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系「衝擊」汽車CMOS晶片

2020-10-28 高工智能汽車

隨著車載攝像頭搭載數量的快速增加,一方面對於核心CMOS晶片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另一方面,也在加速這個細分市場的競爭程度。

今年8月,華為旗下投資公司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宣布投資參股安防領域CMOS圖像傳感器隱形冠軍—思特威(SmartSens)。

這家成立於2011年的國內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設計公司,避開了傳統巨頭壟斷的手機市場,轉而切入安防市場並快速佔據市場領先位置。

就在華為宣布投資的幾乎同一時間,思特威首次推出首款車規級圖像傳感器產品,同時亮相的還有面向智能交通監控的產品。

如今,思特威再次宣布推出一款面向艙內應用(包括DMS)的車規級圖像傳感器產品,意味著這家華為系公司全面進軍汽車行業。

一、百億美元大市場

3年前,CMOS傳感器剛剛經歷一輪全球需求的爆發增長期,智慧型手機及其他移動終端、安放監控行業是主要的推動力。

如今,隨著智慧型手機、傳統安防監控領域步入低速增長期,CMOS圖像傳感器需要尋找一個新的高速增長行業。

目前,在全球汽車市場,安森美、索尼、三星、豪威佔據市場主要份額。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汽車圖像傳感器約10億美元市場。

按照未來三年車載攝像頭配置數量變化(車內新增1-3顆、車外從之前的5顆逐步增加了8-12顆),市場將持續受益智能化滲透率提升。

此外,高階產品需求開始出現,從傳統的100-200萬像素逐步提升至500-800像素。而自動駕駛系統對於攝像頭要求更加複雜,性能更高。

不過,相比於其他領域,汽車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市場,對於企業來說,沒有失敗的空間。

作為思特威AT系列首顆車規級圖像傳感器產品,SC100AT具有高達140dB的超高動態範圍,以極其出色的高品質明暗細節成像應對車內/外的強烈光線變化。

此外,SC100AT通過搭載思特威特有的PixGain HDR®技術可實現出色的無拖尾成像,而低至0.58e-的讀出噪聲,更使其能夠在低光照環境下輸出清晰、細膩的夜視影像畫面。

而此次新推出的適用於DMS系統的SC133GS CMOS 130萬像素CMOS傳感器,在低光駕駛環境下,超高靈敏度(QE @ 940 nm > 40%)能夠讀取近紅外光。

結合120 fps幀速率和單幀HDR技術,提供實時圖像清晰可見明暗細節,準確地捕捉最細微變化。

與此同時,思特威還在今年6月發布其專有的LED閃爍抑制(LFS)技術,幫助CMOS圖像傳感器有效減輕LED閃爍帶來的危險,以支持ADAS及自動駕駛的特殊要求。

相比於其他同行已經推出的類似解決方案,思特威選擇了一種更獨特的方法,基於專有的QCell™技術增加了傳感器的靈敏度和動態範圍,以適應昏暗或波動的照明場景。

為了強化汽車業務,思特威還在今年6月宣布收購位於深圳的Allchip Microelectronics(安芯微),後者是一家專門為汽車應用提供CMOS圖像傳感器的公司。

思特威看中的是,到2025年,全球汽車市場攝像頭模塊將超過100億美元的龐大市場。

二、智能化的基礎

無論是鏡頭、模組還是CMOS,相比於車外ADAS的高性能(功能安全)要求應用,艙內DMS等應用要求相對較低,但同樣對成本、尺寸、功耗等等有更高的要求。

比如,豪威在今年推出的全球首款汽車晶圓級攝像頭CMOS傳感器OVM9284,尺寸為6.5 x 6.5毫米,功耗比平均水平低50%以上。

OVM9284基於豪威公司的OmniPixel 3-GS全球快門像素架構,能在940nm波長下提供量子效率,在接近或完全黑暗的情況下可以獲得最高質量圖像。

集成的全視圖像傳感器(圖像傳感器、信號處理器和晶片級光學器件),有3微米像素和0.25英寸光學格式,解析度為1280 x 800。

這款計劃在今年底量產的晶片級攝像頭,規避了傳統艙內攝像頭尺寸過大的弊端,方便汽車製造商和DMS方案商更靈活選擇安裝位置以及與座艙其他組件的集成。

「DMS可能是ADAS之後的下一個增長市場,因為駕駛員分心正成為一個主要問題,相應的監管和法規也在陸續推出。」行業人士表示,這幾年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都在不斷加碼。

與此同時,攝像頭也在成為智能化的重要元素。同時,視覺感知仍是adas及自動駕駛的重心所在。

以手機為例,2017年蘋果在iPhone的發布會上,約有10%的時間「推廣」攝像頭;去年,時間佔比接近50%,而不是其他手機功能。

如今,在汽車行業也是如此。搭載攝像頭的數量,以及攝像頭的像素也在成為新車智能化營銷的重點之一。

不過,對於思特威來說,汽車前裝導入周期較長,考慮到華為的投資入股,以及其在智能汽車領域進入量產階段,後續想像空間不小。

此前,因為美國的出口禁令,使得索尼暫停了對華為手機的CMOS傳感器出貨。這意味著,在汽車行業,華為同樣在通過投資參股的方式,扶持自有供應鏈體系。

而持續的資本加持,正在加快思特威進軍第二個「安防」市場。小米科技、安芯投資在本月對思特威進行了新一輪戰略融資,資金將用於加大對公司的創新投入,擴建晶片設計團隊。

相關焦點

  • cmos晶片銷量過8.5億?華為p20pro攝像頭晶片優越
    華為手機擁有最佳攝像頭晶片imx600作為代表款:華為p20pro作為旗艦手機行列裡拍照受之無愧的龍頭,榜上dxo拍照評測的華為p20pro必然有著當前最佳攝像頭晶片,imx600的遠超其它主流旗艦的cmos。
  • cmos晶片銷量過8.5億?華為p20pro攝像頭晶片優越
    華為手機擁有最佳攝像頭晶片imx600作為代表款:華為p20pro作為旗艦手機行列裡拍照受之無愧的龍頭,榜上dxo拍照評測的華為p20pro必然有著當前最佳攝像頭晶片,imx600的遠超其它主流旗艦的cmos。
  • cmos和ccd的區別是什麼【全面對比】
    導語: 關於 cmos 和 ccd 這兩個詞我想喜歡相機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吧,現在的主流相機基本上都是這兩種類型的鏡頭。但是我們知道歸知道,真正了解它的朋友有多少呢?兩者有什麼區別?孰好孰壞?相信在在電腦前的朋友知道的並不多吧,這就為我們購買相機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 華為新禁令或給晶片產業帶來巨大衝擊
    晶片為王美國通過「實體清單」切斷華為購買美國晶片等關鍵組件,清單于8月14日生效;根據今年5月升級的禁令,從9月14日起,包括臺積電在內的外國廠商將不能繼續替華為代工生產晶片。針對封殺,華為採取的一種迂迴策略是增加採購第三方廠商生產的晶片。最新修訂版的禁令堵住了這條路。
  • cmos和ccd的區別 cmos和ccd如何區分
    cmos是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的縮寫,指的是製造大規模集成電路晶片用的一種技術或用這種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而常見的感光元件還有CCD,cmos和ccd的區別在哪裡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汽車人」華為遭斷供,汽車晶片也會被「卡脖子」?
    華為早已布局汽車晶片,而汽車上電子晶片使用日益廣泛,價值也不斷提升。很不幸,它們也大量依賴進口。這就難免令人產生疑問,我國汽車生產,是否也會在晶片這個環節,被「卡脖子」?該問題很複雜,涉及到汽車晶片的權重、產業鏈條的情況、技術現狀,還涉及中企能力和發展問題。
  • 快看 | 華為禁令衝擊日韓半導體;聯發科晶片毛利或降至30%
    華為禁令衝擊日韓半導體產業華為受困于禁令,日韓半導體產業也面臨「一損俱損」的局面。例如知名大廠索尼,是華為定製相機傳感器的供應商,華為旗艦手機和部分中端主力機型幾乎全都會搭載IMX型號的CMOS,曾經華為依靠IMX600這顆經典傳感器將P20Pro打造成一代經典拍照手機。但現在,雙方合作已經完全停止。
  • 美國或允許晶片製造商向華為供應非5G業務有關晶片
    英國《金融時報》的一家報導稱,隨著美國放鬆對華為的制裁,華為可能會獲得一條潛在的生命線,允許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晶片製造商向華為供應零部件,只要它們不用於華為的5G研發。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美國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已告知科技公司,只要它們能夠證明自己的技術不支持5G,向華為供貨的許可證就可能通過。兩家亞洲半導體公司在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告中表示,它們對批准向華為重新供應的許可得到允許感到樂觀。據報導,其中一個表示,已經有人向他們暗示,行動裝置晶片不是問題。
  • 中國汽車晶片之痛背後,是華為模式or吉利模式
    從華為被限制至今,消費市場清楚的知悉著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存在著關於晶片的痛; 再從南北大眾因晶片供應被傳停產至今,消費市場又開始明白另一件事
  • 索尼IMX600/700,是定製CMOS而不是共同研發。
    從華為方面來看,華為並沒有說和索尼成立了一個共同的團隊去開發CMOS,而華為的傳感器也是以索尼的方式來命名的。而題主給的資料顯示,華為有很多相機的研發團隊。所以對於像IMX700這樣大概率是這樣的:華為的研發團隊會根據自己手機的需要,研發目前最適合自己手機、同時成像質量能夠吊打其他友商的手機,這是一個目標,所以他們從各個方面入手,如cmos、鏡頭模組、isp、算法等,在cmos這塊,他們提出了一整套自己的方案,比如要多少尺寸的底最合適,什麼樣的數據傳輸最能匹配麒麟的isp,用什麼樣的排列方式進光量最大能夠提升夜景拍照、多少像素比較合適而且不至於讓
  • 晶片禁令升級,為降低對美系廠商的依賴,華為或將採用聯發科晶片
    >如果是關注華為過往的消息的人都知道,因為晶片製造能力不強,所以華為很多晶片都是交由臺積電來生產,比如說華為的麒麟系列,失去了臺積電,華為只能夠重新尋找新的合作夥伴了。根據外媒報導,華為近日在大量儲備晶片以應對即將到來的&34;危機,雖然美國這次的制裁升級,但是也給華為留出了120天的緩衝期,也就是說,等這120天過去了,華為就很難再找到能夠為其生產晶片的合作商了。雖然華為現在緊急跟聯發科、紫光展銳等晶片企業下單,但是對於華為而言,這些晶片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
  • 華為「拓荒」第一步!如何構建「非美系」晶片生產線?
    餘承東如是描述華為當下的困境。面對川普政府針對華為的一系列極端壓制手段,華為流露出了強烈的生產自救渴望。近期諸多媒體爆料稱:華為已啟動「南泥灣」計劃,意在規避應用美國技術製造終端產品。華為今天的處境,就像抗戰時期的三五九旅,面對近乎無解的供應鏈短板,必須「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拼出一條「非美系」晶片設備生產線!
  • 華為系手機充電器採用比亞迪晶片:性能質量完美
    8月6日消息:據了解比亞迪半導體晶片導入華為系手機充電器:消息一出,充電器的出貨量就超百萬!隨著消費人群與消費市場對國產化晶片的需求,消費類電子市場是電源管理晶片的主要市場之一!那麼國產化晶片趨勢加速崛起,對電源IC的質量性能也要求越加嚴苛!
  • 華為系手機充電器採用比亞迪晶片:性能質量完美
    8月6日消息:據了解比亞迪半導體晶片導入華為系手機充電器:消息一出,充電器的出貨量就超百萬!隨著消費人群與消費市場對國產化晶片的需求,消費類電子市場是電源管理晶片的主要市場之一!那麼國產化晶片趨勢加速崛起,對電源IC的質量性能也要求越加嚴苛!
  • 技術雄厚/戰略明確 華為的汽車晶片布局
    由於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華為也開始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最近動作頻繁,例如聯合意法半導體研發汽車晶片、發布HUAWEI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塊、投資汽車晶片領域等。向車企輸送更多的華為技術、平臺和創新,更系統地服務好車企開展5G汽車創新。二、聯合設計汽車晶片據日經新聞報導,中國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將與半導體公司ST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導體)共同開發半導體。除了智慧型手機,還包括針對汽車領域(例如自動駕駛)的半導體。這將有助於華為研發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現在,意法半導體只是中國科技巨頭的晶片供應商。
  • 華為晶片要斷供!汽車晶片也會5樣受制於美帝嗎?
    受新規影響,自今年5月15日起,臺積電就未再接受過任何來自華為的訂單。而如果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制裁政策不變,臺積電將在9月14日之後停止對華為供貨。這意味著華為自研的麒麟9000晶片也即將斷供。簡單來說就是,華為因為無法自己製造晶片而被美國卡了脖子。
  • 臺媒:華為研發OLED驅動晶片 衝擊聯詠敦泰等既有供應鏈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8月26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華為正在研發麵板驅動晶片,而這將衝擊聯詠、敦泰等既有供應鏈公司。華為臺媒報導稱,華為2019年開始進行面板驅動晶片相關研發,與京東方展開互惠合作,旗下海思首款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驅動晶片已開始試產。聯詠、敦泰都是華為重要驅動晶片供應商。
  • 華為智慧屏削減30%-40%訂單?電子時報:因半導體晶片缺貨
    雖然相比同類產品,華為智慧屏可能競爭力並沒有那麼強,但在上市之後還是獲得了足夠的追捧。而在今年早些時候,根據相關消息報導,TCL華星光電將獨供華為65英寸智慧屏面板,華為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獲得全國20%的電視面板產能,一年出貨量達到1000萬臺。不過目前看來,華為智慧屏似乎遇到了一些問題。
  • 華為智慧屏削減30%-40%訂單?電子時報:因半導體晶片缺貨
    據悉,華為從2019年開始進軍電視業務,並打造出智慧屏的理念。產品所用的LCD面板主要來自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等,代工同樣由京東方負責。如果半導體晶片供應的問題不能較好解決,華為的電視業務在2021年仍將面臨不確定性。
  • 華為晶片斷供首日,要在晶片領域實現破局,華為不會「無芯可用」
    前言:當華為的實力越來越強,遭受的打擊也越來越多時,無論是自研晶片還是5G網絡,這兩年都受到了一些衝擊,其中海思晶片受衝擊最大。這可以說是華為手機業務自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挫折。現在到了9月15日斷供的時候了,主要晶片企業的申請若不能獲得通過,勢必給華為帶來巨大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