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聯合珍愛網揭秘90後獨居生活,超六成人有意向「購房獨居」

2020-12-21 上遊新聞

一個顛覆傳統居住觀念、格外看重尊嚴和個性的獨居時代正向我們走來,而獨居作為新居住方式的一種,也代表了「新居住」趨勢的一種可能。

9月16日,貝殼找房聯合珍愛網對90後城市獨居人群網絡調查。數據顯示,當下90後獨居幸福感超過孤獨感,且女性比男性更享受獨居狀態;超七成90後認為未來獨居將成趨勢,超六成意向「購房獨居」;對於獨居環境,90後表示希望生活氣息要濃厚,居住空間上大陽臺最受熱捧。

超六成90後有意向「購房獨居」

民政部2018年數據顯示,中國獨居成年人口已經超過7700萬,預計2021年這一數字將上升至9200萬人。而在全國一人戶的家庭樣本統計中,20-34歲的獨居家庭佔比達到約38%。這似乎說明,在快節奏城市生活與獨立意識影響下,獨居青年早已不是年輕人中的非主流群體。

無論或主動或被動,大多數青年群體正感受著獨居。貝殼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90後這一代人中近8成曾有過獨居生活經歷(包括獨自居住、與陌生人合租零溝通式隱形獨居)。從獨居時長看,90後青年平均獨居時長為2.2年,其中獨自一人生活3年及以上的比例達到34.16%。

調查發現,46.9%的90後受訪者當前處於租房獨居的狀態,尤其是整租獨居最受歡迎。這類租房群體,8成以上可接受的房租佔收入比在30%以下,而10-20%區間是可接受房租收入比佔比人數最多。

此外,對於90後來說獨居並不等於蝸居,對未來獨居理想房屋面積的調查顯示,有78.31%的90後獨居青年認為理想居住面積應該在50平方米及以上,其中50-80平方米大小的房子最受歡迎。77.7%的90後獨居青年認為獨居現象會越來越多,63.65%的90後獨居青年認為未來獨居生活也需要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選擇租房獨居的佔比僅為26.5%。

超7成獨居者飼養寵物

獨居青年究竟是「一直獨居一直爽」還是「越獨居越孤單」呢?90後獨居青年對獨居幸福指數打出的平均分為70分,而對孤獨指數打出的分數為60分,可以看出90後對自己獨居生活的幸福感高於孤獨感,而女性獨居質量高於男性,更加享受一個人獨居的狀態。

獨居,不僅指獨身一人生活在一套房子內,也包括與陌生人合租零溝通式的隱性獨居生活,此次調研發現,有14.3%的90後青年們正處於這種合租狀態。在對他們調查中發現,在合租對象的選擇方面,90後青年群體傾向與熟悉的朋友或同事共同租房,最不能接受與生活習慣邋遢的人一起合租,佔比達45.87%,其次是不願意和情侶合租。

居住品質是決定是否獨居生活要義之一,在住房類型選擇方面,47.99%的90後獨居青年偏好生活氣息濃厚的小區居民房,獨居也要有煙火氣。在居住環境方面,小區交通便利度、綠化景觀環境以及周邊購物娛樂設施都是90後獨居青年看重的方面。

芝加哥大學教授約翰·卡喬波與人合著的《孤獨是可恥的》一書指出,是否獨居生活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是否感覺寂寞。那麼,獨居時90後青年喜歡做些什麼呢?又如何排解寂寞呢?調查顯示,追劇(21.01%)、點外賣(12.74%)、閱讀(11.03%)是90後獨居青年的心頭好,他們習慣用美食和精神食糧治癒獨居生活。

對於未婚的年輕人來說,寵物承擔了「親人」陪伴的角色。此次調查顯示超7成獨居90後表示有飼養寵物,其中忠犬和萌貓是最受他們歡迎的寵物類型,其次是魚類、兔子和倉鼠。

值得關注的是,獨居生活並非是十全十美的。此次調查對獨居青年社交痛點做了統計,其中獨自下館子(16.14%)、獨自看電影(13.49%)、一個人去看病(8.54%)、逛遊樂園(8.18%)和看演唱會(7.96%),是獨居青年最不想一個人做的事情。

同時,獨居生活中也有不少讓人擔心的事兒,其中獨居90後女性主要擔心突發狀況發生時沒人照顧、以及人身財產安全難以保障的問題,而男性則是對獨居生活帶來的孤獨感、社交需求的缺乏感到苦惱。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韋玥

相關焦點

  • 長春、東莞樓市調控再升級,六成90後想購房獨居……
    01六成90後想購房獨居一項對90後城市獨居人群網絡調查,試圖揭示獨居青年生活習慣及居住偏好。調查顯示:近8成90後有過獨居經歷,平均獨居時長2.2年;「租房獨居」成90後主流;90後獨居原因TOP3為單身、享受自由、異地工作;90後獨居幸福感超過孤獨感,且女性比男性更享受獨居狀態;超6成單身獨居青年渴望脫單;超七成90後認為未來獨居將成趨勢,超六成意向「購房獨居」;同時近6成90後期待「出租屋戀情」,且男生意願更高。
  • 獨居青年超7700萬,「空巢生活」究竟是孤獨還是自由?
    為自由選擇獨居,但也渴望愛情和婚姻 獨居青年的另一個說法是「空巢青年」,「空巢」的字面意思為「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鳥離巢後的情景,在現實中,空巢更多是指子女長大後因工作或者結婚需要離開父母,留下老人獨自生活的現象。
  • 貝殼研究院發布新青年居住報告 90後成新一線購房新主力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發現了新青年居住的8大趨勢及特點。報告發現,購房壓力逐年呈下降趨勢,但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仍居高不下; 95前成購房新主力,95後開始進場;在租房上,今年相比往年更多人傾向「低價格,小面積」。
  • 看完日本90後女生的獨居生活,網友:這才是「真精緻」!
    看完日本90後女生的獨居生活,網友:這才是「真精緻」!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認可一個人居住這種狀態,能夠享受獨居生活的人,也是能夠享受真精緻狀態的人。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看完這些日本90後女生曬出來的獨居生活美照,就有不少網友被這樣的生活狀態所打動,紛紛點讚:「這樣的生活,才是真精緻」!真正會享受獨居狀態,你就會發現,一個人居住的時候,是豐富的安靜,是精神與物質的放鬆,是能夠用清醒的眼光看待眼前的生活,過上一種質樸又純粹的生活。
  • 貝殼研究院閆金強:後浪來襲,居住消費新勢力正崛起
    根據研究,超過六成的人表示將來會選擇購房獨居,而很多人的理想獨居面積是50-80㎡。閆金強認為,未來住房消費的主力人群會更趨向年輕化,「她經濟」也會持續走強。消費者不僅希望「有其屋」,還更盼望「優其屋」,對居住品質將提出更高的需求,而住房消費行為也會更加向理性回歸。以下為演講全文:大家下午好!
  • 分享你的獨居生活:獨居APP產品設計方案
    產品背景《2017年中國空巢青年圖鑑》數據顯示,29歲以下的獨居青年總數超過5000萬,其中90後佔比達到而「獨享」這個App,就是為了聚攏這樣一群年輕人,鼓勵他們通過日常生活的分享將日子過得更加自律和精緻,引導用戶發現生活的小確幸,同時由於他們都對獨居生活有自己的感觸,能更好地互相理解,互相欣賞。產品簡介產品名稱:獨享產品定位:一款連接城市裡獨居青年的社區分享與互動應用平臺。
  • 90後獨居妹子點外賣從不留門牌號 為什麼?
    每天打卡互相報平安作為90後年輕人,江楠坦言,自己不想每天與爸媽通電話報備,但也不希望讓爸媽擔心,思來想去,她聯繫上了獨居在直港大道的高中女同學秋秋,同病相憐的二人交換了入戶門密碼,父母的聯繫電話等,每天回家後都要互相打卡報備,打網約車就將車牌號發給對方,一旦沒有按時打卡又聯繫不上,就啟動緊急預案,「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過緊急狀況。
  • 2020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顯示:90後成新一線購房新主力西安對新...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發現,新青年的購房壓力整體呈下降趨勢,但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仍居高不下, 95前成購房新主力,95後開始進場;隨著城市群的迅速發展,以及受限於一些城市的高昂房價,新青年對於跨城上班這件事也更能接受。
  • 韓國頂流男星獨居生活曝光:原來獨居是會上癮的
    除此之外,他的私人庭院也別有一番風味。試想,夏日的傍晚,劉亞仁獨自一人坐在庭院裡,喝著紅酒,賞著明月,聽著蟲鳴,貓貓在腳下躲來躲去,這樣的神仙生活該有多自在。他最喜歡的地方是三樓的洗手間,每天在這裡洗漱完畢後,可以順勢去天台眺望風景。
  • 銀保監會:小貸公司不得違規提供房地產融資;超六成90後有意向...
    今日要聞 鄭州再推人才新政 首次購房補貼最高300萬元 銀城國際控股:11.96億元收購杭州青城房地產100%股權及債權 金融街:擬發行29.6億元中期票據 用於償還債務融資工具 上海臨港片區
  • 南京新青年房價收入比排第七 貝殼研究院發布新青年居住報告
    貝殼研究院基於貝殼找房數據平臺近3年來成交數據,選取4個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與11個二線城市共30個城市作為研究樣本,盤點了以90後為主體的新青年在租房、買房方面的消費力和居住觀念,同時,結合調研和平臺交易數據,真實描摹城市新青年群體置業需求和消費趨勢。
  • 貝殼研究院發布新青年居住報告 多城市租房偏愛省錢「小戶型」
    貝殼研究院基於貝殼找房數據平臺近3年來成交數據,選取4個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與11個二線城市共30個城市作為研究樣本,盤點了以90後為主體的新青年在租房、買房方面的消費力和居住觀念,同時,結合調研和平臺交易數據,真實描摹城市新青年群體置業需求和消費趨勢。
  • 獨居女孩の神器
    27歲的唐糖是一名獨居青年,她已經過了2年多的獨居生活,租過3次房子,為了保障安全,她有一套自己的獨居生活秘訣——下班報備制,(一個獨居朋友微信群,定期打卡報平安)獨居是一種舒適的生活狀態,可以隨意隨意支配自己的生活,不必因為任何習慣的不同而被與你一起生活的人各種要求,但被羨慕的她們也有自己的擔憂。
  • 貝殼研究院發布新青年居住報告,快來看看這屆年輕人住的怎麼樣
    貝殼研究院基於貝殼找房數據平臺近3年來成交數據,選取4個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與11個二線城市共30個城市作為研究樣本,盤點了以90後為主體的新青年在租房、買房方面的消費力和居住觀念,同時,結合調研和平臺交易數據,真實描摹城市新青年群體置業需求和消費趨勢。
  • 優愛騰讓「獨居生活」乏了
    三大平臺同時瞄準獨居生活,以及所引起的話題和關注,證明了該內容市場需求的存在。但同時,獨居生活已不是觀察類綜藝新的觀察領域,前有韓國《我獨自生活》《我家的熊孩子》,後有湖南衛視「我家那系列」等高話題度、高關注度,而今又有三大平臺扎堆上線,差異化、真實感與話題度,重要性更加凸顯。
  • 單身浪潮與獨居時代:2.6億人單身,8000萬人獨居
    版權: 作者 深瞳大數據 來源 90度地產(ID:dc90du)在美國的紐約、曼哈頓,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選擇獨居;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十戶人裡有六戶是獨居狀態;在東亞韓國,有超過284萬女性獨居,展示獨居生活的真人秀備受追捧。單身和獨居,正在成為這個時代的醒目標識。
  • 獨居女藝人的生活日記
    2019年,有數據顯示,我國單身獨居人口已超8000萬。「獨居」往往會和「孤獨」劃上等號,但獨居生活真的很孤獨很槽糕嗎?在娛樂圈的女明星身體力行,證明「一個人也能把生活過得很好」。圖片來源於山田心微博周筆暢近日,在熱播綜藝《我要這樣生活》中,周筆暢的住所首次公開。自從2005年夏天奪得亞軍後,她就在異地開始了長達15年的獨居生活。
  • 超五成有購房意向,近七成看重居住品質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讓人們對「居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經歷疫情後,房價會如何走?人們的置業計劃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日前,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共同發起的「疫情後購房意向」調查問卷分析顯示,超五成受訪者有置業計劃,但超二成置業計劃被推遲。
  • 一個人的獨居生活有多麼可怕?
    獨居生活有多麼可怕?可能在於各個人吧,有的人的獨居生活過得還挺好的,雖然一直獨居卻有一份感情;有的獨居就真的是獨居,沒有感情生活,心如枯槁。張女士是一位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今年已經快五十了,長相也是膚白貌美的,身材苗條,年輕時剛從醫學院校分到這家醫院時,身後有許多追求者。當時的她眼光很高,並且她的家庭有些特殊,父親早年去世,家裡有一個老母親還有一個外婆要她照顧,她下面還有一個弟弟正在上學。她的生活負擔很重,許多追逐她的男的面對她家裡的現狀都退縮了。
  • 《探探2020獨居青年生活報告》:這個時代獨居的年輕人都在想什麼?
    2020-08-13 14:06:31 來源: 財視傳媒 舉報   近日,南方都市報聯合社交平臺探探發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