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雙十一,哥扛不住了。
今早張富貴的黑眼圈,明擺著就是縱慾過度的證據。
昨晚他應該沒少花錢。
哥體衰熬夜浪不動,色衰護膚不值得,羅列的剁手清單一個沒買,坐地省錢百分百。
哼哼,中年男人的錢,不是那麼好賺的。
並非哥摳門,實在是如今的雙十一,買買買的樂趣已經成了上古記憶,剩下的更多是熬夜哄搶,甚至開始焦慮了,怕搶不到,怕買不到最省,便宜佔不到就是變相虧損,虧損讓人不開心。
10月21日凌晨,李佳琦和薇婭的直播帶貨開鑼。
雖然距離雙十一還有20天,但買買買意義上的雙十一正式開始了。
哥看到一則《21世紀經濟報導》的統計,說46%的網友計劃消費在千元以內,17%的網友不打算剁手。
瞅著數據並非很積極的樣子呢,都是打工人,哥理解。
可昨天半夜一點半,薇婭和李佳琦直播觀看人數分別為1.3億和1.5億,貢獻了70億的銷售額。
暴露了,你們這群虛假的打工人。
大家第二天不用上班嗎?
今年某寶的雙十一分成了兩波,10月21號開始預售,半夜零點交定金,11月1號到3號的00:30交尾款,已經下單的各位,做好繼續熬夜的準備。相同的流程從11月4號到11號還有一波。
真心難為了各家帶貨主播,李佳琦直播中哐哐捶銅鑼,生怕大家睡著。
點擊播放 GIF 0.6M
提神醒腦小鈴鐺都用上了。
昨晚的直播現場,主播堪稱「人間鬧鐘」,扯大了嗓門為觀眾提神,仙女們不要睡,洗把臉再戰。
到底是哪個聰明的小腦瓜蹦出半夜開搶的點子?
難道認定了大家夜裡比較感性衝動?
其實大可不必,又不是北京大柳樹的鬼市。
半夜交定金,半夜付尾款,熬鷹吧打工人。
如果說熬夜算是一種折騰,時至今日依然帶有燒腦套路的雙十一規則,就是一種折磨,真心讓哥怕了。
險些被規則逼瘋的應該大有人在。
去年,過於繁瑣的購買規則被網友聲討過,想靠優惠吸引人,就請痛快打折可以嗎?何必玩人呢。
今天雙十一定製版數學大賽開始,請各位同學收好答題思路
你在帶貨直播中加入購物車的產品,不能一次性支付所有產品的定金,因為每一件產品需要單獨勾選定金不退協議。
至於省錢的絕招,平臺滿300減40,你可以拼單湊滿減。
如果你在同一家店鋪同時購買多件商品,請記住分開支付尾款,這樣可以和其他店鋪進行湊單,能夠使用多個優惠券。
把同一個店鋪的所有商品合併支付尾款,只能使用一張優惠券。
直播間優惠券和店鋪優惠券補貼價不能同時使用,要區別直播間和店鋪優惠的力度差異。
直播間優惠與店鋪拍立減可以合用。
……
聽懂了嗎?
點擊播放 GIF 0.5M
給你們提煉一下關鍵詞,包括品牌優惠券,平臺優惠券,直播間優惠券,滿減,湊單,立減定金,充值贈送,跨店優惠,還有直播暗號,如果店鋪不甘心再加點會員特權,88特權,滿額贈,試用復購活動……
哭!!!
越來越懷念曾經的雙十一,打折單純不做作,什麼都是五折,明碼標價,哪像現在這麼多彎彎繞繞。
講真,哥能理解這些五花八門的規則,大家都有苦衷。
制定規則的人要恰飯,也有KPI,俗稱工作考核指標。
KPI越來越複雜,搞定了交易額,還有用戶量,搞定了用戶量還得要求用戶來了慢點走,留在平臺上的時間越多越好。
怎麼辦?規則多一點,套路深一點,環節雜一點。
薅羊毛從來不容易,想賺實惠,請拿你們的錢包和時間來換。
我們窮人想省錢著實費腦子。
不僅要被規則擺布,還要成為文字遊戲十級選手。
在一切促銷活動中,哥並不懷疑很多打折商品,可怕就怕費勁搞清規則,結果發現……說好的買一送一,你給小樣?
一邊是打折促銷,一邊卻是「偷換概念」的打折促銷。
這或許就是哥愈發玩不動雙十一的原因,已經無力去耗費時間精力囤積一些小花樣。即便囤積了,也是用正裝,小樣的存在只會提醒自己,買了沒用的東西,反而鬧心。
該怎麼說呢?
如今的雙十一留給哥最深的印象,是套路多了一點點。雖然大家都在說,玩法升級,簡化規則。
哥再也不嘲笑為了幾枚廉價雞蛋,表演車上林黛玉下車孫悟空的大爺大媽了。
為了薅羊毛,我們年輕人半夜熬直播早起追地鐵,同樣帶勁。
誰還不是柴米青年了?
哥時常混跡在豆瓣的摳門小組裡,大家的牙膏,沐浴露,洗髮水……絕對得像舔酸奶瓶蓋一樣薅乾淨再丟掉。
普通人變著方法省錢,有雙十一的促銷打折,面對規則不忍不行。
話說回來,大家真心覺著雙十一搶購囤貨還有必要嗎?
今天富貴跟哥說,他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先前雙十一搶購,一番辛苦搞定規則搶單成功,結果發現商品都沒賣完。
每次雙十一,似乎總有一個聲音催促著你,趕緊買,錯過這個機會等一年。
也不一定,大家冷靜一點,給自己多一點選擇時間,何苦熬夜跟幹仗似的,哥幾乎每個月都能遇到打折促銷的平臺活動,機會有很多,別難為自己。
今天哥看到一位網友「@沈三廢」的評論,如果哪個品牌不整花裡胡哨的規則,直接打折,一定能吸粉。
有嗎?哥必須粉一個。
參考來源
《被「雙11」規則逼瘋?網友:一個辦法教你節省100%》中國青年報
《午安!尾款人》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