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黑膠唱片大多來自黑膠時代的音樂人

2021-01-08 騰訊網

黑膠唱片的銷量在美國已經連續14年保持增長,資訊時代的到來並沒有淘汰掉黑膠,反而點燃了人們對老唱片的情懷。

2019年黑膠唱片銷量比2018年上漲14%,高達1880萬張,相較2006年黑膠唱片剛剛開始復興的時候銷量已翻20倍。

根據《尼爾森2019年末音樂報告》,黑膠唱片銷售量在美國佔專輯銷售總量的17%,非常可觀。但是算上流媒體播放和單曲下載,黑膠唱片銷售量就只佔專輯等量音樂消費的2.4%了。其中,經典老歌佔了黑膠唱片銷售量的大頭。

尼爾森數據的報告中得出過一項有趣的結論,在過去十年裡銷售量最高的八張黑膠唱片中,有五張是在流媒體平臺Spotify的創始人Daniel Ek出生前發行的。其中銷售量排名第一的是Beatles的標誌性專輯《Abbey Road》,在2010年到2019年中售出了超過五十萬張。

暢銷的黑膠唱片大多數錄製的是黑膠時代的音樂。根據尼爾森統計,2018年The Beatles售出了32.1萬張黑膠,佔據銷量榜首,Pink Floyd和David Bowie分別位列第二、第三名。前十名中只有Panic! At the Disco一位當代音樂人。

雖然黑膠唱片的復興對音樂產業的總體影響並不大,但見證這項一百多歲高齡的技術起死回生還是很有紀念意義的。在CD出現以後,大部分黑膠生產線已經被回收拆解,現存黑膠唱片工廠的產能供不應求,可見樂迷們對黑膠唱片的熱情。

那麼既然有流媒體這麼方便的音樂收聽方式,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要買黑膠唱片呢?

很多高保真音質愛好者認為,黑膠唱片有更好的音質,但是大部分的非資深樂迷有其他的購買理由。一份由YouGov實施、BBC發布的調查顯示,一半的黑膠唱片買家從不用它們來聽音樂。一些買家用黑膠唱片裝飾房間,還有一些只是為了支持他們喜歡的音樂人。另外,有45%的受訪者表示會現在流媒體上聽過一張專輯以後再決定要不要購買黑膠版唱片。

黑膠唱片銷量的穩步增長,暗示著這一產業連同經典老歌一起的復興。這個幾乎統治了20世紀音樂產業的音樂媒介在今天依然保持活力,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編譯來源:

《Classics Dominate LP Sales in the U.S.》

《The Surprising Comeback of Vinyl Records》

《Vinyl Resurgence,Style over Substance?》

《LP Resurgence Led by Vinyl-Era Artists》

音娛觀察 | 音樂行業邊界被打破,這筆收購案透露出什麼發展趨勢?

Melody VR收購音樂流媒體平臺Napster,虛擬實境技術與流媒體的融合已成未來趨勢。

案例池 | 復興潮背後,推手嘿喲音樂的「黑膠新零售」邏輯

年輕人在哪呢?他們不在Shopping mall,就在去Shopping mall的路上。

相關焦點

  • 黑膠唱片是數位音樂時代的「文藝復興」嗎?
    但即便如此,由於消費門檻較高,黑膠始終未在大眾層面落地生根。20世紀90年代起,數位訊號代替了黑膠的模擬信號,音樂的發展進入數字時代,黑膠唱片生產線被大量淘汰;1992年,我國進入了「CD時代」,再後來,隨著MP3技術的誕生和網際網路的發展,音樂的傳播幾乎不再需要任何物理介質,CD和實體專輯銷量持續下滑。1998年,我國最後一個黑膠生產線宣布關停,國產黑膠進入了斷代期。
  • 逆流而上的黑膠唱片 數位趨勢下的一支奇兵?
    黑膠唱片的前世今生 作為20世紀的主流音樂載體,黑膠唱片可說是一個時代的記憶。 1877年,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發明了留聲機。
  • 「黑膠唱片」到底是啥?
    上一期入門三十三問,我們講述了黑膠唱片是不是有錢人的遊戲。在後臺留言中,我們發現不少朋友對黑膠唱片有著極其模糊的認知,比如把膠木唱片與乙烯基唱片、SP與LP混為一談。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黑膠唱片」到底指的什麼?這要從一百多年前唱片誕生的那天說起,你可能在哪讀到過愛迪生發明了唱片。
  • 關於黑膠 | 從零開始,認識什麼是黑膠唱片
    這種材料原本是透明的,因為生產過程中加入黑色,通稱黑膠,所以LP又稱為黑膠唱片。LP指的是能夠長時間播放的黑膠唱片,這是相對LP之前的SP黑膠唱片而言,因為以前的唱片播放時間更短,12寸78轉唱片一面大約只能播放5分鐘音樂,而黑膠唱片每分鐘33又1/3轉每面大約可唱20分鐘。SP並不是Short Playing,而是Standard Playing的意思。
  • 索尼發布黑膠唱機PS-HX500 把你的黑膠唱片數位化
    在這看似不可逆的數位化浪潮中,黑膠成為了一個少有的逆潮流者,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根據Nielsen SoundScan的預測,2017 年美國的黑膠唱片銷量將達到4000萬張,相比十年前翻了40倍。而在國內,相信大家也能發現身邊買黑膠、聽黑膠的人明顯多了起來。  有了黑膠唱片,購買一臺黑膠唱機也被提上了很多人的日程。
  • 連張學友都要跑日本才能壓制的黑膠唱片,正在以何種方式「回潮」?
    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kes;Ingram Washington 我們準備了一段看起來有點「裝」的開場橋段,這個開場音樂不是來自音控老師的電腦,也不是我們手機中的網易雲音樂或者QQ音樂,而是來自於這張真實的、藉由物理方式發聲的黑膠專輯。
  • 黑膠唱片:一分鐘33轉的浪漫
    骨哨毋庸置疑,人類對音樂的審美和追求,自遠古至今,從未停止。所幸,我們用了七千餘年的時間,創造了保存音樂的方式:1931年出現的黑膠唱片、1963年出現的卡帶、1978年出現的CD光碟、1998年出現的MP3、2004年出現的在線數位音樂......其中,最富有儀式感和珍藏價值的,當屬黑膠唱片。
  • 黑膠唱片回潮—回到最初的音樂載體,那一直都存在的黑膠唱機
    黑膠唱機的誕生源於愛迪生,愛迪生發明了第一臺留聲機,而後來,留聲機也通過慢慢的演變和改進成為了現在各式各樣的黑膠唱機。黑膠唱片的衰落與復興而黑膠唱片雖然不斷在發展,從78轉的黑膠,後來慢慢發展到45轉、33轉,黑膠唱片的材質也開始慢慢變得更加耐用,但磁帶與CD的出現,音質的改良與便捷,直接的衝擊著黑膠行業的發展,而1998年,國內的最後一條黑膠唱片生產線關閉。
  • 【美人蕉】-黑膠唱片
    黑膠唱片,習慣又稱「膠木唱片」(英文 Standard-playing Record,78-rpm Record,簡稱SP)指轉速78轉每分鐘,
  • 黑膠老唱片:走向大眾的小眾收藏
    在剛剛過去的2014拍賣市場,黑膠唱片的收藏和投資看似波瀾不驚,卻是暗流湧動。不同於其它投資功能明顯的收藏品,老唱片帶給持有者更多的是「耳朵的愉悅」。發燒友們收藏老唱片,圖的不是短期內增值變現。黑膠獨特的時光記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收藏圈裡來。   在懷舊的時代,黑膠唱片正在重獲新生,由小眾珍玩漸進為大眾收藏。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在海口,有這樣一位黑膠唱片「發燒友」,他叫陸善存。在這個圈子裡,陸善存被親切稱為「老陸」,是公認的資深黑膠「發燒友」。20多年裡,他收藏了3萬張黑膠唱片,囊括古典音樂、民樂、港臺流行樂等,花費數百萬。  記者 鍾起的/文 李志良/圖  「尋找黑膠過程中,最開心的時刻就是買到自己喜歡並且找了很久的唱片。每買到一張珍貴的黑膠唱片我的心情都會激動好幾天。」
  • 龍崗佳音王黑膠亮相北京,MPK黑膠書店(北京)開業
    MPK黑膠書店(北京)整體經營面積1000平方米,主營區域細分為黑膠唱片體驗區、黑膠唱機體驗區、箜篌樂器教學體驗區、暢銷精品書籍區、兒童課外讀物區、文學、人文經管等類別書籍展示區,同時配置了可以容納200人的多功能活動會議空間,便於開展多樣化音樂生活新體驗。
  • 黑膠唱片和磁帶逆襲 英國黑膠唱片銷量創30年新高
    然而並沒有擋住黑膠唱片的升溫勢頭,越來越多的人瘋狂購買黑膠唱片收藏,除了黑膠之外磁帶的漲幅也同樣驚人!黑膠又稱LP、long play,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黑膠唱片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佔據了統治地位。磁帶則在20世紀80、90年代銷量達到頂峰,2000年之後開始急劇下滑。
  • 黑膠唱片真的不耐用?我們找了60人聽了聽播放100遍後的黑膠
    在第二期黑膠入門33問中,我們詳細介紹了黑膠唱片的種類和發展簡史。 這期我們來探討一下,一張黑膠唱片到底能用多久?,便來自PVC一詞中的V——「Poly Vinyl Chloride」。
  • 成都· 復古日記|黑膠唱片,不只是音樂
    提起黑膠唱片你會想起什麼?懷舊?復古?文藝?還是你記憶裡某段聲音。請聽·黑膠唱片「當唱針在轉動的唱片上化下一個個圈紋,這樣的時光是幸福的。」不同於聽數位音樂的直接感,當你在聽黑膠時,光是看著唱針在轉動的唱片上下划動出一個個圈紋的時光,都是幸福的。
  • 黑膠唱片起死回生,它為何成了逼格的象徵?
    同時去年6月,16年前被關停的美國黑膠唱片製造工廠Disc Makers也宣布將重啟生產線。美國很多歌星也開始以黑膠唱片作為首發材質。更瘋狂的是,最近臺灣黑市流出的盜版《唐朝》黑膠都被瞬間秒殺。黑膠唱片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用來貯存聲音信號的載體,最早的黑膠唱片為每分鐘78轉的單聲道唱片,上世紀60年代後發展為每分鐘33轉的雙聲道立體聲唱片。1982年,來自瑞典的ABBA組合發行了名為《The Vistors》的專輯,打開了CD唱片的大門。至此,數位訊號代替了黑膠的模擬信號。CD對幹擾和噪聲不敏感,在音質上帶給人們近乎完美的聽覺享受。
  • 黑膠唱片的工作原理
    黑膠唱片現在玩的人越來越多,聲音確實很好聽,它是理想的音樂重播介質。我們首先簡單說一下黑膠唱片是如何刻出來的,音樂是如何附著在唱片的溝槽中的。可見,製作黑膠唱片沒有任何添油加醋,音質是否還原度高直接和母帶有關,當然和刻片的角度也會有一定的關係,越精準的刻片聲音也是越好的。而在重播黑膠唱片時,其實是儘可能還原了刻片的過程,例如唱頭的唱針在溝槽中循軌摩擦,模仿刻片頭讀取音樂信息,經過唱頭轉換成電壓電流的形態,然後通過後端唱放、升壓牛和功放進行信號放大,最後使得音箱單元震動發出聲音,這就是我們聽到的音樂了。
  • 世界唱片店日丨全球黑膠迷必去打卡的唱片店
    4月21日,第11個「國際唱片店日」之際,再次提醒我們,音樂不死,唱片不死。來自全球各地的十家唱片店,有曾經擁有輝煌歷史的國際連鎖唱片店,也有在地球某一個角落堅守音樂的獨立唱片店,一樣的是,它們溫暖著每一個喜歡音樂的人。
  • 唱機都沒有的他們,為什麼拼命買黑膠唱片
    那現在愛用雲音樂服務年輕人,是怎麼看待 「黑膠」 這種年事已高的產品呢?雲音樂服務和黑膠唱片之間,又存在什麼關係?調查機構 ICM Unlimited Research 就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項調查,他們在調查後得出的結果是:「雲音樂能夠帶動黑膠唱片的銷售。現在使用雲音樂服務的年輕人,有一部分人會因為他們在網絡上聽過這首歌,而去購買一張相關的黑膠唱片。
  • 炒股不如炒黑膠,幾十塊的唱片才是潛力股
    在研發和製作mini黑膠唱機之前,他們曾嘗試推廣12寸黑膠唱片,但發現難度太大,傳統黑膠唱片機和唱片的成本太高,動輒上千元的投入,是阻礙黑膠唱片進入大眾化市場的一大「攔路虎」。「我們想通過這種形式,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黑膠的文化,體會物理髮聲的樂趣所在。這相當於一塊敲門磚,當更多人真正喜歡上這種文化的時候,才會真正體會黑膠唱片的魅力。」Joker告訴零售君。黑膠唱片市場回暖黑膠唱片興起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國內大眾消費力有限,就此錯過了一個屬於黑膠唱片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