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春舞曲》《半個月亮爬上來》《達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著名作曲家王洛賓一生留下了太多廣為傳唱的歌曲。據考證,王洛賓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北京師範大學的畢業生,為致敬這位傑出校友,北師大曆時兩年打造出一部原創音樂劇《往事歌謠》。
資料圖 王洛賓 張風攝
王洛賓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才華橫溢的他離開學堂後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在祖國的大西北,他採集民族音樂的精華,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西部歌王」。《往事歌謠》的編劇錢曉天選取了王洛賓人生中非常具有戲劇性的一個片段:1941年,王洛賓因被國民黨反動派懷疑是共產黨關入沙溝監獄。《往事歌謠》的故事就此展開,在獄中,王洛賓結識了共產黨員老羅和音樂摯友老白。現實與回憶交疊,王洛賓逐漸醒悟,加入救國圖存的青年人當中。從「小我」文藝青年到具有使命感的「大我」藝術家的轉變,是《往事歌謠》的故事核心所在。
作為音樂劇,《往事歌謠》要解決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怎樣運用王洛賓已有的經典作品。「如果完全不用王洛賓的音樂,觀眾們會覺得很奇怪,也會有一種疏離感,因為他的作品大家太熟悉了;但如果完全用王洛賓的音樂,用歌曲來創作故事情節,又會弱化整部劇的核心。」作曲朱傑介紹,幾番磨合後,最終,《往事歌謠》的音樂三分之一來自王洛賓的歌曲,比如《風陵渡的歌聲》《掀起你的蓋頭來》,三分之一為原創,剩下的三分之一化用發展了王洛賓的音樂素材。「最後的這個部分是最難創作的,我們不光融合了王洛賓的作品,也運用了那個年代音樂先哲的元素,潛在地表達他們對王洛賓的影響。」《往事歌謠》同時展現了王洛賓青年時代的很多作品,「像《我要戀愛》這樣的歌曲,是王洛賓很年輕的時候創作的,可能不是那麼流行,但也非常有意義。」
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創排屬於自己的劇目,能夠綜合聲樂、作曲、舞蹈、舞臺設計等各種專業門類的音樂劇成為了許多學校的首選。近期,北京的舞臺就上演了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天地運河情》、大連藝術學院《追夢·青春》等音樂劇。《往事歌謠》也是一部這樣的作品:北師大美育中心主任、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胡志峰任總策劃,影視傳媒系主任楊乘虎任製作人,舞蹈系主任肖向榮任總導演,副教授朱傑任作曲。來自影視傳媒系、數字媒體系、音樂系、舞蹈系、美術與設計系、書法系、藝術學系的100多名學生都參加到了《往事歌謠》的幕後製作和臺前演出中。
北師大作為教學單位,與專業院團的出發點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不追求所謂的商業上的成功。」肖向榮說,「有了這次『實戰』的經歷,我們的學生會明白,從事這個領域需要具備哪些能力,達到哪些標準。」在劇中飾演王洛賓的音樂系研一學生楊盛欽非常慶幸,能夠在走出校門之前就參演一場專業的音樂劇,「這是我第一次演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劇,我能感覺到自己的演唱、舞蹈、戲劇表演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肖向榮同時透露,《往事歌謠》將一直在北師大演出。「這會是一部常演常新的戲,每年都會有畢業的學生離開,也會有新的學生加入,王洛賓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應該一代代傳承下去。」學生演員身上的「青澀感」也是肖向榮格外看重的,在很大程度上,他們與《往事歌謠》互相成就。「那種沒有經過『套路』訓練、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往事歌謠》這部聚焦王洛賓青年時代的作品所需要的。」
(原標題:高校音樂劇應該教會學生們什麼)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高倩
流程編輯 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