步深入和可持續的特點
工業自動化是傳統製造技術向先進位造技術轉變過程中出現的先進位造模
式。以工業
機器人和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為代表的高新
技術與現代製造技術相
融合,為傳統的裝備製造以及物流、交通等相關行業的生產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
產業變革。近年來,物聯網、雲計算、
5G
、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逐漸投入
商業化實施,與產業深度融合,推動製造業向柔性化、智能化、高度集成化方向
發展,製造業已進入一個人、機、物互聯互通的時代。這種變革代表著人類科技
進步的發展方向,具有逐步深入和可持續的特點,為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和歷史性的機遇。
.
我國人口結構變化推動製造業變革以及行業市場需求的增長
國內勞動年齡人口數量下降,勞動力供給拐點已出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15
-
64
歲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自
2010
年以來逐年下降,從
2010
年的
74.5
0
%
下降
至
2019
年的
70.7
0
%
;而製造業勞動成本不斷提高,
2019
年製造業從業人員年平
均工資為
78,147
.00
元,同比增速
8.4
0
%
。人口結構的變化催生出以自動化設備
替代人工的需求,這一變化將成為中國向智能製造升級轉型的長期驅動因素。
2001
年
-
2019
年中國
15
-
64
歲人口規模及佔比情況
9
9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019
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
990,865
.00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
長
6.1
0
%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
317,109
.00
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5.7
0
%
;規模以上工業中,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6.0
0
%
,其中高技術製造
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8.8
0
%
,
增速較快。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快速,重大關鍵
技術和裝備國產化取得了新的進展。隨著中國全球製造中心的地位日益穩固,單
純依靠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對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等日益提高
的各項要求,中國的製造企業迫切需要變革製造模式、改善生產工藝和製造流程。
(
2
)不利因素
.
國際廠商擁有先發優勢,國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尚待提高
近年來,我國引進的大量先進技術,對提升我
國科研技術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但由於我國工業自動化行業起步較晚,技術儲備與發達國家仍有一定的差距,吸
收、消化海外先進技術的能力不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相對較慢。我國裝備制
造業原有的體製造成的科研與生產脫節、製造與使用脫節的缺陷以及利用外資的
設備和技術而產生的依賴效應,對我國裝備製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以及產品配套
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制約作用。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對行業的支持以及
國內企業的研發投入,國內已湧現了少數優秀的智能製造裝備及解決方案供應
商,獲得了細分領域技術上的突破,但在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實力仍需提高
。
.
配套能力不強、專業人才緊缺
由於工業自動化行業要求的技術水平高,技術綜合性較強,整體水平的提升
需要相關行業的協調發展。由於我國精密製造技術相對落後,整體配套能力不強,
制約了行業企業的快速發展。同時,行業本身的定製化涉及生產需求要求相關人
才具有對下遊行業深度的理解以及豐富的實施經驗。我國智能製造行業發展相對
較晚,其高端專業人才培養和積累水平有待提高。
.
資金支持不足
國內企業技術研發實力的提高,研發人員的培養以及具有戰略意義的研發項
目推進等方面均需要大規模資金投入,具有技術優勢的國內企業為了迅速成長,
獲
得市場競爭優勢,需要一定規模的資金支持。
.
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及競爭力弱
目前國內行業內企業普遍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和競爭能力相對處於弱勢。
同時,受規模限制,國內企業在行業中的市場佔有率較低,與國際大型企業相比
競爭能力不強,承接大項目能力以及抗風險能力相對薄弱。
3
、進入行業的主要障礙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解決方案行業屬於技術密集、人才密集以及資金密集型行
業。此外,行業還需要對客戶所處的行業有深入的了解和豐富的項目經驗,進入
該領域的壁壘較高。
(
1
)技術壁壘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解決方案行業是一種集設計、加工、制
造為一體的系統工
程,涉及多項學科及多項先進技術領域;產品應用行業差異大,系統產品的結構
複雜、技術含量較高,設計開發比重較大。與此同時,同行業內系統設計、技術
要求、生產模式也各不相同。從事行業的系統供應商需要掌握紮實的理論基礎,
將多學科的先進技術集合為一體,熟練掌握上遊行業所提供的各類關鍵零部件性
能,並對下遊行業用戶所提出的需求進行引導,高度綜合相關技術並對系統進行
集成後,才可設計出符合要求的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
(
2
)行業經驗及品牌壁壘
對於下遊的系統使用廠商,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解決方案造價高,在生產過程
中發
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所生產的產
品質量,甚至影響到生產活動的正常運行。客戶在選擇供應商時非常慎重,要求
供應商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具備項目實施經驗和成功案例,擁有專業化的項目實
施團隊,經驗豐富的項目管理團隊,能夠對系統提供長期的售後服務,否則,很
難獲得客戶的認同。國內領先企業通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和產品的可靠性形成了一
定的品牌壁壘,後續加入該行業的企業由於品牌知名度較低,短時間內難以贏得
客戶的品牌信任。
(
3
)人才壁壘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解決方案行業需要大批掌握先進系統控制軟體、裝備
機
械、工業自動化系統工程集成等領域的高素質、高技能以及多學科性的專業人才。
作為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供應商,也需要大批對客戶需求、生產工藝以及
產品特徵深入了解,並具備豐富經驗的項目管理和市場營銷人才。
(
4
)資金壁壘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大多是以定製方式設計並投入使用。為滿足用戶
的差異性需求,項目研發周期相對較長,需要大量的研發資金投入;項目實施周
期較長,也需要有大量的流動資金支持。此外,採購、銷售和服務網絡的建立和
完善同樣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以保證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後續進入行業的企
業需要投入一定規
模的資金以滿足上述要求,否則難以實現規模經濟效益。
4
、行業的經營特徵
(
1
)行業特有的經營模式
國內
機器人行業企業通常採取製造
機器人本體與設計自動化成套裝備相結
合的經營模式。行業內企業通過自行生產或外購
機器人本體及關鍵零部件產品,
按照客戶需求,設計、生產非標準產品或提供自動化成套裝備整體解決方案。
(
2
)行業的周期性、區域性或季節性
行業無明顯的周期性、區域性及季節性特徵,但與宏觀經濟的走勢,尤其與
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本行業為國內生產製造企業如汽車行業企業、
3C
行業
企業、消費行業企業等提供解決方案。前述
企業的固定資產開支計劃受國家宏觀
調控和產業政策影響,導致其固定資產投資或技術升級項目投資出現周期變化,
從而使行業內企業呈現一定的波動。
5
、上下遊行業之間的關聯性及影響
公司的上遊行業是標準零部件、電子設備以及電子元器件等行業,公司的下
遊行業主要是一般製造、汽車、
3C
、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消費等行業。
(
1
)與上遊行業的關聯性及上遊行業發展對行業及其發展前景的影響
公司上遊行業屬於競爭性行業。公司生產用基礎性原材料及零部件可以通過
外購及外協加工從國內得到充足的供應;生產過程中所用到的某些關鍵零部件可
從海外公
司或其設在中國的生產基地得到充足的供應。目前上遊行業發展充分、
技術進步快,對行業的健康發展是有利的。
上遊行業所提供的原材料及零部件產品價格的變化將直接影響行業的採購
成本,其質量和供貨周期也將影響行業所生產產品的質量及交貨周期,如果上遊
行業的成本上升或產能縮減,將導致行業成本上升或影響交貨周期,從而影響行
業的發展。
(
2
)與下遊行業的關聯性及下遊行業發展對行業及其發展前景的影響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行業的服務領域較廣,所涉及的下遊行業多為生產製造型
企業,下遊行業對
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有較大的牽引和驅動作用。因此生產
型企業
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到
機器人行業的市場空間。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為
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較好的發展條件,市場容量不斷擴大,並在可預期的將來仍將
不斷增長,中國正初步成長為世界製造中心和全球工業
機器人第一大市場,為行
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下遊行業對自動化系統性能指標要求不斷提高,行業內企業必須不斷加大在
技術研發領域和自主創新領域的投入。
此外,如果下遊行業增長放緩、產能縮減、投資下降,將減少對本行業產品
的需求,影響行業的發展。
三、
主要業務模式、產品或服務的主要內容
(一)主要業務模式
1
、採購模式
公
司採用自主採購模式,由採購部負責基礎標準零部件的採購、驗證和保管、
合格供貨方的評定管理工作。
2
、生產模式
公司以銷定產,依據客戶合同定製產品。公司擁有完整的生產流程,包括前
期設計、加工以及系統集成。其中的加工環節主要通過公司的製造部加工,部分
通過外協加工方式實現。
公司產品的實現過程由設計開發、加工、系統集成三部分組成。
(
1
)設計開發
公司的設計開發採取兩級開發模式。公司產品由承擔項目的各事業部人員通
過編制設計和開發計劃書的形式自主設計開發。公司中央研究院主要負責設計研
發核心控制技術與關鍵技術,對相關戰
略產品的難點難題進行攻關,並對各事業
部在設計開發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提供技術支持。
(
2
)加工
.
自製加工
公司自行開發和生產部分關鍵零部件,如工業
機器人與自動化成套裝備主要
控制部分、
機器人主要支撐部分,
機器人應用的數模加工產品部件等,並對外協
外購零部件裝配、檢測、性能調試。加工環節通過公司的製造部實現並最終形成
系統產品。
.
外協加工
公司部分部件通過外協加工完成,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
A
、公司產品為非標準化產品,要求非標準化生產,部件需求批次較多,差
異較大,如公司自行加工,費用較高而且生產效率低。
B
、瀋陽市
工業配套能力較強,通過外協加工充分發揮專業化協作分工機制,
減少不必要的固定資產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可滿足公司的生產需要。
C
、受公司產能的制約以及生產過程中的電鍍、淬火以及噴塗等工序受到環
保限制,部分產品的生產通過外協加工方式實現。
(
3
)系統集成
智能製造市場屬進入要素型市場,單體產品
採
購後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在擁
有相關的核心技術、應用工程的配套和相關技術力量的組合及集成的前提下,才
可能變成市場可接受的
「
系統產品
」
。公司根據為客戶制定的總體設計方案,綜合
應用技術,將工作單體、控制系統、系統平臺等多層面產
品,經過集成設計,使
資源達到充分共享,最終形成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
3
、銷售模式
公司主要通過公開投標的方式獲得項目訂單,主要採取直銷的方式與用戶籤
訂銷售合同,部分穩定客戶的後續訂單通過續標方式實現。公司以各事業部為基
礎、以項目組為核心,具體實施營銷工作,同時建立了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的標準
品營銷網絡。
4
、盈利模式
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為
機器人及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的研發、生產、銷售。公
司生產環節中的核心內容為研發設計及系統集成,產品核心價值體現在根據客戶
需求,通過自主創新的技術研發,為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公司
通過不斷的技
術創新,豐富產品線,不斷拓展產品的應用領域。
(二)產品或服務的主要內容
公司的主要產品及服務涵蓋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半導體裝備以及工
業軟體與信息控制平臺三大業務板塊。
1
、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
1
)工業
機器人公司的工業
機器人主要劃分為通用型
機器人與協作
機器人。通用
機器人主要
以
6
軸工業
機器人為核心,包括
SCARA
機器人、
DELTA
機器人等產品,負載
範圍在
3kg
-
500kg
,主要面向焊接、搬運、裝配、打磨、拋光、塗膠、噴塗、注
塑、切割等多種應用,為汽車、機械、軌道交通、船舶、航空航天
、冶金、電氣、
新能源、菸草、醫藥等領域提供廣泛服務。協作
機器人具備快速配置、牽引示教、
視覺引導,碰撞檢測等功能,特別適用於布局緊湊、精準度高的柔性化生產線,
滿足精密裝配、打磨、檢測等作業需求,主要產品包括單臂協作
機器人、雙臂協
作
機器人、複合協作
機器人、桌面級協作
機器人,目前在汽車、
3C
、半導體、
醫療領域實現應用。
(
2
)移動
機器人公司移動
機器人主要包括搬運型
AGV
和裝配型
AGV
,導航技術分為磁帶、
雷射、慣性、視覺、
GPS
、自然輪廓等多種導航方式。公司移動
機器人早在
2007
年實現出口,並為通用、福特、寶馬、
捷豹路虎等全球知名企業提供長期服務。
公司移動
機器人形成豐富的產品系列,目前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力、機械、機車
高鐵、電子、菸草、化工等行業。
(
3
)特種
機器人公司特種
機器人主要為國防重要用戶提供智能化、無人化建設的服務,產品
包括自動轉載
機器人系統、移動
機器人轉載輸送系統、裝備自動保障系統、應急
救援
機器人系統等產品。公司圍繞用戶對特種
機器人與智能化特種裝備的個性化
需求,專項進行科研立項,構建滿足批產需求的生產與運營體系,嚴格達到國軍
標準的要求。公司特種
機器人主要系客戶個性化定製的產品需求,因此競爭方面
具有排他性
。
(
4
)服務與醫療
機器人公司服務
機器人主要包括松果系列、家系列、智能平臺系列及盤點服務機器
人,主要在展廳展館行業、公共服務行業、新零售行業以及政務金融行業應用;
公司醫療
機器人包括康復訓練
機器人、醫藥配送
機器人、消毒
機器人、智能發藥
機、智能護理床、行走輔助
機器人、醫療輔助
機器人等產品,構建公司在智慧醫
療、智慧養老領域的布局。目前全球高端服務與醫療
機器人發展處於初期階段,
尚未形成規模化、產業化。
(
5
)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公司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業務主要包括智能裝備、智能物流、
智能交通等。其
中,智能裝備主要由雷射
焊接、切割成套裝備、自動化裝配、檢測系統等組成;
智能物流核心產品包括自動存儲(
AS/RS
、
Shuttle
)、輸送、搬運、分揀、拆碼
垛以及智能物流信息系統,將先進物流裝備技術與行業特點相結合、融入信息技
術與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廣泛應用於製造業物流、商貿物流等領域;
智能交通包
括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綜合監控系統、屏蔽門系統、一卡通系統、
NFC
手機支付業務等。
公司充分發揮以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核心產品及行業系統解決方案為一
體的全產業價值鏈優勢,結合豐富的軟體開發和行業應用經驗拓展智能製造解決
方案業務。公司致力
於融合人工智慧、大數據、
機器人、智能裝備等先進技術手
段,為用戶量身打造完整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對用戶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優化管
理,推動用戶智能化、數位化轉型升級。
2
、半導體裝備
公司半導體裝備業務主要包括潔淨
機器人系列產品、
EFEM
、
Stocker
、
Mask
搬運系統等。其中潔淨
機器人已經形成系列化產品,如大氣機械手、真空機械手、
潔淨軌道
機器人、潔淨複合
機器人等,廣泛應用於
IC
裝備、電子、平板顯示、
生物製藥等行業。公司是國內
領先的
潔淨
機器人供應商。公司已佔據
EFEM
產
品國內主導的市場地位。公司研發的
IC
真空驅動
機械手取得小批量銷售突破,
公司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套柔性
OLED
機器人成功交付使用,是國產
機器人首次
進入高端柔性屏幕生產線。公司的
AMHS
系統擁有行業先進的硬體和控制系統,
正在為世界各地的半導體工廠提供最高效和最可靠的物料搬運解決方案。隨著公
司半導體裝備產品線的不斷豐富,公司從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向半導體系統解決方
案供應商轉變。
3
、工業軟體與信息控制平臺
報告期內,公司統籌發起建設工業軟體及控制平臺,該平臺將運動控制、
PLC
、
可視化、工具機加工技術、
機器人技術、機器視覺、安全技術、狀態監測和
測量技術集成在同一個系統
控制的工業軟體平臺上,可提供具有良好開放性、高
度靈活性、模塊化和可升級的、自主可控的網際網路控制網絡系統。整個平臺包括
從覆蓋從作業系統、智能驅動、
RC
、
CNC
、
PLC
,
MES
等軟體體系,到定製化
晶片、模組及主板、碼盤、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等硬體體系,打造
「
端
-
邊
-
雲
協同
」
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是從頂層到底層全體系自主可控的平臺。工業軟體
及控制平臺是作為工業數位化、網絡化發展的基礎,該平臺榮獲
2019
年第
21
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
機器人類金獎。
四
、
現有業務發展安排及未來發展戰略
(一)現有業務發展安排
報告期內
,公司主營業務圍繞智能製造開展,主要包括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解
決方案、半導體裝備以及工業軟體與信息控制平臺
三大核心板塊。未來公司在穩
固智能製造的前提下,著力發展半導體業務及工業控制軟體和控制平臺。未來
3
-
5
年,公司計劃形成以智能製造和半導體自動化設備為主,工業控制軟體為輔,
軟硬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布局。
公司的未來發展計劃在夯實智能製造板塊的基礎上,著力發展半導體自動化
設備及工業軟體及控制平臺。半導體自動化設備屬於智能製造領域,是公司經過
多年研發形成的應用於半導體行業的高端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自動化設備是公司
智能
製造產品應用領域的拓展,是公司深耕智能製造領域的體現。工業軟體及控
制平臺是公司發起的可以覆蓋作業系統、智能驅動等軟體體系及定製化晶片、模
組及主板、伺服電機等硬體體系的控制平臺,是伴隨智能製造的軟體控制系統,
是智能製造的
「
大腦
」
。因此,發展半導體自動化設備及工業軟體及控制平臺是公
司現有業務的延伸和擴展。
此外,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用於投資半導體自動化設備和補充
流動資金,一定程度上擴大公司的資產規模,增強公司的資本實力,提高公司抗
風險能力和盈利能力,有利於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擴張,為公司長期持續穩定發展
提
供資金保障。
(二)未來發展戰略
公司未來將從以下五個方面制定發展計劃以實現業務戰略目標,分別是深化
機器人技術與人工智慧融合發展,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擴
張半導體業務規模,加強智能服務
機器人創新技術以及強化工業軟體和控制平臺
的軟實力。
深化
機器人技術與人工智慧融合發展:目前公司在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融合
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進展,如知識圖譜技術研發疾病、體檢諮詢系統,無人駕駛
車輛動態避障系統等。未來,公司計劃將上述技術應用到不同系列的
機器人產品,
實現在新型工業、民生、醫療、養老等領域的應用。
機器
人與智能製造引領產業轉型升級:首先,在工業
機器人領域中,公司已
不斷升級相應技術,研發多種作業系統,實現多套解決方案。未來,公司將依託
技術與產品優勢,把工業
機器人成功打入船舶、鑄管、工程建設、高鐵隧道等領
域;在移動
機器人(
AGV
)領域中,公司始終走在全球行業前沿,以領先的技
術帶動新市場應用的發展。公司移動
機器人技術廣泛運用在汽車行業總裝等高端
應用中,已保持與寶馬、奔馳、通用、福特、捷豹路虎等汽車廠商的市場跟蹤與
戰略合作。未來,公司在保持已有合作的基礎上,將重點強化在鋰電、半導體、
醫藥、食品等新興市場的競爭優勢
,持續擴大新客戶群體規模;在特種
機器人領
域中,公司將依託特種
機器人技術排他性和項目應用複雜性,堅持走軍民融合發
展的路線,深入研究現有及潛在的市場需求及發展趨勢,擴大公司特種
機器人的
業務優勢,以過硬的技術與產品助力國防裝備現代化建設,持續擴大業務規模。
其次,公司致力於拓展自動化成套裝備和智能物流的新領域。在
2019
年,一是
公司圍繞汽車行業市場尋求自動化成套裝備規模化、高質量項目;二是在智能物
流深耕半導體、光纖線纜、商貿流通等領域的同時,積極拓展化工、日用快消、
新材料等重點行業客戶,鞏固優質客戶基礎;三是著眼新
領域,積極擴展國際市
場。公司目前已在
新能源汽車領域、美國、泰國及菲律賓等國家取得新成果,未
來將繼續在此領域的發展。
持續擴張半導體業務規模:公司目前依託大負載的
技術領先優勢衍生新型號
真空
機器人,從性能指標到應用可無縫替代進口,已搶佔國內市場的主要份額,
與多個知名客戶合作。未來,公司將凝心聚力擴大半導體與面板客戶群體,鞏固
核心客戶優勢,加強與客戶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
加強智能服務
機器人創新技術:公司將加強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推出創新技術
與產品,通過融入人機互動、人臉與語音識別、自主導航、自主充電、知識庫雲
平臺等技
術迭代政務服務
機器人,使其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強化工業軟體和控制平臺的軟實力:公司目前統籌發起的工業軟體及控制平
臺覆蓋從作業系統、智能驅動、
RC
、
CNC
、
PLC
,
MES
等軟體體系,到定製
化晶片、模組及主板、碼盤、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等硬體體系,是一個從頂層
到底層全體系自主可控的廣闊平臺。該平臺可整合生產工藝、運營管理等數據資
源,匯聚共享軟體、知識模型等製造資源,為用戶提供產品增值服務、生產管理
優化、協同設計製造、製造資源租用等各類應用,實現用戶生產與運營管理的智
能決策與深度優化。未來,公司將繼續強化
工
業軟體和控制
平臺
的
軟實力。
第二節 本次證券發行概要
一、
本次發行的背景和目的
(一)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的背景
1
、集成電路產業是國家級戰略發展的重要方向
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
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集成電路被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是所有整機
設備的心臟。自
2014
年國務院批准實施《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以
來,國家陸續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和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如
2015
年,科技
部印發《科技部重點支持集成電路重點專項》將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及成
套
工藝列為國家重點科技專項。
2016
年,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綱要》提出:加大集成電路等技術攻關和推廣力度;攻克集成電路裝備關鍵核心
術。《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構建先進技術體系,帶動集成電路、核
心元器件等薄弱環節實現根本性突破;《
「
十三五
」
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指出:支
持面向集成電路等優勢產業領域建設若干科技創新平臺;推動我國集成電路設計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十三五
」
國家新型產業戰略發展規劃》指出:啟動集成電
路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工程,實施一批帶動作用強的項目,推動產業能力實現快
速躍升。《
2018
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等產業
發展,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創建中國製造
2025
示範區。
2020
年
1
月,商務部等
8
部門發布《商務部等
8
部門關於推動服務外
包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將集成電路設計等信息技術研發和應用納入
國家科技計劃支持範圍。
2020
年
8
月,國務院印發的《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
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進一步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支持力
度。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廣闊的市場空間,將使國內半導體
產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2
、
半導體裝備製造業是增強國家集成電路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
半導體裝備國產化是實現半導體產業跨越式發展的必經之路,只有實現了自
主可控的半導體裝備,才可以實現自主可控的半導體產業。
從產品角度看,下遊、
更小製程、更高性能要求的先進晶片需求推動半導體裝備更加精細化發展,半導
體裝備的發展又制約著晶片實現更小尺寸和更高集成度。從歷史發展數據可知,
半導體裝備的技術突破和發展推動了整個集成電路產業的進步和產品的更新迭
代。
長期以來,我國半導體裝備主要依賴進口,由於該類設備屬於限制性進口產
品,國際市場形成的壟斷不僅增加國內半導體
廠商的生產成本,同時限制國內半
導體產業的發展速度。因此,國產半導體裝備的產業化發展是實現集成電路產業
鏈自主可控的關鍵問題,著力發展國產半導體裝備是促進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
保障國家安全、提升綜合國力的戰略選擇。
3
、
半導體裝備市場需求持續擴大
中國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半導體裝備是半導體產業最
為重要的一環。從半導體產業鏈可以看出,幾乎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設備的投入。
隨著技術的進步,對半導體裝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半導體產品的需求也越來
越強烈,比如
5G
基站建設、
5G
周邊應用落地、
IoT
、汽車電
子、
AI
等等。由
於半導體的應用市場在各類終端智能化、互聯化的過程中不斷拓展,使得半導體
產業與經濟總量增速的相關度日益緊密,增長的穩健性加強、周期性波動趨弱。
知名半導體市場調研機構
IC Insights
發布報告稱,預計
2018
年
-
2023
年全球的
GDP
增長和半導體市場增長的相關性係數將從
2010
-
2018
年的
0.87
上升到
0.88
,而
2000
年
-
2009
年該相關性係數僅為
0.63
。
目前中國正處於晶圓製造產能擴張的歷史性階段,逆周期投資是中國半導體
裝備需求韌性和成長性較強的重要支撐。中國作為全球最
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
消費重心也將牽引產能重心轉向中國,隨著半導體產業向中國的轉移,國內智能
終端需求爆發帶動半導體裝備產業規模擴張,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二)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目的
1
、提升核心競爭力,擴大半導體裝備業務規模
公司在戰略層面已將半導體裝備業務確定為三大業務板塊之一,是公司未來
重點發展的業務方向。
2018
年
5
月,公司集中整合資源成立半導體裝備事業部,
進一步加強了公司在半導體裝備、集成電路領域的技術和服務能力,完善在集成
電路設備自動化與自動物料搬運系統(
AMHS
)產業的布局,進一步提升半導體
裝備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潔淨真空
機器人、潔淨自動化裝備、自動物料搬運系統(
AMHS
)是公司自
主研發的面向集成電路行業高端的成套裝備,從
2004
年開始布局研發,經過十
幾年的發展,現已形成了體系完整、系列豐富、應用廣泛的獨立產品線。半導體
物料管理控制系統(
MCS
)
產業化是公司拓展的新業務,有助於增強公司半導
體自動化裝備的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同時與現有業務構築一
個更為廣闊的業務平臺。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不斷加強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
封鎖,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對於潔淨真空
機器人、潔淨自
動化裝備、自動物料搬運
系統(
AMHS
)需求迫切,其市場前景廣闊。公司將把握國產半導體裝備發展的
重要戰略機遇,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提升盈利能力,鞏固公司在同行業的主導
地位。
2
、增強公司資本實力,滿足公司營運資金需求
通過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公司資本實力將獲得大幅提升,進
一步滿足公司主營業務持續發展的資金需求,增強公司抵禦風險的能力。此外,
公司將在研發投入、業務布局、財務能力、長期戰略等方面進一步夯實可持續發
展的基礎,把握市場發展機遇,為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創造良
好的條件。
二、
發行
對象及與發行人的關係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發行對象不超過
35
名(含
35
名),為符合中國
證監會規定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
險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以及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法人、自
然人或其他合格的投資者。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證券公司、合格境外機構投
資者、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以其管理的二隻以上產品認購的,視為一個發
行對象;信託投資公司作為發行對象的,只能以自有資金認購。
最終發行對象由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在本次發行經過深交所審核並取得中
國證監會同意註冊的批
復後,按照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及本預案所規定的條件,
根據詢價結果與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協商確定。若國家法律、法規
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發行對象有新的規定,公司將按新的規定進行調整。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發行對象均以現金方式認購本次發行的股票。
截至本預案公告日,公司尚未確定本次發行的發行對象,因為無法確定發行
對象與公司的關係。發行對象與公司的關係將在發行結束後公告的《發行情況報
告書》中予以披露。
三
、
發行證券的價格或定價方式、發行數量、限售期
(一)發行證券的價格、定價方式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定價基準日為發行期首日,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
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百分之八十(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
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額/定價基準日
前二十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量)。
若公司股票在本次發行定價基準日至發行日期間發生派息、送股、資本公積
金轉增股本等除息、除權行為的,則發行價格進行相應調整。調整公式如下:
派發現金股利:
P
1
=P
0
-
D
送股或轉增股本:
P
1
= P
0
/
(
1+N
)
兩項同時進行:
P
1
=
(
P
0
-
D
)
/
(
1+N
)
其中,
P
0
為調整前發行價格,
D
為每股派發現
金股利,
N
為每股送紅股或轉
增股本數量,
P
1
為調整後發行價格。
若國家法律、法規或其他規範性文件對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定價原則等有
最新規定或監管意見,公司將按最新規定或監管意見進行相應調整。
本次發行的最終發行價格由公司董事會根據股東大會授權在本次向特定對
象發行股票經過深交所審核並取得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的批覆後,按照中國證監
會的相關規定,根據詢價結果與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協商確定。
(二)發行數量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的股票數量按照募集資金總額除以發行價格確定,且不
超過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30%;且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80,296.97萬元
(含本數)。最終發行數量將在本次發行經過深交所審核並取得中國證監會同意
註冊的批覆後,由公司董事會根據公司股東大會的授權和發行時的實際情況,與
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協商確定。
若公司股票在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定價基準日至發行日期間發生派息、
送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或因其他原因導致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發生變動
的,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的股票數量將作相應調整。
(三)限售期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完成後,發行對象認購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六
個月內不得轉讓。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對限售期另有規定的,依其規定。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結束後,由於公司分配股票股利、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
等原因所衍生取得的股份,亦應遵守上述股份鎖定安排,限售期結束後按中國證
監會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等監管部門的相關規定執行。若國家法律、法規或其他規
範性文件對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限售期等有最新規定或監管意見,公司將按最
新規定或監管意見進行相應調整。
四
、
募集資金投向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180,296.97
萬元,扣除發行
費用後的募集資金淨額將用於以下項目:
單位:萬元
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投資總
額
擬投入募集資金總額
1
IC
真空機械手及集束型設備項目
58,477.42
58,477.42
2
半導體自動物料搬運系統項目
65,572.09
65,572.09
3
半導體物料管理控制系統項目
21,247.46
21,247.46
4
補充流動資金
35,000.00
35,000.00
合計
180,296.97
180,296.97
在上述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範圍內,公司董事會可根據項目的進度、資金需
求等實際情況,對相應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投入順序和具體金額進
行適當調整。
募集資金到位前,公司可以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際情況,以自籌資金先行
投入,並在募集資金到位後予以置換。
募集資金到位後,若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實際募集資金淨額少於擬投入募集資
金總額,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籌資金解決。
五、
本次發行是否構成關聯交易
截至本募集說明書籤署日,公司尚未確定具體的發行對象,最終是否存在因
關聯方認購公司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構成關聯交易的情況,將在發行結束後
公告的《發行情況報告書》中予以披露。
六、
本次發行是否將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前,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
制人為自動化研究所,持股
數量為
394,272,171
股,持股比例為
25.27%
。本次發行數量按照募集資金總額除
以發行價格確定,且不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
30%
,並以中國證監會關於本次
發行的核准文件為準。本次發行後,自動化研究所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
人,本次發行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
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社會公眾股比例將不低於
25%
,不存在股權分布不符
合上市條件之情形。
七
、
本次發行方案取得有關主管部門批准的情況以及尚需呈報批
準的程序
(一)已履行的批准程序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方案已經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第六
屆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並已取得公司
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出具的批覆同意文件。
(二)尚需履行的批准程序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尚需獲得深圳證券交易所審核
通過和中國證監會作出同意註冊決定後方可實施。
在收到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的批覆後,公司將向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
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申請辦理股票發行、登記和上市事宜,完成本
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全部呈報批准程序。
第三節 董事會關於本次募集資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180,296.97
萬元(含本數),
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募集資金淨額將用於以下項目:
單位:萬元
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投資總額
擬投入募集資金總額
1
IC
真空機械手及集束型設備項目
58,477.42
58,477.42
2
半導體自動物料搬運系統項目
65,572.09
65,572.09
3
半導體物料管理控制系統項目
21,247.46
21,247.46
4
補充流動資金
35,000.00
35,000.00
合計
180,296.97
180,296.97
在上述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範圍內,公司董事會可根據項目的進度、資金需
求等實際情況,對相應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投入順序和具體金額進行適當調整。
募集資金到位前,公司可以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際情況,以自籌資金先行
投入,並在募集資金到位後予以置換。
募集資金到位後,若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實際募集資金淨額少於擬投入募集資
金總額,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籌資金解決。
上述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一、
IC
真空機械手及集束型設備項目
(一)項目基本情況
1
、
項目
名稱:
IC
真空機械手及集束型設備項目
2
、
項目建設單位: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3
、
建設地點:
遼寧省瀋陽市渾南區區域內
4
、
項目性質:新建
5
、
主要產品:真空機械手、集束型設備。
6
、
項目總投資:
58,477.42
萬元
7
、
項目建設周期:
2.5
年
8
、
主要建設內容:真空機械手製造中心、研發設計大廈和廠區建設工程,
廠區建設工程包括廠房改造、生產及輔助生產設施、動力設施、環保設施、安全
設施、消防設施、管理設施等。
項目總投資
58
,
477.42
萬元,包括建設投資
52
,
550.01
萬元,流動資金
5
,
927
.41
萬元,資金來源為自籌。
項目建設期
2.5
年,
公司擬在本次發行完成後,進一步推進購置募投項目用
地的工作,並根據募投項目規劃開工建設。
(二)項目經營前景
國內半導體設備行業起步較晚,市場集中度較低。我國的高端晶圓製造設備
基本依賴進口,國產化率較低,因此國產半導體設備急需突破。相比國外超過
30
年的發展經驗,國內的半導體設備行業主要是在國家
02
專項的扶持下發展起
來。本土設備供應商在先進位造工藝上和國外還存在一定技術差距,品牌影響力
有限。目前國產設備在次級設備或半導體設備的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突破,已經可
以應用於
次級工藝水平的半導體加工,或光伏、
LCD
等泛半導體行業,但在高
端設備領域,還有很多空白亟待填補。
2017
年我國半導體專用設備市場規模為
481.28
億元,同比增長
26.41%
,預計到
2020
年我國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
663.96
億元。隨著下遊半導體行業需求的持續提升以及晶圓製程工藝的不斷升
級,全球迎來半導體晶圓廠的投資熱潮。
2018
年中國的設備銷售增長率將最高,
為
49.3%
,達到
113
億美元。潔淨真空
機器人、潔淨自動化裝備作為晶圓廠的必
備設備,面臨著廣闊的市場空間與廣泛的需求,隨著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的提升
,
公司的產品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三)項目與現有業務或發展戰略的關係
潔淨真空
機器人、潔淨自動化裝備是公司自主研發的面向集成電路行業的高
端裝備,從
2004
年開始布局研發,在
2010
年開始初步產業化,驗證了自主研發
設備的可行性,在技術方面也得到了深厚沉澱。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
體系完整、系列豐富、應用廣泛的獨立產品線。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以美國為首
的發達國家加強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封鎖,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對於潔淨真空
機
器人
、潔淨自動化裝備需求迫切,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是企業發展潔淨裝備的
重要機會,真空機械
手及集束型設備將成為支撐公司未來發展的又一增長極。
(四)項目的實施準備和進展情況
截至目前,本項目立項備案和環評
工作已經完成,
後續公司將按照瀋陽當地
土地政策履行招拍掛等程序,預計取得募投項目用地不存在實質性障礙。
(五)預計實施時間
根據工程設計、土建施工、以及機電設備採購、設備安裝、設備調試、生產
試車等工程內容的安排,本項目建設期擬定為
2.5
年。
(六)整體進度安排
整體建設進度安排如下:
序號
階段
/
時間
T+1
年
T+2
年
T+2.5
年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
2
1
項目立項
2
工程設計
3
土建施工
4
設備訂貨
5
設備安裝
6
調試
7
竣工驗收
(七)發行人的實施能力
1
、
公司擁有豐富的潔淨真空
機器人技術及產品產業化經驗
公司在國家
「
02
專項
」
的支持下,攻克了真空
機器人構型優化設計、直驅
電機驅動控制、高精度平穩運動控制、碰撞檢測與保護、動態偏差檢測與修正、
潔淨系統設計與優化、
機器人及系統可靠性等關鍵
技術。在解決關鍵技術的基礎
上,研製了系列化潔淨真空
機器人產品,包括大氣機械手系列產品(潔淨度達到
Class1
)、集成電路裝備真空機械手系列產品(真空度達到最高
1×10
-
6
Pa
)。公司
開發的大氣機械手系列產品主要有單臂大氣機械手、雙臂大氣機械手、雙末端執
行器的大氣機械手、末端執行器可側向翻轉大氣機械手產品、側立柱大氣機械手
產品等;真空機械手系列產品主要直驅型真空機械手、對稱連杆型真空機械手、
SCARA
型真空機械手、雙臂真空直驅機械手、驅控一體化真空直驅機械手等系
列,真空直驅
機器人打破國外壟斷,已形成系列化產品
,是國內
具有自主知識產
權的
唯一的
國產
供應商,產品與美國供應商產品性能一致,可以實現直接替代。
在產品產業化方面,真空機械手已批量應用於
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
司、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瀋陽
芯源微電子設備有限
公司等企業。集束型設備已經配套用於國際知名設備商、生產商,行業應用涵蓋
半導體
CMP
清洗設備、半導體刻蝕設備、半導體塗膠設備等,該設備已經在北
方華
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華海清
科股份有限公司等設備廠商通過驗證,且實現小批量示範應用。公司在潔淨真空
機
器人、潔淨自動化裝備方面具有豐富的產品項目實施經驗。
2
、
公司擁有國家級的研發團隊,為項目實施提供有利的人才保障
公司擁有一支以中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曲道奎為代表的高科技人才隊伍和
對客戶需求有著深刻理解的項目管理團隊。專業涉及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
電子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機械設計與製造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等方面,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的專家,博士生導師、研究員
級高級工程師、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組成,技術人員佔比高達
66%
。公司半導
體業務從
2004
年開始起步,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培養了
一批專業的工程師人才。
為進一步壯大半導體自動化設備團隊,公司於
2018
年
5
月整合包括中央研究院
在內的多個部門資源,成立半導體裝備事業部,進一步夯實了半導體自動化裝備
人才隊伍,目前已經形成了
241
人
的國家級半導體自動化裝備專業人才隊伍,為
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有利的人才保障。
(八)資金缺口的解決方式
項目總投資
58
,
477.42
萬元,包括
固定資產
投資
52
,
550.01
萬元,流動資
5
,
927.41
萬元。
全部為企業自有資金。
二
、
半導體自動物料搬運系統項目
(一)項目基本情況
1
、
項目名稱:半導體自動物料搬運系統項目
2
、
項目建設單位: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3
、
建設地點:
遼寧省瀋陽市渾南區區域內
4
、
項目性質:新建
5
、
主要產品:自動物料搬運系統、潔淨存儲系統、潔淨搬運
機器人。
6
、
項目總投資:
65,572.09
萬元
7
、
項目建設周期:
2.5
年
8
、
主要建設內容:
AMHS
裝備製造中心、研發設計大廈、
門衛室和廠區工
程。
廠區建設工程包括廠房改造、生產及輔助生產設施、動力設施、環保設施、
安全設施、消防設施、管理設施等。
項目總投資65
,
572.09
萬元
,包括建設投資58,698.90萬元,流動資金6,873.19
萬元,資金來源為自籌。
項目建設期2.5年,公司擬在本次發行完成後,進一步推進購置募投項目用
地的工作,並根據募投項目規劃開工建設。
(二)項目經營前景
1
、
AMHS
是半導體自動化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前景廣闊
半導體製造工廠是高度自動化的生產模式,通過自動化搬運系統在各個設備
之間傳輸晶圓的載具,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而且可以監控每一片
晶圓的生產過程,保證產品的品質。半導體製造工廠的自動化系統主要由
空中走
行式無人搬送車
(
OHT
)、潔淨存儲系統(
STK
)和移動
機器人(
AGV
)等產品
組成。
半導體工廠
自動化對工廠的稼動率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工廠的盈利能力,全
球該市場的年採購額在
20
億美金左右,主要為日本村田機械和日本大福所壟斷。
公司在國家
「02
專項
」
的支持下,廣泛吸收國際先進經驗,以自有技術為基礎,
開發了整套的半導體製造工廠自動化系統,公司一方面藉助國產化的大環境,積
極尋找進入主流工廠的市場機會,另一方面,也在積極開拓晶片封裝工廠、
LED
製造工廠、
8
寸工廠等新市場,希望通過差異化競爭,儘快實現產業化。
隨著
5G
、雲計算、
新能源汽車等新型市場需求的驅動,以及中國半導體制
造國產化的大勢所趨,公司的半導體設備自
動化產品和工廠自動化產品的前景廣
闊,在這個年產值
30
億美金的細分市場逐漸擴大份額,最終成為全球半導體產
業鏈中重要的一環。
全球半導體行業與設備市場規模保持穩健增長。半導體行業受益於手機、平
板電腦等智能終端的銷售量增長,半導體行業正持續穩定的快速發展,未來隨著
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產業的進一步擴張,半導體需求將會激增。
2
、
公司自動物料搬運系統(
AMHS
)已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
自動物料搬運系統(
AMHS
)系統設備主要包括潔淨存儲系統(
Stocker
)、
潔淨軌道系統、
空中走行式無人搬送車
(
OHT
)、
空中走行式穿梭車
(
OHS
)、移
動複合
機器人(
MR
)。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動物料搬運系統(
AMHS
)系統具有高
潔淨度,高可靠性,節能性的特點,標準的
SEMI
軟體接口,可以方便對接
MCS
系統,可實時上報系統各種狀態數據,實現工廠智能管理。為加強公司自動物料
搬運系統(
AMHS
)系統的技術與服務能力,
2018
年公司整合內外部資源,進
一步完善
公司
自動物料搬運系統(
AMHS
)的產業鏈條,可以為半導體工廠提供
整套自動物料搬運系統,提高了在潔淨自動化設備領域的競爭力。
(三)項目與現有業務或發展戰略的關係
公司自
2018
年
6
月成立半導體裝備事業
部以來,進一步加強了公司在半導
體
AMHS
領域的技術和服務能力,完善在
AMHS
系統產業的布局。自動物料搬
運系統(
AMHS
)是公司自主研發的面向半導體行業的
高端裝備,從
2004
年開
始布局研發,在
2010
年開始初步產業化,驗證了自主研發的可行性,在技術方
面也得到了深厚沉澱。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公司的自動物料搬運系統(
AMHS
)
已經形成了體系完整、系列豐富、應用廣泛的獨立產品線。在當前國際形勢下,
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加強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封鎖,國內半導體產業對於自動
物料搬運系統(
AMHS
)需求迫切,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是企業發展潔淨裝備
的重要機會,自動物料搬運系統(
AMHS
)等半導體自動化系統將成為支撐公司
未來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四)項目的實施準備和進展情況
截至目前,本項目立項備案和環評
工作已經完成,
後續公司將按照瀋陽當地
土地政策履行招拍掛等程序,預計取得募投項目用地不存在實質性障礙。
(五)預計實施時間
根據工程設計、土建施工、以及機電設備採購、設備安裝、設備調試、生產
試車等工程內容的安排,本項目建設期擬定為
2.5
年。
(六)整體進度安排
整體建設進度安排如下:
序號
階段
/
時間
T+1
年
T+2
年
T+2.5
年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1
項目立項
2
工程設計
3
土建施工
4
設備訂貨
5
設備安裝
6
調試
7
竣工驗收
(七)發行人的實施能力
1
、
公司自動物料搬運系統(
AMHS
)已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
自動物料搬運系統(
AMHS
)系統設備主要包括潔淨存儲系統(
Stocker
)、
潔淨軌道系統、
空中走行式無人搬送車
(
OHT
)、
空中走行式穿梭車
(
OHS
)、移
動複合
機器人(
MR
)。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動物料搬運系統(
AMHS
)系統具有高
潔淨度,高可靠性,節能性的特點,標準的
SEMI
軟體接口,可以方便對接
MCS
系統,可實時上報系統各種狀態數據,實現工廠智能管理。為加強公司自動物料
搬運系統(
AMHS
)系統的技術與服務能力,
2018
年公司整合內外部資源,進
一步完善
公司
自動物料搬運系統(
AMHS
)的產業鏈條,可以為半導體工廠提供
整套自動物料搬運系統,提高了在潔淨自動化設備領域的競爭力。
2
、
公司自動物料搬運系統(
AMHS
)項目實施與運
營經驗豐富
公司承擔的國家
「
02
專項
」
項目《
300mmIC
生產線自動物料搬運系統研發
與應用》已經完成驗收,形成了
OHT
、
OHCV
、
Stocker
、
軌道式無人搬送車
(
RGV
)
等系列產品。
在產業化方面,半導體自動搬運系統(
AMHS
)已經實現在上海集成電路研
發中心生產線上的應用,並成功應用於
Sandisk
、賽意法等半導體晶片加工廠,
面向面板製造廠開發的掩模版自動物料搬運系統,包含
Stocker
、
AGV
、
Unpack
、
MCS
系統,已經在華星光電
T1
、
T7
工廠及夏普廣州廠實現成熟應用,成為行業
新的標杆解決方案,面向
新型
OLED
顯示技術開發的物料搬運存儲系統包含
OHCV
、
Stocker
、
磁導航
機器人(
MGV
)
、大負載潔淨機械手,已成功應用於維
信諾、華星光電等工廠,此外公司的
AGV
等半導體自動搬運子系統在半導體行
業中已經實現了批量應用,具有非常豐富的項目實施與運營經驗。
(八)資金缺口的解決方式
項目總投資
65
,
572.09
萬元,包括固定資產投資
58
,
698.80
萬元,流動資金
6
,
873.19
萬元。全部為企業自有資金。
三
、
半導體物料管理控制系統項目
(一)項目基本情況
1
、
項目名稱:半導體物料
管理控制
系統項目
2
、
項目
建設單位: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3
、
建設地點:
遼寧省瀋陽市渾南區區域內
4
、
項目性質:新建
5
、
主要產品:半導體物料
管理控制
系統(
MCS
)。
6
、
項目總投資:
21,247.46
萬元
7
、
項目建設周期:
2.5
年
8
、
主要建設內容:
MCS
研發測試中心、研發設計大廈和廠區工程
。
項目總投資
21
,
247.46
萬元
,包括建設投資
19
,
100.04
萬元,流動資金
2
,
147.42
萬元,
資金來源為自籌
。
項目建設期
2.5
年,
公司擬在本次發行完成後,進一步推進購置募投項目用
地的工作,並根據募投項目規劃開工建設。
(二)項目經營前景
1
、
國家政策支持
在信息化方面,國家已經陸續出臺《國家中長期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
(
2006
-
2020
)、《
2006
-
2020
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
興產業的決定》等一系列重要決定和戰略方針,持續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推進
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國家信息化工作的重點。信息化是半導體製造技術發
展的趨勢,信息化水平已成為衡量半導體製造水平的重要標誌
。
物料
管理控制
系
統(
MCS
)符合國家
的
信息化及半導體產業發展戰略。
2
、
市場前景廣闊
國家戰略聚焦、產業資本支持,使國內半導體
產業迎來長期的發展高峰。根
據
SEMI
估計,
2017
~
2020
年全球共有
62
座前端半導體晶圓廠投產,其中
26
座設於中國大陸,佔比高達
42%
,美日在半導體製程工藝設備方面處於霸主地位,
國產設備屬於萌芽階段,目前全球每年半導體設備投資超過
500
億美元,中國大
陸地區市場是全球第二大市場,增速遠高於全球的
14%
,使得國內
MCS
系統的
市場需求大幅增長。
日本大福最早在半導體行業開發出
AMHS
系統,系統能夠通過小車和軌道
進行無人物料運輸,但是這個架構只是減輕了繁重的體力活動,並沒有實現自動
化控制物料派工、搬送一體化。隨後
,日本大福對整個半導體行業進行系統的分
析,將生產流程和該系統結合,開發出
MCS
系統,系統的動態決策功能使自動
物料控制系統從早期通過快速機械運動縮短生產周期的設計理念過渡到智能控
制空中運輸車位置、合理派工的新理念。
目前,國外日本大福、日本村田機械、美國
AMAT
等公司均開發出了相應
的
MCS
系統並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隨著中國半導體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國產
替代化率的提高,公司
MCS
系統項目將面臨廣闊的市場空間。
(三)項目與現有業務或發展戰略的關係
物料管控系統(
MCS
)產業化是公司新的半導體業務拓展方向,該項目
的
實施不僅有助於增強公司半導體自動化裝備的技術水平,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
同時與現有業務構築一個更廣闊、更敏捷的業務平臺,公司將物料管控系統
(
MCS
)打造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穩固公司在同
行業的主導地位。
(四)項目的實施準備和進展情況
截至目前,本項目立項備案和環評
工作已經完成,
後續公司將按照瀋陽當地
土地政策履行招拍掛等程序,預計取得募投項目用地不存在實質性障礙。
(五)預計實施時間
根據工程設計、土建施工、以及機電設備採購、設備安裝、設備調試、生產
試車等工程內容的安排,本項目建設期擬
定為
2.5
年。
(六)整體進度安排
整體建設進度安排如下:
序號
階段
/
時間
T+1
年
T+2
年
T+2.5
年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1
項目立項
2
工程設計
3
土建施工
4
設備訂貨
5
設備安裝
6
調試
7
竣工驗收
(七)發行人的實施能力
公司
AMHS
成套裝備可支撐發展
MCS
系統
,
MCS
系統與工廠的
自動物料
搬送設備相銜接,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動化搬送設備的優勢。因此,公司向物料
管理控制
系統(
MCS
)領域擴展具有先天優勢,其開發
MCS
系統的實力更強。
縱觀物料
管理控制
系統(
MCS
)成功推廣的模式,大部分較為成功的物料
管理
控制
系統(
MCS
)應用廠商都具有企業自動化應用的實施能力。例如美國
AMAT
、
日本大福以及日本村田機械等,他們一般在承接了企業自動化應用項目的同時,
獲得
MCS
系統應用的訂單。公司承接的廣州
超
視堺
Mask
搬送系統項目,其中
也包含
ACS
系統(類似
MCS
的系統,規模要比
MCS
系統規模小)的子訂單。
該
項目的積累為公司本次開展
MCS
系統產業化項目奠定了良好基礎。
(八)資金缺口的解決方式
項目總投資
21
,
247.46
萬元,包括固定資產投資
19
,
100.04
萬元,流動資金
2
,
147.42
萬元。
全部為企業自有資金。
四、項目
整體
實施準備和進展情況
(一)項目的實施主體、實施方式及備案、環評備案情況
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主體、實施方式及備案、環評備案情況如下:
序
號
項目名稱
實施主體
、實
施方式
備案文件
(瀋陽市渾南區行政審批局)
環評文件
(瀋陽市渾南
生態環境分局)
1
IC
真空機械手及集
束型設備項目
由發
行人實施
沈渾發改備字(
2020
)
104
號
符合國家環保
要求
2
半導體自動物料搬
運系統項目
由發行人實施
沈渾發改備字(
2020
)
104
號
符合國家環保
要求
3
半導體物料管理控
制系統項目
由發行人實施
沈渾發改備字(
2020
)
104
號
符合國家環保
要求
說明:上述項目經瀋陽市渾南生態環境分局審查,並於2020年9月8日出
具證明文件。證明如下:「公司現階段生產中主要汙染物排放達到國家規定的
排放標準;公司的產品及其生產過程中不含有或使用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及我國
籤署的國際公約中禁用的物質。本次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擬投向
IC真空機械手及集束型設備項目、半導體自動物料搬運系統項目、半導體物料
管理控制系統項目,上述募集資金項目經我局審查,符合國家對環境保護法律
法規的要求。
本次募投項目在實施主體、實施方式及募投項目備案、環評等方面符合相
關規定,公司擬在本次發行完成後,進一步推進購置募投項目用地的工作,並
根據募投項目規劃開工建設。
(二)募投項目用地情況
1、募投項目用地計劃
根據本次募投項目取得的《關於項目備案證明》
(沈渾發改備字[2020]104號),本次募投項目建設地點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渾南
區區域內。
2、取得土地的具體安排、進度,是否符合土地政策、城市規劃
公司擬在本次發行完成後,進一步推進購置募投項目用地的工作。公司本
次擬購買的募投項目用地,符合國家及瀋陽市的土地政策及城市規劃,不存在
違反國家或地方自然資源和城市規劃法律法規的情形。
3、募投項目用地落實的風險
本次募投項目無法取得募投項目用地的風險,詳見本募集說明書「第五節
與本次發行相關的風險因素/六、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相關風險/2、募投項目用
地落實的風險」。
4、如無法取得募投項目用地擬採取的替代措施以及對募投項目實施的影響
關於公司本次募投項目用地情況,2020年10月23日瀋陽市高新區管委會
出具書面說明:「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對象發
行股票募集資金擬投向IC真空機械手及集束型設備項目、半導體自動物料搬運
系統項目、半導體物料管理控制系統項目,上述項目符合瀋陽高新區半導體產
業發展規劃方向,我辦將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落實你公司本次募投項目建設用
地,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保障」。
根據上述說明,公司募投項目用地計劃安排情況清晰,取得募投項目用地
不存在實質性障礙。
經發行人向瀋陽市政府相關主管部門了解,瀋陽市
渾南高
新區目前有
1
2
塊工業用地在發行人附近
。
可見
,
公司本次募投項目所在地土地
儲備及用地指標充足,募投項目對地塊無特殊要求,且符合當地政府「先進裝
備製造業基地」發展規劃方向,如因客觀原因導致實施主體無法取得募投項目
用地的,相關政府部門會將積極協調其他已獲指標地塊,以便公司順利獲取募
投項目用地,避免對項目整體進度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第四節 董事會關於本次發行對公司影響的討論與分析
一、
本次發行完成後,上市公司的業務及資產的變動
及
整合計劃
本次
向特定對象
發行股票募投項目擬投資於
IC
真空機械手及集束型設備項
目
、
半導體自動物料搬運系統項目
、
半導體物料管理控制系統項目和補充
流動
資
金,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和公司戰略布局,將會進一步優化公司的業務結構,滿足
現有業務持續發展資金需求,對現有主營業務不構成重大影響。本次發行募集資
金投資項目與公司的生產經營、技術水平、管理能力相適應,符合公司發展業務
規劃,有助於鞏固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加強公司的綜合
競爭實力。
二
、
本次發行完成後,上市公司控制權結構的變化
情況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前,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為自動化研究所,持股
數量為
394,272,171
股,持股
比例為
25.27%
。本次發行數量按照募集資金總額除
以發行價格確定,且不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
30%
,並以中國證監會關於本次
發行的核准文件為準。本次發行後,自動化研究所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
人,本次發行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
三
、
本次發行完成後,上市公司
新增同業競爭情況
截至本募集說明書籤署之日,公司尚未確定具體的發行對象,因而無法確定
發行對象與公司的關係。具體發行對象及發行對象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與公
司之間的關係將在本次發行結束後公告的發行情況報告書中予以披露。
四
、
本次發行完成後,上市公司
新增
關聯交易情況
本次募投項目新增業務不會新增關聯交易。
截至本募集說明書籤署之日,公
司尚未確定具體的發行對象,因而無法確定發行對象與公司的關係。具體發行對
象及發行對象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與公司之間的關係將在本次發行結束後
公告的發行情況報告書中予以披露。
第五節 與本次發行相關的風險因素
一、疫情風險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各省市按照國家部署發布各項政策防控
疫情,本次疫情影響範圍廣泛,各個行業的生產經營及消費市場均受到影響。公
司的供應商、客戶等利益相關方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公司在採購、生產、
銷售、客戶現場安裝與調試等環節存在延遲,對公司上半年的經營產生一定的影
響。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再度爆發或成為常態,
則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
和本
次募投項目的實施運營
產生一定影響
。
二、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受宏觀經濟環境及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的下遊行業客戶
資本性開支趨于謹慎,投資力度減緩;報告期內,公司受汽車行業景氣度下滑,
獲得汽車客戶的訂單下降,
雖然
新能源汽車客戶需求有所增長,但若無法彌補傳
統乘用車客戶訂單的下滑
,
則會
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一定影響。
三、科技成果產業化風險
公司所處的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
屬於高科技行業,技術的更新迭代速度較快,
科技成果產業化要求也較高。伴隨
5G
、
AI
等新技術發展,公司需要持續進行研
發投入,加大新技術與新產品的研發力度,研發成本增加將會對公司經營產生一
定影響。如果公司未能準確把握市場切入點,將研發成果及時轉化市場產品,可
能會降低研發投入回報率,影響公司經營質量。
四、市場競爭風險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的發展成為各
國發展的重要戰略,其不僅成為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也是工業現代
化進程的重要標誌。中國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
機器人消費市場,得到國
內外各界
企業的高度青睞。不僅國際
機器人廠商加速在中國進行產業布局,跨界公司也陸
續涉足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行業,市場競爭加劇。
五、經營管理和人力資源風險
公司正在向全球化的發展方向邁進,如果公司管理水平不能適應公司經營規
模的擴張,管理模式不能滿足集團化發展要求,可能會引發管理風險。公司致力
於成為國際一流的高技術企業,因此對高端創新及管理人才需求旺盛,如果公司
不能留住或吸引優秀人才,搭建人才梯隊,可能會造成公司發展後勁不足。
六、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相關風險
1
、
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產能消化及市場風險
目前發行人半導體
裝備業務已經初具規模,並實現盈利,在
2020
年新冠肺
炎疫情的影響下,
2020
年
1
-
9
月發行人半導體裝備業務仍實現快速增長,新籤
訂單
1.7
億元,同比增長
55.67%
。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張將對半導體裝備業務的
盈利能力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根據國內未來半導體工藝設備及晶圓廠建設的
規劃和趨勢,公司半導體裝備現有產能將無法支撐未來市場需求,本次募投項
目的實施將有效擴大公司半導體裝備業務規模。在國內半導體產業大力發展的
背景下,公司與下遊行業客戶的戰略合作也將持續深入推進,對公司本次募投
項目建設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支持。
公司
本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
IC
真空機械手及集束型設備項
目」、「半導體自動物料搬運系統項目」、「半導體物料管理控制系統項目」和「補
充流動資金」等項目。儘管公司為擬投資項目進行了認真的市場調查和嚴格的可
行性論證,對投資回報、投資回收期和銷售收入均做出了審慎的測算和評估,但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如市場、政策、項目進度、競爭條件變化及技術更
新等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對項目投資收益和公司整體業績不利的風險。
此外,
2020
年初,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截至目前已在全球多個國家或地
區爆發或蔓延。如果未來新
冠疫情進一步在國內擴散,可能會對公司的本次募
投項目的實施和後續運營造成不利影響。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已經公司充分論證,但該論證是基於當前國家產業
政策、行業發展趨勢、市場環境、技術水平、客戶需求等因素做出的,若未來
上述因素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或公司市場開拓不力,有可能導致募投新增產能
無法全部消化或者募投新增產品價格無法達到預測水平,從而使該項目在實施
後面臨一定的產能消化及市場風險。
2
、募投項目用地落實的風險
截至本募集說明書籤署日,
本次募投項目建設用地尚未獲得土地使用權證,
公司尚未取得募投項目用地的使用權。
如果未來發生政策變動或國土主管部門招拍掛等程序延遲,可能導致發行人
無法按時取得相關項目用地,進而對項目進度產生一定影響。
如未來
募投項目用
地的取得進展晚於預期或發生其他變化,募投項目可能面臨延期實施或者變更
實施地點的風險。
3
、募投項目及新產品的技術研發風險
本次募投項目均為公司現有業務的產能或服務能力的提升,且公司具備相
應的人員、技術和市場儲備,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涉及的核心技術均為
自主研發。公司作為提供
機器人及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的廠商需要持續保持較高
的技術研發及創新能力,如果未來募投項目及新產品研發方
向不符合市場需求,
或者公司相關技術研發工作未能跟上行業新技術更新及升級要求,則本次募投
項目經營將面臨無法實現預期情況的風險。
公司募投項目中的新產品研發已有部分處於驗證階段,但仍需投入較大的
人力及資金等,若相關研發及驗證進展緩慢而公司又未能及時調整,未能開發
出符合技術要求的產品或開發出的產品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將面臨一定的技術
研發失敗風險。
4
、經營管理風險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完成後,公司的資產規模將進一步增加。儘管公司
已建立較為規範的管理制度,經營管理也運轉良好,但隨著募集資金的到位,公
司經營決策、運作
實施和風險控制的難度將有所增加,對公司經營層的管理水平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司存在著能否建立更為完善的內部約束機制、保
證企業持續運營的經營管理風險。
5
、
固定資產折舊及土地攤銷增加的風險
本次募投項目項目的建設期為
2.5
年,土地徵用費在建設期第
1
年投入。
其中,折舊採用平均年限法分類估算,房屋建築按
30
年平均折舊、機器設備按
12.5
年平均折舊、固定資產其他費用按比例分攤到建築工程和設備購置費中,
淨殘值率為
5%
;土地費用按
40
年平均攤銷,項目建成後,公司預計每年增加的
折舊和攤銷金額約為
7,208.28
萬元
。
本次募投項目建成後預計將新增較多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由於資產投入
後,產品完全達產和市場開拓需要一定的時間,會導致公司新增利潤無法彌補
新增資產折舊和攤銷的風險。本次募投項目在建設期內需持續投入資金,建設
期內存在募投項目無法盈利的風險。
同時,如果市場環境、技術發展等方面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導致公司營業收
入沒有保持相應增長,亦會給公司帶來因固定資產折舊和土地攤銷增加導致的
利潤下滑風險。
6
、本次發行導致原股東分紅減少及表決權被攤薄的風險
由於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和淨資產增加,短期內將導致公司每股收
益、淨資產
收益率等財務指標出現一定程度的攤薄。未來隨著公司的持續經營和
穩步發展,募集資金到位後亦可節約財務費用,公司的每股收益、淨資產收益率
將逐步上升。同時,本次發行亦可能導致公司原股東分紅減少、表決權被稀釋的
風險。
7
、向特定對象發行方案審批風險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尚需深交所的審核通過以及中國證監會的同意注
冊,能否註冊以及註冊的時間存在不確定性,將對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產生較大
影響。
8
、股市風險
本公司股票價格可能受到國家政治、經濟政策以及投資者心理因素及其他不
可預見因素等系統風險的影響
,
股價的變動不完全取決於
公司的經營業績
,
投資者
在選擇投資公司股票時
,
應充分考慮到市場的各種風險。
9
、不可抗力風險
上市公司不排除因政治、政策、經濟、自然災害等其他不可控因素帶來不利
影響的可能性。
七、
業績下滑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和
2020
年
1
-
9
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245,506.40
萬元、
309,472.69
萬元、
274,548.51
萬元和
168,593.71
萬元,歸屬母公司股
東的淨利潤分別為
43,237.79
萬元、
44,935.09
萬元、
29,292.41
萬元和
13,43
8.08
萬元。公司營業收入、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
2020
年
1
-
9
月及
2019
年度出現下滑,主要系近年來整體宏觀經濟環境下行,疊加
2020
年疫情影
響,部分行業設備需求減弱,公司主營業務為
機器人及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的研
發、生產和銷售,受製造業整體影響較大,主要因素如下:
(
1
)受宏觀經濟下行周期的影響,公司下遊客戶固定資產投資趨于謹慎,
出現壓縮項目規模或推遲、終止投資計劃的現象,致使公司
2019
年度新籤訂單
四季度起出現下滑,全年營業收入略有下降。
(
2
)
2020
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企業均未進行生產活動,公司
除疫情期
間進行口罩生產線的生產和銷售外,其他訂單項目均處於停滯狀態。
(
3
)
2020
年二季度到三季度,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國內企業開始復工
復產,市場需求逐漸出現回暖,但需消化前期庫存,新建產線或產線升級所需
要的智能製造項目需求滯後於經濟復甦。
(
4
)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整體呈持續下降趨勢。公司毛利率隨著公司訂
單應用行業的變化而變動,近年來毛利下降較為明顯的主要集中在汽車及汽車
零部件製造業、
3C
行業,航空航天及軌道交通行業呈現周期性波動。
公司將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扭轉業績下滑趨勢,但如果
新能源汽車客戶需求
增長
無法彌補傳統乘用車客戶訂單的下滑,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無法得到有效
控制進而影響製造行業產業鏈,或者公司採取的措施未達到預期效果,公司將
存在業績持續下滑,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
八
、
經營活動現金流波動的流動性風險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和
2020
年
1
-
9
月,發行人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
分別為
-
38,601.78
萬元、
5,462.74
萬元、
660.74
萬元和
-
41,123.81
萬元,整
體波動相對較大,且
2017
年及
2020
年
1
-
9
月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負值;
主要系受到訂單規模、項目周期、
回款周期等綜合性因素影響,可能產生跨期、
滾動影響不及新增影響等情況,從而歷年經營性淨現金流與淨利潤存在一定不
匹配的情形。
公司大客戶、大訂單佔比較高,對應的低預付款比例和長結算周期導致淨
利潤與現金流不匹配金額較大,影響時間較長。同時,公司當年新籤訂單的快
速增加導致當年執行新籤訂單規模增加,以前年度項目滾動回款高於當年淨利
潤部分未覆蓋新籤項目前期執行淨現金流低於當年淨利潤部分。
此外,項目執行周期非正常情況下延長,導致確認回款的節點延後,隨著
宏觀環境下行,部分客戶資金周轉緊張,公司應收帳款收款周期加長,項目整
體回款周期延長。
如果未來公司未能及時扭轉業績下滑趨勢,導致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持續無
法補足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將產生經營活動現金流和流動性風險。
第六節 與本次發行相關的聲明
一、發行人
及
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聲明
本公司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諾本募集說明書內容真實、準確、
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按照誠信原則履行承諾,並承
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全體
董事
籤字:
於海斌
曲道奎
史澤林
趙慶黨
趙立國
宋廷鋒
朱向陽
胡天龍
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一、發行人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聲明
本公司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諾本募集說明書內容真實、準確、
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按照誠信原則履行承諾,並承
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全體監事籤字:
桑子剛
邱
楊
卞瑰石
付筱文
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一、發行人及全
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聲明
本公司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諾本募集說明書內容真實、準確、
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按照誠信原則履行承諾,並承
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除董事、監事外的高級管理人員
籤字:
高
強
金慶豐
張
進
王玉山
邱曉峰
徐
方
張
雷
劉子軍
秦
勇
王家寶
王金濤
李慶傑
邱繼紅
李正剛
劉長勇
楊
躒
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二、發行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聲明
本公司承諾本募集說明書內容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
陳述或重大遺漏,按照誠信原則履行承諾,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控股股東
、
實際控制人
: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年
月
日
三
、保薦機構
聲明
本公司已對募集說明書進行了核查,確認本募集說明書內容真實、準確、完
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項目協辦人:
黃慧麗
保薦代表人:
張
輝
張驍鉑
總經理:
馬
驍
董事長、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
江
禹
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年
月
日
本人已認真閱讀
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募集說明書的全部內
容,確認募集說明書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募集說明
書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保薦機構總經理:
馬
驍
保
薦機構董事長(或授權代表):
江
禹
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年
月
日
四、發行人律師聲明
本所及經辦律師已閱讀募集說明書,確認募集說明書內容與本所出具的法律
意見書不存在矛盾。本所及經辦律師對發行人在募集說明書中引用的法律意見書
的內容無異議,確認募集說明書不因引用上述內容而出現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
或重大遺漏,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經辦律師:
崔永亮
歐陽東
單位負責人:
劉明
遼寧同澤
律師事
務所
年
月
日
五、會計師事務所聲明
本所及籤字註冊會計師已閱讀募集說明書,確認募集說明書內容與本所出具
的審計報告、盈利預測審核報告(如有)等文件不存在矛盾。本所及籤字註冊會
計師對發行人在募集說明書中引用的審計報告、盈利預測審核報告(如有)等文
件的內容無異議,確認募集說明書不因引用上述內容而出現虛假記載、誤導性陳
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籤字註冊會計師:
吳宇
孫明昊
王建華
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
肖厚發
容誠
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年
月
日
六、發行人董事會聲明
(一)關於未來十二個月內其他股權融資計劃的聲明
關於除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外
未來十二個月內其他股權融資計劃,公司
董事會作出如下聲明:自本次
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
方案被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之日起,公司未來十二個月將根據業務發展情況確定是否實施其他股權融資計
劃。
(二)關於應對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攤薄即期回報採取的措施及承諾
為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保證公司募集資金的有效使用,防範即期回
報被攤薄的風險,提高對公司股東回報的能力
,公司擬採取的具體措施如下:
1
、
加速募投項目投資進度,爭取早日實現項目預期收益
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前,為儘快實現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效益,公司將積極調配
資源,力爭提前完成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到位
後,公司將加快推進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爭取早日達產並實現預期效益,增
加以後年度的股東回報,降低本次發行導致的即期回報攤薄的風險。
2
、
加強對募集資金的管理,保證募集資金規範使用
公司已制定《募集資金管理辦法》,規範募集資金使用。根據《募集資金管
理辦法》和公司董事會的決議,本次募集資金將存放於
董事會指定的募集資金專
項帳戶中;並建立了募集資金三方監管制度,由保薦機構、存管銀行、公司共同
監管募集資金按照承諾用途和金額使用。本次
向特定對象
發行募集資金到位後,
公司、保薦機構將持續監督公司對募集資金使用的檢查和監督,以保證募集資金
合理規範使用,合理防範募集資金使用風險。
3
、
嚴格執行現金分紅政策,給予投資者合理回報
公司已經按照《關於進一步落實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有關事項的通知》和《上
市公司監管指引第
3
號
—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
件的要求進一步明確了公司利潤分配條件,完善了公司利潤分配
的決策程序和機
制以及利潤分配政策的調整原則,強化了中小投資者權益保障機制;公司已制定
《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2020
年
-
2022
年)》,建立了健全有效的股東回報機制。
本次
向特定對象
發行
股票
完成後,公司將嚴格執行現行分紅政策,在符合利潤分
配條件的情況下,積極推動對股東的利潤分配,努力提升對股東的回報。
4
、
其他方式
鑑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
的意見》(國辦發
[2013]110
號,以下簡稱
「
《意見》
」
)對資本市場、上市公司、
投資者均具有重大意義,公司承諾未來將根據中國證監
會、深交所等監管機構出
臺的具體細則及要求,並參照上市公司較為通行的慣例,積極落實《意見》的內
容,繼續補充、修訂、完善公司投資者權益保護的各項制度並予以實施。
按照國務院和中國證監會有關規定,本公司董事會對上述公司填補回報措施
能夠得到切實履行作出承諾,具體承諾如下:
(
1
)不無償或以不公平條件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輸送利益,也不採用其他
方式損害公司利益;
(
2
)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職務消費行為進行約束;
(
3
)不動用公司資產從事與其履行職責無關的投資、消費活動;
(
4
)由董事會或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制定的薪酬制度與
公司填補回報措施的
執行情況相掛鈎;
(
5
)若公司後續推出股權激勵方案,則未來股權激勵方案的行權條件與公
司填補回報措施的執行情況相掛鈎;
(
6
)董事會承諾切實履行公司制定的有關填補回報措施,若董事會違反該
等承諾並給公司或者投資者造成損失的,董事會願意依法承擔對公司或投資者的
補償責任。
瀋陽新松
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
年
月
日
中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