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直系祖先」—上新世時期的古猿

2021-01-04 UFO之家

在上新世時期生活了很多古猿,南方古猿最有可能是人類的直系祖先。它們存在於上新世的大部分時期,而且這一屬的滅絕與最早的人屬物種出現的時間正好吻合。南方古猿明顯是兩足運動的,臼齒覆有厚的牙釉質,這是典型的古人類特徵。在它存在的200萬年間,它們的腦部有明顯增大。南方古猿發現於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其他不同物種的殘骸也在相同的時間段出現。與現代人類相比,南方古猿相對矮小。

南方古猿的兩個進化分支

進化之後的一些南方古猿有時候也被叫做粗壯型南方古猿或竹葉古猿。粗壯型南方古猿身形強壯,肌肉發達,骨頭厚重。它們的頭蓋骨較高下頜較厚,白齒偏大。粗壯古人類的臉部扁平,額骨厚實。頭蓋骨上端中間有一個小的、突出的冠,覆有結實的肌肉,以增強巨大的頜部的咀嚼力道。

竹葉古猿的骨結構較為纖細,少了許多與粗壯古人類相似的特徵。它們的白齒也很大,但是頜和肌肉偏小。臉部略有突出,口鼻較短。頭蓋骨偏小,上端的冠也大大縮小,甚至消失。儘管粗壯型南方古猿有一些原始的特徵,但它和其他隨後從這一屬進化出去的物種仍屬同一類。似乎大部分人類祖先物種並沒有繁衍出適應能力逐漸增強的後代,而是走向了滅絕。

湖畔南猿

湖畔南猿是1995年,美芙李基帶領的隊伍發現了已知的最早的南猿物種。420萬年前,湖畔南猿生活在肯亞的圖爾卡納湖地區。在上新世早期,這一區域是一片大草原。如果這支隊伍僅僅發現了頜,較大的犬齒,以及能夠完成些撕扯動作的跡象,那麼這個物種可能會被認為是猿的一種。然而,肢骨的殘骸清晰地表明,湖畔南猿用雙足行走。每個個體的大小不一,雄性的體型可能比雌性的要大。湖畔南猿的下頜骨和牙齒構造十分原始,與後來的南方古猿有明顯不同,尤其是阿法南猿。

阿法南猿

已知的阿法南猿有近70多種,是目前為止我們最熟悉的人類祖先的物種。1974年,美國古生物學家唐納德約翰森發現並且描述了第一個阿法南猿標本,該標本是一個身高約只有1米的嬌小女性,取名為"露西",這句標本可謂大名鼎鼎,很多課本上都出現過,這是一句保存極為完好的標本。"露西"的腦跟現代黑猩猩一般大小。阿法南猿的手臂比後來的古人類長,手指能彎曲,這與猿類樹棲的生活方式有關。"露西"的頜沒有像隨後的古人類那樣呈拋物線狀,而是U形,並且有平行的兩排牙齒,這一特點與猿類相近。

在坦尚尼亞發現了一組與阿法南猿有關的化石腳印,這為我們研究古人類的行為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這段足跡產生於360萬年前,為兩個個體並排行走時的腳印,其中一個個體比另一個的體型大。足跡長約23米從這些腳印我們可以看出,阿法南猿的腳底板拱形,步伐緩慢,步子邁得小。

肯亞平臉人

美芙·李基和她的同事在2001年描述了肯亞平臉人,這是一個具爭議性的物種。對於它究竟是一個獨立的物種,還是阿法南猿的一種,有許多不同意見。李基指出:"這一物種的臼齒較小,臉部扁平,這些特徵可以區分肯亞平臉人與南方古猿。"這一推測令人震驚,因為這意味著已經滅絕的古人類的數個分支共同生活在當時的東非。這使得人類進化鏈的研究更為複雜。

南方古猿驚奇種

在衣索比亞發現了南方古猿驚奇種的頭蓋和肢體殘骸。它出現的時間比南方古猿要稍晚一些,與南方古猿相比,它的臼齒、前自齒和犬齒更大。南方古猿驚奇種另一個不同尋常的演化特徵是它的修長的手臂和腿、這點與人類相似。同時,與南方古猿驚奇種一起發現的還有一些動物遺骨,還有跡象表明這些動物曾被工具切割,這是古人類使用工具的早期證據。

大量上新世時期的古猿被發現,證明了達爾文進化論的準確性,但是人類是否從古猿進化而來,還缺乏決定性證據,因此關於人類的起源一直以來科學家都有爭議。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這些古猿最後和大部分原始哺乳動物都滅絕了,並沒有進化成人類。目前從科學角度來說,我們還缺少從古猿到人的中間過渡物種。

相關焦點

  • 號稱人類最古老的祖先—南方古猿
    1974年,古人類學家在衣索比亞發現了現在著名的古猿古猿「露西」時,研究人員的腦海中充滿了疑問,但最大的問題是:露西的祖先長什麼樣?這個問題現在至少部分地得到了回答,這要歸功於發現了近乎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
  • 古猿露西為何被稱為人類最早的祖先?
    在達爾文進化論的框架之下,我們很難將人類最初的祖先準確地界定下來,如果按照子代到子代這樣的代際關係來倒查,無論是哪一個人,都可以追溯到其父代和母代這一層級之上,而作為單獨個體的父代或者母代,同樣的道理也能夠往上進行追溯。即使我們能夠準確地追查到人類剛剛起源的那個時間段,在這個時間內人類清晰的演化脈絡,那麼我們也無法給人類祖先和尚未進化為人類的古猿確定一個明確的分界線,也許從根本上就沒有這個分界線。
  • 看到人類祖先南方古猿的圖片時,為什麼感覺那麼醜呢?
    我們在看人類祖先古猿的圖片時,不免心生疑問,它們怎麼長得這麼醜呢?衡量一個人或者一樣事物,是否對人具有美的感受,其實就是審美的過程。比如人們的裝束、身材特點、建築的風格、等等,順應時代潮流的不但能使人產生愉悅的感覺,而且可以持續引領和不斷優化完善,這是人類認識世界的「趨同感知效應」,說白了就是習以為常的是美的潛在標準,否則就是另類,甚至是醜陋。拿人類的身體來說,從我們的祖先到現在,在適應自然的長期進化過程中,身體特徵發生了許多改變。
  • 從南方古猿到晚期智人,梳理人類進化史上的三次遷徙潮
    由於牙齒在留存了一些猿類相似特徵的同時,同時出現了一些人類的特徵,故而被達特教授認定其屬於人類。然而當時的人們並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祖先是古猿(南方古猿並不算嚴格意義上的人類,但卻是最接近人類的猿類),並且由於歐美種族歧視的存在,他們同樣不願意承認人類發源於非洲這塊貧瘠的土地。故而當時湯恩男孩在人類進化史上的地位並未獲得承認。
  • 新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 或將重繪人類演化譜系樹
    新解  大約25年前,研究人員首次描述了湖畔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的化石。如今,這種一直被忽視的人類祖先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 人類的祖先究竟是誰?不是南方古猿?至今爭議不斷
    今天想跟大家討論一個比較讓人「科幻」的問題,人類的祖先究竟是誰?我這個問題一出好多人開始摔桌子了,人類的祖先不就是南方古猿嘛,這跟科幻不科幻有什麼關係。如果您剛才真的這樣想過的話,我下面要說的你可要仔細看了,不然我們真的會非常冤枉。
  • 為什麼東非大裂谷的類人猿露西是人類的祖先?為何稱作人類祖母?
    露西是指代猿類演化成人類過程中的需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即雙腳直立行走。但露西並不一定是人類直系祖先,甚至有可能不是人類演化主線上的物種,可能是旁支物種。達爾文的理論1871年,達爾文發布了《人類的由來與性選擇》,裡面提及到人類由猿類進化而來。可想而知在當時「神造論」教會主導下的社會中引起軒然大波。
  • 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科學家提到一種動物,差點將人類祖先吃光!
    人類雖然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不長,但是卻成功進化成了智慧生物,如今的地球,因為人類的活動,生態環境也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看起來,人類是否的確是地球上的主宰,已經沒有任何動物可以傷害到人類了,不過,在遠古時期,人類卻有著一個強勁的天敵,如果它沒有滅絕,如今的人類很可能早不存在了。
  • 在人類歷史上,我們中國人究竟起源於哪裡?
    眾所眾知我們人類是從遠古時期的古人猿進化而來,那麼,我們中國人到底從哪裡來的呢?據目前的古人類學研究表明,我們現代人不論白種人、黃種人、非洲人都是由同一種祖先進化而來。而我們中國人的起源之地更是在十萬八千裡之外,其真相令人吃驚不已!
  • 人類起源為什麼在非洲,而不是中國?難道非洲人是中國人的祖先?
    簡單來說分子人類學科是專門用來研究人類DNA的問題,並且能通過DNA來尋找人類的起源。「夏娃」理論,早在上世紀就被科學家們提出來的,科學家們所指的「夏娃」是一位非洲女性祖先,它是人類起源的祖先,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人類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都是親戚。我們都知道鑑定血緣關係的唯一檢測方式就是通過DNA對比,DNA是可以遺傳的,科學家們便通過追溯線粒體DNA來探索人類的起源。
  • 紀念人類祖母「露西」發現日:谷歌放動態圖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南方古猿「露西」曾被認為是人類的直系祖先
  • 380萬年前南方古猿頭骨亮相!或顛覆人類演化史(圖)
    中新網8月29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8月28日,美國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公布了在衣索比亞發現、距今已有380萬年的南方古猿頭骨。據信,這一發現再次挑戰了我們對人類演化的看法。當地時間8月28日,美國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公布了在衣索比亞發現的、距今380萬年的「非常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這一發現再次挑戰了我們對人類進化的看法。據報導,該頭骨被命名為MRD,於2016年2月在衣索比亞Woranso-Mille區被發掘。MRD頭顱不大,但經判定是屬於成人。臉部重建顯示MRD顴骨前突,下顎突出,鼻子扁塌,前額窄小。
  • 人類第一個祖先是男人還是女人,地球上第一個人類是怎麼出現的?
    女媧造人傳說首先說說中國的女媧造人傳說,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世界形成了一片祥和的景象,這時候女神女媧在這片土地上行走,走著走著她發現這個世界太寂靜了,缺乏生機,於是她就用泥土照著自己的樣子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個人類,慢慢地被創造出來的人類越來越多,於是為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很多生氣。
  • 人類祖先大腦與類人猿相似 但發育緩慢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華盛頓4月1日電 (記者劉海英)一國際研究團隊1日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論文稱,生活在300萬年前的人類祖先——阿法南方古猿的大腦與類人猿相似,但卻像人類大腦一樣發育緩慢。他們稱,漫長的童年期讓阿法南方古猿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成長,從而為後來的大腦分化和社會行為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阿法南方古猿被認為是所有後來人類的祖先,生活在300多萬年前。它們的化石只發現於東非,著名的「露西」就是在衣索比亞的阿法爾窪地被發現的。隨著越來越多的化石被研究,科學家對這一物種有了較多了解,發現其具有許多類人的特徵,如可以直立行走,可能使用過石器。
  • 人類真的是在食物鏈頂端?科學家提到一種天敵,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在距今幾百萬年前的遠古時代,人類第一次站在了這片土地上。我們有著其他生物都沒有的獨一無二的的智慧,在不斷進化中尋覓著新的高度。在許多學者眼中,我們已經是地球上目前最為高級的物種,是真正的消費者層次。但人類真的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嗎?科學家們提到了這個物種,曾經的它差點把我們的祖先全部吃光。
  • 人類起源不是非洲,科學家發現1200萬年前人類祖先已學會直立行走
    近日,科學家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在德國巴伐利亞州一個淤泥坑中發現的一具古猿遺骸表明,人類祖先開始直立行走的時間比之前所認為的早了數百萬年。分析了在一處考古遺址發現的超過1.5萬塊骨頭,該地位於德國慕尼黑以西約70公裡處。
  • 尋找人類祖先的足跡:直立人
    按照達爾文進化論,人是從古猿進化而來,自古猿下地就開始向人的方向演化,一般認為在1000萬年左右,一直到「能人」也不過距今約300萬年。處於過渡階段的代表為臘瑪古猿和南方古猿。南方古猿裡的一些進步猿類(即能人)已學會製造工具,自此進入人類起源的發展階段。該階段的代表分別為:早期猿人(能人);晚期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
  • 亞洲金絲猴祖先可能是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
    亞洲金絲猴祖先可能是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吉學平 供圖亞洲金絲猴祖先可能是640萬年前的昭通中猴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吉學平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蔡侯友) 9月2日,記者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 2020年8月7日和8月28
  • 地球上第一個出現的人類是誰?
    而地球上「第一個人」,就是處於「人種」和古猿發生質變的關鍵階段。但是,要想真正找到地球上第一個人,或者從生物學角度找到一個確切的時間來限度第一個人出現的階段,則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人類與古猿之間的界限並不明顯。
  • 它是人類遠祖的天敵,差點吃光人類祖先,現在已經全部滅絕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便通過不斷創新,徵服了自然界。雖然與自然界中的其他動物相比,人類沒有鋒利的牙齒,沒有敏捷的速度,沒有強大的力量,但人類卻懂得思考。沒有鋒利的牙齒,人類便發明了武器;沒有敏捷的速度,人類便馴服了馬匹;沒有強大的力量,人類便學會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