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成長》:這三個思維,助力你快速成長

2020-12-04 以書話人生

宮崎駿說:「成長是一筆交易,我們都是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交換長大的勇氣。

那麼,成長到底是什麼?如何做才能更快地成長呢?

《學會成長》這本書給出了答案,作者粥左羅認為成長有方法。

他結合自身實例總結出爆發式成長的25個思維模型,分別從選題、解題、破局、經營和發展5個角度剖析人生成長法則,讓你少走彎路,實現爆發式成長,幫助我們每個人走向更好的人生。

01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人們常說的一句:「選擇不對,努力白費。」那我們該如何選對題,實現人生的目標呢?

接下來將會通過三個思維的升級為您一一解答,首先要講到的是篩選思維,它告訴我們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人這一生,其實是由無數選擇構成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選擇。後來,你會意識到選擇水平不同的人,最終的人生高度也會截然不同。

例如有人參加面試,面試官問道,你為何選擇這家公司時,絕大多數人的理由都很荒誕,比如:剛好我有同學在這家公司;朋友推薦我來的。

既然,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因此提高選擇的標準,是跑贏人生的關鍵!那就需要在心中樹立一種標準意識。

例如在選擇加入哪家公司時,你一定要明白你的職業生涯黃金時間就20年,在這20年裡你換工作的機會可能只有10次左右。所以,每一次選擇都很重要,每一次換工作時你都不能隨便選一個朋友推薦的,或者爸媽希望去的。

講到這裡不得不說認真做選擇是一件麻煩事,但花在做選擇上的時間永遠都是值得的。

比如換工作,你隨便選一家公司是很輕鬆,但這種輕鬆帶來的是後面一兩年的煎熬。

很多人可能會記不起自己做過什麼重要選擇,就好像自己從未選擇過,其實人不可能不做選擇,只是你在做選擇時沒有思考、沒有篩選,被動做了選擇。然而,這是一種最糟糕的選擇。

只要你稍微認真一點,培養篩選意識,凡事提高標準,這樣就會有一個更好的選擇。畢竟,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02掌握賽點思維,不錯失機會

其次是賽點思維,它主張小機會隨便錯過,大機會死命抓住。

何為賽點?賽點這個詞是在體育比賽中經常出現的,它是指比賽進入了關鍵時刻。這個時候只要拿到賽點,抓住決勝機會。戰勝對手,你就能笑到最後。

亦如人生,有所成就的人並非一路走來都一帆風順,更非時時刻刻都有機會,只是在成功之前出現賽點時,他們會死死地抓住,實現鯉魚躍龍門。

有一位導演餃子在22歲時放棄了三年的藥學院的專業,轉行學計算機動畫,立志要做出優秀的國漫作品,在此後的10餘年中,他始終沒有等到機會。直到2015年,有家動畫公司找到他,他終於等來那個機會,並且死死地抓住那個機會。

死磕近3年,拍出《哪吒》票房超過50億元,直接逆天改命。餃子從默默無聞的導演成為中國電影票房排行第二的導演,這一步邁得有多大,可想而知。

人生不需要時時有機會,抓住幾個足矣,並且在關鍵點上不犯錯,成為處事原則。

所以在平時的工作或為人處事中,都要樹立一個原則:不管做什麼事,做之前先明確,影響這件事成敗的幾個關鍵點是哪幾個。然後,你永遠都不應該將你的時間、精力、心力均分在每一個節點上,永遠要把它們投入關鍵節點,因為關鍵節點決定成敗。

慢慢的這種處事原則會成為一種本能,如此一來,當你人生中的賽點出現時,你就不會熟視無睹,而是敏銳的發現它,然後死死抓住它。

03學會放棄,做「無情」優先排序者

最後講到的就是戰略思維,它主張學會放棄,做「無情」優先排序者。

戰略思維分三步走:放棄、排序和不斷升級戰略,後面將一一細說每一步。

第一步:放棄。

作者認為一個人在「得」的時候你無法看清他,只有在他面臨「舍」的時候,你才能夠真正的認識他。

一位90後自媒體人,名字叫做李叫獸。在他讀研一的時候就收到一個年薪300萬元的offer。對於一個沒有工作經驗的研究生來說,這是相當的有誘惑力,但他花了5分鐘就拒絕了。

作者後來分析他是如何做戰略定位的。第1步就是放棄,因為他如果選擇了A,往往意味著你不能選擇B、C、D。從戰略角度思考,李叫獸認為這份工作無法讓自己發揮最大的競爭優勢。

因為李叫獸發現人要成功,必須建立人際網絡,而他選擇了「通過知識或能力的吸引,讓別人想要認識我」這一方式突圍。

事實證明這一戰略是成功的,他通過一周一篇的營銷乾貨,在公眾號上收穫了50萬用戶,在營銷圈打造了強大的個人品牌。2016年年底,他創辦的公司被百度估值1億元收購,25歲的他成為百度最年輕的副總裁。

因此,凡有選擇,必有放棄。不管是人生還是事業,你不可能啥都要,大舍,是為了大得。

第二步:排序。

認真排序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你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都做到完美;第二是因為並非事事都會決定成敗,所以你也沒必要事事都做到完美。

所以先排序,再做事,很重要!作者創業後,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太忙了!時間永遠不夠用!

他後知後覺得知巴菲特是通過以下三步做了優先排序:

第一步:寫下你的25個目標。

第二步:認真排序,選出你最迫切想實現的前5個目標。

第三步: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在後20個目標上耗費精力,除非你已經成功完成前5個目標。

他把巴菲特的方法實踐到自己身上,「被忙死」的情況迎刃而解。

當優先排序這一戰略思維能始終貫穿在我們的做事過程中,就可以避免忙忙碌碌卻碌碌無為。

最後,戰略思維最重要的第三步:不斷升級戰略。

升級戰略才是真的重視戰略,把戰略工作放在了足夠高的位置上。

試想,一個公司制定好一個戰略,然後一勞永逸的執行,就可以了嗎?這其實是最大的懶惰。

一個人的一生也是一部創業史,每個人都是自己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也需要迭代自己的成長戰略,持續迭代才能持續成長。

作者講述到他自身的迭代歷程,2016年立志做一個爆款文章編輯;2017年立志做一個爆款課程講師;2018年立志轉型做自媒體;2019年立志創立一家公司;2020年立志搭建起向上生長學院的課程體系,真正做一家個人成長學院。

戰略方針是執行的方向,當你明白戰略起著引導執行力的作用時,就會多花時間在戰略上,避免後期執行力出現方向偏差。

因此,戰略要多花時間想方向,設計戰略的意義就是不讓執行浪費太多資源。資源永遠稀缺,要把所有資源投入確定好的戰略中,把戰略變成現實。

這一章節,我們首先講到在篩選思維中認真選擇的重要性,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然後,賽點思維告訴我們大機會來時要死命抓住,更不能在關鍵節點上掉鏈子。最後提出戰略思維很重要,分三步走:懂得放棄、學會排序、升級戰略。

如何選擇是成長道路上的開端,那麼選題定了,該如何解題呢?下一期,我們將講述如何解鎖人生更優解。

文/紫竹凌:多平臺籤約作者,自由撰稿人。

歡迎關注@以書話人生,經典好書,與君共讀。

相關焦點

  • 個人成長與思維升級——《學會成長:爆發式成長25個思維模型》
    這些感受也加深了我對思維模型以及相關概念的探索。《學會成長:爆發式成長的25個思維模型》一書中的思維模型與《思維模型》相比,基本原理是接近的,但又各有特點。《思維模型》文章布局落腳在決策上面:快速而全面地做出決策——看清問題(幫助決策)——解決問題(決策後的行動)。《學會成長》 文章布局落腳在成長上面:將人生的成長比喻為解題過程,解題之前先選題——解鎖人生更優解——透過現象看本質。
  • 如何激活自我的潛能:學會三個成長心法,你的潛能會得到充分釋放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每個人都有潛能,不過影響我們潛能的,往往是我們內在受阻的能量,如果我們能夠保持身心合一, 能量的自由流動,懂得用內在的三個心法,我們就能持續激發自我的成長潛能。我的同事後來他不再以父母的要求來成長自己,而是根據自我的成長與需要去留學,他意識到自我內在的精進要求,而他第一次與父母沒有達成和諧意見,自己出去學習,因為他知道,真正的成長是要突破父母給我們的限定,當你懂得持續這樣做的時候,往往我們潛能就會得到激活。
  • 《終身成長》:突破工作中遇到的瓶頸,這三個因素是關鍵
    今天我們就用書中提到的成長型思維,將毫無波瀾的日子,重新還原到激情燃燒的歲月。01工作中遇到瓶頸的三個原因剛參加工作時,人們懷抱著雄心壯志,發誓一定要幹出一番事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中的各種因素,導致他們懈怠和消沉。
  • 《無限可能》:學會斷舍離,才能改變思維,成長更快
    答案都在吉姆·奎克的這本《無限可能》中。 作者吉姆·奎克是大腦教練、記憶力提升、快速學習方面公認的專家,他因為童年大腦受傷,使學習面臨重重困難,然後通過獨創的3個方法,顯著提升了自己的腦力水平。
  • 摩天之星創新總裁班,助力企業成長
    此時,更需要企業家發揚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實踐創新精神,運用創新思維,進行新商業環境下的企業經營和管理。基於此,摩天之星推出「創新總裁班」企業家培育與智慧成長工程,滿足中小企業家自我發展的需要。摩天之星「創新總裁班」,是摩天之星傾力打造的企業家培育與智慧成長工程,邀請各領域實戰老師分享新時代企業創新思維和成長智慧,通過企業家中長期學習的方式,提升企業家創新思維和經營智慧,助力成長型企業快速健康發展,致力於培養商界翹楚,培育行業標杆。
  • 如何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請掌握三個成長的底層規律
    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在生活中,我們如何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請記住,我們一定要學會記住三個成長的心法  這三個成長心法來自我們對人生精要的了解,更來自我們我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也來自成長的底層規律。  我們只有了解底層規律是什麼,我們才能在成長的路上持續向前,不斷變得越來越好。
  • 張斌立:成長型思維賦予你一生向前奔跑的能力!
    等等,這都是思維模式不同的問題。成長型思維模式與固定型思維模式二者之間形成鮮明的對比,思維模式決定著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大凡成功人士都是失敗次數最多擁有者——這是鐵的定律;大凡成功人士都知道「專精沒有天花板」——因此他們生命不止,奮鬥不息;大凡成功人士他們都有超強的自控力——因為他們通曉人生的大義;大凡成功人士他們的動力來自3.0內驅——1.0、2.0那些外力隸屬低級。大凡成功人士——成長型思維註定在他的身上匯聚。
  • 豌豆思維教學服務贏得全球好評 助力海外華人孩子數學思維成長
    為助力全球華人孩子順利學習,行業領先的數學思維在線網際網路教育機構豌豆思維面向全球提供數學思維直播課,解決孩子們在疫情期間學習的困難,讓他們在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得以高效地培養思維,健康成長。  其實,早在4月國外疫情爆發初期,豌豆思維就快速響應,向全球的3-10歲的華人孩子們贈送免費的數學思維課程。
  • 《終身成長》:「痛苦」的真愛,是因為你陷入了這種思維
    這也是偶像劇裡總喜歡用的套路。男女主角互相愛慕,便以為有了心有靈犀,因此產生誤會也不明說,致使誤會越來越深。在他們的世界裡,相愛就意味著相知,無需過多的解釋,由此演繹出一段段虐戀。2、問題代表性格有缺陷。我有個朋友小青,她老公是個事業心很重的人,因此經常加班。這也就導致小青在家裡付出的就要多一些,由此她的抱怨也就多了起來。
  • 成長型思維很重要!
    這麼火的「成長型思維」,為什麼那麼重要!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偉克博士,在一場TED演講中,她研究發現,有兩種可以使孩子創造出不同世界的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和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
  • 自我成長:那些比別人更幸運的人,有這三個特點
    美國斯坦福理工學院教授蒂娜.齊莉格用20年時間觀察那些比別人更幸運的人,發現他們具有三個特點,或者說,他們都在做這三件事。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這三種可以提升運氣的方法。其實,走出舒適區,是我們從小就在做的事情,比如學走路、學騎車等等,都是在挑戰自己,敢於讓自己承擔一些小的風險,進而學會成長。那麼,為什麼成人的我們卻很難走出舒適區呢?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成熟後,形成趨易避難、急於求成的天性,這讓很多人習慣安於現狀,待在自己的舒適區。
  • 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和個人成長的底層思維模式
    史丹福大學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在《終身成長》這本書裡,深度剖析了個人學習與成長最底層的兩種思維方式,一種是固定型思維模式,一種是成長型思維模式。從字面上我們可以很容易理解這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就是認為個人能力是一成不變的,而成長型思維則認為人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改變心智和能力。顯然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要想過好這一生,我們每個人只要堅持成長型思維即可。
  • 成長最好的路徑就是「慢節奏」,學會3個技巧,助你快速成長
    一天師襄子對孔子說:「這首曲子已經學會了,可以學習新的曲子了」,孔子則回答:「雖然曲子我已經學會了,但其中的技巧我還沒有掌握」,過了幾天師襄子對孔子說:「琴的技巧你已經掌握了,可以學習新的曲子了」,沒想到孔子的回答另師襄子驚訝,孔子說:「雖然技巧掌握了,但是曲中的感情和蘊意我還沒沒有掌握」。
  • 成功的終極奧義:成長型思維顛覆傳統成功學,讓你的人生積極向上
    教授在書中的成功學核心——「成長型思維」,是總結數十年研究成果的突破性研究,其還榮獲了全球最大教育單項獎「一丹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品一下《終身成長》中的成長型思維,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辨別思維模式,初識「成長型思維」;顛覆傳統成功學,重視成長型思維;踐行終身成長,培養成長型思維。
  • 1種思維習慣,7種成長方式,讓你逆襲
    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不相信智力是可以通過不斷的挑戰、嘗試和學習而得到提高的。由此,Carol Dweck 教授提出了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 )和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他們的技能、天賦和綜合智力是固定的,因此拒絕學習和嘗試以提高自己。當他們不懂或者做錯事的時候,會覺得尷尬和難堪。
  • 打破成長壁壘,有書打造2020終身成長大課
    馮侖先生指出這兩年經濟發展的快速以及社會變革的加劇,讓人們不斷面對新的變化與挑戰,讀書和交流是對抗不確定性的重要方法。愛讀書的人善於發現、理解、接受變化,並且能夠快速作出應對,找到解決方案。先讀書而後交流,思想的碰撞與融合可以提升對未來的感知力及判斷力,成為少數人中的先知。
  • 思維方式決定年輕人的未來,具備終身成長思維,人生就有無限可能
    —你的人生也會是這樣的嗎?這是美國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的一句名言。後來這句話被發展成「有的人25歲就死了,只是到75歲才埋葬」。這句話後來因一則動畫短片《墜樓》而火了起來。當然這裡的死指的是激情的褪去、夢想的幻滅,是沒有希望的庸庸碌碌,是指精神的死去。其實現實中我們大多數人與視頻中的中年男人沒有區別。
  • 《終身成長》:以成長型思維經營婚姻,破除阻礙親密關係的壁壘
    先天與後天的相互作用,催生出兩種思維模式,影響著我們的人生態度從呱呱墜地開始,人們身體的物理特徵和思維方式便不盡相同。成長過程中,由於家庭背景、個人經歷、教育等原因,它們又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這本書將人的思維方式大致分為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兩種。
  • 成長必讀|看完這4本書,你一定會比過去的自己更出色
    《一年頂十年》推薦理由:這本書會讓你相信,在這個時代,只要方法對了,「逆襲」並非神話。這是一本關於年輕人如何實現快速成長的書,書名聽起來有點誇張,一年頂十年,但如果你真的了解過作者剽悍一隻貓的成長曆程,你就會發現,此言並非虛妄。如今的貓叔,是名副其實的大咖,公眾號粉絲百萬,著名的社群專家,樊登讀書首席社群顧問,被很多人追隨。
  • 你需要這3種成長思維
    本質上來說,一個人的成長和成熟,就是從低級圈子攀升到高級圈子的過程。圈子就是人脈,圈層思維就是人脈管理思維。當今社會,個人品牌林立,酒香也怕巷子深。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很多時候,人脈給你創造了展示能力的機遇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