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勒龐」稱「身為白人絕不道歉」,法國民眾看法不一

2020-12-28 環球網

【環球時報記者 潘亮】就在全球警界、政界、科學界乃至娛樂體育界大力討伐並反省「警察暴力執法和種族歧視問題」之時,法國政治世家勒龐家族第三代傳人「小小勒龐」卻逆大流而上,發布了一段「身為白人絕不道歉,而且批評政府向抗議者讓步」的視頻,引發爭議。

今年30歲的瑪麗安·瑪雷夏爾-勒龐是法國極右翼黨派「國民陣線」主席瑪麗娜·勒龐的外甥女,也是「國民陣線」創始人讓-馬利·勒龐的外孫女,被外界稱作「小小勒龐」。據法國《費加羅報》11日報導,10日晚她在臉書發布視頻,她說,她作為一個白人和法國人,完全不認為該為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或法國黑人男子特拉奧雷(二人均遭到警察暴力執法)之死道歉。在近日滾雪球般的示威抗議活動中,出現了一些白人下跪道歉求黑人原諒的場景。

瑪麗安還解釋說:「我沒有殖民任何人,現在在道歉的政治團體同樣也沒有殖民或者奴役任何人。當年特拉奧雷意外身亡,大家指出他的膚色這一點是很重要,但更不該忽略,身為嫌犯他可能犯下重罪!」她分析稱,眼下各種反種族歧視團體和左翼人士打著「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旗號到處抗議,實際是「企圖顛覆人們的思想」,「(示威者)拆除我們的遺產和雕像,朝我們的歷史吐口水」,種種示威抗議就是「要讓我們(白人)下跪」。她還批評政府縱容暴力示威,「屈服於團體情緒」,是打「卑鄙和愚蠢的政治算盤」。

瑪麗安此番言論引起不少關注,法國民眾對此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反種族歧視抗議沒要求「為身為白人而道歉」,訴求重點是為黑人爭取平等的權利,瑪麗安在偷換概念、挑起爭端。也有人認為瑪麗安「說的有道理」,在他們看來,眼下「歐洲的推倒雕像潮」有些矯枉過正了。

瑪麗安23歲時成功當選國民議會議員,是法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國民議會議員。她2017宣布暫別政壇,但是從未離開公眾的視線。由於年輕、聰明、顏值高,她在右翼年輕選民中擁有不少支持者。很多人認為她會成為比姨媽更出色的總統候選人,選擇「復出」,應該只是一個時機問題。

相關焦點

  • 巴黎人看勒龐:她沒希望贏的
    法國大選首輪投票結束,法國公民選擇讓中間派的馬克龍和極右翼的勒龐角逐總統寶座,於5月7日進行第二輪投票。據法國內政部公布的結果,馬克龍得票率為23.8%,勒龐為21.4%。艾瑪對勒龐晉級感到失望,因為勒龐打算帶領法國退出歐盟。
  • 鄭若麟:勒龐反勒龐
    可以說,不懂「勒龐問題」,就不懂法國政治。 最近在法國媒體上鬧翻了天的政治性事件,是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內部爆發的激烈內訌:「勒龐反勒龐」事件:國民陣線現任主席、女兒瑪麗娜·勒龐欲將乃父、國民陣線創始人兼榮譽主席讓—瑪麗·勒龐排除出黨。原因是讓—瑪麗·勒龐在最近所接受的兩次記者採訪中大嘴放炮,又曝出「反猶」色彩。
  • 【法國大選】馬克龍在首輪辯論中居於上風 與勒龐針鋒相對
    【法國大選】馬克龍在首輪辯論中居於上風 與勒龐針鋒相對 文/巴飛特2017-03-21 12:01:36來源:FX168財經網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法國總統大選周一(3月15日)舉行電視辯論會,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強化了在選戰中的領先優勢
  • 趙永升:勒龐只是法國的「春江鴨」,難成「黑天鵝」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趙永升】 法國極右派政黨「國民陣線」(FN)的黨魁瑪麗娜·勒龐,其競選綱領一經公布,毫不誇張地說便引發了諸多國家乃至全球的熱議。之前大家一致認為勒龐能順利進入第二輪投票,但最終無法問鼎總統寶座。但隨著曾經呼聲最高的另一候選人前總理菲永深陷「吃空餉」醜聞之中,不少媒體也改弦更張,認為勒龐在第二輪中勝選的可能性在急劇增大。
  • 法國總統大選各方亮牌廝殺 勒龐能否複製「川普式」勝利?
    其中,有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的主席瑪麗娜·勒龐,還有獨立候選人、法國前經濟部長埃馬紐埃爾·馬克龍,以及前總理弗朗索瓦·菲永。  當地時間5日,勒龐發表競選綱領演講,正式開啟競選徵程。有法國媒體觀察,代表極右翼的勒龐提出的一些施政構想像極了去年把川普送入白宮的口號。
  • 即使勒龐贏了 她想領導法國脫歐也沒多大可能
    近日,法國極右翼國民陣線總統候選人勒龐再一次重提法國的脫歐公投。她稱,如果贏得法國大選,她就要帶領法國退出歐元區並引入「新法郎」,還鼓勵義大利也拋棄歐元。勒龐的表態令金融市場恐慌。自從市場對勒龐勝選的擔憂不斷上漲以來,法德兩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也一度擴大至2012年底以來的最寬基點。
  • 席哈克以絕對優勢挫敗勒龐
    至此,關于勒龐能否當選法國總統的懸念終於有了答案,連日來遊行示威反對勒龐的法國民眾轉而開始慶祝席哈克的勝利。有輿論認為其實這也是法國民眾的勝利。就此問題我們的演播室還請來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周榮耀研究員和歐洲所張健熊研究員。  當晚,數以千計的民眾開始冒雨走上街頭或舉行集會,慶祝席哈克在大選中戰勝勒龐。
  • 為了反對勒龐選馬克隆,等於給五年後的「勒龐」攢選票
    2017年第二輪總統選舉將不會是2002年的重演  儘管大多數民調機構均預測馬克隆將以約62%對38%的絕對優勢擊敗勒龐,馬克隆卻遠不及2002年第二輪選舉前的席哈克那樣勝券在握:那一年,為了阻擋國民陣線的步伐,很多法國民眾在第二輪大選中捏著鼻子將票投給了席哈克,幫助其最終以82.2%的支持率高票連任。
  • 普京破格會見法國總統候選人勒龐:無意幹預大選
    俄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向記者稱,普京在同勒龐的會談中沒有討論俄羅斯援助勒龐參選的問題。雙方只是在反恐問題上交換了意見。 普京認為,恐怖主義是所有人面臨的共同威脅。兩個國家都飽受恐怖主義襲擊的威脅,雙方在這個問題上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標。 但是英國衛報對此持不同意見。衛報認為,勒龐此次出訪原本是受俄羅斯杜馬的邀請,不應該面見普京。
  • 勒龐:將俄推向中國懷抱才是真正威脅
    法國總統奧朗德也表示,阻止勒龐當選是他最後的職責。勒龐:將俄推向中國懷抱才是真正威脅5日,法國極右翼總統候選人勒龐 (Marine Le Pen )接受CBS採訪時宣稱,俄羅斯對歐洲構成威脅是「一個大騙局」。她認為,真正的危險是「對俄羅斯進行冷戰,將俄羅斯推入中國的懷抱」。
  • 法總統候選人勒龐稱歐盟將會消失 認為全球化將失敗
    ­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路透社3月27日報導,在3月26日法國裡爾的一場集會上,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瑪麗娜•勒龐為了重新鼓舞自己的核心支持者,稱歐盟將會消失,全球化也會最終走向失敗。­  目前距離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還有四周左右的時間。
  • 法蘭:瑪麗娜·勒龐當不了法國的川普
    民粹主義的浪潮似乎已不可阻擋,英吉利海峽彼岸的法國也難以倖免。 抵制穆斯林移民、反對歐盟、反對自由貿易之風愈演愈烈,得到普京贊助的國民陣線主席瑪麗娜·勒龐也正在全力備戰,志在成為法蘭西共和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 解讀《烏合之眾》2、勒龐的時代困惑
    另外她還有一句話特別出名,就是在她上斷頭臺的時候,踩到了劊子手的腳,他道歉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這句話還真就是她說的。她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還能保持禮節,並且維持著一個王后的尊嚴。法國大革命其間,革命黨人為了詆毀王室,暗中發行了一本小冊子,裡面捏造很多抹黑王室的事情,法國民眾對路易十六夫婦倆後從愛戴到最後的憎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這本小冊子。當年德國納粹也用所謂的愛國主義來鉗制民眾的思想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民眾在慷慨激昂的演說中喪失理性,而真正清醒的人卻遭受唾棄。
  • 勒龐上演絕地反擊? 法媒:歐盟將迎「生死戰」
    法國《論壇報》網站4月25日報導刊發題為《歐洲,要麼去改變它,要麼它就會死去……》的文章稱,馬克龍和勒龐的對決,實際上是法國乃至全球兩種觀點的激烈碰撞:面向全球化開放PK保護主義,繼續建設歐洲PK回歸國家主權和關閉邊界。  文章稱,法國的總統大選在社交網站上很火,有人對第一輪選舉(4月23日)的結果不滿。
  • 選擇歐盟,還是勒龐?德國政壇關注法國總統大選
    【環球時報歐洲版駐德國特約記者 烏蘭】4月23日,法國總統大選在嚴密的安保下完成首輪投票,共有11位候選人參加了首輪選舉。法國前經濟部長、中間偏左派政治家埃曼努爾·馬克隆(Emmanuel Macron)以得票率23.9%領先,右翼國民陣線的勒龐(Marine Le Pen)以21.7%位居第二。
  • 法媒:瑪麗娜•勒龐大選失利 侄女決定退出法國政壇
    (圖片來源:法新社)中國日報網5月10日電(高琳琳) 法國媒體報導稱,在法國「國民陣線」候選人瑪麗娜·勒龐大選失利之後,她的侄女瑪麗昂·馬雷夏爾-勒龐決定退出政壇。法國《費加羅報》的消息說,馬雷夏爾-勒龐將於當地時間5月10日宣布不再參與6月份的議會選舉。此外,她還會辭去「國民陣線」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主席一職。據報導,她這樣做是希望花更多時間陪伴女兒。
  • 勒龐呼籲支持者投空白票 薩科齊大選翻盤渺茫
    法國極右派領導人瑪麗娜·勒龐呼籲支持者投空白票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主席瑪麗娜·勒龐1日在首都巴黎宣布,不支持現任總統尼古拉·薩科齊和社會黨總統候選人弗朗索瓦·奧朗德,打算在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投選情分析師認為,薩科齊「討好」勒龐努力失敗,恐怕更加難以翻盤。勒龐對兩人「沒信心」勒龐和數以千計支持者當天在巴黎歌劇院廣場集會,慶祝她在第一輪投票中收穫17.9%的選票,高出先前民意調查結果。勒龐說:「我們為驚人的結果慶祝。我們已經成為法國政治生活的重心。」
  • 2017最新法國總統選舉消息 法國大選是怎麼選總統呢?
    早在今年1月,法國著名的揭醜報紙《鴨鳴報》爆料菲永妻兒涉嫌以議員助理的身份「吃空餉」,其妻佩內洛普在15年內領取至少68萬歐元(約人民幣492.9萬元)薪酬。  這一醜聞曾直接撼動菲永黨內候選人的地位。上述醜聞發生後,其競選團隊骨幹紛紛辭職,《巴黎人報》稱,中右翼陣營內的高層人士的確在考慮撤換候選人,阿蘭·朱佩和前財政部部長弗朗索瓦·巴魯都在被考慮的範圍內。
  • 勒龐《烏合之眾》的誕生與迴響
    不可否認,《烏合之眾》在中國是一本常銷的暢銷書,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這本出版於1895年的百餘頁的小書,在一個多世紀之後的中國仍被頻頻引用,廣泛迴響。還是對這本書的追捧本身已經成為了一種勒龐所警惕的群體行為?勒龐《烏合之眾》以《烏合之眾》為原點,我們試圖在這篇文章裡探索其前其後的群眾話語,以及這本書對於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影響。誰把群眾看成應被壓制的可怕暴民,誰又把群眾視為應被解放的革命力量?勒龐的理論如何打破了這兩種視角之中的「精英-群眾」二分法?勒龐早在20世紀初即被譯介進入中國,他如何影響了中國知識分子對群眾的看法?
  • 要是馬克龍搞砸了,5年後恐怕就是勒龐家族的天下了
    在布魯塞爾,在馬克龍當選的出口民調出臺15分鐘之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就迫不及待地又發推特又給馬克龍發祝賀信,稱「非常高興法國人選擇了一個有歐洲的未來」。法國的知識分子界也普遍憂慮,考慮到目前法國的政經形勢,以及每三個投票的法國選民之中就有一個選了極右翼候選人勒龐,馬克龍和民眾的蜜月期恐怕會十分有限,而勒龐方面則誓做法國最大的反對黨,試圖將選舉中的投票轉化為法國國民議會選舉中的議員席位;極右翼環伺在側,馬克龍能否重塑法國,並重新贏得德國的尊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