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處理器龍頭英特爾(intel)在「架構日」正式發布與展示新型電晶體技術,這項定名為「SuperFin」的技術以10納米製程為基礎,預計能降低通孔電阻30%,以提高互聯性能。而接下來預計推出代號「Tiger Lake」的次世代處理器將會採用該技術,目前已出貨,預計2020年底前將能看到搭載「Tiger Lake」次世代處理器的終端設備。
近期,英特爾因為7納米製程延遲推出,在科技產業圈鬧得滿城風雨,也讓英特爾股價大跌,還使競爭對手得利。為了挽回頹勢,英特爾特別在定名為「架構日」當天宣布並展示六大創新發展,包括10納米SuperFin技術、Willow Cove微架構、針對行動客戶端的Tiger Lake系統單晶片架構的詳細信息、以及首次揭示了其完全可擴展的Xe繪圖架構等。英特爾指出,這些架構可滿足從消費端至高性能計算,再到遊戲用途的各個市場。英特爾將其解耦晶片設計方式、結合先進的封裝技術,XPU產品和以軟體為中心的策略,致力為客戶提供領先性能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英特爾表示,在新宣布的10納米SuperFin技術,是經過多年來持續在FinFET電晶體技術方面精益求精的努力,使得英特爾重新定義該技術,以完成史上最大的單節點內技術升級,提供等同轉換至全新製程節點技術的性能改進。通過在10納米SuperFin技術將英特爾增強型FinFET電晶體與Super MIM電容器結合在一起,在SuperFin技術於源極/汲極提供增強的磊晶,以改進柵極製程和額外的柵極間距下,將實現更高的性能。
英特爾進一步指出,由英特爾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英特爾院士及架構師團隊開發的10納米SuperFin技術,有提升源極和汲極結構的磊晶生長特點,從而提升應力並減少電阻,允許更多電流通過。其次,改進柵極製程以驅動更高的信道遷移率,使電荷載子更快速移動。額外柵極間距選項,可為需要極致性能的特定晶片功能提供更高的驅動電流,且新型薄阻障層將通孔電阻降低30%,增強互聯性能。與業界標準相比,英特爾Super MIM電容相同的佔用面積,提供5倍的容值,降低電壓驟降情況,並顯著提高產品性能。此技術為新型Hi-K介電材料,材料堆棧厚度僅數埃(10的-10次方米)的超薄層,形成重複的「超晶格」結構,是業界首創的技術,領先其他製造商的現有製程能力。
英特爾最後表示,接下來代號為Tiger Lake的英特爾次世代筆記本處理器將以10納米SuperFin技術為基礎,而Tiger Lake目前正在生產,並出貨給預計年底節日季節推出OEM系統的客戶。
(首圖來源: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