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國家檔案局12月7日在其官方網站開始發布七集網絡視頻《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的第一集《文獻電視片〈南京大屠殺檔案〉》,發布頻率為一天一集,至12月13日將全部發布完成。這是國家檔案局首次以視頻形式發布南京大屠殺相關檔案。
《文獻電視片〈南京大屠殺檔案〉》梳理了反映南京大屠殺的珍貴檔案,包括當時南京市民記錄下的日軍暴行,作為加害者的日本軍人自己拍攝的照片,外籍第三方人士記述的日軍罪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南京軍事法庭的審判記錄等。
作為《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的開篇,《文獻電視片〈南京大屠殺檔案〉》指出,南京大屠殺相關檔案為我們牢記這段歷史,留下了如山的鐵證。利用這些檔案,可以讓人們痛恨殘殺,反對戰爭,使像南京大屠殺這樣的人類悲劇不再重演。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1月,日軍沿滬寧線進攻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進城後,立即開始了對和平居民及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連續 6星期的暴行。數十萬南京市民、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遭到屠殺、活埋,2萬餘婦女慘遭強姦、輪姦,三分之一以上建築被焚毀。
在第一集《文獻電視片〈南京大屠殺檔案〉》中,呈現了照相館學徒拷貝的日本軍官拍攝的南京大屠殺的照片冊,中國人自己記錄的南京大屠殺日記,和美國牧師拍攝的南京大屠殺的影像資料。
1937年年末的一天,南京東華照相館學徒羅瑾接待了一名日本軍官,「是一個少尉,他拿著兩卷日本的櫻花牌膠捲來衝洗。洗的時候,頭一次我發現三張照片,砍頭的照片。」這是一本日本軍官拍攝的記錄其屠殺暴行的照片集。羅瑾冒著生命危險,將其中16張單獨洗印成冊,秘藏在寺廟內,後轉由其同學吳旋保管。
日本投降後,吳旋將這本日軍南京屠城的血證轉交給南京軍事法庭,成為南京大屠殺案的系列證據的第一號。
從1937年11月安全區成立記錄到1938年3月結束,南京金陵女子大學國際安全區的管理委員會成員程瑞芳詳細記錄了自己看到和聽到的大屠殺期間日軍燒殺搶掠、強姦輪姦的暴行,以及自己在同胞遭受殘害時的心路歷程。1947年,程瑞芳女士還有證詞提供遠東軍事法庭,證實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的暴行。
大屠殺期間,美國牧師約翰·馬吉親眼目睹了日軍的暴行,冒著生命危險拍攝了南京大屠殺記錄影片,並設法躲過日軍的檢查,帶往上海,經過拷貝後分別帶到美國、英國、德國。膠片中的近百個畫面已被翻拍成照片,其中有10幅刊登在1938年5月出版的美國《生活》雜誌上。
2002年10月,馬吉先生的兒子大衛·馬吉,將其父親拍攝的南京大屠殺電影膠片及攝影機,捐贈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南京大屠殺相關檔案為我們牢記這段歷史,留下了如山的鐵證。利用這些檔案,可以讓人們痛恨殘殺,反對戰爭,使像南京大屠殺這樣的人類悲劇不再重演。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