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布局線下電子遊戲市場,任天堂為何急著將主機遊戲搬出客廳

2021-01-08 遊戲智庫GameTHK

文/毅然

遊戲智庫原創 轉載請標明出處

2018年4月16日,任天堂對外公布了自己旗下的新專利。根據外媒的描述,該專利是「一種能夠通過ad-hoc,實現多元化信息處理的互相通信方式」,將會應用到未來任天堂主機的屏幕上。簡而言之,它的作用就是當人們將帶有此系統的屏幕拼接到一起時,屏幕之間會產生聯動功能。此項專利的推出不禁使遊戲行業驚呼,繼Nintendo Labo之後任天堂又要有新動作了嗎?

據媒體報導可知,該專利是任天堂在2017年4月份開始申請的,可見,任天堂對此布局已久。且該專利並不是從配置方面帶來的創新,而是從技術層面加強了屏幕間的互動性,這也呼應了任天堂在推出新主機後的一系列動作,只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任天堂的動作竟如此急切。

早在Nintendo Switch推出之時,玩家就被其便攜且新穎的設計所折服。相比局限於客廳的PS4和Xbox one,Nintendo Switch更適合走出客廳,走向聚會。而後,任天堂又陸續推出了一系列與線下相關的產品及公告。包括Nintendo Labo以及在2017年中旬任天堂註冊的「Nintendo Check-In(任天堂籤到)」的商標,該商標被認為是將成為今後任天堂在網路遊戲賽事、店頭活動等進行互動的工具。

官方也間接證實了布局線下領域的戰略。2018年開年,任天堂社長君島達己接受日媒採訪的時候就曾表達「將主機遊戲搬出客廳」的想法,「任天堂希望讓玩家既能在家玩兒遊戲,也能將主機輕鬆攜帶外出,和其他玩家一起享受遊戲樂趣。」將主機遊戲帶出客廳,正在成為任天堂在Nintendo Switch時代最主要的動作。

將主機遊戲從客廳延伸至戶外並不是任天堂的突發奇想。早在兩年前,《精靈寶可夢GO》推出的時候,線下電子遊戲市場的潛力便逐漸顯現。時至今日,《精靈寶可夢GO》創造的記錄已經不勝枚舉,但這是在選擇了現實增強(AR)作為主要玩法的情況下創造的成績。玩家想要進行遊戲,必須走出家門而不是坐在電視機前廢寢忘食。可見,玩家對這種將他們趕出室內的遊戲並不反感。

人是社會性動物,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對社交需求有很明確的描述:「相比獨處,人類更喜歡走向戶外展開社交,因為當人們走出去的時候,更能從社交中感受快樂,感受到活在世界上的價值。」所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可能就是《精靈寶可夢GO》大賣以及任天堂看重線下電子遊戲市場的理論基礎。

開發線下電子遊戲市場對任天堂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一般的主機遊戲即便是3A大作多以單人或雙人為主,帶入線下難免會產生「一人獨樂眾人尷尬」的情況,所以為了將主機及遊戲完全帶入戶外,任天堂在主機互動遊戲方面進行了很多的開發和創新。比如聚會遊戲《1-2-Switch》就是一款互動性極強的線下電子遊戲,其中的「擠牛奶玩法」,「搖汽水玩法」都是極具多人參與特徵的。憑藉著Nintendo Switch便攜性強的優勢,玩家可以圍繞手柄進行互動,這對聚會來說就如同將電子遊戲搬入現實一樣栩栩如生。

作為挖掘線下電子遊戲市場的排頭兵,《1-2-Switch》的表現完美的向任天堂展示了線下電子遊戲市場的潛力。根據任天堂公布的2017年遊戲銷量排行榜上,《1-2-Switch》憑藉188萬套的銷量排名第五,僅排在《超級馬裡奧:奧德賽》、《馬裡奧賽車8:豪華版》、《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和《噴射戰士2》這些IP大作的後面。同樣,Nintendo Labo在公布之初,迅速包攬美國亞馬遜視頻遊戲預售排名前兩名的成績,也是對任天堂最直接的肯定。

可是為什麼任天堂在線下電子遊戲領域布局得如此匆忙呢?關於這一點,從主機之間的對比可以看出端倪。

早在發售之初,外媒就在性能方面將Nintendo Switch和PS4與Xbox one進行了比較。結果,前者的性能比起後兩者簡直一塌糊塗,單拿GPU來說,Switch使用的是Nvidia Maxwell架構的GPU,其浮點運算能力勉強達到PS4的3/4,如果要和PS4 Pro相比較,簡直被甩出了好幾條街,更有媒體稱switch主機性能僅達到了PS4一半的水平。在性能上唱衰switch並不是媒體在參數上的臆想,反映到主機畫面上時,2017年推出的switch和2013年推出的PS4相比,無論是光照效果還是紋理、粒子等細節,任天堂Switch的表現都不如PS4優秀。不過任天堂還是贏在了設計和遊戲軟體上,也算是曲線救國。

但從2017年到2018年,PS5的傳聞逐漸在網上出現得頻繁起來,儘管真假難分,但每個玩家或多或少都感覺到次時代真的距我們越來越近了。任天堂很清楚,當次時代降臨時候,任天堂和索尼、微軟在性能上的差距還會繼續增大,且不知後兩者還會帶來怎樣的升級,與其追趕不如另闢蹊徑,開發線下電子遊戲市場是任天堂唯一能實現超車的彎道。儘管比起主機遊戲市場還是小巫見大巫,但線下電子遊戲的市場頗具潛力。不僅如此,線下電子遊戲領域與其他遊戲領域有很多的交集,在吸引非遊戲用戶的同時,還可以將其他陣營喜愛線下電子遊戲的玩家吸引到任天堂的陣營中來,可謂一舉兩得。之所以布局匆忙就是要抓緊時間,趕在次時代之前,畢竟次時代到來之後其他陣營是否涉足線下電子遊戲領域任天堂也不清楚。不僅如此,儘早搶佔市場,搶佔玩家認知也很重要。任天堂希望在其他陣營布局之前將線下電子遊戲領域開發成熟,屆時,其他陣營即便是開發也為時已晚。

相關焦點

  • 遊戲人物誌:任天堂的電子遊戲史與山內溥的傳奇人生
    在他的帶領下,任天堂才由一家默默無聞的花札紙牌公司逐漸轉型壯大為現今的遊戲行業巨擘;在他的慧眼下,橫井軍平和宮本茂這兩位才華橫溢的重將才沒折戟沉沙。這位睿智獨到的老爺子用鐵血手腕硬生生打下了電子遊戲的生態基礎,如果沒有山內溥,我們不僅玩不到如今這些愛不釋手的任天堂經典遊戲,失去一個巨頭的電子遊戲產業,想來目前的地位也不會如日中天。
  • 歷史的教訓:1983年北美電子遊戲市場崩潰紀實
    問題在於:1960-70年代的計算機還非常昂貴,「家用電腦」市場尚未誕生。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讓廣大消費者玩到電子遊戲?某些聰明的研發人員想到:如果可以定製一臺「專用遊戲機」,進行收費運營,就可能創造可持續的商業模式。1971年,第一批「街機」在美國誕生了:它們運行著類似Spacewar的遊戲,可供2-4人遊玩,一般置於酒吧、購物中心等大型娛樂場所。
  • 虛擬實境技術或助遊戲主機重新佔領客廳
    雖然近來一直也有不少基於Android系統的遊戲盒子問世,同時也有類似於騰訊miniStation這樣基於自家OS的客廳微遊戲機推出,但它們的定位更多的在於休閒遊戲方面;而作為客廳娛樂代表的遊戲主機如索尼PlayStation 4、微軟Xbox One卻一直表現得不溫不火。那麼,是什麼造成了現在的局面,同時致力於佔領客廳的遊戲主機又將如何突圍呢?
  • 遊漫談:任天堂的抉擇,戲說「Wii系列」主機的成王敗寇
    說起任天堂,玩家們總能侃侃而談,這家貫穿了電子遊戲史的企業在遊戲界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當今遊戲界的御三家,任天堂、索尼、微軟三足鼎立,但論資歷任天堂無人能及。自打從傳統娛樂方式轉型到電子遊戲軟硬體生產後,任天堂給玩家帶來了數之不盡的快樂體驗。
  • 任天堂,真是遊戲界的「奇葩」|遊戲|switch|遊戲機|wii|任天堂遊戲
    是健身遊戲!日前,日本電子遊戲巨頭任天堂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報,截至9月30日的6個月,公司營收7695.24億日元(約488.58億人民幣),淨利潤2914.24億日元(約185億人民幣),同比爆增209.3%。財報還顯示,任天堂大幅增長的營收中,Switch和Switch Lite主機功不可沒,6個月內兩類主機銷量超過1253萬臺。
  • 家用遊戲主機介紹(任天堂篇)
    家用遊戲主機介紹(任天堂篇)任天堂作為現代電子遊戲產業的開創者,在無數玩家心中一直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與索尼、微軟相比,任天堂因其獨特的企業理念——始終堅持反對暴力和色情,並以開發優秀的全年齡遊戲為已任,使其在索尼PS和微軟Xbox崛起後的家用遊戲主機市場獨樹一幟。
  • 任天堂將繼續挖掘手柄新玩法 下一代主機仍在研討中
    今日,任天堂在推特上公布了近日舉行的股東大會答疑摘要。索尼和微軟今年都將推出次世代主機,玩家也很關心任天堂下一代主機什麼時候出。
  • 重新定義掌上遊戲?任天堂Switch,打破主機模式和掌機模式壁壘
    眾所眾知,主機性能強大,連接電視畫面震撼,手柄操控簡單易於上手;掌機則小巧靈活,裝在包裡隨時隨地都happy。魚和熊掌似乎一直不能兼得,作為日本電子遊戲界的元老級公司,任天堂這些年的不斷創新也為我們帶來了花樣繁多的遊戲設備。
  • 遊戲市場爆發:任天堂、索尼、微軟的主機市場「三國殺」
    不僅是遊戲廠商,包括索尼、任天堂等主機遊戲廠商同樣獲利。任天堂依靠《健身環大冒險》、《動物森友會》帶動主機銷量爆發,而索尼旗下的PS4主機也一度被玩家一搶而空。「國內遊戲市場的日趨火爆,勢必讓遊戲廠商、遊戲主機廠商下重注投入其中。」遊戲行業觀察者馬靜說,「儘管如今手遊佔據絕對主流,但未來很可能出現手遊、端遊、主機遊戲細分市場搶奪玩家的場景。」
  • 國行Switch開售在即 「鯰魚」任天堂將如何攪動主機遊戲市場
    而就任天堂與騰訊的合作方面,任天堂則表示騰訊將承擔遊戲在中國發行方的任務,將Switch平臺上的第一、第三方引入中國市場,並負責遊戲的漢化工作。除此之外,騰訊還負責運營Switch微博、微信等社交帳號,並與任天堂合作架設本地eShop遊戲商店(商店預期還將會引入微信支付系統)。簡單而言,此次任天堂Switch進入中國,將是從遊戲到服務的全方位「本地化」。
  • 任天堂,真是遊戲界的「奇葩」
    財報還顯示,任天堂大幅增長的營收中,Switch和Switch Lite主機功不可沒,6個月內兩類主機銷量超過1253萬臺。 在禁足的疫情期間,Switch上各類健身、舞蹈類遊戲受到玩家追捧,《健身環大冒險》的上線也讓平時銷售沉寂的Switch銷量大幅增長。可以說,疫情下的「宅消費」,使任天堂保持了開掛的增長勢頭。
  • 鄙視鏈頂端的主機玩家為何如此稀少
    同樣是遊戲,但主機玩家與手遊/網遊玩家似乎生活在兩個世界,雙方互不看好互相嘲笑,但人數最多的永遠是後者,而且超出的比例竟高達成上百倍。主機玩家為何如此稀少?是遊戲不好玩還是主機太貴?被奉為神作的《神秘海域4》難道比不過《王者榮耀》?
  • 任天堂NS即將入華!遊戲主機市場不過0.5%,「親家」騰訊能幹嘛?
    文|張書樂主機遊戲玩家,似乎成為了當下國內玩家裡的另類。當然,另類的同時,也意味著這部分玩家十分硬核。任天堂遊戲機,已經成為了80後一代人心中的回憶。那段紅白機相伴、超級瑪麗加身的日子,早已過去。這一次,任天堂在騰訊的幫助下重入中國市場……還有多久才能成真?
  • 任天堂「聯姻」騰訊,但國內主機遊戲僅佔0.5%的市場份額
    市場大環境和政策影響下 任天堂在中國市場多次折戟 2017年,任天堂完成了上市,2018年,任天堂在全球遊戲公司中排行第9,但是在2019年前,任天堂在入華上卻一直沒有動作。 圖片來源:《2018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除了任天堂主機上的幾大知名IP如精靈寶可夢、馬裡奧、塞爾達等將會為騰訊帶來持續收益外,未來,騰訊自研或代理的遊戲或許也會登上任天堂Switch,藉由任天堂的號召力打開日本市場以及國際市場的大門。
  • 任天堂史上最失敗的一款主機Wii U,險些讓老任退出主機市場
    但是姨夫並沒有滿足,隨即又玩起了第三方全平臺遊戲索尼關卡獨佔內容的策略改革,這段話念起來確實感覺有點繞口,但是意思卻並不難懂。簡單點說,就是讓不少在全平臺發售遊戲的第三方遊戲廠商,為索尼的版本增加獨佔關卡內容。這個策略即使現在來看,也是非常精妙的一手後招,第三方遊戲廠商既能從索尼手裡多拿錢,還能多賣遊戲拿分成,而索尼也能跟著受益多賣主機搶佔市場份額。
  • 主機與掌機市場選一個?任天堂SWITCH: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想逼我任天堂退出第八世代家用主機市場,門都沒有!但WII U已經徹底失敗,再去接著原有的思路向後開發下一代主機肯定是沒戲了,而PS4與XBOXONE又都如出籠的猛虎一般搶佔著客廳市場,必須要想出一個既能讓任天堂快速反殺回客廳市場,又不需要陷入與索尼微軟搞硬體競賽的計劃出來。
  • 任天堂宣布任天堂64主機最新遊戲陣容
    (PCnews消息)美國任天堂公司昨天在洛杉機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宣布了任天堂64主機最新遊戲陣容。沒有什麼出人意料的聲明,但打消了媒體對在索尼PS2、世嘉DC及即將到來的任天堂新一代主機圍攻下N64的生命周期還有多長的懷疑。值得一提的是海豚主機並未在招待會上露面。
  • 遊戲主機戰爭史:任天堂的歸來與救贖(第七世代)
    :持續四十年、價值千億美元的巨人決鬥(第一至第六世代)的反響十分踴躍,我決定續寫遊戲主機戰爭的故事,一直寫到2018年,也就是第八世代的尾聲。看樣子,任天堂將會變成下一個世嘉:放棄硬體開發,轉為純粹的軟體商。然而,成為世嘉的下一步大概就是破產。世嘉放棄Dreamcast的時候,並沒有想到軟體商的生意更不好做,它旗下那些歷史悠久的IP(附帶說一句,IP是個偽命題)很快陷入了不死不活的薛丁格狀態。歷史上哪個主機廠商轉型軟體商成功了?如果硬體和第一方軟體結合在一起都無法成功,何以斷定單獨賣軟體就能成功?
  • 任天堂迎130歲生日!做骨牌起家的它 卻成為全球電子遊戲的傳奇
    1889年9月23日,130年前的今天,「電子遊戲業三巨頭」之一任天堂(Nintendo)誕生!任天堂最初以生產骨牌、花札(一種手製紙牌)起家,創始人為山內房治郎。得益於花牌的大量銷售,任天堂製造了日本第一張撲克牌並開始運營撲克牌業務。1963年其正式更名為任天堂株式會社,業務主要逐漸轉向於電子產品方面。
  • 索尼PS主機祖先被拍賣 任天堂PlayStation原型機起拍價35萬美元
    ,而這一系列的主機在誕生之處與任天堂也有著不小的淵源,而近日,被稱為「任天堂PlayStation」的原型主機被擁有者TerryDiebold掛到了HeritageAuctions網站,並計劃在3月6日公開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