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錯過精彩內容,記得將石油人置頂或者星標
領導說了,支持一下【石油人】,編輯獎金漲5毛,石油粉,編輯獎金就全靠你們了。 【送書福利】點擊右邊即可參與領取第二屆中國油氣開採工程新技術交流大會
中國石油新聞網消息:國資委網站近期發布了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戴厚良的署名文章《中國石油:以數位化轉型驅動油氣產業高質量發展》,全文轉發如下:
中國石油:
以數位化轉型驅動油氣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黨組書記、董事長 戴厚良
當前,數字經濟正開啟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工業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創新生產組織方式和運行方式,引發產業變革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湧現。油氣行業作為傳統工業產業,面對能源革命和能源轉型加快推進的新形勢新趨勢,必須有效利用雲計算、物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數位技術,驅動業務模式重構、管理模式變革、商業模式創新與核心能力提升,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價值增長。同時,油氣企業只有對其業務進行系統性、徹底的重新定義,包括組織、流程、業務模式和員工能力的方方面面進行重新定義,數位化轉型才能成功。
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石油把信息化納入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的目標體系,把數位化轉型作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等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作為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舉措,大力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與油氣業務融合應用,著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形成新動能,驅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中國石油已經具備堅實的數位化轉型基礎
經過20年集中統一的信息化建設,我們已經建成應用了涵蓋生產管理、經營管理、綜合管理、基礎設施和網絡安全的80個集中統一的信息系統,實現了信息化從分散向集中、從集中向集成的兩次階段性跨越。
一是,在集團層面建成應用了集中統一的經營管理和辦公管理平臺,在業務板塊層面建成應用了覆蓋油氣產業鏈上、中、下遊集中統一的生產運行管理平臺。平臺的建成應用,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增強了企業管控能力,有效推進了跨專業、跨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二是,信息技術網絡、數據中心、安全防護等方面基礎紮實。骨幹網絡全面覆蓋158家所屬企業和353家國內外分支機構,總業務傳輸帶寬31.6萬兆。「三地四中心」雲數據中心形成18萬核計算能力和25PB存儲能力。統一網際網路出口、身份認證和終端計算機管理,構建基於開源大數據技術的信息安全分析平臺,網絡安全防護體系逐步完善。三是,建立了比較完備的信息化管理組織、制度和流程,形成了一支規模較大的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維護隊伍,信息技術及管理人員合計達1.6萬人。四是,所屬各企事業單位積極探索,積累了許多有益經驗。新疆油田公司構建了油氣生產物聯網、協同研究環境等業務全面覆蓋的信息系統,實時掌握生產動態,支撐油田生產經營活動,大力推進智能分析應用,輔助科學決策。長慶石化公司建成了覆蓋經營管理層、生產執行層和操作控制層的信息化體系,初步實現了「數位化工廠、信息化企業」建設目標。上海銷售公司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零售營銷、非油商品分析、客戶精準營銷、異常交易監控等應用,探索數字生態體系建設。
中國石油數位化轉型的目標和方向
總體目標:利用自動感知實時採集油氣產業鏈運行數據,利用全面互聯廣泛獲取內外部數據,運用數位化技術持續優化業務執行和運營效率,「十四五」末初步建成「數字中國石油」。構建物理中國石油與數字孿生體融合交互的閉環系統,推進實體業務與數位化世界的雙向連接運行,形成內外部連接、共享、協同機制,實現降本增效、協同共享、持續創新、風險預控和智慧決策,不斷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和資產創效能力。
主要方向:將數位技術融入到油氣產業鏈的產品、服務和流程中,推動公司發展理念、工作模式、運營管理、科技研發、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的變革,打造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服務等新能力,開創基於用戶、數據、創新驅動的新商業模式、新生產方式和新產業生態。
在發展理念變革方面,重構價值體系,調整生產關係,從產能驅動型發展模式轉變為創新驅動型發展模式,著力以新要素、新動力、新能力,形成符合「數字中國石油」特色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在工作模式變革方面,實現工作全過程的電子化、網絡化、平臺化,支撐流程督辦、視頻會議、項目管理、財務管理的移動化、協同化、智能化工作新模式,通過新技術新工具賦能員工,提高工作效率。
在運營管理變革方面,圍繞油氣業務鏈提質增效和高效協同,打通IT和OT界限,實現數據全面採集和生產過程實時感知,以及經營管理數據集成共享,將知識經驗以工業軟體的方式進行積累、共享、復用,廣泛建立行業特色的知識模型和數字孿生體,給生產經營賦能、員工賦能。
在科技研發變革方面,圍繞科研全過程協同和技術知識數位化,通過在科研活動中充分應用數位化工具,精準洞察技術研發需求、提高協同研發效率,支持科研成果數位化並推進知識共享利用,並對成果應用進行跟蹤評價,形成科研創新鏈的閉環管理,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加速數字生產力形成。
在管理體制機制變革方面,建立快速適應內外部變化要求的扁平化、專業化、靈活敏捷的組織架構,推動領導力轉型,激活組織和員工創新活力,建立匹配的績效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
中國石油數位化轉型框架方案
堅持「價值導向、戰略引領、創新驅動、平臺支撐」總體原則,按照業務發展、管理變革、技術賦能三大主線實施數位化轉型,通過工業網際網路技術體系建設和雲平臺為核心的應用生態系統建設,打造「一個整體、兩個層次」數位化轉型戰略架構。
業務發展主線。在集團層面:一是油氣業務鏈協同優化。統籌安排油氣生產、油氣貿易、煉化生產、油氣物流、銷售、產品貿易等各環節,以上下遊業務鏈的整體效益和股東價值最大化為目標,進行資源配置、加工、物流和銷售優化,針對突發事件進行情景模擬,最終實現市場動態全面感知、生產運行協同優化、風險預警快速響應、支持決策精準高效。二是協同科研與創新。利用科研平臺集成共享專業軟體、儀器設備、專家文獻等要素,提高多專業跨單位協同研發效率,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等新的數字工具,助力新產品研發、提高科研成功率。在主營業務領域:一是打造智能油氣田。以感知、互聯、數據融合為基礎,實現生產過程「實時監控、智能診斷、自動處置、智能優化」的油田業務新模式。二是打造智能煉化。重點提升煉化企業的感知能力、分析優化能力、預測能力、協同能力,構建以高效供應鏈、精益化運營、安全化工控、互聯化運維為特色的智能煉化新模式。三是打造智慧銷售。充分藉助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化技術,按照新零售理念,推進成品油零售業務轉型升級,構建人、車、生活生態圈,實現「智慧化銷售、數位化運營、一體化管控」目標。四是打造智能工程。構建鑽井工程全生命周期智能支持平臺,全面提升工程作業風險管控水平、工程質量和運行效率。建立智能井筒,實現鑽完井全過程地面/井下遠程實時透明化監控。打造智能作業現場,包括智能鑽井和數位化地震隊。
管理變革主線。一是組織和體制變革。進行管理層級扁平化改革,加強橫向的專業技術協同以及不同銷售業務市場和客戶信息的共享,形成縱向管控和橫向協同融合的矩陣模式,建立適應快速變化的柔性組織,實現服務組織的專業化。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加快人力資源的數位化轉型。二是管理系統變革。按照數位化思維重塑經營管理和綜合管理架構和流程,建設相應的數位化支持體系。三是全球服務共享。充分發揮數位化優勢,持續推動專業化服務共享,深化財務、人力資源等服務共享能力建設,逐步擴展到物資採購、客戶服務、法律合同、信息技術等領域,實現專業技術人員集中共享。
技術賦能主線。著力完善「一個整體、兩個層次」的信息化建設總體框架。「一個整體」,即建設集團公司統一的雲計算及工業網際網路技術體系,包括總部「三地四中心」雲數據中心和統一的智能雲技術平臺,構建統一的數據湖、邊緣計算等技術標準體系、以及適應雲生態的網絡安全體系;「兩個層次」,即支撐總部和專業板塊兩級分工協作的雲應用生態系統建設,基於統一的雲技術架構,集團層面組織開展包括決策支持、經營管理、協同研發、協同辦公、共享服務支持等五大應用平臺建設;十大專業領域組織開展以生產運營平臺為核心的專業雲、專業數據湖、以及智能物聯網系統建設,重點構建適應業務特點和發展需求的「數據中臺」、「業務中臺」和相應的工業App應用體系,為業務數位化創新提供高效數據及一體化服務支撐。
中國石油將遵循數字經濟發展規律,積極抓好數位化轉型的頂層設計,堅持試點先行、有序推進,推動公司發展理念、工作模式等變革,全面打造支撐當前、引領未來的新型數位化能力,充分發揮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的引領作用。
來源:中國石油報
重要通知
為了適應不同平臺人員的要求,我們團隊創建了系列石油技術分享與交流平臺,三個平臺均會不定期分享各項石油技術和最新行業動態,敬請掃描關注。
【石油人】矩陣平臺二維碼
打開相應平臺APP掃一掃
或者長按上圖相應平臺二維碼即可識別關注
特別聲明
本微信平臺所發布的文章和技術,除標註【原創】外均屬微信粉絲投稿分享或網絡的資料,若轉載時標註作者及出處,石油人公眾號會一併載入,若沒有特別註明,石油人會默認為網絡轉載,如原作者見到後,認為不妥,請證明並告知我們,我們會妥善處理,並表示歉意!歡迎大家投稿分享。
領導說了,支持一下石油人,編輯獎金漲5毛,石油粉編輯獎金就全靠你們了。
為最好的自己點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