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在3400點附近來回震蕩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不少投資者陷入思考:入場早的投資者會問,要不要落袋為安;入場晚的投資者會問,要不要逢低繼續買基金?
01
如果還沒進場,先不要著急
現在的大盤反覆橫在3400點附近,短期來說,這個點位也算創了年內新高后的一個小高地了。
長期來看依然是低點。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基金投資一直以來強調長期投資,定投更是以年為單位。建議大家都是用三到五年不動的閒錢來投資的,所以我們格局需要放大一些,選擇定投進場,長期來看依然值得投資!
但是,選擇什麼樣的基金開始定投,在這個點位就變得很重要了。
原因一:今年以來不管是主題基金、還是寬基指數基金,不少都已經有了非常大幅度的漲幅了。盲目去選,容易導致追高,錯失好的逢低布局時機。
原因二:臨近年底,不少機構開始對明年的倉位展望以及行業選擇,都有相應的調整,未知空間較大。若延續現階段的市場邏輯去選基金來開始定投,風險很大。
02
哪些種類基金,比較適合現在定投呢?
面對震蕩行情,定投的基金優先在低估值或高波動兩個方向去挑選進場。
來源:天天基金
低估值的好處——
估值意味著更安全,持續暴跌的可能性比較小,有更高的安全邊際。低估值的背後本質是接近強支撐位,更加容易定投處於「微笑曲線」的低谷。
當然,我們也不能唯低估值論。看見哪個指數更低,就衝進去定投。還需要看看未來能否有上漲的空間。
這就主要取決於三個字:投資確定性。哪些是構成相對確定性投資的主要因素呢?比如是藍籌、大票和中票,再比如紅利策略、股息策略等等,以及其它因素。
結合目前大盤的位置以及行情看,當下食品飲料、上證50、醫藥、科技等都處在高估狀態。這些指數對應的基金定投要更加慎重一些,有可能會回調。
而券商、軍工、地產等相對是估值更適中的。定投低估的基金,一定不能著急,要做好定投2-3年的心理準備。如果在低估值區域定投3年以上,收益大概率會不錯的。
高波動的優勢——
相較于波動低的基金,高波動基金更能發揮定投攤平成本、熨平波動的作用。通過長時間定投,高波動基金在市場低迷時吸收大量籌碼,在市場回升時自然可獲取較高的回報率。
假定兩隻基金最終漲跌幅相同的情況下,定投高波動基金的收益顯著高於低波動基金。這是因為定投是分批進場投資,當股市在盤整或是下跌的時候,高波動的基金,存在可以越買越便宜的空間。
一般而言,具備高波動的多數是股票型基金,該類基金常年保持80%的倉位買股票,風險較高。所以,選高波動基金之前,最好多了解下基金經理的水平與基金的回撤情況,再去下手。
03
已經定投一段時間了,現在要不要止盈?
判斷方法一:最大回撤法
最大回撤,是指某一周期內基金產品收益率下降幅度的最大值,是一個風險指標。控制最大回撤止盈, 就是在目標收益率的基礎上設置最大回撤的閾值,當達到目標收益率的時候先不止盈贖回,而是繼續持有。
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
一是基金繼續上漲,那就繼續持有,獲得比目標收益率更高的收益;
二是持有基金出現10%的回撤,那就立即贖回止盈,最終收益比目標收益率少賺一點,而這10%就是預設的最大回撤閾值。因此,這種方法就能很好地解決因早早贖回止盈錯過後市行情的問題,也更適合上漲的市場行情。
判斷辦法二:估值法
來源:天天基金
不少人,都會選指數型基金來進行基金定投。而指數基金當前點位是否值得投資,主要是看估值的高低,估值低的時候多買,估值高的時候少買。
反過來,這個邏輯用來止盈,也是行得通的。利用估值這個重要的參考標準,在估值高的時候賣出,而估值低的時候繼續持有。
註:上述操作建議僅供參考
除此之外,也可以觀察一下百分位,這個指標主要是用來表示市盈率在歷史區間所處的位置。比如80%,則表示當前市盈率比歷史上80%的時候都高。
通常情況下,當估值百分位大於60%,就說明正常偏高,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這時就可以分批賣出;而當估值百分位大於80%,則說明已經高估,可以考慮止盈贖回了。
(免責聲明:收益率數據僅供參考,過往業績和走勢風格不預示未來表現,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