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卡脖」出現轉機!以色列助力中國晶片起飛

2020-09-12 康爾信電力系統

在經歷多次的制裁下,華為的手機業務受到的傷害正逐漸顯露出現,隨著9月15號的到來,臺積電最後交貨華為的時間也在倒計時,在經過臺積電每天24小時不間斷的趕工後,終於給華為生產了1000萬顆麒麟9000高端晶片。

由於華為Mate40將會搭載5nm製程的麒麟9000晶片,在華為Mate40即將首發之際,這1000萬顆高端晶片可能也撐不了多久,兩個月或者是三個月?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華為Mate40的暢銷,這1000萬顆的麒麟9000晶片會不夠用,和去年的華為Mate30相比,未來華為Mate40的銷量估計會「少得可憐」。

從華為將要面臨著「無芯可用」的情況來看,中高端晶片的製造是我們國家的一個軟肋,同時也是一個不得不治的「疑難雜症」。

由於美國對中國科技公司制裁封殺特別「上心」,先是中興、華為,後是ToKTiK、微信海外版,於是誰也不敢保證美國還會不會接著制裁別的中國科技公司。如果有一天美國把槍口對準了小米或者oppo的話,晶片這個「軟肋」就會更加明顯。

關於我國的晶片製造,政府也是大力想辦法扶持,前段時間國務院就發表文件稱,到2025年,中國市場上所需晶片的自給率要達到70%以上,而目前的自給率只有30%左右。

另外,華為是受晶片「卡脖」影響最大的一家中國科技公司,在國產晶片「起飛」的途中,華為不僅通過不斷地砸重金研發和攻克技術難題,同時還和中芯國際加強晶片相關人才的交流,目的就是幫助中芯國際提高代工晶片的技術水平,眾所周知,中芯國際是國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也是目前中國晶片「飛起來」的最大希望。

近日,有一條消息的出現,對中國晶片的發展十分利好,可以說是雪中送炭!

據媒體報導稱,以色列亞太區事務代表科恩表示,色列計在2020年後半年裡劃分別與中國、歐亞經濟聯盟等11國就貿易協定展開不同階段的討論,中以雙方籤訂自貿協定,並會在晶片行業和中國加強合作,就有分析指出,以色列的這些舉動,將為中國晶片行業帶來重大利好。

據了解,以色列半導體產業十分發達,它擁有著全球8%左右的晶片設計人才和研發公司,據觀環球網2019年報導,2018年,以色列對我國晶片出口價值多達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8億元),相比之下,以色列每年提供給我國的晶片數量要遠超中芯國際。如今隨著美國對我國晶片「卡脖」,以色列會繼續加大晶片的出口數量。

另外,媒體報導,在今年2月份,以色列晶片巨頭塔爾半導體(Tower Jazz)稱將在中國合肥建設一座12英寸晶片代工廠,目前工廠車間已在建設中。

隨著我國政府對晶片製造業的大力扶持,再加上以色列先進半導體公司的合作,相信在不久之後,我國的晶片製造技術能有突破,只有把晶片設計、晶片製造的核心技術緊緊握在手裡,我國晶片被「卡脖」的現象也就會不攻自破!


相關焦點

  • 中國晶片轉機來了?以色列一聲令下,仿佛直接讓半導體領域活了!
    一、中國半導體迎來生機為什麼要說中國因為和以色列進行合作就會進入緩衝階段的?因為中東地區經濟最發達的一個國家就是以色列,而且以色列在晶片方面也是要比我國技術好很多。如果說他們國家的半導體領域可以運用在我國的話,那麼對於目前華為最大的一個晶片問題將會得到一定的解決。
  • 華為轉機出現?德國晶片巨頭髮話,無視美國禁令
    9月15日過後,華為的晶片開始進入寒冬時期,至於哪時候將迎來暖陽,我們誰也說不好。在8月17日之後,對方再次加緊了晶片的幹擾,一切的渠道都已經被關閉了。人們已經開始對於華為失去晶片,將會出現何種境地有了預測,那就是手機業務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而最壞的結果就是丟失了這塊市場。
  • 晶片可以卡脖,但華為的高端手機產業不會就此一蹶不振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晶片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近日,美國政府有關部門正在考慮將中國大陸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列入貿易黑名單,離開了中芯國際和臺積電的晶片供應,華為的高端手機產業現在面臨的是兩難的地步。
  • 華為沒晶片了!被美國卡脖,麒麟晶片9月15日後將絕版
    在8月7日舉行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麒麟晶片9月15日後將絕版。餘承東表示,今年秋天將會上市Mate40,搭載麒麟9000晶片,將會用更強大的5G能力、AI處理能力、更強大的NPU和GPU,但是今年第二輪制裁晶片,華為只接受了9月15號之前的訂單,所以今年可能是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端晶片。
  • 中國晶片轉機來了?合肥建造一個12英寸的晶片代工廠
    雖然說目前的中國依然很強大但是我們在很多地方也是有著缺陷,比如像是最近我們才剛剛發現的半導體領域就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說我們半導體領域可以完成自給自足的話美國也不可能輕而易舉的掐住我們的脖子,所以說對於這一次我們也是在積極的發展半導體領域。
  • 華為晶片困局或出現轉機,五大晶片巨頭圍繞供貨許可表態
    華為晶片斷貨困局或出現新的轉機,AMD、inter英特爾等五大晶片巨頭紛紛圍繞將申請"向華為供貨"的許可而展開不懈努力。晶片禁令生效後,華為方面沒有將全部希望寄託於國外晶片廠商,暫時沒有B計劃,但具體對策主要還是圍繞尋找國產替代方案而展開。例如被寄予厚望的"中芯國際",不過這幾天其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對華為而言也傳來了一些好消息,晶片困局或出現新的轉機。
  • 華為晶片困局或出現轉機,五大晶片巨頭圍繞"供貨許可"表態
    華為晶片斷貨困局或出現新的轉機,AMD、inter英特爾等五大晶片巨頭紛紛圍繞將申請&34;的許可而展開不懈努力。晶片禁令生效後,華為方面沒有將全部希望寄託於國外晶片廠商,暫時沒有B計劃,但具體對策主要還是圍繞尋找國產替代方案而展開。例如被寄予厚望的&34;,不過這幾天其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對華為而言也傳來了一些好消息,晶片困局或出現新的轉機。
  • 華為出現轉機?光子晶片或時代即將到來
    蘋果再向臺積電下單8000萬片A14晶片,臺積電今年5nm產能已經被蘋果華為佔完。可以知道,自從老美對華為打壓之後,華為向臺積電追加了800萬片,為保證接下來的日子可以正常運作。然而這時蘋果乘虛而入,知道華為接下來沒有晶片可用,直接搶光產能,一分都不留,誓要幹倒華為。在今年11月份,蘋果有可能發布最新iphone 12系列,其中四款機型都採用A14晶片,所以才加大炒作,搶佔5nm產能。
  • 華為晶片出現轉機?德國晶片巨頭表示將全力供貨
    圖為德國英飛凌科技公司大樓近日,據媒體報導,歐洲晶片巨頭德國英飛凌科技公司全面脫美倒向中國,表示將全力供貨華為,並揚言道,自己的晶片不用任何美國技術,看來這是為了華為豁出去了?英飛凌科技公司還聲稱決不允許川普封鎖,難道華為不用再擔心晶片,真的要出現轉機了?
  • 國產晶片被逼絕境,轉機何在?
    >,目前中國的晶片產業是一個什麼樣的格局呢? 目前,國家和民眾都已經意識到晶片卡脖子的問題,從全國範圍來看,各地都在大幹快上,只爭朝夕。 目前各種資金和人才都在向晶片行業湧入,相關部門也表態要努力解決卡脖子技術,但是短期內似乎看不到轉機。
  • 轉機出現?ASML、臺積電接連宣布,華為麒麟晶片歸來有望
    由於海思只是一家設計公司,並不具備量產晶片的能力,所以華為在封鎖之下的處境顯得有些艱難!大家都知道,在此之前,來自於中國臺灣的臺積電一直承擔著為華為代工晶片的重要任務。臺積電在晶片市場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因為它掌握了領先的工藝技術,並且收穫了大量的客戶,其中包括我們熟知的蘋果、高通等頂尖科技巨頭。
  • 「第二矽谷」以色列:沙漠中走出的晶片王國
    從信息通訊領域,到席捲全球的計算機,再到如今大勢的人工智慧(AI),以色列的晶片產業在這些高科技領域無不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我們身邊幾乎所有電子設備的晶片技術背後都有以色列的身影。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半導體產業,以色列有大批優秀的晶片公司被諸多國際半導體巨頭爭搶收購,還有一大批剛剛崛起的晶片初創企業,正在吸引包括中國在內的越來越多國際投資者的目光。
  • 日本晶片巨頭突然宣布,華為晶片或迎新轉機
    我國商務部19日宣布《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也是給美國施加很大壓力,加上美國晶片的高庫存壓力。這次AMD和Intel陸續獲得了美國商務部允許開始供貨華為。我國每年20000億的進口晶片進口市場也是吸引到了荷蘭ASML公司,前不久高層宣布將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和建廠的步伐。德國晶片巨頭英飛凌宣稱自己100%技術可控加強與中國企業的合作。
  • 一則消息傳來,華為手機晶片出現轉機
    大家也都知道了,因為美國第三輪制裁措施的原因,華為的晶片代工廠臺積電無法繼續為華為提供代工服務,而其他晶片提供商,也無法繼續供貨晶片,除非得到美國的許可。,事實上華為也是這麼做的,但是對於智慧型手機來說,由於智慧型手機晶片幾乎每年都要更新升級,而且華為的出貨量巨大,所以囤積智慧型手機晶片,也難以應對未來兩三年甚至四五年時間的市場需求。
  • 近日華為轉機出現?ASML、臺積電先後宣布:麒麟晶片歸來有望
    由於海思只是一家設計公司,並不具備量產晶片的能力,所以華為在封鎖之下的處境顯得有些艱難!大家都知道,在此之前,來自於中國臺灣的臺積電一直承擔著為華為代工晶片的重要任務。這部分技術主要來源於光刻機,它是晶片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機器設備,而且只有高端的光刻機才能生產出先進的晶片。
  • 晶片難題終於被解決,中國「芯」將迎來轉機
    歐洲17國的反擊歐洲十七國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就是因為他們突然發現在此次的晶片禁令之中,美國頻繁給予本國企業特權。這樣的做法很有可能是想要遏制歐洲國家在中國市場內的發展,以在保障本國企業利益不受損害的同時,將歐洲從中國市場驅逐出去。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歐洲17國自然是忍不了,於是才有了此次的聯合。
  • 晶片之爭迎來轉機,中國碳基晶片取得新突破,能實現彎道超車嗎?
    導讀:晶片之爭迎來轉機,中國碳基晶片取得新突破,能實現彎道超車嗎?;很可惜的是,我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發展一直都是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的,這就導致國產科技企業的發展很容易被人卡脖子!工藝,但隨著矽基晶片越來越靠近物理極限,摩爾定律也即將失效,所以現在整個科技領域也正在尋找矽基晶片的替代品;雖然說我國在矽基晶片領域的發展比較落後,而且華為還遭遇打壓,被人斷供晶片,但我們從未放棄過在晶片領域的發展,而現在晶片之爭也迎來了一定的轉機,中國在碳基晶片領域取得新突破,對此不少網友也產生疑問
  • 轉機出現了?美晶片巨頭拿到許可證,有可能繼續供貨華為
    不過就在近日外媒傳來消息,轉機似乎出現了。一家美晶片巨頭拿到許可證,這家晶片巨頭公司是AMD。所以AMD有可能向華為繼續供貨,要是這樣的話,轉機很可能會出現。因為有了一家公司獲得許可證,就會有更多的企業公司獲得供貨申請。
  • 日本晶片巨頭來華,實力堪比臺積電?華為晶片或迎新轉機
    不過,近日國內接連傳來了幾個好消息,或許有望帶來轉機!第一個好消息是中科院正式出手了,將布局光刻機技術,避免國內再次被「卡脖子」。據白院長表示:未來中科院將會集中力量來攻克晶片和光刻機等技術難題,給國產半導體公司帶來更好的發展空間。
  • 斷我晶片,我就收購公司,歐洲巨頭被中國收購,晶片市場迎來轉機
    半導體行業一直是中國科學技術的缺陷,導致中國大多數技術公司只能使用國外晶片。 2019年,中國進口晶片的價格將高達近4000億美元,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國對晶片的要求越來越高,正是因為美國瞄準了我國「晶片」的簡稱,所以它想利用晶片來遏制華為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