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報告與資訊 發表於 2020-03-22 08:18:00
(文章來源:科技報告與資訊)
基礎科學研究所(韓國IBS)內的複雜系統理論物理中心(PCS)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由石墨烯和一個二維超導體製成的電晶體,該電晶體可以放大太赫茲(THz)信號。這項研究是與來自微型/納米製造實驗室微系統和Terahertz研究中心(中國),AV Rzhanov半導體物理研究所(俄羅斯)和拉夫堡大學(英國)的同事合作進行的,並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由於太赫茲頻率範圍有各種潛在的應用,因此其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無線電波和紅外線之間的這一電磁光譜區域適合於極高解析度的圖像,可應用於非侵入性的腫瘤檢測、生物安全,電信和加密解密的程序等等。但是,實際上,在此頻率範圍內找到強大的射線源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研究人員通常將此類問題稱為「太赫茲間隙」。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穎的策略,可以放大較弱的、非均勻信號中的太赫茲輻射,這種信號在例如生物樣本中很常見。該裝置由位於二維超導體附近的石墨烯片組成,並連接到電源,該電源提供足夠的能量來激發超導體的電子。通過兩種材料中電子的集體振蕩行為以及石墨烯的量子容量,可以解釋太赫茲信號的放大。
「這項工作展示了純粹以量子效應為特徵的系統的面向應用的觀點。這些混合系統中的光-物質相互作用不僅代表了人們的根本利益,而且可以成為諸如太赫茲邏輯門之類的未來設備的基礎。需求量很大。」 該研究團隊的負責人Ivan Savenko解釋說。
(責任編輯:fqj)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