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每天精彩不斷!
導讀:晶片之爭迎來轉機,中國碳基晶片取得新突破,能實現彎道超車嗎?
眾所周知,經過這麼多年時間的快速發展,如今科技已經成為了推動我們社會往前發展的最重要力量之一;而在科技領域,半導體晶片又是我們不得不重視的一大領域;作為科技發展最頂級的人類智慧結晶,可以說晶片從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整個科技產業的發達程度;很可惜的是,我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發展一直都是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的,這就導致國產科技企業的發展很容易被人卡脖子!
目前,在矽基半導體晶片領域,最先進的工藝水平已經達到了5nm工藝,但隨著矽基晶片越來越靠近物理極限,摩爾定律也即將失效,所以現在整個科技領域也正在尋找矽基晶片的替代品;雖然說我國在矽基晶片領域的發展比較落後,而且華為還遭遇打壓,被人斷供晶片,但我們從未放棄過在晶片領域的發展,而現在晶片之爭也迎來了一定的轉機,中國在碳基晶片領域取得新突破,對此不少網友也產生疑問:這能幫助實現彎道超車嗎?
要知道,現在整個科技領域所使用的晶片都是矽基晶片,這一晶片的原材料主要是矽元素;而矽在地球的含量非常非常的多,還很易於獲得,所以矽基晶片流行了這麼多年也依然還深受人們的歡迎;而在矽基晶片領域的研發,最早被美國科學家所發現,所以美國也牢牢的掌控著矽基晶片發展的話語權,但矽基晶片的發展其實也是有一定短板的,因為矽材料有一定的物理極限限制,所以隨著摩爾定律不斷的逼近極限,矽材料的各種問題也就開始顯現出來了。
雖然說現在的晶片工藝水平已經達到了5nm,而更加先進的3nm工藝也已經在研發中了,但是再想往前進就非常的困難了,所以一直以來,也有不少的科研機構在研發更加先進的碳基晶片,用碳(C)做晶片的原材料,這樣就能獲得新的突破,因為碳的自身性能遠優於矽,運行速度也比矽基晶片快5-10倍,而功耗卻只有其十分之一,所以碳基晶片也就成為了未來晶片領域發展的一大方向。
而在碳基晶片領域的研究,國產科技企業很早就已經開始了,像華為此前就研發出了石墨烯電池,而且我國北京大學的院士和專家團隊也一直在致力於對碳基晶片的研究,早在2017年,北大團隊就研發出了5nm的碳納米管CMOS器件,而現在北大的研究團隊經過不斷的努力,又終於做出了超高純度的碳納米管,並且做到了在晶圓矽片上每微米排列100到200個碳納米管,使得大規模商業化製作成為可能。
隨著中國在碳基晶片上不斷的取得技術優勢,也將有利於幫助我們在晶片領域實現彎道超車;但由於晶片的生產和製作還需要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等一系列的流程,這其中有上千個步驟;所以我們國內的團隊也還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行,而短時間來看,我們想要靠碳基晶片快速的實現彎道超車還是有點不太現實的;不過碳基晶片將成為我們在集成電路晶片領域超車制勝的利器!不知道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