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和電動汽車的未來

2021-01-08 陽陽說科技

對於擁有電動汽車的人來說,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充電。將充電時間縮短到幾分鐘的充電器已經上市,但能夠使用這些充電器的汽車還沒有開始發貨,這意味著我們要用45分鐘到幾天的時間來給汽車充滿電。另一個問題是,我們仍然很容易忘記在晚上給汽車充電。如果我們忘記關閉充電門,當我們完成時,我們可能會不小心把它從我們的車庫。在雨中使用高性能充電器不僅非常潮溼,而且可能更加危險。

無線充電解決了其中一些問題。當汽車在電網上充電時,你可以用內置的充電裝置來修建道路和停車場,即使使用目前有限的電池技術,你也可以讓給電動汽車加油變得比給汽油車加油更愉快(幾乎透明)。

電動汽車最大的弱點

電動汽車的優點很多。它們消除了溫室氣體(特別是與水電、太陽能、風能或核電站相連接時)。它們很安靜,減少噪音汙染。它們往往更安全(電池組顯著加強了車架,低重心幫助它們轉彎,就像跑車一樣)。

汽車的不足之處在於能源儲存。你只需要在一個更小、更容易充滿汽油的空間裡獲得比電池更多的能量。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從上世紀上半葉到接近尾聲,電池幾乎沒有什麼進步。相比之下,燃氣發動機和它們的燃料系統在同一時期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尤其是在排放控制、性能和安全性方面。

電子、汽車和電力能源行業現在正非常努力地推進電池技術,但它們正試圖縮小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性能差距。潛在的解決方案包括超級電容器。遺憾的是,這些固態儲能設備不僅存在能量洩漏問題,還存在容量問題(它們的能量密度明顯滯後於電池),而且往往相當昂貴。

一個年輕的公司,千瓦實驗室,已經解決了大部分問題,但它主要是向能源行業銷售大規模的能源儲存,還沒有銷售到汽車市場(儘管它可能會出現在一些工業充電系統)。

因此,短期的解決辦法是改進充電。

改善充電器

目前市場上有一種新型充電器,其功率可達450千瓦,為一輛電動汽車充電的時間與給汽車加滿汽油的時間差不多。問題是這些充電器的數量太少了。而且,它們和小汽車一樣貴,所以你肯定不會在你的公司或車庫裡看到它們。它們會拉扯大量的能量,使得連接它們成為問題。

最後,目前發貨的汽車都不支持它們。保時捷(Porsche)的首款汽車將於今年上市,但我們大多數人都負擔不起它的價格,因此無論是汽車還是充電站都不會有太大幫助。

另一種方法是使充電無線化,並把這項技術放在你的車可能整天都在的地方——停車場。

無線充電的優點/缺點

無線充電的優勢是顯著的。你不需要處理任何電纜,這意味著破壞行為會減少,安全性會提高,你也不會忘記給汽車充電。這種充電技術可以應用到道路上,這樣汽車就可以在運輸途中充電,使長途旅行不停車加油成為可能。

充電器可以完全隱藏起來,這樣它就不會影響車庫的外觀,而且它有可能保護裝置免受各種損傷。這將是讓自動駕駛汽車充滿能量存儲系統的最佳解決方案。由於可能存在巨大的可靠性問題,電動或燃氣機械臂在很大程度上無法啟動。

缺點之一是缺乏全球標準。如前所述,兩家技術迥異的公司正在追逐這個機會。此外,這項技術還會增加汽車和充電器的成本,更不用說安裝成本了。目前很少有汽車可以使用它,而且很難(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話)進行改裝,這意味著如果你已經有了一輛電動汽車,這對你一點幫助都沒有。

你能推動多少電力是有限制的(你不會得到450千瓦的系統),政府也沒有那麼熱衷於實施它。我應該補充的是,電動汽車賽車系列,可以從道路無線充電中獲益良多,似乎並不認為它是有用的。

總結:展望無線電動汽車的未來

正如我所指出的,WiTricity收購了高通的無線充電技術,高通有效地退出了市場。通過合併到一個標準上,與採用一種或另一種技術相關的風險就會降低。將這些技術結合起來將產生更好的解決方案,總可用市場的潛在增長將推動規模經濟向WiTricity發展,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顯著降低成本。

考慮到各國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要求以一種安全、可持續、易於維護的方式實現環保和應對全球變暖,無線充電突然變得有趣多了。

汽車和卡車車隊很可能是這項技術的早期適配器,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一舉措的全面影響可能是兩年後的事。是的,一些汽車公司可能會在早期部署這樣的技術,但它可能不符合合併後的新標準,因為它的市場之路可能早在這次收購構思的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了。

然而,由於此次合併,我們至少應該可以選擇無線充電,到2025年,和那些生活在conservation-forward歐盟大部分地區、加州、紐約和特別是中國(如果沒有推出自己的專有解決方案)可能是最激進的適配器。

一旦完成,電動汽車將不僅成為內燃機車的競爭對手,而且將超越內燃機車。然後,我預計,我們將看到一場真正的革命——很可能是電動自動駕駛汽車。正如我上面提到的,無線充電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對他們來說是足夠可靠的,並且可以擴展到我們需要的數字。一旦做到了這一點,我們就再也不用擔心加油站、插頭、電纜,甚至電池的問題了。未來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噱頭還是未來?
    「造車還可以拆開其他的車型作為參考,而無線充電目前還沒有可以借鑑的。」陳衛東坦言,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有牆端、地面端和車載端三大部分,涉及電池仿真、WIFI通信、雷達信號處理以及公共場所的操作性等問題,整個系統頗為複雜。在他看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落地還存在挑戰,其中人才短缺問題尤為突出。
  • 無線充電新方案:讓電動汽車未來實現行駛中充電!
    導讀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一種讓電動汽車未來實現行駛中無線充電的新方案。背景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電動汽車最大的優勢就是節能環保。可是,充電問題和續航裡程,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焦點,也是市場的關鍵痛點。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
    根據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將達到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若充電設施與電動汽車按1:2的比例建設,無線充電技術滲透率為50%,按安裝一套無線充電裝置一萬元計算,預計2020年僅我國無線充電的市場規模將達到百億規模。
  • 電動汽車可以實現無線充電和行駛中充電嗎?
    現在電動汽車發展的越來越好了,銷量也越來越高,但是電動汽車充電不便和續航裡程短的槽點,卻是限制電動汽車發展的攔路虎。有人就想,如果電動車未來能像手機一樣,實現無線充電就好了,這樣就不必到處尋找充電樁了。那麼電動汽車可以實現無線充電嗎?
  • GB/T 38775-2020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出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即將...
    此次發布的4項國家標準,包括《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38775.1)、《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2部分:車載充電機與充電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GB/T 38775.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3部分:特殊要求》(GB/T 38775.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4部分:電磁環境限值與測試方法》(GB/T 38775.4),GB/T 38775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標準於
  • 中國發布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 基於WiTricity無線充電技術
    據外媒報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CEC)批准並發布了一套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據悉該標準將會基於美國WiTricity公司開發並獲得專利的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這是當前無線充電效率最高的技術。其中內容共4項,包括:1、GB/T 38775.1《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 第1部分:通用要求》;2、GB/T 38775.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 第2部分:車載充電機與充電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3、GB/T 38775.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3部分:特殊要求》;4、GB/T 38775.4《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4部分:電磁環境限值與測試方法
  • 寶馬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板 就像給手機無線充電一樣
    【智車派新聞】據外媒報導,預計汽車製造商最快將在今年發布基於通用標準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板。充電器的工作方式或多或少與無線智慧型手機充電器的工作方式相同:將車輛停放到充電板上,然後充電自行開始,無需任何插入動作。
  • WiTricity助力中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近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CEC)發布中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簡稱 「國標」 或 GB 標準),其中WiTricity 的專利技術在其中發揮奠基作用。近四年來,WiTricity 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以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展開合作,協助中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標準化。WiTricity 擁有全球 1400 多項已頒發和申請中的專利,其中的 20 項中國專利是國標系統的核心專利。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要來了
    無線充電技術(英文: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 )源於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可分為小功率無線充電和大功率無線充電兩種方式。
  • 車主開心了 電動汽車或將能無線充電
    原標題:車主開心了 電動汽車或將能無線充電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美媒稱,世界各地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一致認同了一套系統,可讓電動車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無需真正連接插座就能充電。據《今日美國報》網站11月30日報導,售價5.79萬美元(1美元約合6.53元人民幣——本網注)的寶馬530e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售價200萬美元的邁凱倫Speedtail等豪華車現已準備採用這一系統,但預計價格較實惠的電動汽車很快會跟進。報導稱,目前擁有電動汽車的人並不多,乍一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就像是在回答一個無人提出的問題。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成企業追逐的熱點
    最新消息,三菱已與IHI和WiTricity合作開發了一個易於部署的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消除了對插頭和電線的需求。據悉,WiTricity已經為市場帶來了一個磁共振無線充電系統,在20釐米(8英寸)的距離內提供高達3.3千瓦的功率,效率超過90%。
  • 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進程將進一步加速
    ,可讓電動車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無需真正連接插座就能充電。   目前,擁有電動汽車的人越來越多,而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的出現,就是讓電動汽車的擁有者和使用者充電更加便捷,即停車即充電。   報導稱,汽車工程師協會負責制訂大部分標準來解答車主的各種疑問,比如購買哪種機油和能牽引多大的拖車。無線電力傳輸的標準是SAE J2954。不過汽車製造商不承諾何時在量產車上採用這一系統,但工程師們私下對於很快將該系統用於主流電動汽車持樂觀態度。 如果你給自己的手機使用無線充電,那就應該知道插入式充電會很快過時,且攜帶起來很費力。人們會同樣迅速地習慣汽車無線充電。
  • 國內外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相關標準制定情況
    電動汽車(EV)以其清潔節能、低噪聲、起步平穩等特點受到了廣泛關注,而無線充電技術具有安全、便捷等優點,是電動汽車供電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標準的制定對於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的實際應用和商業化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 無線充電技術是電動汽車推廣的一大法寶
    06Eednc一種給配備有適當裝置的電動車輛充電的替代方法是採用無線充電。對電動汽車進行無線充電的概念並沒有什麼新奇,但是由於一些不真實的神話傳播導致市場認為這種技術對於電動汽車不切實際,因此市場的採納速度一直很慢。其中包括缺乏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行業標準,較低的功率傳輸效率和較長的充電時間等等。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來了!國標委發布4項國家標準
    日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4項國家標準,引發業內廣泛關注。此次發布的4項國家標準,包括《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38775.1)、《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2部分:車載充電機與充電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GB/T 38775.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3部分:特殊要求》(GB/T 38775.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4部分:電磁環境限值與測試方法》(GB/T 38775.4)。
  • 未來已來,電動汽車2020年或將實現無線充電的大規模商業應用
    未來已來,電動汽車2020年或將實現無線充電的大規模商業應用基於磁耦合諧振式的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紐西蘭奧克蘭大學Boys教授帶領的無線電能團隊自上世紀90年代便開始研究電磁感應式非接觸能量傳輸(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IPT)技術,並且全面深入地進行了研究與推廣。
  • 無線充電,對電動汽車來說有用麼?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在公告中發布:《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38775.1)、《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 第2部分:車載充電機與充電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GB/T 38775.2)、《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第3部分:特殊要求》(GB/T 38775.3)、
  • 無線充電的歷史和發展現狀,以及對電動汽車的應用
    電動汽車是最先發展趨勢起來的一種環境保護新能源技術汽車,包含蓄電池電動汽車、油電混合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在其中,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是做為將來流行發展趨勢的環境保護新能源技術汽車,但其技術尚處在產品研發環節,成本費過高;油電混合電動汽車的電力工程補充關鍵來源於燃氣輪機推動的發電機組,在能源問題下只有是一個銜接商品。而文中關鍵科學研究的是純蓄電池電動汽車。
  • 無線充電概念股有哪些?電動汽車無線充電股票一覽
    綜投網(www.zt5.com)5月12日訊  據報導,日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CEC)批准並發布了一套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該標準基於美國WiTricity公司開發並獲得專利的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這種磁共振充電比其他無線充電技術效率更高,因為能量在空氣中移動時的流失很少,僅為7%到10%左右,為當前無線充電效率最高的技術。  當前在電動汽車推廣普及方面,充電不便是一個不小的限制因素。但如果無線充電技術能夠快速落地並進一步發展,那麼電動汽車日常使用中的充電就能夠更加便捷,甚至實現邊行駛邊充電的功能。
  • 不久,你的電動汽車也可以無線充電了
    如果電動汽車可以無線充電,那將更為便捷。目前,如行動電話、一些電動牙刷和其他小型設備,已經可以採用「電磁感應」的方法進行充電。這種技術主要利用交流電,通過一個線圈來產生一個變化的磁場,然後根據19世紀麥可·法拉第所闡明的原理,在第二個線圈中產生另一個電流。該裝置包含第二線圈,然後將傳輸的功率轉換為直流電,用於給電池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