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首臺機組併網發電 實現通航、蓄水、發電三大目標

2021-01-08 中國日報網

12月28日,江西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首臺(1#)機組併網發電儀式順利舉行,標誌著正式併入華中電網,實現「通航、蓄水、發電」三大目標,為贛江兩岸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井岡山航電樞紐項目在建鳥瞰圖(鄧和平攝影)

項目共安裝6檯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22.167兆瓦,水電站總裝機133兆瓦,年發電量超5億度,同比火電每年節約標準煤約6萬噸,減少煙塵排放量1萬餘噸,助力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被當地百姓譽為贛江上的「小三峽」。

井岡山航電樞紐項目洩水閘(鄧和平攝影)

歷時40個月,曙光終現。2017年8月25日項目正式開工,2017年9月28日右岸電站廠房全年圍堰完成合攏、2019年4月28日左區8孔洩水閘驗收完成並洩洪、2019年12月28日左區船閘工程完成試通航驗收、2020年5月15日完成首臺機組管型座吊裝……

井岡山航電樞紐併網發電(盧忠寶攝影)

「參與項目建設的時候,所經歷的苦難是現在沒辦法想像的。」提及剛進場的場景,庫區分部工程部經理楊鵬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併網發電機房照片(曾健攝影)

水利工程苦,大家早有耳聞,可只有到了荒山野嶺的施工現場,才真正體會到,山區無路,蛇蟲出沒,內無物資,外無信號。生活條件艱苦,工作推進艱難,工程佔地面積廣大,徵拆任務重,但當地土地權屬複雜,矛盾眾多,協調人員不分晝夜地往村民家中跑,邊談邊開工。從國道下來全是鄉村公路,村裡的路和橋不讓過大車,項目盡力協調,費盡口舌,實在談不下來的地方只好自己架設鋼便橋,自己修路,不浪費一點時間。

建設方與業主方互相祝賀併網發電成功(盧忠寶攝影)

「跑步進場,先幹再說。」20餘名五局人火速「進軍井岡山」。左區8孔洩水閘施工時,因閘底板必須趕在來年汛前完成全部施工,否則汛情一至便會拖延工期半年以上。為保節點目標,在2018年的春節,100多名建築工人和管理人員主動放棄回家團圓的機會,自發的堅守在施工一線,有序組織土建施工和閘門安裝工作,最終在除夕夜完成了第一孔閘門安裝,為後續在汛前完成洩水閘驗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設備檢查(曾健攝影)

2020年,面對疫情防控和生產建設雙重壓力,項目班子以「控制性工程先復工,分批次、分層級制定復工計劃,控制人員數量不給當地政府增加防控壓力」的原則組織恢復施工生產,在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確保應復盡復,為首臺機組發電目標節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現場查看圖紙(曾健攝影)

回首一路風雨中走來,從摸著石頭過河的跌跌撞撞到如今一步步穩健邁進,這是井航人最難忘的一段記憶。

「面對施工經驗不多的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涉及領域新、作業季節性強、工期短任務大,人才、技術便是橫在眼前的兩大首要難題」中建股份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項目常務副指揮長戴良輝說道,「我們通過外部專家『引進來』,內部管理人員『走出去』,招納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迅速提高了項目團隊的專業素質和戰鬥能力。」

現場電焊(曾健攝影)

遇到技術難題,就採取攻關戰術,將中建五局房建、市政領域擅長的專業技術和工藝做法引入到航電樞紐工程的施工工序中,採用一系列創新做法,減少高危作業、節約工期;碰到管理難題就學習成熟的管理經驗,改變左右岸兩個項目部各自為戰的做法,形成一個指揮部加左右岸分部和庫區工區的統籌管理模式,科學下達各項施工任務。

364個施工方案,11個超規模專項方案,項目做到了方案編制有序、施工實效修復,洩水閘錨杆、固結灌漿及帷幕灌漿、防護堤防滲牆、鋼保等隱蔽工程第三方檢測合格率100%、連續兩年獲江西省平安工地考核第一名、發表論文6篇、總結提煉工法8項、申報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明專利1項,多次獲得江西省優秀管理質量QC一等獎……

中建鐵軍善學習、勇探索、闖難關,從「0」到「1」,不僅開創了中建水利新局面,也鍛造出了一支「敢為人先」的水利尖兵。

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歷久彌新,中建五局把傳承於歷史文化的「紅色基因」轉化為企業的「藍色力量」。

工程開工以來,井岡山航電樞紐項目部認真落實「支部建在項目上」的要求,成立「星火」黨支部,黨支部分左(初心黨)右(使命黨)岸黨小組,傳承並發揚井岡山革命精神,積極推進特色黨建工作,通過組織領導、思想引導、典型倡導、活動傳導,不斷以先進的精神鼓舞員工的鬥志,湧現出一大批率先垂範、以身作則的黨員先鋒、青年先鋒。

「打造千裡贛江水上高速、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以航運為主,正常蓄水位為67.5m,庫容為2.928億立方米,將渠化贛江35公裡航道,實現贛江Ⅲ級航道標準,有效降低貨物運輸成本,進一步發揮贛江水運「幹支直達、江海聯運」優勢,對推動沿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王健)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正式併網發電
    (劉傳軍)12月28日,江西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首臺(1#)機組正式併網發電,實現「通航、蓄水、發電」三大目標。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壩址地處吉安市萬安縣境內,是江西省和交通運輸部「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也是一座以航運為主,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效益的航電樞紐工程。
  • 江西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成功併網發電
    12月28日,江西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首臺(1#)機組併網發電儀式順利舉行,標誌著正式併入華中電網,實現「通航、蓄水、發電」三大目標。  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由江西省港航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開發建設,中國建築承建,中建五局施工,壩址地處吉安市萬安縣境內,是江西省和交通運輸部「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是一座以航運為主,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效益的航電樞紐工程。項目總投資45.6億元,於2017年8月25日開工,計劃2021年底完工。
  • 江西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首臺機組成功併網發電(圖)
    圖為井岡山航電樞紐在建鳥瞰圖。 曾健 攝  圖為井岡山航電樞紐在建鳥瞰圖。曾健 攝  中新網吉安12月28日電 (陳泓樹 曾健 張瑩)12月28日,江西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首臺(1#)機組併網發電儀式舉行,標誌著首臺機組正式併入華中電網,實現「通航、蓄水、發電」三大目標。  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壩址地處吉安市萬安縣境內,是江西省和交通運輸部「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也是一座以航運為主,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效益的航電樞紐工程。
  • 千裡贛鄱黃金水道關鍵性工程新進展:首臺機組28日併網發電
    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 鄧和平 圖「千裡贛鄱黃金水道」關鍵性工程——江西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建設再獲新進展。12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建設項目部獲悉,12月28日,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工程首臺(1#)機組將併網發電,這標誌著該工程的發電將正式併入華中電網,實現「通航、蓄水、發電」三大目標中的發電目標。
  • 清水江旁海航電樞紐項目首臺機組正式開閘充水
    12月28日,清水江旁海航電樞紐項目首臺水輪發電機組正式開閘充水,進入試驗階段,為實現2021年首臺機組投產發電節點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據了解,充水試驗是機組啟動試運行的前期準備工作,通過充水對機組過流通道和各密封部位進行檢查,對機組進行有水調試,以滿足機組啟動試運行要求。
  • 總投資26.11億元 雙江航電樞紐工程開工
    暢通涪江「黃金水道」,12月23日上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首批重大項目,涪江幹流梯級渠化雙江航電樞紐工程正式開工,預計2024年建成,將連通四川省遂寧和重慶市潼南,與嘉陵江幹支相通,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新動力。
  • 漢江白河水電站全部機組併網發電
    中新網·湖北漢江白河水電站全部機組併網發電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9日 16:24 來源:中新網湖北今日熱點:湖北省委追授謝睿同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武漢在巴西進口牛肉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邕寧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完工 末臺機組併網發電
    廣西新聞網南寧4月10日訊(通訊員韋鈺 盧明發)經過7年的施工建設,列為自治區重大水利建設工程的南寧市邕寧水利樞紐工程牛灣電廠6號機組4月9日正式通過啟動驗收併網發電。這標誌著邕寧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全面進入工程掃尾階段。
  • 邕寧水利樞紐末臺機組併網發電
    本報南寧訊 (記者/周映 通訊員/韋鈺 盧明發)4月9日,經過7年的施工建設,列為自治區重大水利建設工程的南寧市邕寧水利樞紐工程(牛灣電廠)6號機組(末臺)正式通過驗收併網發電,標誌著邕寧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這也是南寧市科學推進復工復產取得的重要成果。
  • 重慶清潔能源:670瓦斯發電廠首臺機組併網發電
    4月14日晚20時42分 重慶能投清潔能源公司旗下的 670瓦斯發電廠第一臺機組 成功併網發電
  • 牛灣電廠6號機組驗收發電 邕寧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完工
    近日,自治區重大水利建設工程南寧市邕寧水利樞紐工程牛灣電廠6號機組正式通過啟動驗收併網發電,標誌著邕寧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全面進入工程掃尾階段。邕寧水利樞紐主體工程2015年3月開工建設,2018年12月首臺發電機組正式運行後,2-5號機組陸續完成驗收投入運行。近日正式併網發電的第6號機組是樞紐電廠設計裝機的最後一臺。今年南寧提前29天進入汛期,目前牛灣電站的6臺機組全部實現滿負荷運行。
  •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4月30日,大藤峽公司舉行首臺機組投產發電儀式。中國日報北京4月30日電 4月30日,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投產發電,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沿著供電線路流向千家萬戶和工礦企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 航拍江西信江八字嘴航電樞紐工程
    人民網南昌9月16日電(時雨)日前,通過航拍鏡頭俯瞰江西信江八字嘴航電樞紐(東大河)工程看到,已經完成主體工程的大壩橫跨在信江東大河,非常壯觀,而西大河正在進行圍堰施工,圍堰工程將於9月底完工。 據施工方中交一航局信江航電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江西信江八字嘴航電樞紐項目是交通運輸部和江西省「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位於上饒市餘干縣,是以航運為主、兼顧發電、防洪等綜合利用的航電樞紐工程。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為東大河,二期為西大河,東大河2020年底實現通航發電,西大河2022年底實現通航發電。
  • 世界最大鋼結構氣墊式調壓室電站首臺機組發電
    四川在線記者 李欣憶記者7月21日從中國電建成都勘測設計院了解到,由該院勘測設計的新疆亞曼蘇水電站首臺機組順利併網發電。該電站擁有目前世界最大鋼結構氣墊式調壓室,其投產發電,是成都勘測設計院氣墊式調壓室核心技術又一次成功運用。
  • 寧夏張家莊100兆瓦風電項目首臺機組併網發電
    寧夏張家莊100兆瓦風電項目首臺機組併網發電 來源: 時間:2020-12-17 15:04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席華斌 呂文平 報導 12月12日,國家電投新疆公司寧夏張家莊
  • 雙城經濟圈建設再添新動力:涪江雙江航電樞紐項目開工
    涪江雙江航電樞紐項目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和重慶市級重點項目,也是2020年雙城經濟圈首批必須開工的16個項目之一。該項目位於重慶市潼南區雙江鎮原三塊石溢流壩下遊,上接四川省遂寧市三星航電樞紐,下連潼南航電樞紐。
  • 中國發布丨大藤峽水利樞紐左岸工程投產運行 三臺機組年發電量可達...
    中國網7月31日訊(記者 張豔玲)31日10時30分,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左岸最後一臺機組接入廣西電網投產發電,標誌著左岸工程全面投產運行,樞紐綜合效益初步顯現,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多重助力。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正值大藤峽工程全力衝刺蓄水、通航、發電節點的關鍵階段,為確保工程如期發揮社會效益,大藤峽公司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協調解決人員緊缺、設備製造、運輸、安裝以及驗收等難題,創新方式、統籌調度、掛牌督戰,全力推進工程建設,中國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責任公司、葛洲壩集團等建設單位充分挖掘總部力量,加強資源保障,浙富控股集團、哈爾濱電機廠等設備製造廠家牢控質量
  • 四川鹽源觀塔坡風電場首批機組併網發電
    四川鹽源觀塔坡風電場首批機組併網發電 發布時間: 2021-01-04 18:25:19   來源:成都院  作者:陳科祥 日前,四川鹽源縣觀塔坡風電場工程首批機組成功併網發電,為鹽源縣新能源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增加動力。
  • 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進入蓄水發電階段
    日前,由中國能建葛洲壩(600068)二公司承建的電站下水庫開始蓄水,標誌著工程由建設階段進入蓄水發電準備階段。  豐寧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360萬千瓦,計劃2021年實現首臺機組發電,2023年實現12臺機組全部投產,預計年發電66.12億千瓦時,將接入京津及冀北電網,承擔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和緊急事故備用等任務。同時,該電站也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綠色能源配套服務的重點項目。
  • 中國最大抽水蓄能電站最後一臺機組併網發電
    20日,由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公司承建的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最後一臺機組併網發電,這標誌中國目前最大抽水蓄能電站6臺機組全部併網。6號機組併網後,機組振動、擺度、推導軸承溫度正常,測量數值達標優良標準,具備移交條件,自此,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已進入全面投產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