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毒)被指實物與圖片不符 閃電直發頻遭投訴

2020-12-15 財經網科技

近日,財經網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留意到,用用戶稱在得物app(毒)上購買的東西與圖片不符,並稱得物客服踢皮球,要求平臺進行賠償。

據投訴內容顯示,用戶在得物app(毒)上通過閃電直發的方式購買了一件衣服,但是收到的貨物與圖片不符,客服告之由於產地不同屬於正常,並讓專員聯繫用戶,專員則讓用戶去鑑定,稱如果是假的便進行賠償;或者叫用戶轉讓給朋友或者再在得物app(毒)上寄售,用戶表示買衣服是自己穿的,寄售要收取高額運費,這種處理方式需要用戶承擔費用。

在投訴內容中,用戶表示了對上述處理的不認可。他指出,衣服上少了一根豎條,明顯不屬於細微差異。此外,他強調,自己是通過閃電直發購買的商品,這些商品都是提前進行鑑別,如果實物與圖片大,平臺應該提前告之。

據得物app(毒)官方資料顯示,」閃電直發「商品提前到倉庫經過細緻查驗與多重鑑別,下單後平臺寄售倉庫直接發貨,省去物流、查驗鑑別的等待時間。此外資料還稱,」閃電直發「商品均為查驗鑑別通過商品,省去查驗暇疵、鑑別不通過等原因無法及時收到商品的風險。

另外財經網留意到,在購買商品時,採用」閃電直發「要比其他寄貨方式收取的郵費要高。網際網路分析人士指出,這種方式抓住了部分消費者不想等待時間、想省卻麻煩的心理,迎合了他們想採用更貴的價格享受更優質服務的需求。

更貴的價格是否意味著更好的服務?財經網留意到,黑貓平臺上對於「閃電直發」的投訴不在少數。

另有用戶稱,自己於3月21日得物上用閃電直發購買鞋子,結果3月25日鞋子依然在攬收狀態,商家為了避免不發貨實行虛假髮貨。用戶稱自己在APP上找客服,一直推脫說專員回饋,從24小時變成48小時,三天內一直未處理。

在隨後的補充中,客服給出了新的理由,稱鞋子有色差,並要求用戶退款。用戶稱,閃電直郵就是平臺自己驗過的貨拿出去賣,結果拍了三天告訴他有色差,那麼閃電直郵涉嫌虛假髮貨、以次充好。「讓我退款,說有瑕疵,嚴重與閃電直郵不符,要求賠償!」

財經網留意到,3月28日,此訂單投訴進度顯示投訴已完成。

此外,2月份有用戶在黑貓投訴稱,自己在8號在得物購買閃電直發商品,上面顯示24小時發貨,約兩天送達,但得物說要10號才發貨。用戶稱等到10號諮詢發貨時,客服保證這兩天發出,並在用戶表明鞋子無法按時收到,需要得物給出解決方案時,讓用戶取消訂單。

用戶表示,得物客服這種處理不負責任,自己付出時間還拍高價的閃電直郵,就是為了免去買家發貨給毒(得物),毒得物查驗的時間,為了節省時間願意多花錢,結果現在的狀況很差,「加了錢和沒加沒區別」。

除此之外,財經網留意到,在其他網際網路投訴平臺上,也存在不少關於「閃電直發」的投訴。網際網路分析人士認為,用戶花高價購買服務,是為了獲得更多的便利和保障,多起投訴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這項服務尚未到達其宗旨目標,這也給平臺一定的提醒,需要完善更多細節保障用戶良好的購物體驗。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