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迅速復甦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21-01-19 天眼新聞

本報駐西班牙記者 姜 波    近日,西班牙工業、貿易和旅遊部發布對外貿易報告指出,因疫情持續蔓延,2020年前9個月,西班牙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2.6%,而中國和西班牙雙邊貿易逆勢增長,西班牙對華出口總額超過57億歐元,同比增長19.6%。在西班牙主要出口目的國中,中國成為其出口貿易額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    近年來,中西雙邊貿易保持穩步增長。目前中國是西班牙在歐盟外第一大貿易夥伴,西班牙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五大貿易夥伴。西班牙輿論分析認為,2020年西班牙對華出口逆勢增長並有望創出新高,主要得益於中國經濟的穩健運行。西班牙智庫Funcas國際宏觀經濟分析專家雷蒙德·託雷斯認為,中國積極推進新發展格局,中國國內市場需求旺盛、消費升級,包括農產品在內的西班牙商品正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市場。農產品在西班牙對外貿易中佔據重要地位,2020年前9個月,農產品佔西班牙出口總額的20%。    在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也為許多西班牙跨國企業的穩健運行提供了助力。「面對疫情衝擊,中國經濟迅速復甦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西班牙鈑金行業軟體開發企業蘭特公司負責人介紹說,2020年雖然該公司在全球其他一些市場業績出現下滑,但中國市場業務卻增長了19.4%。「更重要的是,2016年至今該公司全球業務增長了32%,其中中國市場增長了165%,增速遠超其他國家。中國市場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如果沒有中國市場的強勁復甦,2020年我們公司的業績可能會下滑40%。得益於中國市場的收益,公司業績可以保持與2019年持平。」西班牙數控機械製造企業伊巴米亞總裁科爾多·阿蘭蒂亞表示。受疫情影響,該公司業績在全球很多傳統市場都出現較大程度下滑,而在中國市場卻表現亮眼。中國已成為該公司最大海外市場。    西班牙駐華使館首席經濟商務參贊卡洛斯·託爾託拉表示,中國政府通過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定和擴大就業,推動中國經濟穩步前行。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推出包括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等一系列舉措,為各國企業在華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中國不僅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也將成為全球最主要的消費市場之一,這必將給西班牙出口貿易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本報馬德裡1月15日電)

來源 人民日報

編輯 吳琪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復甦經驗有重要借鑑意義
    當地時間1月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對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報告結論,肯定中國採取有力措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出臺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為經濟持續復甦提供支撐,同時在結構性改革方面取得進展。第四條款磋商是IMF每年對成員國經濟表現和宏觀政策的例行判斷與評估。
  • 中國經濟復甦經驗有重要借鑑意義-新聞中心-北方網
    當地時間1月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對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報告結論,肯定中國採取有力措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出臺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為經濟持續復甦提供支撐,同時在結構性改革方面取得進展。
  • 中國經濟在世界範圍內率先復甦具有戰略意義
    以下觀點節選自CMF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20-2021)《邁向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中國宏觀經濟》,執筆人為劉元春、劉曉光、閆衍,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2020年中國宏觀政策的規模和力度相比過去幾年顯著提高,但從國際比較來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的刺激力度是較低的,中國成功的首要因素在於,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果斷採取了「疫情狙擊戰+經濟保衛戰」的策略組合,迅速有效控制住疫情並成功守住經濟下滑底線,為全年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奠定了有利基礎
  • 哥倫比亞大使:中國兩會對世界經濟復甦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近日,首次在京參加中國兩會的哥倫比亞駐華大使路易斯·迭戈·蒙薩爾維(Luis Diego Monsalve)接受了人民網專訪,從多方面闡述了自己對中國兩會的看法。大使認為,兩會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政治事件,中國政府對於各項議題所採取的方針政策,同樣將對世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倍受全球關注。同時,大使強調必須繼續加強經濟和貿易往來,盡最大所能獲得有效的經濟復甦,為國民經濟帶來積極影響。
  • 專家剖析:亞洲經濟為何能從疫情中迅速復甦?
    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導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23日發表題為《為什麼亞洲必將超越西方,從疫情中迅速復甦?》的文章,作者為孟加拉國政策、倡議與治理研究所主席賽義德·穆尼爾·哈斯魯。全文摘編如下:全世界準備分發新冠疫苗之際,亞洲正朝著快速實現經濟復甦的目標邁進。
  • 德國得益於中國經濟復甦
    來源:一財網德國的支柱行業——汽車行業的數據也充分印證了中國經濟復甦給德國帶來的巨大利益,德國媒體更是直言「中國救德國車企於水火」。 2020年,中國經濟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後迅速復甦。此外,中國的消費復甦速度雖然落後於工業生產,但在今年8月也終於較去年同期實現了0.5%的正增長,進而在9月實現了3.3%的較大增幅。德國的經濟學家因此認為,中國近期的經濟蓬勃並非刺激措施下的曇花一現,而是可持續的。對歐洲而言,中國經濟迅速而有力的復甦是一個巨大利好,因為中國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
  • 「中國經濟增長將帶動世界經濟復甦」
    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數據,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7%。第三季度增長4.9%,增速進一步加快。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中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推動生產生活秩序恢復,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 多國積極評價中國經濟穩定向好:經濟回升意義重大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國經濟回升具有重大意義」——多國媒體積極評價中國經濟穩定向好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發展呈現穩定轉好態勢,市場預期總體向好。多家外國媒體對此予以積極報導,認為中國經濟經受了疫情大考,彰顯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也必將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重要信心和能量。「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長期增長能力充滿信心」美國《華爾街日報》刊文指出,中國經濟第二季度增長達到3.2%,成為首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此前一系列數據已顯示「中國經濟形勢持續向好」。
  • 專訪:中國經濟亮眼成績為非洲經濟復甦帶來希望
    ——訪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  新華社哈拉雷12月19日電 專訪:中國經濟亮眼成績為非洲經濟復甦帶來希望——訪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  新華社記者張玉亮  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中國經濟表現出色,
  • 海外人士熱議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海外人士認為,會議為明年經濟工作指明方向,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全球經濟受新冠疫情衝擊而深陷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 為全球經濟復甦貢獻中國力量
    從長時段和世界範圍來看,中國經濟快速復甦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不僅彰顯了中國制度的顯著優勢,更重要的是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創造了戰略時機和堅實基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2月1日發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報告預測,中國仍將是今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中國經濟復甦提振全球信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中國積極推進復工復產,經濟逐步復甦,為穩定全球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眾多國際社會權威人士和知名專家都對中國的抗疫成就給予了客觀評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重中之重,抗疫鬥爭取得了戰略性成果。
  • 「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與活力」
    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在取得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基礎上,率先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恢復經濟正增長。外貿回暖、投資增速、新動能逆勢增長……中國經濟正穩步前行。多家外國媒體和機構對此予以積極評價,認為中國經濟加快復甦展現了其巨大韌性和蓬勃活力,也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了重要動能。
  • 中國新發展格局起好步 世界經濟復甦更有力
    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等要求,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供了明確指引,為世界帶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穩定預期與共贏機遇。作為外界觀察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部署的重要窗口,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關注。
  • 外媒:中國經濟復甦 其他國也將從中受益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發展呈現穩定轉好態勢,市場預期總體向好。多家外國媒體對此予以積極報導,認為中國經濟經受了疫情大考,彰顯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也必將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重要信心和能量。
  • 中歐為全球經濟復甦發揮重要示範效應
    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  中歐為全球經濟復甦發揮重要示範效應  本報記者 翁東輝一個更加穩健成熟、邁向更高水平的中歐關係,對雙方乃至全球的繁榮穩定都具有重要意義。正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所言,「世界需要歐盟與中國之間建立起牢固的關係」。  2020年12月30日,歷時7年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終於如期完成。  中歐投資協定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著眼於制度型開放,是一項全面、平衡和高水平的協定。
  • 逆風破浪的中國經濟丨「巨龍」起舞 強勁復甦——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從唐古拉山傾瀉而下,猶如一條「巨龍」奔向大海,串聯11個省市組成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發展格局,撐起了中國經濟的「脊梁」。今年以來,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積極應對國內外複雜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開放發展,實現了經濟增長強勁復甦。
  • ...Solheim:世界經濟需要從疫情衝擊中復甦 中國綠色發展經驗值得...
    對各國政府來說,如何恢復經濟是一個必須面對的課題。「世界經濟需要從新冠疫情的衝擊中復甦,而我們將之視為走向綠色經濟的巨大機遇,」聯合國原副秘書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 Erik Solheim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與傳統經濟相比,綠色經濟將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是一個在綠色發展領域引領世界的良機,也是為中國人民提供更多工作崗位的良機。」
  • 10位企業家解讀中國經濟「半年報」各行各業持續復甦 經濟發展有...
    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臻告訴記者,雖然疫情給全球的時尚產業帶來重創,但中國的服裝市場在迅速恢復,「從3月份起,每周的數據都在和同期減小差距,到5月份已經追平同期,6月份則實現了同比增長的成績。」王臻還作出了自己的判斷,後疫情時代,我國擁有世界最大的消費群體,恢復消費的過程將激活全球市場需求,中國將成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因素。
  • 中國社科院:網絡直播快速崛起 經濟復甦注入新動能
    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直播、短視頻等經濟新業態迅速崛起,它們在自身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加快向生活、生產、消費各領域賦能。在1月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經濟參考報、抖音聯合召開的「抖音助力經濟發展年度報告」發布會上,業內專家紛紛表示,以抖音為代表的各類平臺,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在推動經濟新潮流、促進經濟復甦、拓展就業形式、豐富社會生活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迅速崛起的新經濟業態,直播經濟正迎來黃金髮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