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美食類的菜譜文章,通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越是家常菜,越難製作」,一是因為它太家常,一百個人就會有一百種做法,不需要跟著你的步驟來操作。二是因為知道的人多,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更多的分歧,很難做到不選靠邊站。
比如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怎樣蒸出的米飯才好吃」。當我提出這個問題之後,很多人就會想:「米飯誰不會蒸,我家天天吃米飯,都快吃了半輩子了,這時候你來教我怎麼蒸米飯」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由此產生。有的人覺得蒸米飯應該用冷水,有的人說是用熱水,有的人覺得淘米次數不能超過3次,否則會洗掉大米中的營養,還有的人覺得大米與水的比例用食指量一下,水不可超過第一個關節。那麼到底怎樣蒸出的米飯才能顆粒分明,軟硬適中呢,相信看過這篇文章會對您有所幫助的。
一、洗米
洗米俗稱「淘米」,這一步驟是大家產生分歧最多的,很多人覺得大米不能多洗,甚至於說洗大米的次數不能超過3次,否則就米飯沒營養或者米飯蒸出來沒有了米香味,其實不然,洗米的目的一是要洗掉大米中的澱粉,這樣蒸出來的米飯才能透亮、軟滑有彈性。二是要把米中比較重的、比較硬的、比較小的雜物清洗乾淨。
所以個人覺得洗米的正確方式應該是:大米要用涼水淘洗,而且不能用雙手像是洗衣服那樣搓,用手輕輕地翻動即可,直到淘洗大米的水不再渾濁就可以了,我大約洗了至少5次以上。雖然洗米浪費了很多水,但是也不要把水扔掉,淘米水呈酸性,所以可用來澆灌植物,而且淘米水的水分子可以很好的分離油垢、清理碗筷、去除案板異味、洗掉菜刀上的鐵鏽等,具體的作用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查閱。
二、大米與水比例
一般北方的大米不怎麼吃水,基本上比例控制在1:1.3就可以了,若是家裡有老人或者小孩,可以把米飯稍微蒸的軟一點,大約1:1.4或者1:1.5。南方的大米多為秈米,透明度不高,能吸水但是蒸出的米飯發散不粘,吃起來口感略「粉」,所以水量大約控制在1:1.5~1:1.7。如果不急著吃的話,可以先把米浸泡10分鐘,然後再蒸,這樣米粒吸飽了水分,蒸出來的口感更好,更透亮。
我用了400克的大米,大約加了520克純淨水。
三、蒸米
最後一步蒸米,也是至關重要的,先把大米瀝乾水分,蒸米飯儘量選用礦泉水或者純淨水。自來水一般含有鹼性成分,蒸出來的大米會發爛,有時候口感也不好。
為了給米飯增亮增香,可以加點橄欖油或者色拉油,如果都沒有就使用味道很淡的食用油也是可以的。加點白醋,可以使米飯更加鬆軟。
看一下咱們蒸的米飯,打開電飯煲就有一股濃濃的米香味撲鼻而來,用勺子攪動一下,是不是特別鬆軟,米粒個個飽滿不發粘。蒸好的米飯稍微晾一下,吃起來更筋道,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哦!
本文由約翰飯特稀編輯/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如果您有不懂的地方,期待您在下方留言區提出。如果您也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讚」+「關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