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知乎要上市了?張一鳴知道嗎?

2021-01-05 電商報

在一次採訪中,主持人問周源,知乎的價值觀是什麼?

周源想到了阿里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谷歌的「不作惡」,但知乎還沒有形成可以貼到牆上的價值觀。

最後他說了一句,我相信的東西就是「總搞得定」。

這一次,知乎啟動上市計劃,周源真的能搞定?

知乎啟動上市,成敗在此一舉

近日,據「BT財經」獨家爆出,知乎正在撰寫IPO報告和上市申請書。

上市地點將在報告書完成後確認,不是香港就是美國。

如果不是有意就是故意,報告還沒有寫完消息就放出來了,這很符合周源說的「快則生,慢則死」的理念。

從側面也反映了周源心裡是真著急了,畢竟同一時間起家的分眾社區B站早已賺得盆滿缽滿。

從投資者回報角度來講,知乎也早該上市了,十年,小孩也長成人,大樹也成材了,李開復還沒有等到知乎上市。

不只是李開復,快手、騰訊、百度等一雙雙眼睛也齊刷刷地望著呢。

要知道,自2011年,李開復的創新工場以天使資金投資知乎後,各大資本和網際網路巨頭前僕後繼,為知乎貢獻了6輪融資。

大家的錢是為錢而來,不是為慈善而來。再說了,自2019年F輪4.34億美金的天量融資後,知乎再想靠融資來發展已經很難了。

此時,擺在周源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持久的大規模變現之路,但知乎嘗盡「百草」,談何容易。

在試水了無數變現手法後,目前推動知乎上市是最優解,也是所有人喜聞樂見的,周源或許「總能搞定」。

知乎變現難,並非周源之過

你可以懷疑知乎的變現能力,但絕不能質疑周源的個人能力。

他軟體工程碩士出身,當過記者,幹過技術,兩次創業才有了現在的知乎社區。

知乎變現難,跟其社區屬性不無關係。跟王興借鑑國外模式創立美團一樣,知乎也是周源從國外借的種。

周源在第一次創業失敗後,發現了一款名為Quora的產品,這是一款由Facebook前僱員開發的SNS問答社區。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這不正是他想做的事嗎?他開始思考新的內容創造及傳播機制,思考人與人、人與信息之間的關係。2010年8月,知乎橫空出世。

所以說知乎和Quora具有同樣的基因和模式,連前輩Quora也直呼「盈利難」,知乎變現慢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據公開資料顯示,Quora從2016年才開始通過廣告實現盈利,而且至今,Quora唯一的盈利模式就是廣告。

現在又回到了前面的問題,知乎在哪上市?目前內地和香港並無對標公司,倒是Quora的18億美金估值值得參考。

嗯,去美國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知乎的變與不變

一直以來Quora都是堅持初心,在2016年才通過廣告變現,直至今日,也沒有實現多元化的變現之路。

但知乎就不一樣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知乎早已不是單一的知識問答平臺。

知乎剛上線時,實行的是邀請碼註冊,由於其社區精英屬性,邀請碼曾被爆炒到幾百元一個。

或許從這時起,一個資本的種子就在周源心底埋下了。在「要麼做大,要麼出局」觀念的影響下,知乎開始接受資本的糖衣炮彈。

2013年,知乎開放全面註冊,用戶直接從40萬飆至400萬。

不過,事物都是一體兩面,不同知識背景的人大量湧入,知乎似乎已不是那個知乎,一些高精尖的原創者開始撤退,知乎問答質量也隨著內容泛化遭到注水。

此時有人直言,這不就是百度問答嗎?

知乎變了的聲音也不絕於耳,但周源知道變是為了「不變」。從2016年開始,知乎儘可能地嘗試不同的變現模式,

從知乎Live、專欄打賞、知乎大學、私家課到廣告等模式不斷推出,直至今年的內容帶貨,但明眼人都看得出,知乎變現任重道遠。

商業化變現是上市的關鍵一步,知乎變現不佳,如何獲得資本市場認可?

有流量就有市場,截至2020年12月,知乎全網用戶3.7億,積累了超過2.6億個問答,形成了自己的知識資產。

即使打不到F輪融資的35億美金估值,對標前輩的18億總沒問題吧?

知乎上市,張一鳴知道嗎?

最關心知乎上市的人其實不是那些資本家,有一個人也在暗中窺探,他就是張一鳴。

許多人說知乎在國內沒有對標公司,這些人要麼是不知道悟空問答,要麼是拿張一鳴當空氣。

2017年6月,今日頭條將「頭條問答」升級為「悟空問答」,直接威脅到知乎的行業地位。

同年8月,張一鳴一口氣籤約了300多個知乎大V到今日頭條,而且規定籤約的大V所有的內容不可以再發到知乎。

所有人以為張一鳴要襲擊知乎的時候,2018年,他採取了「先禮後兵」的戰術,開始接觸周源,想參與到知乎的融資中,同一時期,快手也開始向周源頻頻示好。

權衡利弊之後,知乎選擇了快手和百度,這背後的故事頗耐人尋味。

張一鳴不僅挖知乎的牆腳,也曾在百度百家號挖了不少人。無論從挖人,還是今日頭條的崛起,它都百度的敵人。

快手和抖音的戰爭已處於膠著狀態,能拉攏敵人的敵人何嘗不是人生一大幸事,於是周源和宿華成了朋友。

在知乎的F輪融資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聯盟,快手、百度和騰訊結盟,知乎的這一招夠狠。

所以說近日傳出知乎上市,如果張一鳴不知道,風清得告訴他一聲。畢竟如今的競爭格局是此消彼長,對手強大了,對自己終不是好事。

當然更重要的是,知乎能上市賺錢,那悟空問答還遠嗎?

對於企業經營,每一個人都有一套哲學,張一鳴說,正直向善、擔當責任;周源說,每個人都有值得被分享的知識,每個認真分享知識的人都是精英。

作者:風清

相關焦點

  • 慢公司知乎要上市
    媒體消息稱,知乎要上市了,大概率會在美股或者港股,這既在意料之中,畢竟幾乎國內所有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都將上市作為自己創業階段性成功的第一個標記;但令人意外的是,一直以來貼著慢公司標籤的知乎為何突然登陸資本市場。
  • 「用戶人均985,年薪百萬」,市值200億的知乎也要上市了?
    據報導,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區問答平臺知乎正在撰寫IPO報告和上市申請書,目前已確定三家承銷投行為高盛、摩根史坦利和瑞信,上市地點可能在港股或美股,尚待確認。22011年3月,知乎就獲得李開復的天使輪投資,之後又獲得啟明投資的千萬美元A輪投資,而後知乎一直到了F輪融資,投資機構有騰訊、百度、快手、今日資本等巨頭,可謂巨頭的「寵兒」。此前在F輪融資的時候,字節跳動也想入場,張一鳴曾與周源接觸,但最終沒有競價過快手。
  • 快手、百度手拉手投資知乎,沒想到最大贏家是知乎?
    這是知乎宣布新一輪融資後,網友們的第一反應。 看來A站UP主已經滿足不了快手老鐵了,李彥宏也對這屆百度公關也不抱啥期望了,決定直接從源頭抓起,一時間知乎的意見領袖們紛紛瑟瑟發抖。 據了解,字節跳動創始人兼CEO張一鳴早於去年下旬就開始接觸知乎創始人兼CEO周源,最終因張一鳴不願進一步抬高價碼,由百度+快手奪得領投資格。
  • 今日頭條悟空問答狂挖知乎大V,張一鳴想幹什麼?
    這兩種說法,無論哪種,確實都比普通白領工資要高。新榜就此向今日頭條方面求證。悟空問答在官方帳號中作出回應:悟空問答的籤約答主不止 300 人,但從未禁止任何人在其他平臺發布內容。現金是對知識分享的獎勵,予人玫瑰者,手裡不應只有餘香。(悟空問答是今日頭條旗下問答社區。
  • 每天刷抖音,你知道張一鳴創業史嗎
    這位師兄只在電話中簡單地告訴張一鳴,他即將開發一款挺有需求的產品,市面上的產品都做得不好,但只要按照他的思路就能做出很好、很有用的產品。張一鳴回憶說說:「這種對話就比較容易吸引我。不必要說上市、賺錢這些事情。先打電話再面對面吃飯。」那場對話兩周後,張一鳴就決定加入。他們創業目標是開發一款面向企業的IAM協同辦公系統,但由於產品的市場定位失誤,最終項目失敗。
  • 知乎要上市?問答前輩的問答題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低調的知乎新聞不少,先過了10歲生日,後在12月23日被曝正在撰寫IPO報告和上市申請書,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知乎相關人士暫未回應,業內人士對知乎上市也並不意外,網際網路行業多是成立五年就上市的企業,知乎算少有的10歲還未上市的網際網路「前浪」。
  • 知乎已啟動上市程序 周源終於快要等來IPO敲鐘
    一開始,並沒有知道這款軟體的用途,團隊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問題,創始團隊的五六個人經常半夜兩三點回家。慢慢,知乎開始走上正軌,連接各行各業的用戶,並在2011年獲得了來自創新工場的天使輪投資。周源曾透露與創新工場的結緣:「當時是先有了用戶的關係,然後才有了投資的關係。我見到開復、汪華前,他們已經是知乎的用戶了,我們在知乎上都有過很多的交流。」
  • 為啥沒人看了 知乎真的確定他知道嗎?
    上市對於今年的網際網路企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主題。有的企業通過上市開始被人們所熟知並一飛沖天,有些企業則因為被人熟知之後陷入爭議。同樣,對於那些還沒有上市的公司來說,也會非常的掙扎,知乎就是這樣的一個代表。為啥沒人看了 知乎真的確定他知道嗎?
  • 又一位程式設計師要去IPO敲鐘,長跑十年,40歲,知乎老闆做出200億
    日前,據媒體報導,知乎已啟動上市程序,上市地點為美股或者港股。 中國網際網路圈,多是成立五年就上市的企業,知乎算是少有的10歲還未上市的企業。發展十年,時年40歲的周源帶著知乎難解的商業化難題,終於快要等來IPO敲鐘。
  • 又一位程式設計師要去IPO敲鐘:40歲,知乎老闆做出200億
    日前,有消息稱知乎知乎已啟動上市程序,上市地點美股或者港股。對此,知乎方面回復投資界稱,對於IPO暫時沒有回應。即便如此,但有關知乎IPO的更多細節已經流傳出來。放眼中國網際網路圈,知乎年齡並不小——誕生於2010年。時年30歲的周源摸索了很久,終於找到了一份可以長期做下去的事業,也完成了從程式設計師、記者再到創始人的角色轉變。
  • 又一位程式設計師要去IPO敲鐘:40歲知乎老闆做出200億
    日前,有消息稱知乎知乎已啟動上市程序,上市地點美股或者港股。對此,知乎方面回復投資界稱,對於IPO暫時沒有回應。即便如此,但有關知乎IPO的更多細節已經流傳出來。放眼中國網際網路圈,知乎年齡並不小——誕生於2010年。
  • 又一位程式設計師要去IPO敲鐘:40歲,知乎老闆做出200億元
    日前,有消息稱知乎知乎已啟動上市程序,上市地點美股或者港股。對此,知乎方面回復投資界稱,對於IPO暫時沒有回應。即便如此,但有關知乎IPO的更多細節已經流傳出來。放眼中國網際網路圈,知乎年齡並不小——誕生於2010年。時年30歲的周源摸索了很久,終於找到了一份可以長期做下去的事業,也完成了從程式設計師、記者再到創始人的角色轉變。
  • 拆解上市前的知乎
    玩梗歸玩梗,知乎上市的消息在近日傳的沸沸揚揚。近日,據「BT財經」獨家信源報導,知乎正在撰寫IPO報告和上市申請書,準備在港股或美股上市。據天眼查APP顯示,上市前的知乎已經經歷8輪融資,最近一輪融資是去年8月份由快手領投、百度跟投的4.34億美元F輪融資。據接近這輪融資的交易人士表示,經歷F輪融資後的知乎估值已經達到35億美元。
  • 知乎「打敗」了百度知道嗎?
    如果你有一個問題,你會用「百度知道」還是「知乎」搜索呢?本文深入對比分析「知乎」與「百度知道」的產品戰略、定位、運營等方面的異同點,以及「知乎」崛起的真正原因,與大家分享。
  • 來拆解上市前的知乎
    編輯導語:知乎十年了,知乎準備上市是最近人們熱議的一個話題,不禁讓大家對知乎泛起種種回憶,這個內容社區從開始到現在的轉變也非常大;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知乎上市前,對知乎的拆解,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謝邀,人在蒙古,剛下航母」「圈子太小,利益相關」「xxx是種怎樣的體驗」,網際網路知識問答社區知乎創造出許多獨特的「知乎體」。
  • 「人均985」的知乎要上市,吃不飽飯的大V們卻在集體「出逃」
    「人均985」的知乎要上市,吃不飽飯的大V們卻在集體「出逃」 2020-12-24 0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張一鳴加油!我們必須要像支持任正非一樣,支持張一鳴
    張一鳴的聰明寫在臉上,惆悵刻在眉間,讓人心疼又無奈,接下來就要靠他自己的智慧帶領字節跳動走出難關了!加油!要麼被封禁,要麼被強制出售,難道只是因為它是一家影響力大的中國企業嗎?在微博、知乎、新聞客戶端都在討論字節跳動之際,字節跳動多位員工向表示,「現在公司處於一個非常特殊的敏感期,不方便對外表達過多的觀點和看法,對外信息應由相關部門同事傳遞。」張一鳴將其冷靜克制的性格,深深地植入到了字節跳動的企業文化中。「莫擔心,又不是熱核戰,有啥好怕的,淡定,要自信。」一位字節跳動的員工極其淡然。
  • 知乎加速上市,去他的理想主義
    2020年12月23日,知乎曝出正在準備IPO,事實上,早在去年知乎就已經完成了第八輪融資,但上市的步伐搖搖晃晃。 距離資本市場的大門口,只剩一步之遙,知乎社區內出奇平靜,幾乎看不到對這場遲來的上市的討論。
  • 「人均985」的知乎要上市,吃不飽飯的大V們卻在集體出逃
    知乎還沒到上市的時候,但被投資人寄予過多期待的它,現在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據多家媒體報導稱,知乎目前正在籌備上市相關事宜,未來可能會在港股或美股登陸。還有知情人士透露稱,知乎的三家承銷投行已經確定,分別為高盛、摩根史坦利和瑞信。對於上市消息,知乎方面既沒否認,若考慮到對企業輿論所造成的影響,它當然也不可能給出肯定。
  • 45天,張一鳴能搬來救兵嗎?
    擺在TikTok面前的最差結局我們已經知道了,在川普政府的施壓下,TikTok美國業務徹徹底底被賣掉,字節跳動不保留任何股份——那將是一個十分「憋屈」的結局。目前來看,對字節跳動來說,TikTok美國業務必須要賣,不然就會被封禁,這是不得已的選擇,否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