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玩臺灣,臺灣卻樂意被玩

2020-12-15 央廣網

蔡英文上臺以來,民進黨政府全力推行「去中國化」政策。民進黨勢強,大選失利的國民黨一蹶不振。當下,蔡當局利用中美關係緊張頻頻向美國獻媚,大量採購美國軍備,高調宣揚美國官員訪臺,甚至開放了自己當政前曾號召社會力量高調要求國民黨禁止的美豬進口。國民黨無力與之抗衡,卻在王金平來海峽論壇一事上不停作妖。看到島內惡鬥,美國也樂意攪局,已準備對臺灣增加7項主要武器系統的軍售,並計劃打造"堡壘臺灣"(Fortress Taiwan)。  李勝峰 新黨副主席

採訪 觀察者網 白紫文

針對臺美動作頻頻,大陸一再重申「一個中國原則」,解放軍東部戰區9月18日開始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東部戰區官微更是發話:丟掉幻想,準備戰鬥!

當下兩岸關係的緊張處境,觀察者網特別採訪了親赴海峽論壇的臺灣新黨副主席李勝峰。採訪結束後作為知情人,李副主席還特別向觀察者網透露了國民黨取消王金平之行背後的真正原因。

臺灣新黨副主席李勝峰

觀察者網:最近臺海局勢異常緊張。您認為,蔡當局的執政方針正在將臺灣引向何方?破壞和平統一,這個歷史責任,民進黨擔待得起嗎?

李勝峰:兵兇戰危帶來的破壞和平的戰爭,這個罪責誰都擔不起,蔡英文擔不起,任何人都擔不起。生命無價,和平無價,戰爭無情。北京指出過會引起臺海戰亂的4個條件:

第一,臺灣宣布的獨立;第二,國外勢力介入臺灣、臺海;第三,臺灣內部發生不可收拾的動亂;第四,統一遙遙無期。

第四個條件比較不具體,我們就看前三個比較具體的條件。目前蔡英文的做法大概是,慢慢地醞釀前兩個條件,這是臺灣的有識之士必須要注意、要防範的。

關於第一個條件,目前民進黨的政策是「聯美、抗統、去中、反中」,字眼上看起來好像沒有「臺獨」,可是我們很清楚地知道,聯美是策略,「抗統、去中、反中」是手段,目的就是不舉「臺獨」旗號的「臺獨」,沒有「臺獨」之名的「臺獨」。這麼做拖得了一天兩天,拖久了就會拖到圖窮匕見。

關於第二個條件,民進黨今天所主張的「去統」也好、「反統」也好,要追求沒有「臺獨」之名的「臺獨」也好,都需要聯美,不聯美就沒有人相信它的目標可以實現。聯美的結果就是今天這樣,美國不斷以各種方式介入臺灣,包括加大力度向臺灣出售武器。但是實質上,臺灣購買的這些武器,能增加多少臺灣的防衛力量?花了很多的錢,製造了很多的緊張,卻沒有真真正正實質的幫助,不過是在創造一個讓臺灣社會以為美國在「力挺」臺灣的假象。而美國的「力挺」要是一不小心擦槍走火,不就成為「國外勢力介入臺灣」嗎?

所以從這樣的一個角度來看,民進黨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已經把臺灣推向了兵兇戰危。美國呢?美國也樂得去裝這個傻。美國是中國大陸的建交國家,有所謂「三個公報」(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八一七公報》),它必須要信守「一中」原則,也公開宣布不支持「臺獨」。美國既然不支持「臺獨」,它今天的做法又算什麼呢?因為民進黨沒有高唱「臺獨」,只是反對統一。講得再好聽一點,就叫「反對片面改變現狀」,這符合美國的假面具,也給了美國介入臺灣事務的藉口、為美國開了一扇「名正言順」的大門:你看臺灣沒有搞「臺獨」啊,沒有高舉「臺獨」的旗號啊,它只是抗拒統一、抗拒片面地改變現狀。開啟這扇大門的後果就是,臺灣勢必會被一步一步地推向悲慘的邊緣:讓美國的介入一分一分、一次一次地加大,導致兵兇戰危一不小心變成真正的現實。

所以我的結論是,「臺獨」是假議題,統一是真壓力。美國在玩臺灣,臺灣樂意被玩。美國玩臺灣,是因為可以借臺灣來對抗大陸;臺灣樂意被玩,是因為民進黨當局可以找到欺騙臺灣人民、推動「反統、抗統、去中、反中」的迷幻藥。這樣的現狀繼續發展下去,會轉變成危機。

所以臺灣的、海內外的有識之士,以及追求臺灣和平安全、追求臺海和平的所有中國人,都應該要努力地提醒並注重這一現狀,同時臺灣的社會也應該發起自救運動,自己要救自己,不能明知前面有危險、還一步一步地踩上去,到了懸崖邊緣再踩一腳,後悔就來不及了。

觀察者網:美國次國務卿克拉奇9月17日抵臺,成為臺美「斷交」以來美國方面到訪臺灣的最高層級官員。您認為克拉奇到臺,算是美國政府對蔡英文當局媚美政策的回應嗎?他來到臺灣的實際任務是什麼?

? 李勝峰:從國際政治的角度來看,美國是玩弄國際政治的高手。臺灣絕對不是美國的對手,而且臺灣的政府也沒有足夠的智慧在兩強之間學會平衡生存的方式,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就一邊倒地靠向了美國。

美國現在的作為,我認為它有幾個目的在:

第一,不斷地試探大陸的底線。這一次美國雖然派了國務院第三號人物(克拉奇)來臺灣,但是要注意,他坐的是私人飛機,不像上一次派來的那位在美國聯邦政府位階非常低的衛生部長(亞歷克斯·阿扎)。雖然名為部長,但是在美國這種聯邦制國家裡面,除了國防部這類特殊單位以外,所謂部長根本沒什麼地位,可美國就是要用公務專機帶他(阿扎)到臺灣。反而是國務院三號人物來臺灣的時候,坐的是私人飛機,而不是帶有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標誌的公務專機。這就是美國很會玩國際政治的地方。

 

克拉奇搭乘商務機抵臺。圖片來源:「中央社」

美國衛生部長來的時候,你可以看到他到處走動、參與協議籤署,雖然籤的都不是他的名字,他是站在後面看著的,但擺足了架勢。結果國務院三號人物來的時候,只是參加了李登輝相關的活動,然後秘密地、不公開地抵達蔡英文官邸,會了個面,也不發表什麼、也不說什麼就走了。換言之,前者是個身份不高的人,擺出的姿態卻很高;後者是個身份敏感的人,派過來也只有象徵性的意義。美國次國務卿來到底做了什麼?做的就是「老朋友的致敬」。而且既然來到了你的官邸,你說公也是公,說私也是私,說是私下會見就可以是私下會見,說是公開會見,你又能說不是嗎?但是他又不對外公開。美國玩弄國際政治,就是要測試中國大陸「一中」的底線在哪兒,美國正在以切香腸的方式不斷壓迫「一中」的底線。

第二,為了選舉。現在臺灣跟美國是各取所需。對臺灣而言,它要美國撐腰,要擺出一個「老美在撐我的腰」的畫面讓大家看到了,這樣它就可以繼續讓臺灣人民服下「美國會幫助臺灣」的迷幻藥。美國的目的又是什麼?它是耍弄臺灣、激怒大陸,看能不能在這個時候為川普的連任加分。假如今天沒有川普謀求連任的需要,你覺得美國次國務卿會來嗎?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中美關係最緊張的時刻來,就是要利用臺灣這個變數,看看你大陸的反應,一方面在切香腸式地逼迫「一中」底線,一方面在為川普的選舉增加變數。

這一次中國大陸在整個戰略定力的表現上是夠的。除了表達自己的立場之外,並沒有做出什麼太激烈的動作,而該表達的態度也都表達了。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也好、民進黨政府也好,他們都只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為了自己的黨,為了自己的權位操弄這一切。人民呢?人民的和平,臺海的和平,國際政治的和平,他們是放到一邊不顧的。

我還是強調,這只是在把臺灣推向兵兇戰危,只是讓民進黨餵迷幻藥、保住它的政權,美國玩弄「一中」政策是想看能不能為川普的連任多增加一點變數。除了這個以外,克拉奇訪臺事實上對臺灣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和幫助。

觀察者網:也就是美國對臺一直以來的「口惠實不至」做法。

? 李勝峰:不只是口惠實不至,是根本在把臺灣當棋子在耍,這裡我們還可以做進一步的延伸,就是大家都不要誤判:

臺灣對大陸來講是核心利益,是必須保住的核心利益;臺灣對美國來講是戰略利益。戰略利益是可以做利益交換的,核心利益是沒得交換的,只有「有」跟「沒有」的區別。美國有一天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把臺灣這個戰略利益交換掉,也沒什麼稀奇的,以前就發生過的。在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的時候,美國發表的對華白皮書就把國民政府拋棄了。到了尼克森時期,美國為了聯中制蘇,又把臺灣拋棄掉了。我們被(美國)當做棄子的命運,已經有兩次了,可是大家還是願意繼續吃迷幻藥,讓民進黨得以繼續賣迷幻藥。

觀察者網:民進黨當局固然劣跡斑斑,但對於國民黨,不少大陸網友同樣非常失望。王金平準備率團出席海峽論壇,臺灣輿論對一句「求和」的渲染和放大就讓國民黨不堪重負,取消了王金平海峽論壇一行,甚至為了迎合輿論而要求大陸方面道歉。國民黨作為在野黨,其主張和作為處處遭人掣肘,對蔡當局的各種作妖無計可施。您認為,國民黨當前在臺灣面臨怎樣的困境?

? 李勝峰:這個問題應該分兩個方面來思考。第一個方面是王院長這一次為什麼沒來成。第二個方面是在大的格局上,國民黨在兩岸之間的角色。

關於第一個方面,我覺得這一次國民黨做得非常愚蠢,只能用愚蠢透頂來形容它的表現。

你有沒有發現,王金平代表國民黨出席海峽論壇的消息出來後,民進黨其實沒有太大的攻擊,所有的攻擊和阻礙都來自於國民黨內部。回過頭來想想,所有的報導、民進黨包括它的中央黨部和高層,都沒有敲鑼打鼓地攻擊國民黨。這個時候的國民黨忘記了一件事,以王金平院長在島內的地位和他在政治上比較中道的角色,他願意接受回臺灣時得先隔離14天的條件,去參加了一次規模最小的海峽論壇,他個人一定是下了相當大的決心才願意接受國民黨這次邀請的。而當他答應要代表國民黨前來的時候,全臺的輿論除了像自由時報那樣的少數幾篇報導以外,各媒體的大方向不分藍綠,基本上都採取了肯定的態度。

而國民黨自己後來那樣子處理這件事,背後反映出的重大問題,是我要說的第二個方面。國民黨在兩岸問題上是沒有中心思想的。民進黨的中心思想很簡單,就是不要統一,它要「獨立」,但是「獨立」只能做不能說,所以它就用不要統一來代替,因為不統一的結果和「獨立」是一樣的。

 

在國民黨炮製的所謂「求和說」下,王金平最終取消海峽論壇之行。圖片來源見水印

民進黨的目標非常清楚,從以前的「獨立」到今天的「不統」,再到用「維持現狀」來包裝「不統」,這是民進黨的立場,幾十年來一貫如此。所以它反對「一國兩制」很正常,因為它反對的是「一國」,兩制不兩制並不重要。

國民黨的基本立場是什麼呢?我們先不要講統獨,只講對中國的立場。你是親中?還是要跟民進黨一樣「反中」「抗中」?如果你要親中友中,那麼親中友中是害臺還是利臺呢?是賣臺還是愛臺呢?你國民黨自己要想清楚。國民黨一直就是既想親中友中,又論述不出親中友中對於保臺、愛臺、利臺的意義。所以國民黨親中,民進黨一說它賣臺,國民黨就又縮回去了。國民黨應該明白地說清楚為什麼要親中。臺灣社會也希望它說明白,因為臺灣社會沒有人相信民進黨會親中。假如民黨能親中,整個兩岸的問題就解決一大半了。國民黨的問題就在這裡,民進黨反「一國兩制」,你也反「一國兩制」,但民進黨反的是一國,那請問你國民黨反的是什麼?你是反一國嗎?你不反一國而是反兩制,所以你是要贊成「一國一制」咯?你「一國一制」是贊成社會主義的這一制呢,還是你有能力讓中國大陸接受臺灣的這一制呢?要是後者的話,你也能說出一套道理來嗎?完全不能。

所以現在臺灣社會的現狀是,兩個黨對兩岸態度大同小異,民進黨和國民黨「異」的地方只有一點點,就是國民黨在文化交流上、在民族認同上比民進黨來得強,友中親中比較明顯,能夠跟中國共產黨保持還算比較密切的關係。

但除了這個以外,其他在大原則大方向上,它跟民進黨有什麼不同呢?民進黨不統,就是不要統一。國民黨也講不統,你是不要統一還是不談統一?現在不談統一什麼時候談呢?還是永遠都不談?永遠都不談的話,那要不要推統一的政策呢?也不談統一也不推統一,你跟民進黨的不要統一有什麼不同呢?

所以國民黨之所以會弄到自己進退維谷的地步,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國民黨今天在兩岸的論述上,基本上只有跟著民進黨走,因為它本身沒能論述明白那些正確的、有利於它的方面。

觀察者網:8月22日是新黨成立27周年。紀念日當天,鬱慕明前主席重申了新黨三大目標「反獨促統、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吳成典主席指出新黨「秉持著一個中國、九二共識、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政治目標,堅持和平統一」,臺灣只有新黨可以勝任與大陸對話的角色。您可否介紹下,新黨目前在臺灣的發展狀況如何?

? 李勝峰:我談下海峽論壇,作為第4個問題的前言吧。兩岸民間的交流是兩岸的和平的基礎,今天連民間的交流都被破壞了,和平就很危險了。海峽論壇是兩岸民間最大的交流平臺,往年沒有疫情的時候,兩岸可以組織起近萬人的大會,論壇活動持續好幾天。今年在這樣的疫情情況下海峽論壇還能舉行,而且臺灣還有很多人願意在大陸先被隔離幾天、回臺灣再被隔離14天地趕來,代表大家依舊期待透過交流來達成和平。

換言之,今天兩岸和平的希望就在於,讓大陸還可以看得到,還有一群人非常地期待創造和平的契機。只要大陸還能夠看到臺灣還有追求和平的希望,看到促進統一、追求民族復興的希望的火種還在,我相信臺灣的和平就有機會,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

這也就是為什麼吳成典主席會在大會裡面提出「臺灣人自救運動」,不「臺獨」臺灣就不會有戰危,認同大家都是中國人,最起碼不要否認自己是中國人,這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保障,不一面倒地倒向國際強權,臺灣就不會引進國際勢力,造成臺灣的兵兇戰危等等。從這樣的角度,我們可以就看到各黨的定位了。我想,今天北京對於民進黨是絕望透頂,對國民黨大概也是失望透頂,還沒到絕望,但是也失望,因為國民黨幾乎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了。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灣的出路在哪裡?

新黨是一個小黨。相對於民進黨和國民黨兩個黨,新黨必須承認我們是一個很小的黨。但當這一次國民黨王院長帶團參加海峽論壇一行給取消的時候,即將進入冷凍期的國共關係什麼時候才能解凍呢?不知道。國民黨雖然它的立場有時候會搖擺,但是我剛才講過,它畢竟還有一些不同於民進黨的地方,所以基本上國民黨還是充當著紅色和綠色、共產黨和民進黨之間的緩衝區。

可是國民黨現在把緩衝區越做越小,怎麼辦呢?新黨就必須承擔起緩衝區的角色。新黨就必須搭起這樣一個交流的橋梁,把兩岸的對話再拉起來。

新黨有沒有這樣的能量呢?臺灣的社會這樣的能量是足夠的,要去把它激發出來。尤其是在國共之間因為這一次的事件而進入冰封期的時候,我們更是責無旁貸。所以這一次新黨出席海峽論壇雖然只有三個人,但是我們的陣容是最整齊:主席、副主席,還有前委會的委員,我們都願意共同出席。我們也希望當一個緩衝區逐漸被壓縮的時候,能夠因為新黨的出現,來做一些正確的事,說對的話、走對的路。

 

新黨主席吳成典率團赴海峽論壇。圖片來源見水印

而要把這個緩衝區做好,新黨就要有一個決心,不斷地去告訴它的支持者,我們要跟國民黨做徹底地切割,而且要明白地告訴大家,和平統一才能夠真正的讓臺灣保持著現狀,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才是由臺灣跟中國大陸共同協商出來的一個好方案。同時告訴臺灣一件事情,大陸要的不是急統,大陸要的是心靈契合的統一。心靈契合的統一怎麼會是急統呢?心靈契合的統一就是,我們來創造和平統一的條件,然後大家心靈契合了才來談論統一。希望兩岸能夠通過協議協商來建立穩定的和平機制,然後進行心靈上的契合,這樣不但能擁有和平,而且這個和平是有機制的,這不才是對臺灣最大的保障嗎?

怎麼這樣的一個主張跟訴求,主張要親中、要交流的國民黨,聲量比新黨大得多的國民黨不談呢?

關於臺灣方案要說的幾點是:第一,因為臺灣跟香港不一樣,所以才有臺灣方案;第二,達成臺灣方案通過的不是談判,而是一個各黨各派各界共同的協商,以協商來達成。臺灣方案不是急統,而是要在和平的機制下來保障和平統一;同時未來兩岸統一後的臺灣模式,是跟臺灣協商得到的,而不是談判得到的。這樣的一個有利的、不急迫的方案,民進黨反對合情合理,因為它本來就不需要這個東西,國民黨也跟著人家反對什麼。所以,國民黨該做卻不做的事,新黨會來做。

未來大家也會發現,新黨跟國民黨的切割會越來越清楚。因為不切割跟著國民黨這樣混,只能是混吃等死,新黨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把兩岸之間的願景清清楚楚地細述出來。

我們知道做這個事壓力很大,我們也知道做這個事,民進黨會想盡辦法來施壓,我想這都不重要。站在整個民族的發展歷程上看,我們該做的事是非常重要的。剛才我講的這些內容,笨笨的國民黨從來沒有把它講清楚,小小的新黨雖然聲量不夠大,但我們只管努力去做就對了。

採訪後李勝峰對王金平事件補敘:

(1)國民黨將一位主播自媒體的發言,無限上綱上線到央視官方,而不是採取息事寧人的做法,是想藉機給自己找退路。央視在正式節目中,先是主播自己改變態度,又另換主持人在同一節目再次表達正向態度,已經給足國民黨臺階,但國民黨仍嫌不足,其態度動機令人懷疑;

(2)國臺辦正式經人民日報、新華社發布正向聲明,國民黨已足夠向臺灣社會交待,為何仍舊執意取消王金平一行?問題在國民黨內部:1、有人不希望王金平成行;2、有人想藉此機會搞垮江啟臣主席,提早上馬競爭國民黨主席位置,以免夜長夢多。

國民黨因小失大,失去一次創和平新局的大好機會,失去兩黨兩岸破冰的大好機會。想想在疫情管制如此嚴格、兩岸情勢如此險峻之時,正如王金平院長說的:在關鍵的時間走該走的路、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多好的機緣,就因為國民黨當家人智慧勇氣不足、內部私心自用而毀於一旦。可惜啊!

來源|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李勝峰:美國在玩臺灣,臺灣卻樂意被玩
    當下,蔡當局利用中美關係緊張頻頻向美國獻媚,大量採購美國軍備,高調宣揚美國官員訪臺,甚至開放了自己當政前曾號召社會力量高調要求國民黨禁止的美豬進口。國民黨無力與之抗衡,卻在王金平來海峽論壇一事上不停作妖。看到島內惡鬥,美國也樂意攪局,已準備對臺灣增加7項主要武器系統的軍售,並計劃打造"堡壘臺灣"(Fortress Taiwan)。
  • 臺媒:美國不跟WHO玩了,臺灣未來應何去何從
    (觀察者網訊)美國正式聲明要退出世衛組織(WHO),這一舉措讓極其渴望加入WHO的臺灣陷入了兩難境地。7月8日,臺媒《中時電子報》發表題為「不玩了!美國退出WHO,臺灣未來應何去何從」的評論文章,指出美國此舉讓本想藉此次抗疫敲開世界衛生大(WHA)大門的臺灣顯得手足無措。聯合新聞網則提醒說,美國這一決定充滿了政治考量,臺灣不應貿然「選邊站」。
  • 臺灣的阿伯阿嬤玩這個「過氣遊戲」都玩瘋了
    在戶外抓寶可夢的阿伯阿嬤是「臺灣之光」。頭髮花白,皮鞋漆黑,踩著猩紅的腳踏車,車頭綁6臺手機,每一臺都用軟管支架架住,連上數據線,屏幕上全部是《寶可夢GO》。高齡硬核訓練師們正穿梭在臺灣的大街小巷,一個身影就讓美國網友佩服得五體投地。
  • 用海底直達光纜去臺灣玩吧
    用海底直達光纜去臺灣玩吧   由國內網易代理運營的《魔獸世界》目前已能玩資料片《燃燒的遠徵》 美國暴雪公司開發的 隨著國內新資料片《巫妖王之怒》推出的變數一再增多,內地玩家只有登陸到臺灣地區、韓國、日本、美國等地的遊戲伺服器上繼續玩新資料片。
  • 調查報告:65%的臺灣人每月玩遊戲花費超千元
    臺灣職介104日前發表關於「電競」的大數據,通過其人力資料庫以及問卷,揭開現今臺灣電競市場的現狀。其中有些令人驚訝的數字,也有一些不讓人意外的數字,不過可以看得出,電競在整個臺灣社會已經有十足的認知度與成長。
  • 美國不提案支持臺灣參與WHA 臺灣承認被耍了
    臺灣地區能否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A議題,成臺灣立法機構質詢焦點。江啟臣質詢吳釗燮時,開頭便問,18和19日臺灣是否能參與尚不確定。雖然現在看到美國和許多國家支持臺灣地區,不管美國是通過國務卿或其他重要人士說話,甚至其他組織動員,大家都有看到,但問題還是回到一點,如果美國這麼支持,那美國為何不自己提案要臺灣地區加入WHA觀察員,而是要由「友邦」提案?
  • 臺灣一周侃:蔡英文當局上任兩周「玩壞」臺灣
    但是在臺灣就是有這麼一撮「能人」,他們可以只用短短兩周,就改變一個社會,讓原本生活安定的農戶、漁民活得悽慘沒指望,讓一個喧囂但大體有序的社會變得沸反盈天。蔡英文當局上臺僅僅兩周,就成功做到了這些。僅僅兩周,他們就成功地把臺灣「玩壞」了,為此他們的團隊有了響噹噹的新「封號」:「改口政府」。
  • 陸資企業在臺難生存 淘寶臺灣宣布「不玩了」
    圖為淘寶臺灣去年10月在臺正式上線。(淘寶臺灣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淘寶臺灣去年10月在臺正式上線,原本應該歡慶「周年」,但克雷達所經營的淘寶臺灣昨無預警宣布「不玩了」,平臺已關閉下單、賣家入駐與商品上架等功能,董事會忍痛決議於年底前正式結束臺灣營運、退出臺灣市場。這已是淘寶先後以新加坡商、港資、英商三度叩關失敗。在臺難生存,部分陸資已萌生去意。
  • 看看臺灣玩家玩什麼?臺媒評高分網遊(全文)
    我們離臺灣有多近,那是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的距離;我們離臺灣有多遠,那是一段需要掛代理翻牆的距離。玩不了國服的時候,我們都會想著,臺服開了去玩臺服吧。即使說著同一種語言,我們對臺灣遊戲了解多少呢?著名臺灣遊戲媒體「巴哈姆特」給臺灣玩家提供了評分平臺,一起來圍觀臺胞們都中意什麼類型的遊戲。
  • 現在去臺灣旅遊應該怎麼玩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的朋友像小編一樣,是從這首歌才開始想要了解臺灣,從《忠孝東路走九遍》裡知道有個地方叫臺北。去臺灣旅遊什麼時候比較好?臺灣有什麼好玩的呢?大連旅行社的小編就用我這片面點點的知識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入臺證的辦理:臺灣雖然是我國的一個省,但是目前去臺灣也是需要辦理通行證的。現在臺灣自由行已經暫停了,不過能夠辦理臺灣通行證的旅行社也很多。或者出行前諮詢一下當地的出入境管理局。
  • 日本航空玩變臉?簡體中文網站標「中國臺灣」 繁體版變「臺灣」
    日本航空玩變臉?簡體中文網站標「中國臺灣」 繁體版變「臺灣」 2018年06月19日 10:1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日本航空繁簡中文網站對中國臺灣地區的標註不一。
  • 臺商二代分享在惠生活 樂意給惠州朋友當臺灣嚮導
    昨日,惠州居民赴臺個人旅遊正式啟動,惠州居民可以更加暢通地去臺灣逛夜市、吃美食了……第一次前往臺灣的惠州人,如果需要一個臺灣本地導遊,在粵臺商二代代表張婷園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昨日上午,在惠州學院舉行的「臺商二代廣東行」活動開幕式上,8位在粵臺商二代代表進行主題發言,分享自己經商心得體會以及對未來傳統企業轉型的分析、規劃。
  • 玩的就是心跳!詳解臺灣5G頻譜拍賣制度
    C114訊 12月9日消息(劉定洲)明天,中國臺灣地區將正式啟動5G頻譜拍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臺灣五大運營商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大哥大、臺灣之星、亞太電信已經厲兵秣馬,準備糧草,進入了最高等級備戰狀態。按照規則,本次5G頻譜拍賣預計到月底才能完成。
  •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密會臺灣代表,支持臺灣「重返」聯合國?
    編輯:曾印臺灣民進黨當局和美國正在玩一場「危險的遊戲」。據媒體報導,近期有記者拍到了一張照片,照片內容是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與臺灣駐紐約辦事處處長一起吃飯,兩人看起來有說有笑,交流過程頗為輕鬆愜意。如果只是兩個人一起吃個飯,本來沒什麼值得關注的地方,但如果將克拉夫特之後的言論結合起來看,就會發現這頓飯可能吃得並不簡單。
  • 臺灣有啥節目好看?《玩很大》《三國智》PTT最推這個!
    除了談話性節目之外,臺灣還有什麼綜藝好看?近年臺灣電視圈每況愈下,許多電視臺以談話性節目取代大型綜藝節目,但還是有很多團隊默默地付出,試著在有限經費下,做出更多元、更好看的節目。日前有網友在PTT上提問:「大家都愛看哪些臺灣綜藝節目?」
  • 讀簡體書追陸劇玩抖音 大陸元素融入臺灣民眾生活
    在臺灣,很多人已習慣逛書店買簡體書,熬夜追大陸熱門電視劇,分享抖音短視頻……近年來,越來越多大陸文化產品成為臺灣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臺灣讀者陳昭安在天龍書局看大陸簡體書。簡體書店逆勢成長由於網際網路衝擊、店面租金上漲、連鎖店競爭等因素,臺北重慶南路的百年書街近年來慢慢走向衰落,而大陸出版的簡體書在這裡卻「買氣常旺」。
  • 美國又坑臺灣(日月談)
    美國聯邦參議院10月30日通過「臺北法案」。該法案據稱是美國因應臺灣的「斷交潮」所設,主要內容大抵可概括為:其他國家不準跟臺灣不好,否則將面臨美國威脅。這裡頭的邏輯實在奇葩:美國自己都跟中國大陸建交,為何不許其他國家仿效?
  • 臺灣輕旅行,一次看懂臺灣怎麼玩
    據我所知,臺灣最出名的溫泉就是北投,其次就是礁溪。臺灣的文創業一直很優秀,從上世紀60年代的經濟起飛,到現如今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已經演變為當下臺灣人流行的小確幸,而花蓮糖廠就是臺灣文創業發展的產物。墾丁海洋生物館是臺灣最大的海洋館,坐墾丁街車橘線在海洋生物博物館站下車就可以抵達,門票是450臺幣。
  • 臺灣 十天玩不夠臺北都市圈<下>
    臺灣,是空氣中浮動的甜蜜<下>圖文/小虎牙 10天時間,在一個面積只有北京兩倍大的海島上旅行,儘管腳步那樣匆忙,卻只玩了不到1/3的地方。它提供觀光導覽服務,直接至飯店、機場及車站迎送旅客並提供全程交通,導覽解說(中、英、日文之導遊)和旅遊保險,並且全程無購物,價格也比自己包車玩相同的路線便宜,和司機大哥聊天也可以了解臺灣人的真實生活。 *也可以選擇包「觀巴」出行。就像我們坐得這輛大眾邁特威9坐商務車,包車的價格是每天NT$3000元,包括油費在內,並且司機師傅也是考有導遊證的。
  • 當地人告訴你, 首次去臺灣怎麼玩?
    當地人告訴你, 首次去臺灣怎麼玩?本期讓我們從首次去臺灣不得不去的六個熱門目的地開始,讀懂臺灣。  「饕餮級」老字號美食聚集地:淡水  當地人愛去淡水老街,是有原因的。這是臺北最具特色的老街之一,老字號美食和老古董、老建築特別多,每到周末當地人都會來此吃海鮮、休息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