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到人工智慧,車險服務AI化還有多大想像空間?

2020-09-16 黃河新聞網大同頻道

黃河新聞網大同訊 「移動網際網路只是前菜,人工智慧才是主菜。」2017年上半年,李彥宏有過這般判斷。可上菜的速度之快,恐怕是他始料未及的。隨著人工智慧理論與技術日漸成熟,其獲得的信任日益增加,政策傾斜和資本助力,令人工智慧在中國市場的應用呈爆發式增長。

而對保險業而言,從網際網路到人工智慧,幾輪技術革新升級,從僅作為渠道到場景化保險創新,再到如今的科技賦能,科技對於保險業的影響逐步深入。而業界對於科技工具價值的定位愈加清晰,從而更聚焦主業,回歸本源。

車險服務AI應用的兩股力量

每次技術革新都會給市場引入新的變量,這次保險業迎來了跨界競爭者。

去年6月,螞蟻金服宣布向保險行業全面開放技術產品「定損寶」,用AI(人工智慧)模擬車險定損環節中的人工作業流程,幫助保險公司實現簡單高效的自動定損。時隔三個月,中國平安推出「智能保險雲」,其「智能閃賠」將AI應用於車險理賠,重塑作業流程,實現智能圖片識別、秒級定損、自動精準定價和全流程智能風控阻斷。

螞蟻金服與平安代表了金融科技領域技術輸出的兩股不同力量。

在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波技術浪潮中,技術特性為進入企業設置了較高門檻。一個人工智慧項目,模型建立可能一兩周的時間就能完成,但在驗證邏輯完整、正確方面,大數據運算佔用的IT資源將耗費巨大的成本。資源向頭部企業集中更為顯著。

螞蟻金服深諳其道,所以,它想做的是利用流量優勢逐步建成一個讓中小險企們沉澱下來的「平臺」,為之進入AI時代提供跳板,通過AI賦能中小險企,「團結」以和巨頭競爭。

而平安產險新近推出的「平安有AI」車險服務品牌,為觀察這兩股力量提供了全新的視角,特別是在險企數位化進程不斷加深的背景下。科技賦能,使其更聚焦保險的本質—— 產品與服務,同時也使過去幾十年構築的服務能力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科技與效率

理賠是車險服務最重要的模塊,無論是螞蟻金服的「定損寶」還是平安產險的「智能理賠」,二者都致力於運用人工智慧解決車險理賠時效慢、滲漏風險高的行業痛點。

傳統理賠環節,流程複雜、等待時間較長。藉助圖片智能定損、語音識別、OCR、人臉識別、人證比對等技術,現在只要用手機拍攝上傳事故車輛受損照片至雲端智能定損平臺,簡單案件現場就能賠付到帳。據悉,平安車險智能理賠最快一起理賠案件從報案到賠付不到5分鐘。

效率的提升,在於梳理業務流程節點,以實際業務邏輯搭建算法模型,在多項技術能力支撐下實現作業標準化、流程化、自動化運行。

數據量和算法被比作人工智慧的燃料和發動機。圖片智能識別是智能定損的關鍵技術能力,在深度學習的框架下,通過計算機視覺處理學習過往海量出險圖片數據,前端輸入圖像數據即能夠實現對出險車型、受損部位、損失程度的自動判別。而平安的智能理賠向前再多走了一步,其能夠實現全國各地車險理賠自動理算,這源於其多年實際業務積累針對不同受損情況給出的維修方案、定價及工時資料庫。

而在解決行業滲漏風險方面,平安智能理賠基於每年1000萬+的案件量建立風險資料庫,其按實際場景中案件流轉過程中的信息設置底層欄位累計記錄,據此總結出700多個因子,組合為定損邏輯、損失邏輯等多個風險類型,藉助技術簡化重構風險管控流程。據悉,2017年智能理賠技術為平安產險控制了80多億元的理賠滲漏。

除了理賠之外,在其推出的新品牌服務內容中,空中門店、510極速查勘、理賠助手等AI應用的價值已經通過效率改善、NPS提升體現,它們的實現與發展同樣得益於平安產險過去多年業務數據積累及對業務本質的理解。同時在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等技術支撐下,這些AI應用在一次次復用中自我迭代升級,不斷進化。

效率之外

科技應用提升了保險價值鏈條每個環節的效率,也豐富了觸達客戶的方式。保險天生具備服務屬性,有其「人性化」的一面,對科技運用絕非停留在提升服務效率層面就已足夠,在場景中解決痛點,保證體驗也同樣關鍵。

比如,智能理賠整個過程包括風險識別、出險信息確認、拍攝損失照片、確認賠付金額、客戶身份識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頁面斷點,出險車主反覆操作、停留在一個頁面很長時間而影響體驗;這時平安車險會主動提供視頻理賠服務,理賠員通過視頻指引出險車主理賠步驟,並從後臺截圖抓取車損影像及單證照片,通過智能圖片定損平臺實現秒級定損,在與車主溝通確認後,將賠款支付到客戶的帳戶中,實現遠程一站式理賠。

在雙方人傷事故中,平安車險推出住院不花錢、出院即賠、人傷全程陪同服務,快速解決傷者住院期間的費用問題,在獲得授權後,為車主提供代辦理賠單證服務,傷者出院即可獲得賠款,同時在調解、鑑定、訴訟等環節提供全程陪同服務。

與此同時,平安產險推出首個聚焦車主的公益平臺——億行關愛,將車主安全駕駛、低碳出行、綠色金融等公益行為轉化成公益資金,通過平臺連接公益項目,影響更多人。

當然,更多的服務會形成更多的成本,這便需要保險科技的進一步迭代和完善,能夠在風控、精算、資源調配和理賠等各方面進一步優化企業的業務體系,從而實現人與人工智慧的充分協作,用效率來降低成本。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與智能駕駛如何推動車險客制化
    在這一點上,將更注重對駕駛實時環境的數據監測的ADAS技術應用到傳統保險行業的解決方案為後UBI時代人工智慧和ADAS技術為汽車保險帶開了跨界新局面。本文將介紹歐美相對成熟的UBI產品及我國正在起步階段的UBI嘗試,覆蓋基於傳統基於車載數據的UBI以及利用ADAS的UBI。
  • 掘金新基建|佛山製造+AI 想像空間有多大?
    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重要領域的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時下炙手可熱的產業。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2015年~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市場規模從112.4億元增長至415.5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超55%。佛山製造+人工智慧,未來的想像空間有多大?
  • 車險綜合改革,從「車」到「人」的精準定價全面升級
    「車險未來的競爭,就是兩率的競爭,車險經營需從過去粗放經營向精細化經營升級,數據,技術將發揮重要作用。相比而言,25%費用率部分,管理成本相對穩定,市場成本由外部市場環境及公司品牌服務共同決定,彈性不大;相反,75%的賠付部分,高風險與低風險群體可以有2倍以上的差距,根據不同風險人群做好精準定價以及反欺詐的收效更大」,原安盛天平精算負責人陳文志表示。
  • 平安車險智慧化線上運營,理賠服務便捷更貼心
    近年來,平安車險始終堅持「服務為本,客戶至上」的工作基調,把客戶的需求放在服務的第一位,不斷推陳出新,升級服務品質,開拓服務項目,科技賦能,智慧運營,持續為廣大車主提供更便捷、更貼心的服務。隨著科技的發展,各行各業線上化工作日益普及,在2020年這特殊的一年,大眾深刻體會到了各類線上化遠程操作的方便快捷。在疫情期間,平安車險的線上化的產品包括平安好車主APP,包括小程序,包括微信端都在車險的投保和理賠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和價值。據悉,平安車險引領線上化理賠,遠程操作,賠款即可到帳。
  • 車險綜改落地,車險科技產業機會幾何?
    面向消費者,此輪車險改革無疑是一次利好,而對於傳統的保險企業來說,卻是無言的壓力。意見指出商車險產品設定附加費用率的上限由35%下調為25%,這壓縮了保險企業的盈利空間,而預期賠付率由65%提高到75%則對保險公司對於客戶的分層篩選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眾安保險副總經理林革:AI賦能車險價值鏈,打造智慧車險新生態
    但到2018年7月,我們的月平臺突破4億。而2019年我們運用更多科技手段繼續深耕無人區,讓車險服務更加人性化。可以說,眾安車險的業績及核心競爭力以行業矚目的高速前進。  在這裡,再次感謝大家一路對於眾安車險業務的關心和支持。從隊伍建設到運營模式,再到服務體系,眾安車險始始終流淌著創新的血液。
  • 2022年車險線上化率80%以上 眾安車險構建智能化運營體系
    近日,銀保監會下發了《關於推進財產保險業務線上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到2022年車險、農險、意外險、短期意健險、家財險等業務領域線上化率達到80%以上,其他領域線上化水平顯著提高,鼓勵具備條件的公司探索保險服務全流程線上化。  車險是財險領域的主要險種,線上化動作備受矚目。
  • 平安車險理賠模式精細化丨聚焦客戶體驗、服務效率和風險管控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位化應用通過創造更多的客戶接觸點來擴大保險服務範圍,從而消除了保險行業在客戶互動方面的限制。近年來,平安車險積極應對新型數位化轉型的機遇與挑戰,以內在的品牌優勢,通過基於技術的顛覆性新模式重塑車險服務領域。
  • 中保車服與追一科技籤署戰略合作 構建車險智能AI服務
    1月27日,中保車服與追一科技在深圳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領域的技術、產品、資源等優勢,共同推動人工智慧等技術與解決方案在車險領域的應用。面對龐大的車險市場和車險服務需求,中小險企普遍面臨理賠成本偏高,傳統服務模式已不能適應客戶服務需求等挑戰。車險理賠服務的轉型升級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在保險科技發展浪潮中,科技研發和應用投入較大、迭代速率較快,中小險企難以負重,因此產業鏈一直在探索以新型運營模式和創新科技,來解決中小險企服務網點覆蓋面不足、專業服務技術力量不足、理賠管控能力不足等痛點。
  • AI時代的百度地圖:想像空間無邊界
    百度地圖以「新一代人工智慧地圖」為定位,在交互體驗、位置信息服務、出行服務與決策上進行變革。 百度地圖不再是簡單的地圖產品,其不斷拓展邊界,成為AI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深響原創 · 作者|鴻鍵大概有許多人已經不記得,十幾年前網際網路未普及的時候,出行時手裡總要捧著一張被摺疊數次的地圖,分東南西北,找城市地標。
  • 險企車險保費收入下滑 車險綜合改革帶來實惠也帶來陣痛
    另根據非官方車險交易平臺測算,車險綜合改革後,車險價格總體平均下降25%。改革方案生效後,最先得到實惠的群體是需要進入續保程序的車主。絕大多數人的感受是,車險便宜了。對此,監管部門表示,此次車險綜合改革預期的「降價、增保」效果顯著,出現了保費價格下降、手續費率下降的「雙降」和保險責任限額上升、商車險投保率上升「雙升」的局面,市場亂象得到明顯規範。
  • 車險綜合改革來了 中小險企如何靠增值服務殺出一條血路?
    近日,銀保監會在車險綜合改革徵求意見稿中就特別提到,「支持行業制定包括代送檢、道路救援、代駕服務、安全檢測等車險增值服務的示範條款,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規範和豐富的車險保障服務。」 記者還從業內獲悉,有個別地方監管局已出臺了相關細則,其中明確說到,可用車險保費中的2個點來支配上述四項增值服務。
  • 崔化:車險綜改之後的機遇和挑戰
    2拓展和優化商車險保障服務: 理順商車險主險和附加險責任,優化商車險保障服務,提升商車險責任限額,豐富商車險產品。 費改趨勢預測:自主定價係數因子趨於更精細化制定;車險保費和盈利能力繼續承壓,待新車銷量回暖後可緩衝車均保費下降影響;增值服務逐步納入保險服務體系;市場競爭更激烈化;打造平臺線上化車險產業生態體系逐步走向主流 二、車險綜改對經銷商的直觀影響 長期以來車險是財險領域的第一大業務。
  • 平安車險打造智慧經營模式,在車險綜改背景下實現差異化服務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據悉,平安車險以創新為驅動,啟動全面數據化轉型,正在打造「數據+平臺」智慧經營模式,並敏捷洞察客戶需求變化,為客戶提供極致服務體驗,在車險綜合費改背景下實現差異化服務,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隨著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字科技為主導的新一輪信息技術蓬勃發展,保險行業加速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
  • 車險綜合改革落地!你的交強險保額提高了,還有哪些福利?
    變化5:刪減事故責任免賠率 產品更豐富 車險綜合改革規定還稱,將引導行業合理刪減實踐中容易引發理賠爭議的免責條款,合理刪減事故責任免賠率、無法找到第三方免賠率等免賠約定,畢竟改革之前,商車險還有5%~30%的事故責任免賠率。
  • 工作中如何服務車險客戶,大量獲得車險單子
    我是在平安人壽工作,可以做的業務比較多,有壽險,貸款理財,證券,還有車險等等,其中車險是我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客戶買了車險我們有錢賺,通過車險可以轉化壽險,客戶再買壽險我們還有錢賺,客戶用他的車貸款我們還有錢賺。如果可以獲得大量車險客戶,對我們收入會有很大的提升。
  • 微軟推出Azure + AI——服務每個人的人工智慧
    在兩年前的Build 2016微軟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微軟首次公布了運行於Azure的認知服務,以API的形式為開發者提供觸手可及的人工智慧。微軟在全球推出了覆蓋語音、視覺、語言、機器翻譯等功能的24項服務,目前已經有超過100萬開發者使用認知服務。
  • 人們熟知的人工智慧AI到底是什麼東西?
    通用型人工智慧是ai領域研究的主要目標之一,其主要包括:計算機視覺、計算機語言理解和知識表示幾個子領域,它所規定和指導的ai手段正是符號邏輯和語義邏輯等基礎邏輯。我們注意到,機器人創新應用的精度等要求越來越高,其對計算能力、網絡連接及雲服務等要求的提升勢在必行。機器人創新應用的精度要求,尤其是深度學習方面的解決方案不斷湧現,使機器人本體系統需要同時支持不同層面的創新應用及創新算法。華為雲通用人工智慧產品mace11兼具普惠性和基礎性,能夠滿足行業對精度和精度的需求。
  • 改革施行兩月 車險平均降費25%
    10月份單月,人保財險車險保費收入194.17億元,環比下降18.76%,同比下降7.2%;平安產險車險保費收入151.57億元,環比下降17.63%,同比下降4.3%。面對車險保費規模的縮水,財險公司早已經開始在非車險業務上發力,進一步拉高了非車險業務在整個財險中的佔比。
  • 車險業迎數位化浪潮,網際網路車險哪家好?
    隨著汽車產業鏈迎來數位化浪潮,車險行業在場景化服務和運營模式上推陳出新,通過引入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驅動車險價值提升。近期,銀保監會下發「財險線上化」指導意見,眾多險企相繼展開數位化布局,加強保險與科技的融合,打造創新服務。提供服務車險公司眾多,對車主們來說網際網路車險哪家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