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車規級」,瑞薩打算推出雷射雷達的SLAM on Chip方案

2021-01-08 車雲網

車規級嵌入式雷射雷達方案,會為瑞薩的Autonomy Platform吸引來客戶麼?

在大概半個月前,瑞薩電子宣布了一個消息,將會與初創公司Dibotics合作,共同開發車規級的嵌入式雷射雷達處理器,並最終應用在ADAS和自動駕駛上。這套方案的目標是讓整車廠、一級供應商和雷射雷達製造商能夠用滿足車規級安全和工作環境要求,且低功耗的雷射雷達處理器去進行實時的3D繪圖系統的開發。

簡單來說,這兩家企業會將各自的優勢進行結合,即瑞薩的R-car系列晶片與Dibotics的3D SLMA技術,最終推出一款SLAM on Chip的方案。所謂SLAM on Chip,也就是在一塊SoC晶片上部署3D SLAM技術,一般來說,要實現高性能實時的SLAM,現在都需要在一臺PC上完成,因而如果兩家能夠將這個方案實現車規級並量產,那麼對於雷射雷達製造商和使用雷射雷達的企業來說,都是個好消息。

我們知道,對於自動駕駛技術而言,能夠實時高效地實現環境感知是第一步,進而車輛需要知道「我在哪」。要正確實時地完成環境感知,還要用到傳感器融合,這些都對傳感器和處理晶片提出了新的要求。雷射雷達之所以在自動駕駛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問題就在於雷射雷達的3D點雲數據,能夠比攝像頭與毫米波雷達提供更加精確與實時的數據。但是,雷射雷達要做到精確,必須依賴於龐大的數據量。此前車雲菌曾報導過,現在正在開發的產品最高有做到300線,那麼要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對於晶片的處理能力要求就越高。

瑞薩與Dibotics的合作,就是將依賴於雷射雷達的3D SLAM技術能夠在一塊晶片上完成。在這個合作裡,瑞薩提供硬體方案,而Dibotics提供軟體處理方案。與傳統的SLAM技術不同的是,根據介紹,雙方合作的SLAM技術將只會使用到雷射雷達的3D數據,而不需要額外的慣性導航、GPS、車輪轉速傳感器等額外的數據接入。因而可以減少數據輸入量,降低計算能力要求。

對於瑞薩來說,這是增加其自動駕駛開放平臺Renesas Autonomy Platform競爭實力的一個事情。此前車雲菌報導過瑞薩在今年正式推出的這個平臺,從當時公布的架構來看,瑞薩並沒有把雷射雷達這款處理器放進去,而是針對攝像頭和雷射雷達,其核心也是瑞薩R-car系列的一塊圖像處理晶片。

瑞薩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自從瑞薩發布這塊平臺之後,到目前為止還並沒有宣布要在這個平臺上與瑞薩進行合作的整車廠。在今年十月底的時候,瑞薩與豐田、電裝的合作中,也只是提到了豐田和電裝會採用瑞薩的兩款晶片:R-car系列和RH850。這兩款晶片雖然也被瑞薩自己用在Renasas Autonomy Platform平臺上,但是這也充分說明了一點:瑞薩此前在汽車上的深厚積累體現在車載微處理器和圖像處理部分。在這三家的合作中,電裝是給豐田提供ADAS的ECU的。

所以,瑞薩要想真正推廣Renasas Autonomy Platform,還需要繼續增加砝碼。很顯然,一個能夠滿足車規級要求的雷射雷達處理晶片就很適合當這個「砝碼」。

Dibotics的CEO與聯合創始人Raul Bravo表示,他們將會給OEM、一級供應商還有雷射雷達的製造商提供一個能夠降低開發成本和加速產品市場化的方案。

Dibotics於2015年在巴黎成立,核心競爭力就在於SLAM技術,包括用在雷射雷達、3D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等不同傳感器上。前面也提到,Dobitics使用的SLAM算法特點之一在於使用單傳感器,也就是說雷射雷達的只使用雷射雷達的數據,攝像頭只使用攝像頭的數據,而不需要其他的信號,諸如裡程計、慣導或者多種不同傳感器融合,而且還可以保證做到長距離無偏移。

Dibotics SLMA技術

從雷射雷達來說,Dibotics有一款增強雷射雷達(Augmented LiDAR)軟體。這款軟體有兩個特點:

在去年7月,Velodyne曾宣布與Dibotics在SLAM技術上進行合作,雙方將基於Velodyne的雷射雷達共同開發SLAM技術。

目前雙方並沒有公開表示產品將在何時推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SoC晶片處理器其實依賴於處理器本身計算性能的增長。從目前來看,瑞薩的R-car晶片在這方面並不佔有行業優勢,最早R-car使用在車載娛樂系統中,到自動駕駛平臺上,瑞薩才推出一款針對圖像處理的R-car晶片,但是從性能上說也稍弱於Mobileye的EyeQ3。

從當前來看,這個合作裡,Dibotics的軟體倒是更具特色,能夠自動對點雲數據進行分類識別物體,並且可以無需同步過程實現多雷射雷達的數據融合,且只使用雷射雷達的數據就完成定位還做到長距離無偏移。任一點拿出來都可以吸引到系統製造商。

只不過,所謂高性能低功耗,都是在性能、功耗與開發成本上取得一個平衡,產品推出之後,最終的性能表現、滿足車規級要求才是大殺器。

相關標籤: 雷射雷達 瑞薩 自動駕駛 晶片

相關焦點

  • 華為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 已有首款搭載車型
    華為有信心成為全球第一個真正車規的高線束雷射雷達的供應商」。  這是華為在車載雷射雷達領域立下的目標。雖是豪言,但似乎所言非虛。  12 月 22 日,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 T10 ICV CTO 峰會上, 華為首次面向行業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 。此前北京車展上,華為也曾展出過雷射雷達產品,但彼時細節尚不外宣。
  • 華為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華為最新資訊 > 正文 華為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
  • 車規級雷射雷達量產的「渴」,華為能解?
    這是華為在車載雷射雷達領域立下的目標。雖是豪言,但似乎所言非虛。12月22日,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T10 ICV CTO峰會上,華為首次面向行業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此前北京車展上,華為也曾展出過雷射雷達產品,但彼時細節尚不外宣。這一次,華為融合感知產品部總經理段忠毅揭開了其雷射雷達產品面紗。
  • 極狐HBT成為量產搭載華為雷射雷達方案第一車
    12 月 22 日,華為首次面向公眾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同一天,ARCFOX 極狐 HBT 諜照曝光,顯示該車型成為首個搭載了華為三個雷射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車。商用潮即將到來 華為卡位雷射雷達新賽道華為雖然是雷射雷達戰場上的新手,但華為做雷射雷達是「跨行不跨界」。
  • 華為首次面向行業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
    華為首次面向行業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 EET電子工程專輯 發表於 2021-01-04 09:24:20 華為雷射雷達產品於 2016 年開始預研,該團隊訪問了大量的TOP車企,傾聽對雷射雷達產品的需求
  • 鐳神智能:車規級CH系列混合固態雷射雷達
    申請技術:車規級CH系列混合固態雷射雷達應用領域:無人駕駛及ADAS溫馨提示:文章底部掃二維碼參與投票圖片來源:鐳神智能創新點及優勢:由鐳神智能自主研發的車規級CH系列混合固態雷射雷達是一款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高性能環境感知設備,包括128線(CH128)、32線(CH32)、16線(CH16)等型號,完全按照車規標準的要求進行設計,
  • 華為發布車規級前裝雷射雷達,已量產
    據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官微消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T10 ICV CTO峰會12月21日在上海召開,華為融合感知產品部總經理段忠毅出席並致辭,同時華為首次面向行業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LiDar)產品和解決方案。UH2ednc
  • 96線車規級可量產,華為卡位全球首個上車的高線束雷射雷達
    【車訊網 報導】  12月21日,華為首次面向行業發布了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華為稱該款雷射雷達更符合中國複雜路況下的場景。目前,華為已建立了第一條車規級雷射雷達的Pilot產線,按照年產10萬套/線在推進。
  • 8999元發售車規級、探測距離500米雷射雷達,大疆是怎麼做到的?
    2020 CES展上,DJI大疆創新內部孵化的獨立子公司——Livox覽沃科技亮相,推出2款高性能、低成本、可量產的雷射雷達產品,用於L3 / L4自動駕駛。一款取名:Horizon。另一款為:Tele-15。這兩款都瞄準自動駕駛。
  • L3自動駕駛量產前夜,雷射雷達成智能汽車標配
    2019 年 10 月,雷射雷達老大哥 Velodyne 與韓國零部件供應商現代摩比斯(Mobis)達成合作,共同推動車規級雷射雷達的量產。現代摩比斯和 Velodyne 計劃在 2021 年推出基於雷射雷達的 L3 級自動駕駛系統。
  • 三年磨一劍,Livox 的雷射雷達突圍路徑
    過去三年,大量資本注入雷射雷達行業,為的就是開發出高性能、低成本、可量產並擁有車規級質量與穩定的雷射雷達,這是整個自動駕駛行業都在翹首以盼的產品。Horizon 和 Tele-15,會是這樣的產品嗎?先上一張參數表格,來一探究竟:
  • 萬集科技:公司車載雷射雷達已實現產品化 並已通過多項車規級測試...
    萬集科技:公司車載雷射雷達已實現產品化 並已通過多項車規級測試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原標題:萬集科技:公司車載雷射雷達已實現產品化
  • 極狐HBT量產 搭載華為雷射雷達方案第一車
    12月21日,華為首次面向公眾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同一天, ARCFOX極狐HBT諜照曝光,顯示該車型成為首個搭載了華為三個雷射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車。
  • 萬集科技:公司車載雷射雷達已實現產品化 並已通過多項車規級測試
    原標題:萬集科技:公司車載雷射雷達已實現產品化 並已通過多項車規級測試   12月21日 -
  • 雷射雷達上車?ARCFOX極狐首車明年率先量產
    先是馬斯克因為雷射雷達與何小鵬打口水仗,再是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ARCFOX BU總裁於立國宣布明年將推出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車型ARCFOX極狐HBT。有趣的是,在汽車圈動作不斷的華為開始密集釋放關於量產車規級雷射雷達的消息,在廣州車展期間,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表示,華為的雷射雷達已經成車企搶購的爆品。
  • 從測繪到無人駕駛,北科天繪如何「捲入」雷射雷達的狂熱競爭?
    2016 年 5 月,這家公司對外發布了一款 16 線的導航避障型雷射雷達 R-Fans,主要用於無人駕駛。在產品發布後的一個月,來訪者眾。「北科天繪縮在角落裡 11 年,最近突然訪客如雲,來的還都是有錢的主。」北科天繪 CEO 張智武后來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在外界看來,過去在測繪領域默默耕耘 11 年的北科天繪,憑藉這款產品宣布進入了行業裡最熱門的無人駕駛領域。
  • 商用服務機器人,雷射slam比視覺slam更有優勢,在哪?
    雷射slam也可以直接採集數據信息,它的定位和導航更能迅速的完成。目前,雷射slam也是最穩定、最主流的定位導航技術。它的建圖直觀,精度高,價格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也有價格低的雷射雷達。總體而言,雷射slam的性能更好,視覺slam的視覺傳感器,相對偏弱,但成本很低。目前,雷射slam是各大商用機器人廠商使用最多的一種自主導航方案。
  • 華為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實現城區行人車輛檢測覆蓋
    圖片來源: 華為集微網消息,據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官微消息,12月2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T10 ICV CTO峰會在上海召開,華為首次面向行業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相比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雷射雷達在目標輪廓測量、角度測量、光照穩定性、通用障礙物檢出等方面都具有極佳的能力;場景上,城區非規範行人、非規範道路,甚至是非規範駕駛的行為終端,急需雷射雷達解決這些難點場景。可以說雷射雷達是解決連續的自動駕駛體驗的關鍵傳感器,其帶來的智能駕駛體驗將遠超任何一個已商用的智能駕駛系統。
  • 官宣 極狐HBT量產搭載華為雷射雷達方案第一車
    12月21日,華為首次面向公眾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同一天, ARCFOX極狐HBT諜照曝光,顯示該車型成為首個搭載了華為三個雷射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車。據消息人士透露,華為此次官宣的雷射雷達,正是極狐HBT所量產搭載的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產品,伴隨華為車規級雷射雷達的亮相,搭載華為3顆雷射雷達的極狐HBT成為量產第一車。
  • 官宣 極狐HBT-量產搭載華為雷射雷達方案第一車
    12月21日,華為首次面向公眾正式發布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產品和解決方案。同一天, ARCFOX極狐HBT諜照曝光,顯示該車型成為首個搭載了華為三個雷射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車。據消息人士透露,華為此次官宣的雷射雷達,正是極狐HBT所量產搭載的96線中長距雷射雷達產品,伴隨華為車規級雷射雷達的亮相,搭載華為3顆雷射雷達的極狐HBT成為量產第一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