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近日,廣東省深圳市委和市政府對40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香港合和實業有限公司主席胡應湘入選名單。胡應湘在10月15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剛得知自己獲獎非常開心,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深圳改革開放後的飛速發展,以及全中國40年的滄桑巨變。
【同期】香港合和實業有限公司主席 胡應湘
(拿到這個獎)我高興得不得了!雖然我的獎狀是多得不得了!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見到14億人的生活水平起碼遠遠高過40年前。世界歷史上都沒有一個民族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能夠做到這樣的水準,不是一部分人,而是大部分人都脫貧了。
【解說】胡應湘對深圳發展貢獻良多,他是港珠澳大橋構想「第一人」。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號角吹響,他開始研究珠三角地區,並和當時深圳市委書記梁湘進行多次討論。20世紀80年代,胡應湘所投資建設的項目幾乎都跑在了時代最前端,如興建當時亞洲最高建築「合和中心」、籌建改革開放後內地第一家合資酒店——廣州中國大酒店、投資內地第一條合資高速公路等。
【同期】香港合和實業有限公司主席 胡應湘
(改革開放初期)我就整天對自己說,深圳的改革開放可能100年後達到比較高的水平,但是萬事都要先起頭,我和梁湘說起頭要做這幾件事,我們先做了(香港深圳)聯檢大樓,做了皇崗口岸通車工程,這兩個都是全世界最繁忙的通關口岸。還有做了廣深高速(600548,股吧)公路網、虎門大橋,另外做了兩個發電廠,沙角B廠和C廠,所以我昨天看到深圳的GDP比香港都要高,我覺得很欣慰。現在我坐在這裡,我當年估計要100年,根據日本(發展)的經驗,但是(深圳)40年就已經做到這個水準了,我感覺特別開心。
【解說】胡應湘認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真正改變了中國人民的歷史命運。1978年前,中國內地實行國家分配工作制度,民眾工作積極性不高,而改革開放政策改變分配工作的制度,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大程度地發揮人才對社會的貢獻,多勞多得,胡應湘認為這是深圳成功的關鍵。
【同期】香港合和實業有限公司主席 胡應湘
深圳成功的關鍵其實就是鄧小平當年打破了勞動局分配工作這個關鍵。而在這個人才發揮裡面,不只是高科技的人才我們需要,中等科技的、普通的,甚至在農村走出來的農民工也都發揮了他們的作用。所以深圳的成功是上中下層每個人都在發揮動力。
【解說】胡應湘直言,深圳在過去40年創造了舉世罕見的經濟奇蹟,而未來深圳的發展只會更好。香港年輕人應該擴展視野,不能只局限在香港發展,而應該放眼內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同期】香港合和實業有限公司主席 胡應湘
我相信內地是香港年輕人前途的所在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規模很大,既然有這樣的(機會)在這裡,以及有一個既定的政策、穩定的政策,這個(大灣區)將來的發展是不得了的。香港的前途就取決於你肯不肯融入這個大灣區,如果你自己還繼續高傲,對自己本身的缺點,你又不改善,這個區會繼續發展,你就落後了。這個區域面向世界,後面有十幾億人的支持。
記者 鄭昊熹 張宏偉香港報導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