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樂劇應該教會學生們什麼?我們不追求所謂的商業上的成功

2021-01-04 北晚新視覺網

《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春舞曲》《半個月亮爬上來》《達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著名作曲家王洛賓一生留下了太多廣為傳唱的歌曲。據考證,王洛賓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北京師範大學的畢業生,為致敬這位傑出校友,北師大曆時兩年打造出一部原創音樂劇《往事歌謠》。

資料圖 王洛賓 張風攝

王洛賓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才華橫溢的他離開學堂後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在祖國的大西北,他採集民族音樂的精華,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西部歌王」。《往事歌謠》的編劇錢曉天選取了王洛賓人生中非常具有戲劇性的一個片段:1941年,王洛賓因被國民黨反動派懷疑是共產黨關入沙溝監獄。《往事歌謠》的故事就此展開,在獄中,王洛賓結識了共產黨員老羅和音樂摯友老白。現實與回憶交疊,王洛賓逐漸醒悟,加入救國圖存的青年人當中。從「小我」文藝青年到具有使命感的「大我」藝術家的轉變,是《往事歌謠》的故事核心所在。

作為音樂劇,《往事歌謠》要解決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怎樣運用王洛賓已有的經典作品。「如果完全不用王洛賓的音樂,觀眾們會覺得很奇怪,也會有一種疏離感,因為他的作品大家太熟悉了;但如果完全用王洛賓的音樂,用歌曲來創作故事情節,又會弱化整部劇的核心。」作曲朱傑介紹,幾番磨合後,最終,《往事歌謠》的音樂三分之一來自王洛賓的歌曲,比如《風陵渡的歌聲》《掀起你的蓋頭來》,三分之一為原創,剩下的三分之一化用發展了王洛賓的音樂素材。「最後的這個部分是最難創作的,我們不光融合了王洛賓的作品,也運用了那個年代音樂先哲的元素,潛在地表達他們對王洛賓的影響。」《往事歌謠》同時展現了王洛賓青年時代的很多作品,「像《我要戀愛》這樣的歌曲,是王洛賓很年輕的時候創作的,可能不是那麼流行,但也非常有意義。」

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創排屬於自己的劇目,能夠綜合聲樂、作曲、舞蹈、舞臺設計等各種專業門類的音樂劇成為了許多學校的首選。近期,北京的舞臺就上演了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天地運河情》、大連藝術學院《追夢·青春》等音樂劇。《往事歌謠》也是一部這樣的作品:北師大美育中心主任、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胡志峰任總策劃,影視傳媒系主任楊乘虎任製作人,舞蹈系主任肖向榮任總導演,副教授朱傑任作曲。來自影視傳媒系、數字媒體系、音樂系、舞蹈系、美術與設計系、書法系、藝術學系的100多名學生都參加到了《往事歌謠》的幕後製作和臺前演出中。

北師大作為教學單位,與專業院團的出發點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不追求所謂的商業上的成功。」肖向榮說,「有了這次『實戰』的經歷,我們的學生會明白,從事這個領域需要具備哪些能力,達到哪些標準。」在劇中飾演王洛賓的音樂系研一學生楊盛欽非常慶幸,能夠在走出校門之前就參演一場專業的音樂劇,「這是我第一次演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劇,我能感覺到自己的演唱、舞蹈、戲劇表演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肖向榮同時透露,《往事歌謠》將一直在北師大演出。「這會是一部常演常新的戲,每年都會有畢業的學生離開,也會有新的學生加入,王洛賓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應該一代代傳承下去。」學生演員身上的「青澀感」也是肖向榮格外看重的,在很大程度上,他們與《往事歌謠》互相成就。「那種沒有經過『套路』訓練、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往事歌謠》這部聚焦王洛賓青年時代的作品所需要的。」

(原標題:高校音樂劇應該教會學生們什麼)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高倩

流程編輯 TF003

相關焦點

  • 《死亡詩社》教會我們,即使孤獨前行,也絕不毫無疑義的活著
    《死亡詩社》教會我們,即使孤獨前行,也絕不毫無疑義的活著不知道你看過多少電影,在這一生中看過的電影中,最驚豔的一段是什麼。起碼對於我來說,就是《死亡詩社》中,最後一段的時候,一群學生站到桌子上,最後說出了一句「Oh Captain! My Captain!」
  • 專訪鍾麗芳:百老匯商業模式更值得學習 國內音樂劇市場機遇與困難...
    因為我的目標是將來全球授權去演出,而不只是為了在國內做巡演,所以最終的呈現一定得是國際化的音樂劇效果。記得和金沙集團威尼斯人劇場的總裁Chantal溝通《不能說的秘密》在海外演出的事宜,其實她作為演出公司的總裁,對於決定要買我們的劇時也很忐忑,因為這是他們歷史上第一次買原創華語音樂劇,不確定效果如果。
  • 《明日之後》輻射高校結局是什麼 輻射高校6大結局劇情匯總詳解
    突然襲擊搜救隊的瘋教授,散落一地的研究筆記,面對學生堅持向上的決心,我們又該作何抉擇... 倖存者們好呀,自從上次盤點了輻射高校中6個結局後,倖存者們紛紛催著明明趕緊爆料後面的劇情結局呢。
  • 明日之後輻射高校結局怎麼觸發 輻射高校結局匯總
    輻射高校第二季結局的結局有哪些,如何才能觸發這些結局,現在輻射高校第二季已經正式開啟,每一季的結局也都是不同的,那麼這一季的結局有哪些呢,有什麼條件可以達成結局呢
  • 明日之後:臺服輻射高校第三賽季已經來了,我們的高校還有多久
    作為教會的第三大學中最高的建築,經過兩個賽季的開發,現在展現在玩家面前的層數已經越來越高,不知道最後是不是有幸成為明日之後中的「杜拜大樓」。話說教會是真有錢,科技會都沒能力建造這麼高的樓層,而教會竟然把她建造在第三大學,也不知道所謂的第一大學和第二大學裡面有著什麼樣的神奇建築。咱們言歸正傳,昨天白髮無意中看到了一則臺服的預告公告。公告名為輻射高校,救援啟動。
  • 福音派教會應該怎樣看待靈修神學
    天主教是異端,在華人教會中推動天主教的東西,是否有不妥之處?請問福音派教會應該怎樣看待此事?答:你的問題,先從第一個重點來提:天主教是異端嗎?天主教裡面有沒有異端的教訓呢?天主教有沒有錯異的神學思想?有!天主教對基督的獨一性、基督的救法、基督的救主的位份是獨一的這幾方面,因為有某些胡塗的教導,產生了侵害的作用。天下人間除了耶穌基督以外,沒有賜下別的名,使我們能夠靠著得救的。
  • 暫別劇場的日子,讓家變成劇場:我們請音樂劇演員們列了一份「最愛...
    暫別劇場的日子,讓家變成劇場:我們請音樂劇演員們列了一份「最愛清單」▸藝起前行◂ 2020-03-14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校學生微博上找人代跑一千米 生意火報酬多樣
    徐贇 整理  中長跑考試注意事項  不僅是中小學女生鍛鍊少,大學生也不愛動  冬季即將來臨,很多高校開始隨之開展冬季長跑,再加上長跑考試,讓學生們大呼頭疼。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面對如此頭疼的問題,有些學生早有準備,代跑在高校中變得越來越普遍,以前這個不能說的秘密越來越公開。
  • 高校十一繼續封校,學生有家不能回,校領導雙標封校為了什麼?
    對於這種一刀切的管控方法,學生們也無可奈何,只得苦苦熬到十一解封。然而近日多所高校公布十一活動安排,選擇繼續封校。正值十一中秋重合,雙節臨門,學生卻有家不能回,團圓不在,而學校教職工甚至外部人員卻能夠自由出入,那麼學校有家不能回,校領導雙標封校為的是什麼?
  • 我們應該教會年邁的父母親使用智慧型手機
    作者應該是一位老人。文中說到智慧型手機對老人設下的屏障,不會用智慧型手機,不僅刷不了健康寶,難坐火車,難乘地鐵,就是上超市買菜都不方便。 手機文中說,把什麼規則都放在智能機上,是對老人平白設置障礙。尤其是疫情期間,手機上的交易,佔了絕大部分。連醫院預約掛號都得用智慧型手機。
  • 文藝近距離 |推薦幾部可以在家看的音樂劇
    如果問起在家多少天了,可能你自己都已經記不清了,一次疫情無意間把我們的生活節奏放慢。當生活的腳步放慢,我們的心卻無法安於慢生活。可是那些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每一個在為了打贏這場戰役而付諸努力的人,都讓我們再一次的相信未來。疫情之下,待在家中就是為祖國做貢獻。
  • 用鬥地主比賽管理學生,告訴了我們真正稀缺的是什麼
    為了讓學生不出去亂逛,很多大學想出了各種辦法。山西太原師範學院就想出了一個「妙招」,在學校裡為開學同學舉辦鬥地主比賽,學生可以自己報名參加,還有獎品。學生們很歡樂,幸福來得挺突然。 一、鬥地主比賽是大學的「幸福時光」麼 結果當然很容易判斷出來。
  • 《明日之後》輻射高校有哪些結局 輻射高校各個結局分享
    ,學生們決定跟隨教授的腳步,堅定向上前進。經過我和英格麗一番商討後,決定前往阻止學生盲目向上。 然而在搜救過程中,搜救隊卻到疑似教會大學教授的突然襲擊,面對前方未知的危機,我提議和英格麗繼續進行搜救,其他隊員留在這裡等待克裡斯救援。 隨後不久,搜救隊員紛紛受到了詭異幻聽的影響,而英格麗卻不知去向。
  • 985高校也會「名不符實」?這三所大學讓不少學生後悔,慎重報考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很多高校也在迅速發展,不少高校都迎來不錯的發展,因此名單上的高校也會進行適當的更換。小編要和大家說的三所大學也是「985」重點高校名單上的,不過有部分高校卻讓不少學生感到失望,出現了「名不符實」的情況,學生們報考選擇一定要慎重!
  • 高校視窗|浙金院學子線上實踐普及性教育——性教育護童,讓我們...
    除了在線上觀看的觀眾們,「護童」團隊與江山市江南文化教育培訓學校合作,組織該校學生線下觀看直播。直播平臺選在「騰訊會議」,線上與線下觀看人數達到50人。「護童」團隊在騰訊會議平臺開展關於兒童性教育知識的線上公益宣講活動,孩子們在教室裡端坐觀看,更有加入會議直播間的線上觀眾頻頻互動。
  • 本土音樂劇: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數理公式」
    即便是偏重於演唱的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的女主演克裡斯汀,在劇中前兩場戲裡,也是要同芭蕾舞群眾演員們一起穿上足尖鞋,從作為群眾演員中脫穎而出的主要角色的人物設定開始。 然而,目前國內的一些音樂劇作品,雖然演員的聲音基礎很好,但是「不加控制的激情」「聲嘶力竭的吼叫」「炫技的高音」「不在人物之中的凹造型」等無節制、無分寸感的表演在舞臺上比比皆是。演員陶醉在「自我」的世界中,而非讓角色真正地「活」在舞臺上。似乎所有音樂劇的表演就應該在這同一種「音樂劇範兒」的模式中。
  • 新民藝評|科學孵化讓我們自己的音樂劇也亮起來
    但是,音樂劇的創作成本不低,需要調動的資源也更複雜,因此當大量年輕人投身到音樂劇的創作中時,一個能夠連接創作者、業內人、觀眾的平臺就顯得十分必要,而幫助青年編劇、作曲、演員等穩步成長的科學孵化機制,就更重要了。圖說:2020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落幕 官方圖在2020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展演作品中,我們看到從事音樂劇創作的年輕人,顯現出更好的創作基礎和藝術視野。
  • 當代學生們應該買什麼手機?
    今天看到一篇老新聞,有一位穿著樸素的中年人,給自己孩子買手機,手機也還可以是OPPO的,孩子拿的應該是一個旗艦機,當中年人顫顫巍巍地從兜裡拿出來一沓100元之後,孩子拿著手機就走了,連看都沒有看。對於這種現象和道德理論,家庭教育方面我就不做評論了,畢竟我也沒資格說些什麼。但是這種現象真的很不好。
  • 幕後| 從2016到2020,關於音樂劇《兩個人的謀殺》你所不知道的事
    我一直秉承的理念是音樂劇演員不應該僅僅會唱歌,他的表演和他的唱歌匹配度應該是一致的。在表演和唱歌這兩方面,我覺得有很多音樂劇演員是符合這個標準的,包括我們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一些男演員也都符合標準,但是最大的問題是他們不能彈鋼琴。所以首輪演出我們甚至是做了第二種打算,就是《兩個人的謀殺》的舞臺上出現三位男演員,其中有一位是鋼琴伴奏。
  • 教育真正的意義應該是什麼?
    很難有人能夠靜下心來好好陪伴家人孩子,更少有人能夠真正潛心思考什麼是教育,我們國家當前存在的教育問題是什麼、教育應該如何改革的問題。但有一個人她卻做到,她用一篇文章深刻剖析了疫情之下我們暴露出來的教育問題。這個人就是育中方略教育集團總校長,陳立。(以下簡稱陳總)重讀陳總的《我們對於教育的認知被這次的疫情扒了個一乾二淨》這篇文章,感觸頗深。下面我就結合文章談一談我的閱讀感受以及這篇文章帶給我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