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卷侵華日軍南京暴行檔案首次公布(圖)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汪偽政府慰安所檔案。這是日軍在南京成立慰安所的又一鐵證。

  大華大劇院董事長寫給當時南京市市長馬超俊,要求歸還戲院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報告。

徐洪氏為家中數口遭日軍殘害事致何應欽呈文。

2013年12月13日,南京,武警戰士向30萬遇難同胞敬獻花圈。 新華社發

  從媚日籌建慰安所的喬鴻年為領取酬金而寫下的領款憑條,到南京市市民呈報家人被殺、被奸、財產被搶的申訴;從南京市臨時參議會關於南京大屠殺案的調查報告到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崇善堂、普育堂等團體掩埋屍體、救濟難民情況統計——2月11日,南京市檔案局公布了183卷、形成於1937年至1947年10年時間的侵華日軍在南京製造大屠殺慘案的犯罪事實。

  這批書面資料於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後,由南京市軍管會接收,至今從未公開過。此次首次公開這份彌足珍貴的材料也是為推進「南京大屠殺史檔案」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工作。

  來自民國市政府檔案

  多數為「孤本」「珍本」一份獨特的檔案

  近日,南京市委、市政府下發《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南京國家文化遺產保護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確,「南京大屠殺史檔案」申報世界記憶遺產,申遺工作由市申遺工作辦公室總負責,由該市檔案局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牽頭。據了解,這是該市第三次對「南京大屠殺史檔案」進行申遺。

  2月11日,南京市檔案館公布了一批形成於1937年至1947年來自於民國南京市政府的檔案,該資料共183卷,詳細記載了侵華日軍在南京製造大屠殺慘案的罪惡事實和日軍侵佔南京期間犯下的大量罪行。據南京市檔案館檔案徵集利用處處長、研究員夏蓓介紹,這183卷檔案分為大屠殺暴行、掩埋屍體、市民呈文、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設立慰安所等方面,都是民國南京市政府留下來的。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後,這批檔案由市軍管會接收。

  早在2011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就啟動「捆綁申遺」,共有形成於1937年至1948年間的5組檔案,列入第三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分紙質、照片、膠片三類。2012年8月13日,南京市第二次啟動南京大屠殺史檔案「申遺」工作。

  聯合國遺產目錄大致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自然雙遺產、記憶遺產、口頭與非物質遺產、文化景觀遺產。其中,「世界記憶遺產」又稱「世界記憶工程」,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啟動,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延伸,旨在搶救世界範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使人類的記憶更加完整。中國已有七項文獻遺產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多數為「孤本」「珍本」

  據夏蓓介紹,此次公布的資料是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後由南京市軍管會接收,至今從未公布過,其中涉及的內容包括:世界紅卍字會南京分會、崇善堂、普育堂等團體掩埋屍體、救濟難民情況統計;民國南京市政府各附屬機關和各區公所關於南京市民遭受日軍屠殺、房屋焚毀、財物被掠的調查;南京市市民呈報家人被殺、被奸、財產被搶的申訴和南京市臨時參議會關於南京大屠殺案的調查報告等,有相當一部分是1937年至1939年間形成的同時期材料,涉及面廣、人物背景非常豐富,既有民國要員、專家、學者、平民百姓、國際友人,又有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日本侵略者。絕大部分為原始件,為「孤本」、「珍本」,不僅具有獨特性,而且具有稀有性。在回擊日本右翼勢力妄圖否認侵略歷史、揭露罪惡的侵略戰爭、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罪行、教育後人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

  位於南京秦淮區中山南路67號的大華大戲院地處新街口南端,是南京建造最早的戲院之一,規模、設施均居民國南京之首。大華大戲院與首都大戲院(後改稱解放電影院)、世界大戲院(後改稱延安劇場)、新都大戲院(後改稱勝利電影院)並稱為民國南京四大影院(後兩家已被拆毀)。2013年5月29日,經過兩年多的維修改造,大華大戲院重新開業。在這183卷宗中,一份1945年9月27日的檔案,清楚地反映了抗戰期間8年,大華大戲院被侵華日軍侵佔的史實:「南京淪陷後,地處市中心的大華大戲院被日軍侵佔,經營權被奪,戲院負責人離開南京避難,時間長達8年之久。1945年抗戰勝利後,大華負責人回到南京,清點後發現過去設施一流的大戲院慘遭蹂躪,損失巨大,不加大整理難以恢復往日規模。因此,這份遞交給市政府的申請報告,要求政府撥款儘快修復大戲院。」當時大華大戲院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太平路155號,這份由大華董事長李治隆籤名、蓋章,寫給當時南京市市長馬超俊,要求歸還戲院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報告,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日軍侵佔公共資產的罪行。

  一份獨特的檔案

  「這是目前唯一一份由日本扶持的偽政權——『南京市自治委員會』下文成立慰安所的檔案。」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顧問經盛鴻教授說,此次公布的資料中,有一份1938年「南京市自治委員會」關於總務問題之往來文書檔案,該檔案極為特別:用鋼筆書寫的「函傳厚崗軍人慰安所軍樂隊喬鴻年先生來會領取演員酬金」格外引人注意。

  1937年12月13日,日軍佔領南京後不久,經日本扶持下的南京市自治委員會下文成立慰安所,日方在南京設立慰安所的第二條途徑就是通過南京本地的一些漢奸地痞,通過「招募」、脅迫、誘騙中國婦女,設立了慰安所,進行商業性的經營。喬鴻年是戰前南京著名的流氓地痞和戲霸。

  在卷宗第37頁清楚寫著領取酬金緣由:「1938年1月14日、15日,連續兩天在厚崗慰安所舉行遊藝會,慰問日軍部隊官兵,其費用由兵站司令部支付。」4天後,慰安所老闆喬鴻年拿著日軍給的一張領款憑條,到南京市自治委員會下屬總務課領取酬金。經盛鴻介紹,結合自己多年研究證明,在南京檔案館中目前已發現關於慰安所檔案17份中,這份是最特別的,「演員」其實就是「慰安婦」,「酬金」就是軍方支付給慰安所的費用。沒有日軍授意,自治委員會批准,這家慰安所喬老闆,有天大膽子也不敢去領這筆錢。「這也是日軍在南京成立慰安所的一個鐵證。」

  探秘

  近2000份市民呈文披露日軍暴行

  南京大屠殺案發生後,許多市民向各類組織和機構以及當時的政府撰寫了大量反映民不聊生、要求救濟的呈文。這些市民呈文的主要內容有:一是陳述八年之苦,控訴日軍暴行;二是反映人口傷亡要求索賠;三是要求政府幫助查找失蹤人員;四是反映工商業遭受巨大損失;五是反映市民房產財物損毀殆盡;六是反映宗教、公益、慈善團體財產損失。這些呈文近2000份,大都藏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及南京市檔案館內,是研究南京大屠殺史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史料。

  夏蓓介紹,這些呈文分兩個時期形成,一是日偽時期,起止時間最早為1938年一二月間,其時正是南京大屠殺發生時期,最晚為1944年3月,距南京大屠殺發生時間已逾5年。此時正值南京淪陷,南京由日本軍隊或偽機關、汪偽政權所控制。二是抗戰勝利後,南京市先後成立了各類調查機構,分別調查敵人在南京的罪行、抗戰損失,特別是南京大屠殺案發生期間的日軍暴行。政府號召所有受害市民積極申訴日軍燒殺、搶劫、姦淫的暴行,因此在1945年至1948年間又形成了大量的市民呈文。這兩個時期的呈文從呈遞時間、呈文內容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系統的日軍在南京罪行的證據鏈,揭露了日軍掠奪、焚燒、毀壞南京市民財產的野蠻行徑,同時印證了南京大屠殺被害人數之巨的真實狀況。

  案例一

  一家數口慘遭侵華日軍殺害

  其中一份「徐洪氏為家中四口遭日軍殘害事致何應欽呈文」,還原了一家中數口慘遭日軍殺害現場情景。這份呈文用毛筆書寫在宣紙上,時間為1945年11月8日,雖然經過69年歲月,但字跡仍十分清晰完整。具呈人徐洪氏,57歲,南京人,住大百花巷5號。徐洪氏說:「事變前家道小康,因南京戰爭全家避居難民區,不料日軍進城於冬月14日,氏(我)與家嫂王氏均被日寇姦污,當場王氏斃命。家弟幼卿(年39歲)見其妻被數名倭奴姦污致死,則哭跳咒罵,旋即(被日本兵)一槍斃死,復又一刺刀將幼卿之子云保(年4歲)戳死。氏目睹一家數口均死於日寇之手,氏則不欲生,即向井中一跳,豈料井裡無水系一枯井。忽氏女兒年僅15歲亦向井中一跳。經數小時之久,事後被美國維持難民區秩序之黃小姐聞悉,派人將氏和女兒打撈出來照相,將氏與女另外70餘歲老母帶往黃小姐處避難,嗣後時蒙救濟,氏則忍辱舍恥偷生,迄今生活窘困異常……」

  這段文字真實記錄了一個家庭遭遇。何應欽當時職務是民國政府陸軍總司令,這些證詞成為日後審判日本戰犯罪行鐵證,也是進行實證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彌足珍貴。

  案例二

  侵佔公民房產開設慰安所

  大量日本商人還霸佔南京市民房產開設慰安所、會館,這些情況也可從市民呈文中一窺究竟。

  市民黃輝鳳是下關商埠街147號的主人,該處是一座3層洋式樓房,為黃輝鳳已去世的父親黃梓卿所建,黃家世代祖居下關商埠街經營商業。南京淪陷前,黃家過著殷實富裕的日子,日軍佔領南京後,黃家全家出逃,日商延吉秀吉隨日軍攻陷南京時,將黃家樓房及家具全部侵佔、開設日華會館,內設妓院(即日本慰安所)。

  不久,黃家回到南京,因居無定所,生活窘迫,遂與延吉秀吉多次交涉,要求歸還祖屋,延吉秀吉始終非常傲慢,對黃家的交涉不理不睬,最後只答應以月金30元作為房租,黃家惟有忍氣吞聲。但就是這「抵不上筷子」的租金,僅付至1938年7月止,此後竟拒絕支付。此外屋內的鐵床椅凳十餘件家具,被用得破舊不堪,損壞嚴重。房屋裡電錶、電話也被搞壞。延吉秀吉侵佔黃家的房產還不夠,為了擴大慰安所的營業面積,又在黃家樓房旁邊一位董姓業主空著的宅基地上建造8間房屋以擴大營業面積。

  夏蓓說,從遭遇看,黃家曾生活富裕,「中產階級的人家都遭此劫難,生活變得窘迫艱難。那些本來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社會底層百姓,就更加度日如年、民不聊生。」

  釋疑

  為何要申遺?

  「從『檔案文獻』到『記憶遺產』,體現出國民對歷史問題認識上的提高。這不僅是歷史檔案文獻的豐富,更由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檔案上升到人類的共同記憶財富。」南京大學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所所長張憲文教授認為,以南京地區為例,過去僅僅作為「南京大屠殺」歷史事件的真實性物證、供學界研究的檔案,進一步被推廣向民間、上升至國家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整體記憶,這將是大勢所趨。

  據悉,2011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捆綁申遺」,共有形成於1937—1948年間的5組檔案,列入第三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分紙質、照片、膠片三類,以其權威性和真實性成功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5組檔案分別為: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珍藏的南京審判日本戰犯軍事法庭的京字第一號證據的16幅日軍暴行的照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舍監程瑞芳女士記載南京大屠殺事件的日記;國民政府國防部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檔案;南京市檔案館珍藏的南京大屠殺案市民呈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珍藏的南京國際安全區委員、美國牧師約翰·馬吉拍攝的有關南京大屠殺實景的原始膠片及攝影機。(本報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侵華日軍相冊中發現南京大屠殺原版照片
    來源:經濟日報遼寧省本溪市的一名收藏愛好者不久前發現一本侵華日軍相冊,相冊中,一張南京大屠殺原版照片引起專家學者注意,為佐證南京大屠殺提供了重要的資料。相冊的發現者、收藏愛好者毛偉此前從吉林長春一個古玩城店鋪中發現了這本相冊。
  • 《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視頻首發
    這是國家檔案局首次以視頻形式發布南京大屠殺相關檔案。《文獻電視片〈南京大屠殺檔案〉》梳理了反映南京大屠殺的珍貴檔案,包括當時南京市民記錄下的日軍暴行,作為加害者的日本軍人自己拍攝的照片,外籍第三方人士記述的日軍罪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南京軍事法庭的審判記錄等。
  • 解密南京大屠殺新證:日軍秘密檔案記錄血腥數據
    這是1938年日軍中國駐屯憲兵隊《郵政檢閱周報》的一頁,文件中的一份信件摘抄記錄了日軍在南京的禽獸行為。89件侵華日軍遺留檔案日前由吉林省檔案館發掘整理後公布。該館研究館員趙玉潔向記者介紹了其中反映日軍南京大屠殺相關史實的檔案情況。趙玉潔說,吉林省檔案館公布的6件與南京大屠殺史實相關的檔案,其中5件是日軍遺留的原始檔案,1件是刊登在日本報紙上的新聞報導,屬刊行文獻。第一件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九日侵華日軍華中派遣憲兵隊司令官大木繁《關於南京憲兵隊轄區治安恢復狀況的調查報告(通牒)》。
  • 首次展出731部隊「房友會」等資料《侵華日軍細菌站檔案史料專題展...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揭露侵華日軍在中國犯下的反人類罪行、銘記歷史和珍愛和平,2020年9月3日上午,《侵華日軍細菌戰史料檔案專題展》開幕式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舉行。
  • 湖南芷江:公開31件新徵集侵華罪證 見證日軍暴行與敗局
    今天(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昨天(12日),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向社會公開了31件新徵的侵華罪證物品。 民防頭盔替代軍用鋼盔 日軍註定失敗 31件新徵集的侵華罪證物品從河南、山西、日本等地收藏家徵集而來,主要來自抗日戰場遺址以及戰勝繳獲物品。
  • 150張檔案圖片揭示日軍曾兩次轟炸同濟校園(圖)
    150張檔案圖片揭示日軍曾兩次轟炸同濟校園(圖) 2014-08-14 14:52:28來源:新聞晨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1937年日軍轟炸後的大禮堂 本版圖片/同濟大學供圖(除署名外)  昨天,同濟大學檔案館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舉辦「學府之殤——日軍轟炸同濟大學吳淞校園檔案圖片展」,揭露日軍侵華暴行
  • 大屠殺調查檔案公布 曾令戰犯谷壽夫"見之色變"
    ,慌亂不能」  昨天,南京市檔案館公布館藏「南京大屠殺敵人罪行調查」檔案15件。南京市檔案館副館長、新聞發言人王菡說,其中,關於「南京大屠殺案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預算分配和幻燈片的內容是首次披露,其他檔案曾在相關歷史書籍中出現過,但以原版影印件形式出現,還是頭一回。
  • 又一個「南京大屠殺」:侵華日軍在中國南方的細菌戰
    中國南方是抗戰時期侵華日軍實施細菌戰的「重災區」。1939年日軍731部隊在諾門罕實施細菌戰後,於1940年、1941年、1942年在中國浙江衢州和寧波、湖南常德、浙贛地區連續三次實施大規模細菌戰,造成至少超過3萬中國和平居民死亡。1942年是日軍實施細菌戰最猖狂的一年,除浙贛地區以外,日軍還在雲南、廣東等地實施細菌戰。
  • 專家稱慰安婦檔案較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成功率更低
    日前,按照程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秘書處已受理中方申請,即接受了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珍貴檔案的申報文本。昨天,記者從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證實,正在申遺的11組南京大屠殺檔案,形成於1937年-1948年之間,全部為記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第一手史料。
  • 檔案君|鼠疫圍城——侵華日軍細菌戰的死亡之網
    蔡桃兒是第一個被確診、第一個被解剖,並留下切實病理報告的侵華日軍細菌戰的鼠疫患者。 這是首次發布的日軍在中國浙江、湖南等地投放由東北731工廠生產的鼠疫細菌造成鼠疫大流行的最完整學術記錄。 侵華日軍向常德投撒鼠疫細菌的機組人員在飛機旁合影   1941年12月22日,井本還記載了他接到駕駛飛機進行撒播作業的日軍飛行員報告。
  • 抗戰國民政府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殺史記
    為報復日軍暴行,蔣介石和國民黨採取軍事「復仇」,收集證據對外揭露。特別是對外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不僅保存了大量大屠殺第一手資料和證據;還讓世界首次看到了南京大屠殺日軍暴行,並產生了較大影響,為中國抗戰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高度的同情和支援。
  • 南京淪陷後,日軍為何製造大屠殺?一位美國記者說出了原因
    南京淪陷後,日軍在街頭的暴行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破了古老的南京城門,像一群來自野蠻世界的惡魔,在上千年歷史的南京古城內製造了轟動世界的大屠殺,在六周的時間裡,當時留守南京的50多萬軍民,被日軍屠殺了30多萬,如此慘烈的暴行簡直與屠城一般。
  • 國圖上線「日本細菌戰資源庫」 萬頁檔案還原細菌戰隱藏歷史
    圖/日本細菌戰資源庫檔案揭開被遮蔽的罪行侵華日軍細菌戰的歷史,曾經長期被遮蔽。1947年11月22日對細菌戰核心戰犯石井四郎進行的有關破傷風的訊問檔案。圖/日本細菌戰資源庫然而,這些證據並沒有被用於審判細菌戰核心戰犯。資料庫公布的檔案揭示了原因。
  • 南京大屠殺時,日軍為何在寺廟佛祖面前發洩獸慾?日軍日記中找到了...
    南京大屠殺慘案,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劫,1937年這座六朝古都被數萬日軍官兵,用各種慘無人性的暴行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30多萬同胞殉難於日軍殘忍的手段之下,這在世界近代史上實屬罕見,日軍的獸行震驚了整個世界。 南京大屠殺並不只是一場單純的大屠殺,還是日軍用各種慘無人道的獸行,製造了一場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篇章。
  • 《倖存者—見證南京1937》開播 5位倖存者一位已去世
    在第三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之際,12月11日,五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倖存者——見證南京1937》(第一輯)首映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該片是一部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為拍攝對象的系列人物紀錄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等人參加了首映式。
  • 南京大屠殺罪魁之一松井石根|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殺|南京|日軍|遠東...
    1937年12月13日,日軍侵佔南京後,立即對手無寸鐵的民眾和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進行瘋狂屠殺,並伴隨著搶劫、強姦、焚燒。松井石根明知部下犯有暴行,不僅沒有阻止,反而予以縱容。1937年12月17日,松井石根(騎馬走在最前)進入南京。
  • 江蘇檔案館為江東門紀念館複製檔案史料 825件檔案複製件將在...
    本報訊記者近日從江蘇省檔案館獲悉,該館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勝利館」提供825件珍貴檔案史料複製件,用於豐富展陳內容。省檔案館管理部主任張少敏說,館裡收藏涉及抗戰檔案史料有數千件,複製的這批檔案都是從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品,許多還是首次解密向社會公眾開放,可以彌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現有館藏檔案不足的缺憾。
  • 一位日軍老兵的南京記憶:恐怖的電影院!
    上世紀90年代末,許多侵華日軍士兵們已經成為七八十歲的老人們,在他們即將走向生命終點的時候,老兵們向世人揭開了心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其中一位叫井上益男的日軍老兵口述的南京記憶,格外引人注目。侵華日軍老兵這位日軍老兵在1998年3月,接受日本女作家松岡環採訪時,說起了這樣一段不為人知的南京記憶:恐怖的電影院!時間來到1937年12月13日,下午,上等兵井上益男跟隨第十六師團進去了南京城。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努力...
    對標世界一流紀念場館 進一步完善硬體軟體走進紀念館,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中有一個醒目的「黑匣子」,下方陳列著2006年紀念館三期擴建時發現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遺骸,這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鐵證。「黑匣子」的圍擋上鐫刻了很多名字,他們都是被侵華日軍殘忍殺害的中國平民。
  • 第一集《文獻電視片〈南京大屠殺檔案〉》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國家檔案局7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七集網絡視頻《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的第一集《文獻電視片〈南京大屠殺檔案〉》。    《文獻電視片〈南京大屠殺檔案〉》梳理了反映南京大屠殺的珍貴檔案,包括當時南京市民記錄下的日軍暴行,作為加害者的日本軍人自己拍攝的照片,外籍第三方人士記述的日軍罪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南京軍事法庭的審判記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