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射頻晶片,5G時代的晶片之王

2020-12-14 電子工程專輯


什麼是射頻晶片?

射頻( RF , Radio Frequency) , 表示可以輻射到空間的電磁頻率, 頻率範圍從300kHz~300GHz之間。射頻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
射頻晶片, 是能夠將射頻信號和數位訊號進行轉化的晶片, 具體而言, 包括RF收發機、 功率放大器(PA) 、 低噪聲放大器(LNA) 、 濾波器、 射頻開關(Switch) 、 天線調諧開關(Tuner) 等。

▲ 手機射頻晶片邏輯關係圖


射頻前端器件均有由半導體工藝製備,用於手機端的功率放大器和低噪聲放大器主要基於GaN、 GaAs、 SOI、 SiGe、 Si(用於基站端的大功率功率放大器主要採用GaAs和GaN)。濾波器主要品類有SAW和BAW兩種,均採用壓電材料做基底。RF開關主要基於CMOS、 Si、 GaAs和GaN材料。
射頻前端器件均有由半導體工藝製備,用於手機端的功率放大器和低噪聲放大器主要基於GaN、 GaAs、 SOI、 SiGe、 Si(用於基站端的大功率功率放大器主要採用GaAs和GaN)。濾波器主要品類有SAW和BAW兩種,均採用壓電材料做基底。RF開關主要基於CMOS、 Si、 GaAs和GaN材料。

▲ 射頻前端器件的工藝技術和應用

典型的4G手機需要支持約40個頻段,如B1、 B3、 B5、 B8、 B38、 B41等,每個頻段都需要有1路發射和2路接收。發射通路上需要濾波器、功率放大器、開關等,接收通路需要開關、低噪放、濾波器等器件。
在4G LTE頻段劃分中,有部分頻率相近或重合的頻段,可以形成射頻前端器件共用,業界通常將4G頻段劃分為低頻(698~960Mhz)、中頻(1710~2200MHz)和高頻(2400~3800MHz),相應的,對應射頻前端器件可以形成低頻模組、中頻模組和高頻模組。

▲4G手機射頻架構

由於5G增加了新頻段,支持新頻段就需要增加配套的射頻前端晶片。
簡化來看,射頻發射通路主要是PA和濾波器,接收通路主要是LNA和濾波器,其他如射頻開關、 RFIC、電阻、電容、電感均為核心晶片的配套。

▲5G手機射頻架構

▲ 簡化示意圖

射頻晶片市場

據Yole Development數據, 2018年全球移動終端射頻前端市場規模為150億美元, 預計2025年有望達到258億美元, 7年CAGR達到8%。

▲ 2018~2025年射頻前端晶片市場空間(十億美元)

▲市場空間擴大來自於單機價值量提升

射頻開關(Switch)。射頻開關的作用是將多路射頻信號中的任一路或幾路通過控制邏輯連通, 以實現不同信號路徑的切換,包括接收與發射的切換、 不同頻段間的切換等, 以達到共用天線、 節省終端產品成本的目的。射頻開關的主要產品種類有移動通信傳導開關、 WiFi開關、 天線調諧開關等, 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
以智慧型手機為例, 由於移動通信技術的變革, 智慧型手機需要接收更多頻段的射頻信號。2011年及之前智慧型手機支持的頻段數不超過10個, 而隨著4G通信技術的普及, 至2016年智慧型手機支持的頻段數已經接近40個。5G應用支持的頻段數量將新增50個以上, 全球2G/3G/4G/5G網絡合計支持的頻段將超過91個。因此, 移動智能終端中需要不斷增加射頻開關的數量以滿足對不同頻段信號接收、 發射的需求。
據Yole Development預測, 分立射頻開關開關的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6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9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5%。
▲典型射頻開關的原理圖


▲ 2018-2025年分立式普通射頻開關市場空間(億美元)

天線調諧開關(Tuner)。Tuner主要給天線做配套。全面屏的普及, 緊湊的機身設計, 智慧型手機留給天線的空間尺寸不斷受到限制, 這導致天線系統的整體效率降低, 需要天線調諧開關提高天線對不同頻段信號的接收能力, 天線調諧開關的重要性和需求也日益增長。相較普通開關, 天線調諧開關有著極高的耐壓要求, 同時導通電阻和關斷電容對性能影響極大, 由此對產品提出了極高的設計和工藝要求。
4G手機一般需要4~6個天線, 而5G手機至少需要6~10個天線, 對應的天線Tuner需求適配性增長。據Yole Development預測, 天線調諧開關的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5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12億美元, 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

▲典型Tuner的原理圖

▲ 2018-2025年Tuner市場空間(億美元)

濾波器(Filter)。射頻濾波器的作用是保留特定頻段內的信號, 將特定頻段外的信號濾除, 從而提高信號的抗幹擾性及信噪比。以聲表面波濾波器為例, 其工作原理:輸入電信號被輸入叉指換能器轉換成同頻率聲波, 經過輸出叉指能換器轉換成電信號, 實現頻率選擇。
濾波器的市場驅動主要源於新通信制式對額外濾波的需求。在4G以及5G頻段的逐步實現, MIMO和載波聚合的應用支持, Wi-Fi、 藍牙、 GPS等無線技術的普及等, 導致射頻濾波器的需求增長迅速。
據Yole Development預測, 從2018年至2025年, 分立射頻濾波器及雙工器等市場規模將從約31億美元增長至51億美元, 其中濾波器從約17億美元增長至27億美元, 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雙工器從約10億美元增長至16億美元, 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多工器的市場增長最快, 將從約1億美元增長至5億美元, 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0%。

▲射頻濾波器原理圖

▲2018-2025年濾波器市場空間(億美元)

低噪聲放大器(LNA)。低噪聲放大器的功能是把天線接收到的微弱射頻信號放大, 儘量減少噪聲的引入, 在移動智能終端上實現信號更好、 通話質量和數據傳輸率更高的效果。根據適用頻率的不同, 分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射頻低噪聲放大器、 移動通信信號射頻低噪聲放大器、 電視信號射頻低噪聲放大器、 調頻信號射頻低噪聲放大器。
低噪聲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輸入的射頻信號被輸入匹配網絡轉化為電壓, 經過放大器對電壓進行放大,同時在放大過程中最大程度降低自身噪聲的引入, 最後經過輸出匹配網絡轉化為放大後功率信號輸出。
隨著5G逐漸普及, 智慧型手機中天線和射頻通路的數量增多, 對射頻低噪聲放大器的數量需求迅速增加,據Yole Development預測, 分立射頻低噪聲放大器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約3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8億美元, 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6%。

▲LNA原理圖

▲ 2018-2025年LNA市場空間(億美元)

功率放大器(PA)。功率放大器( PA, Power Amplifier) , 是各種無線發射機的重要組成部分, 將調製振蕩電路所產生的射頻信號功率放大, 以輸出到天線上輻射出去。PA的性能直接決定了無線終端的通訊距離、 信號質量和待機時間, 也是射頻前端功耗最大的器件。
根據QYR Electronics Research 數據, 2011-2018 年, 全球射頻功率放大器的市場規模從25.33億美元增長至31.05億美元, 年均複合增長率2.95%;預計至2023年, 市場規模將達35.71億美元。PA市場整體增速較其他射頻前端晶片增速低, 主要是因為高端4G和5G PA市場將保持增長, 但是2G/3G PA市場將會逐步衰退。

▲ PA晶片引腳功能框圖

▲ 2011-2023年年PA市場空間(億美元)

射頻晶片:分立式和模組 。射頻前端模組是將射頻開關、低噪聲放大器、濾波器、雙工器、功率放大器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分立器件集成為一個模組,從而提高集成度與性能並使體積小型化。根據集成方式的不同可分為DiFEM(集成射頻開關和濾波器)、 LFEM(集成射頻開關、低噪聲放大器和濾波器)、 FEMiD(集成射頻開關、濾波器和雙工器)、 PAMiD(集成多模式多頻帶PA和FEMiD)等模組組合。
持續增加的射頻前端器件數量和PCB板可用面積趨緊之間的矛盾促進射頻前端模組化發展, 越來越多的分立式射頻前端晶片通過SiP技術封裝在同一顆大晶片裡面。從Broadcom的發展來看, 2007~2010年主要是分立的射頻前端器件, 2011~2013年是單顆PA模組, 2014年以來持續升級, 已經實現多頻段PA模組整合。與此同時, Skyworks、 Qorvo、 村田、 高通等射頻前端晶片大廠均已推出多品類射頻前端模組產品。
射頻晶片:分立式和模組 。據Yole Development的統計與預測, 分立器件與射頻模組共享整個射頻前端市場。2018年射頻模組市場規模達到105億美元, 約佔射頻前端市場總容量的70%。到2025年, 射頻模組市場將達到177億美元, 年均複合增長率為8%;2018年分立器件市場規模達到45億美元, 約佔射頻前端市場總容量的30%。到2025年, 分立器件仍將保留81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2018-2025年射頻前端晶片分立式和模組的市場規模對比(百萬美元)

接收模組(FEM)。接收模組主要指承擔下載功能的射頻模組, 不含PA。以手機為例, 與基站通信的過程中,分為上行(上傳) 和下行(下載) , 手機上傳數據需要手機PA將信號放大, 基站處於接收狀態;下載數據需要基站方面的PA將信號放大, 手機處於接收狀態。接收模組主要是射頻開關、 濾波器、 LNA等晶片產品的排列組合。
據Yole Development數據, 預計射頻前端接收模組市場空間將從2018年的25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29億美元, 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

▲小米10中用到的接收模組

▲ 2018-2025年接收模組市場空間(億美元)

功率放大器模組(PAM)。功率放大器模組主要指承擔上傳信號功能的射頻模組, 包含PA。以手機為例, 與基站通信的過程中, 分為上行(上傳) 和下行(下載) , 手機上傳數據需要手機PA將信號放大, 基站處於接收狀態;下載數據需要基站方面的PA將信號放大, 手機處於接收狀態。功率放大器模組主要是射頻開關、 濾波器、 PA等晶片產品的排列組合。以Qorvo某款M/HB PA模組為例, 在一顆大SiP封裝內, 包含有12個濾波器、 3個PA、 1個控制晶片、 1個天線開關和3個射頻開關。
據Yole Development數據, 預計功率放大器模組模組市場空間將從2018年的60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104億美元, 年均複合增長率為8%。

▲射頻濾波器原理圖

▲ 2018-2025年功率放大器模組市場空間(億美元)


AiP模組(毫米波天線模組)。由於毫米波頻率高, 傳輸損耗大, 因此天線和射頻前端集成化, 典型設計上, 將毫米波天線與毫米波晶片封裝在一起, 業內稱之為AiP(antenna-in-package) 。
現階段美國5G網絡主推毫米波建設, 三星美國版搭載AiP模組支持美國5G頻段。預計2020年iPhone新品美國版本同樣需要配置AiP模組。
據Yole Development數據, AiP模組於2019年開始產生銷售, 主要是美國市場, 預計到2025年市場空間將達到13億美元, 年均複合增長率為68%。

▲AiP模塊構成

▲ 2018-2025年濾波器市場空間(億美元)

WiFi模組 。WiFi功能是智慧型手機的必備, 最新一代標準為WiFi 6, 小米10、 華為P40、 iPhone SE 2代等2020年新上市手機全面支持。每一次標準升級都會帶動相關晶片創新和價值量提升, 隨著WiFi 6新標準的普及滲透, 據Yole Development數據, 預計WiFi模組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20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31億美元, 年均複合增長率為6%。

▲iPhone SE主板,黃色框為USI 339S00648 WiFi/藍牙 SoC,支持最新WiFi 6

▲ 2018-2025年濾波器市場空間(億美元)

競爭格局

射頻器件本質上是半導體器件, 4G普及高峰過後,射頻器件廠商成長性衰退, 2014年以來,射頻器件廠商收購兼併持續進行。2014年TriQuint與RFMD合併成為Qorvo,2016年高通與TDK共同出資建立RF360, Avago收購Broadcom, 傳統半導體晶片大廠持續整合,通過收購或者共同投資將各自優勢產品結合,尋求產業鏈更有力地位,爭取做到多品類器件供應。
總體而言,海外寡頭佔據絕對份額 。全球射頻前端晶片市場主要被Murata、 Skyworks、 Broadcom、 Qorvo、 Qualcomm等國外領先企業長期佔據。根據Yole Development數據, 2018年, 前五大射頻器件提供商佔據了射頻前端市場份額的八成, 其中包括Murata 26%, Skyworks 21%, Broadcom 14%, Qorvo 13%,Qualcomm 7%。
國際領先企業起步較早, 底蘊深厚, 在技術、 專利、 工藝等方面具有較強的領先性, 同時通過一系列產業整合擁有完善齊全的產品線, 並在高端產品的研發實力雄厚。另一方面,大部分企業以IDM模式經營, 擁有設計、 製造和封測的全產業鏈能力, 綜合實力強勁。
從旗艦機型拆解看, Tuner用量最多 。參考iPhone Xs、 三星S20、 華為P30、 小米8、 OPPO Find X等各品牌旗艦手機拆解信息, 除Murata、 Skyworks、 Broadcom、 Qorvo、Qualcomm五大廠商之外, 主流供應商還有英飛凌、華為海思、 索尼、 安森美、 STM、 NXP等。
而在射頻產品細分品類中, 天線調諧開關(Antenna Tuner) 數量佔比最多, 達到33%, 其他為發射模組(包含HB PAMiD、 MB PAMiD、 HB/MB PAMiD、 PAM) 、 接收模組(包含FEM、 開關低噪放模組) 、 射頻開關和LNA。

▲旗艦智慧型手機射頻前端晶片供應商分布

▲ 旗艦智慧型手機射頻前端晶片細分種類分布

國內廠商起步晚,從分立式起步 。相比之下, 國內射頻晶片公司由於起步較晚, 基礎薄弱, 並且主要集中在無晶圓設計領域。較之國際領先企業在技術積累、 產業環境、 人才培養、 創新能力等方面仍有明顯滯後, 與美國、 日本、 歐洲等廠商仍存在較大差距。
國內射頻晶片廠商從相對成熟的分立射頻晶片起步, 在5G手機廣泛普及前的窗口期, 逐步實現中低端機型射頻前端進口替代, 同時積累模組能力, 逐步走向全品類供應。

▲ 濾波器和射頻開關組成FEM, FEM加上PA組成PAM,從分立到模組,循序漸進

以iPhone X為例,用到了一顆Broadcom的發射模組晶片,內部包含多個分立的晶片,通過SiP封裝為一顆大晶片。在這顆大晶片之中,具體包含2顆PA, 12顆BAW濾波器, 2顆射頻開關,一顆控制IC。除此之外,還有10顆電感和30顆電容。
目前本土射頻廠商提供的產品主要集中於分立器件,搶佔中低端市場份額,且所提供的產品趨於同質化,從而導致市場價格下降、行業利潤縮減等狀況。結合晶片設計行業的特點,唯有在新技術、新產品等方面持續投入,構建具有自主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鏈,才能逐步縮減與國際領先企業的距離。

▲ 射頻模組內部由多個射頻分立晶片組成

從華為射頻晶片供應商變遷看自主可控 。2018年之前, 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的旗艦機型, 射頻晶片的主要供應商是Murata、Skyworks、 Qorvo和Epcos。2018年美國制裁之後, 華為供應鏈逐步放棄美國供應商, 採用海思自研和加快引入國內供應商, 在2019Q4的Mate 30手機中, 射頻晶片主要來自於Murata、海思和卓勝微。

▲2015Q4~2019Q4,華為旗艦機型(P和Mate系列)中,主要射頻晶片供應商變化

▲2015年以來華為旗艦機射頻晶片供應商

每一次通信制式升級, 都是射頻晶片價值量提升的機遇。5G手機必然要兼顧2/3/4G, 因此5G手機在保留2/3/4G射頻晶片的同時, 支持5G新頻段的射頻晶片為全新增量。雖然射頻晶片一直以來都是由國外巨頭壟斷, 但 國內射頻晶片廠商從相對成熟的分立射頻晶片起步, 在5G手機廣泛普及前的窗口期, 逐步實現中低端機型射頻前端進口替代, 同時積累模組能力, 逐步走向全品類供應。 

來源:智東西


預約直播 | 深入了解TI 用於工業乙太網的Sitara™處理器單晶片解決方案

推薦閱讀

從新基建與消費電子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FPGA晶片技術猛追美國!這八家能否成為全村的希望?

美國是如何鍛造卡脖子工具EDA的?

會飛的汽車來了!旋翼式陸空兩棲智能飛車研發成功

造芯還是做戲?中國家電江湖的造芯突圍記

http://www.eeworld.com.cn/mp/wap
  EEWorld(www.eeworld.com.cn)

相關焦點

  • 5g射頻晶片概念股名單有哪些 5g射頻晶片概念股一覽
    隨著資訊時代的進步,網絡已經進入5G時代,再加上5G網絡這次在疫情的投入和使用,相信不久的未來會全面覆蓋,那我們可以布局的5g射頻晶片概念股有哪些呢?下面我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下。
  • 深度丨揭秘5G晶片之王,射頻晶片如何成為國產替代的曙光
    凡是接入移動網際網路的設備均需要射頻前端晶片,隨著聯網設備數量持續增加,射頻晶片市場持續增長。②產業鏈公司具備高彈性。每一次通信制式升級,都是射頻晶片價值量提升的機遇。5G手機必然要兼顧2/3/4G,因此5G手機在保留2/3/4G射頻晶片的同時,支持5G新頻段的射頻晶片為全新增量。③優質公司有成為全球龍頭的潛力。
  • 年底鴻蒙加5G自研晶片和自研射頻晶片。對手已經無力阻擋了
    這是美國和其他人沒有想到的,華為鴻蒙系統加自研集成5G晶片和自研5G射頻模組晶片手機這麼快就要來了。隨著5G的到來,晶片成為高端手機的重要標誌。外掛晶片,發熱,性能差,強帶毫米波模組晶片佔空間。至今,高通外掛晶片全系統手機都沒有得到消費者認可。急得蘋果都不敢推出外掛基帶的5G手機了,一推再推,上市無期。同時,三星已經放棄自研集成5G晶片了,正在積極尋求和華為合作。高通徹底慘敗,華為5g集成晶片再提速,如今,華為在高中低三端全部實現集成處理器全覆蓋。
  • 國產射頻晶片燃起星星之火
    隨著5G時代到來,射頻前端晶片作為移動智能終端中最為關鍵的器件之一,市場規模將迎來快速增長,成為全球以及我國廠商的必爭之地。業界認為,卓勝微上市後股價一路走高,主要是由於正值5G時代來臨之際射頻器件市場需求劇增,而其在國內上市公司射頻晶片領域中具有稀缺性。今年以來,多家射頻晶片領域相關的企業完成融資。
  • 南京企業研發國內首款5G微基站射頻晶片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查金忠)5G時代即將到來,南京經開區創新企業宇都通訊近日研發出國內首款5G「微基站」射頻晶片,預計明年投入量產,搶灘這一數百億元的市場。微基站內部要有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射頻晶片掌管模擬信號收發,基帶晶片則負責數位訊號處理。這兩部分是微基站的核心。宇都通訊在射頻研發領域有深厚的技術積累。「過去幾年,我們一直致力於研發應用於三網融合解決方案的HiNOC2.0晶片組,填補國內空白。去年初,這一產品進入量產,研發力量有一定閒暇。我們就討論,是否向5G產業方向邁進。」
  • 全球最小5G物聯網射頻PA晶片,來了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物聯網時代已經到來,萬物互聯成為一種常態。根據此前Gartner和Machina Research統計數據, 2010-2018年全球物聯網設備連接數由20億個增長至91億個,複合增長率高達20.9%,預計2025年全球物聯網設備(包括蜂窩及非蜂窩)聯網數量將達到252億個,市場前景巨大。
  • 「晶片」的重要性
    公司是國內企業中領先提出適用於5g通信制式中sub-6ghz頻段射頻前端晶片與射頻模組設備的企業之一,射頻前端的機芯是高性能的天線調諧開關晶片的企業之一,光梓消息獲得了二等獎,趙銘通信長時間專注於研發高線性低功耗射頻前端晶片,近期已經成功提出5g射頻前端pa和fem晶片與wlan/5gnr微基站
  • 射頻晶片器件國內替代國外
    Qorvo擁有Sub-6G和mmWave技術,因其在5G時代的發展而受到業界青睞。利用5G的東風,Qorvo也在進行了幾次收購。在這些收購中,我們不僅看到Qorvo不僅豐富了射頻產品線,還積極拓展了非射頻產品的業務。在非射頻產品線中,Qorvo採集Active-SemiInternational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5g射頻連接器上市公司排名介紹
    射頻同軸連接器射頻同軸連接器的命名方法型號命名射頻同軸連接器的型號由主稱代號和結構代號兩部分組成,中間用短橫線「-」隔開。主稱代號射頻連接器的主稱代號採用國際上通用的主稱代號,具體產品的不同結構形式的命名由詳細規範作出具體規定。結構形式代號射頻連接器的結構。本文介紹了十大5g射頻連接器上市公司。
  • 「晶片」的開發
    康希通信的新產品康希通信亮相於mwc,發布了全新的射頻前端系列晶片,全球領先的gaas/cmos高線性射頻晶片設計的技術,趙銘通信長期的專注於開發高線性低功耗的射頻前端的晶片,日前已經成功的推出了5g射頻前端pa以及fem晶片和wlan/5gnr微基站射頻前端的pa晶片,產品的研發應用副總監趙銘宇表示,這次入圍決賽的5g射頻前端晶片應用在5g的微基站
  • 專注於射頻微波集成電路設計,「至晟微電子」提供5G射頻前端晶片...
    文 | 美雲 編輯 | 戀迦(bjjh@36kr.com) 圖 | 至晟微電子 5G時代到來,新架構的基站和終端設備對射頻晶片的需求增長了一個數量級以上,這對於射頻微波集成電路產品行業的研發與生產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36氪近期了解到一家專注於射頻微波集成電路設計的高科技企業「南通至晟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5G射頻晶片公司力通通信完成Pre A輪近億元融資
    力通通信發源於北京中關村,團隊包含來自清華大學通信專家、射頻晶片設計行業內資深專家以及擁有多年創業經驗的創業者,具有豐富的RFIC晶片研製經驗和通信射頻模組及系統研發能力。公司致力於射頻相關晶片的研發與產業化,可重構射頻晶片、射頻模組及專業通信系統的研製與應用。公司產品可應用於移動通信、車聯網、特殊通信、廣播電視、白頻譜應用、物聯網、行業專網以及醫療健保和生物傳感等垂直應用領域。
  • 被華為禁令重創後,射頻晶片龍頭思佳訊將迎來5G曙光?
    射頻晶片龍頭思佳訊 (NASDAQ:SWKS)將於周二盤後公布2019財年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本月初,另一家射頻晶片公司Qorvo Inc (NASDAQ:QRVO)發布的財報表現強勁,重振了圍繞5G晶片的樂觀情緒,也使得思佳訊在財報公布之前積累了不少看漲人氣。
  • 華為看家本領:一文看懂射頻晶片原理與發展前沿
    一、概述射頻晶片是指轉換射頻信號和基帶信號的晶片。發送信號時,射頻晶片將基帶信號轉換為指定頻段的射頻信號,通過天線發送至基站;接收信號時,射頻晶片將天線接收到的特定頻段的信號轉換為基帶信號傳遞到基帶晶片。
  • 全球主要射頻晶片器件廠商盤點
    手機上的射頻晶片佔到整個線路板面積的30%~40%。手機中所有核心器件都國產化了,唯獨有射頻器件,95%還是歐美廠商主導。這個現象是不正常的,肯定會被打破,中國晶片公司的機會最大。」前不久,華為海思RF射頻專家這樣評論道。
  • 高通5G Modem與無線射頻晶片需求大幅上升
    打開APP 高通5G Modem與無線射頻晶片需求大幅上升 劉戈雨 發表於 2020-12-18 11:09:50 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電腦、電視、智能手錶等電子產品都離不開晶片的支持,我們對這些電子產品的需求越大,晶片產業的發展也就越快。
  • 智芯文庫 | 解析:射頻晶片工作原理、射頻電路分析
    在手機終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晶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的關係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其中射頻最早的應用就是Radio——無線廣播(FM/AM),迄今為止這仍是射頻技術乃至無線電領域最經典的應用。基帶則是band中心點在0Hz的信號,所以基帶就是最基礎的信號。
  • 向著宇宙星辰進發,衛星通信射頻晶片流光溢彩
    車載導航儀、行車記錄儀、北鬥授時手錶……如今,很多衛星導航產品都已用上了衛星導航晶片。聽起來如此高端的「衛星通信射頻晶片」,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產品呢?射頻晶片,是能夠將射頻信號和數位訊號進行轉化的晶片。具體來看,包括濾波器、RF收發機、功率放大器(PA)、低噪聲放大器(LNA)、射頻開關(Switch)、天線調諧開關(Tune)等。   拿濾波器而言,射頻濾波器的作用是保留特定頻段內的信號,將特定頻段外的信號濾除,從而提高信號的信噪比及抗幹擾性。
  • 華為nova 5z BOM揭秘:沒有美國元器件,射頻晶片如何實現國產化
    除此之外,華為nova 5z還有哪些特別之處,接下來我們從元器件角度分析一下這款產品。 華為Nova 5z整機使用了11顆海思晶片,其中射頻方面主要晶片便佔據7顆之多,真正在4G手機上實現了射頻晶片的國產化的同時做到了在4G手機上的去美國化。 射頻晶片完全國產化 華為nova 5z是去年10月份發布的4G機型,從BOM表披露的情況來看,已經做到了射頻晶片完全國產化。
  • 電巢:射頻晶片超詳細原理講解
    在手機終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晶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的關係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