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點名批評:分期樂、速貸錢包等仍違規做「校園貸"

2021-01-08 和訊網

  早在2017年5月,原銀監會等幾個部門就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業務。但「新華視點」記者近期調查發現,「先花一億元」、「分期樂」、「易周寶」、「速貸錢包」等網貸機構依然無視規定,披上創業貸、畢業貸、培訓貸、求職貸等外衣,繼續向大學生放貸。

  網貸平臺依然違規給大學生放貸

  記者近期調查發現,為逃避監管部門查處,一些網貸平臺的營銷手段更為隱蔽,有的打著畢業貸、求職貸等旗號,改頭換面繼續向在校大學生違規放貸。

  不少網貸平臺通過QQ群推廣業務。記者搜索發現,一些業務員在群裡聲稱可以為在校大學生辦理借款,並表示「無視負債、不看徵信,不電審、不視頻、不寫借條,來一個下一個」。

  大學生黃鵬在「先花一億元」、「分期樂」、「閃銀」等平臺上都有借款。他告訴記者,雖然校園貸是明令禁止的,但有很多自稱幫忙「清帳上岸」的人在知乎、微博、微信上推廣,表示可以幫忙貸款借新還舊,吸引了很多身負貸款的學生。

  有的校園貸披上了「馬甲」,比如回租貸、創業貸、求職貸等,花樣百出。記者在貼吧上看到,一款名為「喵回租」的「ID貸」如此宣傳:專業手機借貸平臺,快速審核,快速到帳。

  一名大學生告訴記者,回租貸其實就是一種校園貸,又叫「ID貸」。具體操作是把手機「租賃」給貸款平臺,綁定指定的蘋果ID帳號。平臺估價3000元,扣除900元租賃費或者叫評估費後,到帳2100元 。

  還有的平臺無視規定,不審核身份故意給大學生放貸,而且都是「砍頭貸」。重慶大學生楊欣就陷入現金貸平臺「以貸養貸」的惡性循環裡。她在「小蟻錢包」、「易周寶」、「速貸錢包」、「先花一億元」等幾十個平臺都借了貸,最近的一次是3月初在「易周寶」上借款3000元,7天到期,實際到帳只有2100元,年化貸款利率高達1564%,逾期費則一天150元。記者看到,這筆3000元的借款在一個月內已經滾成7000多元。

  20歲的大二學生劉星最近在「小帶魚」網貸上借了2000元,實際到帳只有1600元,相當於年化貸款利率超過1000%。7天後由於無力償還,催收公司就一直給他父母打騷擾電話。

  有的平臺身份審核形同虛設

  「其實,根據身份證的年齡就可以大致判斷身份,如果真不想做大學生群體貸款,嚴格設定25周歲以上的審核門檻基本就能篩除了。」一家現金貸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

  多名在校大學生向記者反映,大多數平臺都標明18歲以上才能借款,但對具體身份不進行甄別,只要勾選「不是學生」的選項就可以通過審核。「雖然有的平臺標明了不向學生放款,但借款的時候根本不會問你是不是學生,憑身份證就能貸款了。」楊欣說。

  黃鵬告訴記者,在很多平臺貸款填資料的時候隨便填一個學校附近的公司,上傳身份證、手機運營商認證、錄個認證視頻就可以借款了。

  「分期樂」號稱是面向年輕人的分期購物商城,其App上的醒目位置有「樂花借錢」的借款服務。申請借款需註冊填寫個人資料,有「已工作」「未工作」的選項,若選擇「未工作」需要填寫所在學校和入學時間。

  大學生劉星給記者看了他在「分期樂」上的個人資料,明確填寫了正在就讀的學校和入學時間,但3月26日,已在多個網貸平臺負債數萬元的他仍順利地從分期樂平臺上成功借款。

  記者以大學生的身份致電「分期樂」諮詢借款,客服告知,只要年滿18周歲就可以申請借款,與是不是學生無關。平臺提供技術和初審服務,最終放款是合作的金融機構。

  記者看到,「聚投訴」上有不少關於「分期樂」向大學生放貸的投訴。一位熊先生吐槽:「『分期樂』滿校園做推廣、打廣告,教室裡面、桌子上面都是『分期樂』的小卡片。」

  家長劉女士稱:「『分期樂』故意誘騙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學生超能力消費和借貸款,在學生沒有還款能力時就進行電話和簡訊轟炸威脅,進而綁架家長還款。」

  把懲治校園貸規定落到實處

  一名從事現金貸業務的人士告訴記者,其實,平臺對違規給大學生放款心知肚明,他們就是認定大學生的父母會替孩子還款,所以哪怕學生沒有收入來源也要繼續做。

  這位人士告訴記者,最近,相關部門對借款期限為7天或14天、收取高額砍頭息和利息的「714高炮」平臺查得緊了,於是很多平臺改頭換面變成30天、56天,或者將App升級成分期購物商城、貸款超市等來打掩護。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應協同各監管主體和有關部門,把懲治校園貸的規定落到實處,取締無證無牌放貸平臺,尤其要打擊那些有合法牌照的平臺違規給大學生放貸。網貸平臺也應切實負起核查責任,嚴格遵守相關規定。

  專家建議,要疏堵結合,讓正規金融機構為大學生提供正規金融服務。全國政協委員、西華大學副校長鄭鈜對校園貸問題進行了多年的跟蹤調研,他從銀保監會獲得的反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末,全國有12家銀行開展學生信用卡業務,共發放學生信用卡401萬張,貸款餘額4億元。下一步,應鼓勵正規金融機構在做好風險控制的前提下,增加面向大學生的金融服務。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傅蔚岡建議,有關部門可探討與網際網路金融科技企業合作,建立針對在校學生群體的風控模型,為規範校園貸市場做好技術準備工作。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淑娟、顏之宏)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互金商業評論。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可在借貸軟體獲貸款不等於違規校園貸 分期樂躺槍
    可在借貸軟體獲貸款不等於違規校園貸 分期樂躺槍 2017-09-21 16:35:00來源:中國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 分期樂出聲澄清:我們不是校園貸 而是電商平臺
    【PConline資訊】9月20日消息,本月19日,有媒體發布《監管叫停校園貸學生仍可在部分借貸軟體獲得貸款》一文,文中提到,「儘管監管叫停(網貸開展)校園貸,但大學生仍能從多個平臺上借款。學生在分期樂、愛又米申請時均填寫了學生身份,仍然拿到了貸款額度。」
  • 監管部門叫停後還做校園貸?分期樂回應:業務都撮合給了銀行
    19日,有媒體報導稱,對校園貸「一刀切」的26號文下發之後,大學生仍然能在多個平臺上借款,學生在分期樂、愛又米、趣店申請時均填寫了學生身份,仍然拿到了貸款額度。其中有一名大四學生在分期樂獲得12000元的信貸額度。20日,分期樂發布聲明稱,大學生在網上進行消費分期和貸款,並不代表都是違規校園貸。
  • 來電聲稱註銷「校園貸」、「分期樂」,全是騙子的花招
    「曾在貸款平臺註冊過,如果不註銷會影響徵信」「辦理過校園貸,國家要收回額度」「清空分期樂貸款APP內的額度」......連日來,不少騙子利用上述理由,大肆進行詐騙活動。受害人中包括多位在校大學生。因註冊分期樂要把錢借出來清除額度?
  • 新型詐騙預警:來電聲稱註銷「校園貸」、「分期樂」,全是騙子的花招
    因註冊分期樂,要把錢借出來清除額度???案例一2019年4月3日,福建省泉州市城東某大學學生帥某,接到一個手機來電,對方稱帥某身份被冒用,在「分期樂」的網站有一個額度為10000元的借款帳號,但是按照國家政策,嚴禁在校大學生在分期樂平臺上有任何帳號,要求帥某要把帳戶註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
  • 淨網2019 「新型詐騙預警」來電聲稱註銷「校園貸」、「分期樂...
    01因註冊分期樂,要把錢借出來清除額度?案例一2019年4月3日,我市城東某大學學生帥某,接到一個手機來電,對方稱帥某身份被冒用,在「分期樂」的網站有一個額度為10000元的借款帳號,但是按照國家政策,嚴禁在校大學生在分期樂平臺上有任何帳號,要求帥某要把帳戶註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
  • 分期樂小貸,分期樂額度開通流程
    如果遇到大額支出的情況,大家可以選擇其他的信用貸款產品,比如騰訊微粒貸現在可以分期消費的平臺有很多,比如京東商城、淘寶、蘇寧易購、分期樂,其中分期樂的目標人群偏年輕化,用戶年齡不超過30周歲。那分期樂額度怎麼申請呢?分期樂額度用不了怎麼恢復?分期樂額度怎麼申請?
  • 愛財集團愛又米再被指違規校園貸,導流現金貸平臺涉校園貸砍頭息
    除了測試的平臺外,文中提到,杭州重點擬上市企業旗下平臺愛又米違規從事校園貸,此前所涉報導稱,愛又米截至2月尚為學生提供授信。雖然每日經濟新聞測評的7家平臺中並未有愛又米,但藍鯨財經發現,校園貸起家的愛又米並未暫停該業務。
  • 警惕註銷「校園貸分期樂額度」 騙局!
    案例二近期,大學生溫某同樣接到一個來電,自稱「分期樂」的工作人員,告知溫某需要操作取消分期樂的額度,否則會影響徵信。而對方告知需要將「分期樂」的10000元額度解出來,然後轉到他們所謂的「對公帳戶」清零。
  • 你還敢貸嗎?除了利息,校園貸還有N種服務費
    廣東互金協會規定,校園貸服務費原則上不超200 元,專科貸、分期樂等服務費可能超過該限額。  近日,女大學生在網貸方瘋狂催債下自殺事件,讓校園貸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如果按照廣東省網際網路金融協會通知中不超過200 元服務費的規定,分期樂、專科貸、花無缺的服務費都可能超過上述限額。  新京報記者陳鵬 實習生林紅  專科貸:借款月利率高達3%  通過測試不同的校園貸平臺,新京報記者發現,多數平臺年化利率在10%以上。
  • 校園貸整頓 趣分期被迫遠離學生用戶
    昨日,校園貸趣分期宣布,已暫停了校園地推業務,將隨著當前校園用戶的畢業更替徹底退出校園分期市場,未來將專注於非信用卡人群的消費金融業務。無獨有偶,麥子金服旗下的名校貸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他們並沒有打算暫停校園貸業務,但是會進行業務升級。在分析人士看來,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這些校園貸平臺進行轉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據了解,此前趣分期已經升級成為了趣店集團。
  • 95後陷校園貸欲輕生 父親還清16萬債款:就當花錢辦葬禮
    11月28日,根據國家網際網路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的《關於近期部分網貸平臺涉嫌違規開展校園貸的巡查公告》,目前仍有少數平臺違規開展校園貸業務,其特徵主要包括:變相收費,實際借款利率較高;誘導性宣傳,誤導用戶錯認利率期限;以「消費金融」、「助學貸」、「創業貸」名義等掩蓋校園貸本質;借款門檻低,學生極易借到錢。
  • 分期樂商城發布聲明 對業務模式合規性予以澄清
    :金融科技公司與銀行合作 開展校園業務合法合規都是違規校園貸  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也不是所有校園業務都是違規校園貸。在監管政策發布之前,校園金融市場主要活躍著四類主體,一類是以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為代表的商業銀行和持牌金融機構;一類是以淘寶、京東商城和分期樂商城為代表的電商平臺;一類是各種P2P網貸機構;一類是違規現金貸和黑中介。
  • 速貸之家2017年網貸大全:上徵信|不上徵信
    速貸之家2017年網貸大全:上徵信|不上徵信 來源:中國網
  • 樂信旗下分期樂小貸接入央行徵信
    近日,江西省小貸行業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消息稱,有4家公司獲批接入央行徵信。分別是,吉安市分期樂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分期樂小貸)、江西贛江新區雙胞胎金服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南昌隨行付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鷹潭市信江廣達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 「註銷校園貸」新騙局 「套路貸」等層出不窮
    10月26日,中消協發布消費警示,提示廣大青年學生「擦亮」雙眼,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註銷校園貸」新騙局10月8日,江蘇揚州的小陳突然接到一個自稱是某貸款公司的客服電話,對方稱小陳在大學期間借的一筆9000元「校園貸」未還,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園貸款,如果小陳再不還,將影響到個人徵信。
  • 校園貸亂象:「拉人」可免自身貸款利息
    不過新京報記者留意到,分期樂在北京魏公村地鐵站(附近有多所高校)投放了大量的海報、壁畫等廣告,為其購物節進行宣傳。  多位北京理工大學的同學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去年這個時候還能夠看到很多校園貸的廣告,但今年感覺銷聲匿跡,並未看到宣傳。幾位中國石油大學學生也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沒有注意到大規模推廣校園貸的現象。
  • 校園貸禁令下學生仍可在分期樂、趣店獲得貸款
    校園貸「穿上」年輕貸的「馬甲」繼續給大學生借錢,是否違規呢?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永偉分析稱,「屬於打擦邊球的行為。」  目前眾多網貸平臺面向的客戶是18周歲以上的年輕人,如何區別其中的大學生?「18周歲和學生身份,是很難界定的。18歲可能是社會打工者,而25歲以上也可能是在讀的博士研究生,還在校園裡。
  • 來分期不接受疫情延期還款?校園貸起家者是不是該擔點社會責任?
    數據來自聚投訴4月6日,一位廣東的來分期借款人在微博控訴「來分期申請疫情延期還款不答應,完全沒有人性化,不理國家政策,都要你按時還?這種公司還要存在嗎?」其實吧,不論是「來分期」,還是它的母公司「趣店」,一直是備受質疑的存在。「趣店」原名「趣分期」,靠校園貸起家,彼時各種裸貸、砍頭貸盛行,害得毫無還款能力的學生要麼還不起貸款自殺,要麼被網貸平臺以裸條要挾,各種醜聞泛濫逼得監管機構不得不對校園貸舉起了砍刀。
  • 畫「網」為牢,莫「貸」一身愁
    身邊的案例:大學生溫某同樣接到一個來電,自稱「分期樂」的工作人員,告知溫某需要操作取消分期樂的額度,否則會影響徵信。而對方告知需要將「分期樂」的10000元額度解出來,然後轉到他們所謂的「對公帳戶」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