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適應60℃高溫環境的鋰離子電池?

2020-12-14 新能源Leader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在-40℃下鋰離子電池電性能衰降的主要原因,以及提升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策略和方法(詳見連結:如何設計適應-40℃低溫環境的鋰離子電池)。今天我們繼續來介紹在60℃高溫條件下鋰離子電池性能衰降的主要因素和應對方法。

高溫會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動力學特性,從而對鋰離子電池的倍率性能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高溫也會加劇電極界面副反應。根據能斯特方程,在溫度升高時正極的能級會向負的方向偏移,而電解液的HOMO和LUMO能量也同樣會發生偏移,當電解液的HOMO能量高於正極能級時,電解液溶劑就會失去電子,在正極表面發生氧化反應,而這些分解產物可能會進一步與正極或負極反應,從而引起電池產氣和電性能衰降等問題。此外高溫下正極材料中的過渡金屬元素的溶解也會加劇,溶解的過渡金屬元素,特別是Mn元素會破壞負極SEI膜,加劇電解液在負極表面的分解。在負極一側,高溫會使的負極的能級發生正偏移,而電解液的LUMO能級則會發生負偏移,因此高溫也會導致負極的界面副反應加劇。

a. 電解液

在商業鋰離子電池中為了獲得較高的能量密度,通常電池內部的注液量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設計高溫使用的電池時要首先考慮電解液溶劑的蒸發性,避免高溫下電池內部出現幹區。下圖為一些常見溶劑的蒸氣壓與溫度之間的關係,從圖中可以看到線性溶劑的蒸氣壓從小到大的順序為:DEC < EMC < DMC,在高溫鋰離子電池設計的過程中,為了減少電解液的揮發,應該選擇一些蒸氣壓相對較低的溶劑。

通常我們認為在電池高溫存儲的過程中LiPF6會在負極表面發生分解,產生LiF和PF5等產物,其中PF5還會與電解液中的微量水發生分解反應,生成HF產物,此外PF5還能夠與溶劑發生反應,生成CO2、醚類、氟代烷,以及OPF3等產物。熱穩定性分析表明在乾燥條件下LiPF6在107℃下仍然能夠保持穩定,當與EC, DMC和EMC混合後,在267℃下也不會產生新的分解產物,但是一旦引入水分則會導致LiPF6的分解溫度降低。

由於LiPF6的熱穩定性較低,因此人們也對其他的鋰鹽進行了研究,測試表明LiBOB鋰鹽在60℃下的容量與LiPF6在50℃下的電池容量是相同的,但是在循環性能上LiBOB鋰鹽表現出了更好的性能,在60℃下循環77次後,LiBOB鋰鹽的電池容量保持率為97%,而在50℃下同樣循環77次,LiPF6鋰鹽的電池容量保持率僅為56%。研究表明LiBOB鋰鹽與內脂類溶劑結合使用時使電池在75℃的高溫環境下仍然獲得良好的性能。

高溫存儲自放電也是困擾鋰離子電池的一大問題,採用LiPF6體系的電解液的電池在高溫存儲的過程中存在CO2的穿梭效應,也就是CO2在負極發生還原生成碳酸鋰,碳酸鋰溶解到電解液中並擴散到正極表面,碳酸鋰在正極表面發生氧化反應生成CO2,如此循環會導致電池在高溫下嚴重的自放電反應。我們可以通過採用LiBF4和 LiTFSI鋰鹽替代LiPF6的方式減少鋰離子電池在高溫存儲過程中的自放電,此外LiPF4(C2O4)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並且在碳酸酯類溶劑中具有很好的穩定性,採用其作為鋰鹽時,鋰離子電池能夠在65℃下存儲2周後仍然保持良好的循環性能。LiC2O4BF2和LiDFOB能夠在負極形成高穩定、低阻抗的SEI膜,因此也能夠幫助鋰離子電池在55℃的高溫環境中獲得良好的性能。

b. 負極

石墨是目前最為常用的負極材料,由於石墨的嵌鋰電位較低,因此電解液會在石墨負極表面發生分解,生成一層固體鈍化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SEI膜。SEI膜的熱穩定性較差,在熱穩定性測試中SEI膜在115-120℃左右就發生可分解,裸露的LixC6會導致電解液持續的分解反應,從而在210-230℃附近產生一個放熱峰。LiPF6的分解則發生在260℃附近,在280-310℃範圍內則有兩個明顯的放熱峰,主要是嵌鋰石墨與PVDF粘結劑的反應。

雖然熱穩定性的研究顯示SEI膜的分解溫度在115-120℃,理論上鋰離子電池完全能夠在60℃的環境下使用。但是實際上在高溫存儲和循環的過程中鋰離子電池會發生嚴重的性能衰降。研究表明高溫條件下鋰離子電池的衰降主要來自負極,高溫下電解液在負極表面分解形成了厚厚的一層SEI膜,引起鋰離子電池容量衰降和阻抗增加。

c. 正極

目前常見的正極材料主要包含LCO、LMO、LFP、NCM和NCA,熱穩定性的分析表明LixNiO2和LixCoO2在200-230℃範圍內就開始出現劇烈的放熱反應,而LixMn2O4材料在在225℃左右出現放熱反應,但是放出的熱量更少,反應也更溫和。從熱穩定性角度,幾種電池材料的安全性從高到低分別為:LFP、Li[Ni3/8Co1/4Mn3/8]O2, Li1+xMn2xO4, LCO,LiNi0.7Co0.2Ti0.05Mg0.05O2, LiNi0.8Co0.2O2, LiNiO2。

為了提升LCO材料在60℃下的循環穩定性,人們通過幹法工藝在其表面包覆MgF2, Al2O3和TiO2等成分,其中包覆TiO2的材料在高溫循環後容量保持率提高到了90%。當與LTO搭配時,NCM體系電池變現出了較好的倍率性能,在60℃下循環100次容量保持率可達95.3%。NCA材料憑藉著較高的能量密度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關注,研究表明NCA正極的電池在60℃下循環140次後,損失了高達65%的容量,而在室溫下這一比例僅為4%。研究表明NCA材料在70℃、80℃的高溫條件下循環時材料顆粒的表面和晶界位置會出現類NiO相雜質,從而導致材料的阻抗顯著增加。通過Mg摻雜的方式可以抑制這種現象的發生。表面包覆也是提升材料高溫性能的有效方法,例如LMO材料在60℃高溫下循環100次後會損失超過72%的容量,但是當採用LTO對其進行包覆處理後,則電池的容量保持率能夠提升到95%。

LFP材料由於低成本、高安全和長壽命的特性,近年來在動力電池領域重新得到關注,但是採用LFP/MCMB體系的方形鋰離子電池在37和55℃下循環時會出現顯著的衰降,LFP/Li扣式電池在60℃下循環40次後,就會損失約40%的容量,研究表明LFP在高溫下會出現Fe元素的溶出,在材料內部產生富鋰相和貧鋰相。通過對電解液的調整能夠提升LFP電池的高溫性能,例如研究表明採用EC+LiBOB體系電解液,在100℃下循環170次電池的容量保持率仍然可以達到75%。

d. 界面

在鋰離子電池內部反應主要發生在電極界面,因此界面的穩定性也會對鋰離子電池的高溫性能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負極的SEI膜的熱穩定性相對較差,因此會對鋰離子電池的高溫性能產生較大的影響。研究表明在高溫下SEI膜的會發生一些的變化:1)首先阻抗隨時間增加;2)在65℃下SEI膜的阻抗較低;3)新生成的SEI膜在25℃下的阻抗高於65℃下的阻抗,但是仍然低於初始SEI膜,這表明常溫下形成的SEI膜在高溫環境下會發生分解,並形成更加穩定的SEI膜。XPS分解結果表明在高溫下SEI膜中的有機成分會發生分解,而無機成分LiF的含量會出現明顯的增加。EC作為一種負極形成穩定SEI膜必備的溶劑,當添加量達到70%時能夠顯著改善鋰離子電池在高溫下的存儲性能,當添加量較低(30%)則會導致鋰離子電池在高溫下產生較大的不可逆容量。

Junbo Hou等人從機理到材料深入分析了鋰離子電池在高溫環境中的衰降機理和應對措施,通過合適溶劑、鋰鹽和正負極材料的選擇,能夠顯著提升鋰這裡電池在60℃,甚至更高溫度下的循環和存儲穩定性。

本文主要參考以下文獻,文章僅用於對相關科學作品的介紹和評論,以及課堂教學和科學研究,不得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Fundamentals and Challenges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at Temperatures between 40 and 60 °C, Adv. Energy Mater. 2020, 1904152, Junbo Hou, Min Yang, Deyu Wang and Junliang Zhang

文/憑欄眺

相關焦點

  • 如何設計適應-40℃低溫環境的鋰離子電池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存在顯著的差異,因此電動汽車在使用過程中面臨著不同氣候環境的嚴峻考驗。特別是在溫度方面,北方寒冷的冬季氣溫往往會下降到-30℃,而在夏季南方高溫會達到將近40℃,而溫度會對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壽命和安全性等產生顯著的影響。
  • 鋰離子電池鼓脹分析
    1.3 高溫浮充模擬實驗採用4組電池,每組3隻,分別進行45、60、70 ℃浮充,60 ℃ (4.2~4.4 V)循環充電,測試其厚度變化,觀察鼓脹產氣情況,測試氣體成分,拆解進行SEM、ICP分析。客訴電池ICP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負極Co元素含量較高達到0.057 4%,新鮮電池鈷含量為0.006 6%,客訴電池鈷元素明顯過高,正常來說,鈷元素只存在於鋰離子電池的正極,且結構穩定,負極不可能測試到鈷元素,但是鋰離子電池在使用過程中如果遇高溫環境或者過充、浮充,均會導致正極的鈷酸鋰發生結構破壞,鈷元素溶出,少量溶出並不會對電池造成影響,因為電解液中含有防過充添加劑
  • 鋰離子電池充放電安全及電池檢測設計
    鋰離子電池充放電安全及電池檢測設計 佚名 發表於 2014-08-26 14:55:11   手機的鋰離子電池充電安全性日益受到消費者重視,因此充電器製造商在設計產品時,須掌握鋰離子電池的相關規格和特性,並使用具備完善電池檢測及保護功能的充電晶片
  • CO2穿梭效應導致的鋰離子電池高溫存儲自放電
    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負極、電解液等部分構成,充放電過程的電化學反應主要發生在正負極電極的界面上,在鋰離子電池使用過程中除了正常的電化學反應外,正負極界面上還存在著一些副反應,會導致鋰離子電池的容量和性能的衰降,特別是在高溫下化學反應的速度大大提升,從而對電池的性能產生更為嚴重的影響。
  • 如何採用鋰離子電池提高數據中心電源效率
    如何採用鋰離子電池提高數據中心電源效率 電源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中起到至關重要的電力保障作用。數據中心的UPS電源如果採用鋰離子電池,可以帶來更大的容量、更低的總體擁有成本、更長的組件壽命的優勢。
  • 後鋰離子電池時代電解液應該如何設計
    隨著鋰離子電池能量的密度的不斷提升,傳統的石墨負極已經無法滿足新一代高比能鋰離子電池的設計需求,因此人們將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具有高容量特性的金屬鋰負極。金屬鋰負極的理論比能量為3860mAh/g,電位僅為-3.04V(vs標準氫電極),是一種理想的負極材料,但是金屬鋰負極在反覆的充放電過程中會產生枝晶生長等問題,長期以來制約了金屬鋰負極的應用。
  • 低溫高溫都不行 如何科學保護手機電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41231.htm  這種現象跟手機電池有關嗎?  周洪直表示,因溫度較低自動關機的現象跟手機電池的工作原理有關,「要測手機電量,需要測電壓和電流,手機電池屬於化學電池,化學電池是需要一定的溫度條件才能發生化學反應,溫度過低會導致化學反應減緩甚至終止,電流提供不出來,手機自然會提示沒電。」周洪直詳細解釋道。  不過,周洪直提醒,遇到這種情況,把手機捂熱之後電量又會回到正常狀態。
  • 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的差別
    文章來源:鉅大LARGE進群交流 | 鋰電江湖技術交流,關注本公眾號後,添加文末主編微信,備註「進群交流」;資料領取 | 獲取本文原版資料,關注本公眾號後,添加文末主編微信,備註「資料領取」;正文內容:1.不同的原材料鋰離子電池的原料是電解質
  • 千錘百鍊始成金這款小型鋰離子充電電池如何做到循環25000次
    小型鋰離子可充電電池:高功率輸出、長壽命、高能量密度一直以技術研發作為企業的驅動力,尼吉康研發這款小型鋰離子可充電電池是出於技術需求。將三種電池進行對比,小型鋰離子可充電電池的能量密度優於 EDLC,功率密度可達到 3kW/kg,優於電池。一般的手機、純電動汽車電池使用 2-3 年後,衰減就非常嚴重,電池循環壽命在 3000 次以下,該款新型電池的充電壽命可循環 25000 次。更重要的是,小型鋰離子可充電電池無由熱失控引起的發熱、著火現象,因此安全性更高。
  • 12v鋰離子電池類型有哪些?
    12V鋰離子電池主要有軟包、鋼殼、方形鋁殼三大外包裝類型的電芯,而鋰電池電芯電壓主要有3.2V和3.7V這兩種,3.2V電芯組成12V鋰離子電池的是屬於磷酸鐵鋰電池組,使用12V鋰離子電池類型包括了12V聚合物鋰電池、12V磷酸鐵鋰電池、12V三元鋰電池等其他電壓數值類型的多種鋰離子電池,提供從鋰電芯+BMS+結構設計+電池pack一體化定製服務,為客戶提供合適性價比高的優質電池產品和服務。
  • 不同溫度下鋰離子動力電池特性研究
    但鋰離子電池的歐姆阻值、極化阻值、開路電壓、電池荷電狀態(SOC:StateofCharge)和健康狀態(SOH:StateofHealth)等參數都是環境溫度的非線性函數,造成電池狀態精確評估的難度高、誤差大,甚至對整車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都產生嚴重影響[1-2]。
  • 18650鋰離子電池的優點 18650鋰離子電池的應用
    大部分鋰離子電池放電不能將空載電壓放到3.2V以下的,否則過度放電會損害電池(一般市場上的鋰離子電池基本都是帶保護板才使用的,因此過度放電還會導致保護板檢測不到電池,從而無法給電池充電)。,一般認為將鋰離子電池的空載電壓充到4.2V就認為電充滿了,電池充電過程中,電池的電壓在3.7V逐漸上升到4.2V,鋰離子電池充電不能將空載電壓充到4.2V以上的,否則也會損害電池,這就是鋰離子電池特殊的地方,一般來講,18650鋰離子電池具有以下的優點。
  • 石墨烯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摘要: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移動終端的全面普及,電動交通工具的廣泛推廣和資源的存儲利用等現代科技都與電池技術息息相關。鋰離子電池是作為儲能領域的主流技術,有著極高的發展前景。石墨烯憑藉其自身的高電導率、超大比表面積和高化學穩定性等獨特、優異的物理和化學特性而在鋰離子電池中佔據重要地位,被廣泛使用於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材料中。
  • 一文深度解讀鋰離子電池,深度好文!
    過度放電導致負極碳片層結構出現塌陷,而塌陷會造成充電過程中鋰離子無法插入;過度充電使過多的鋰離子嵌入負極碳結構,而造成其中部分鋰離子再也無法釋放出來。鋰離子電池保持性能最佳的充放電方式為淺充淺放。一般60%DOD是100%DOD條件下循環壽命的2~4倍。03鋰離子電池主要性能指標電池的容量電池的容量有額定容量和實際容量之分。
  • 高比能長壽命鋰離子電池的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本文採用先進的經過包覆處理的高密度NCA材料,並通過對電極面密度、隔膜、電解液等設計參數的優化設計,電池結構密封性的優化,提高電池性能,製備了18650型高比能長壽命鋰離子電池。
  • 鋰離子電池隔離膜簡介(四)
    鋰離子電池具有較高的質量能量密度和體積能量密度,較高的工作電壓,較寬的使用溫度,使用壽命長,對環境友好等,被廣泛應用於行動電話,筆記本電腦以及電動汽車等
  • 新型EV動力電池原型可在高溫下實現10分鐘快充
    通過將其短暫加熱至 140 ℉(60 ℃)、然後迅速冷卻至環境溫度,其能夠在 10 分鐘內完成快充。 據悉,當前鋰離子電池在為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汽車和卡車等領域得到了普遍的應用。但隨著時間的發展,電池將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是可能導致電芯斷路的晶枝的形成。另一方面,電池充電時的環境溫度也很重要。
  • 鋰離子電池的特點_鋰離子電池的發展前景
    鋰離子電池月放電率僅為6-8%,遠低於鎳鎘電池(25-30%)   和鎳氫電池(15-20%)。   5.無記憶性。可以根據要求隨時充電,不會降低電池性能。   6.對環境無汙染。鋰離子電池不存在有害物質,是名副其實的「綠色電池」。   7.能夠製造任意形狀。
  • 低溫對鋰離子電池有什麼影響?
    目前的手機電池一般為鋰離子電池,電池的化學反應速度會受到溫度影響。手機長時間在低溫環境中,會使電池化學反應遲緩,導致電池放電電流變小,降低電池的容量,就可能出現電量用得快、黑屏、死機、觸控螢幕失靈、無法上網等情況。
  • 【深度】一文深度解讀鋰離子電池,深度好文!
    鋰離子電池過度充放電會對正負極造成永久性損壞。過度放電導致負極碳片層結構出現塌陷,而塌陷會造成充電過程中鋰離子無法插入;過度充電使過多的鋰離子嵌入負極碳結構,而造成其中部分鋰離子再也無法釋放出來。鋰離子電池保持性能最佳的充放電方式為淺充淺放。一般60%DOD是100%DOD條件下循環壽命的2~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