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說:「成長是一筆交易,我們都是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交換長大的勇氣。
那麼,成長到底是什麼?如何做才能更快地成長呢?
《學會成長》這本書給出了答案,作者粥左羅認為成長有方法。
他結合自身實例總結出爆發式成長的25個思維模型,分別從選題、解題、破局、經營和發展5個角度剖析人生成長法則,讓你少走彎路,實現爆發式成長,幫助我們每個人走向更好的人生。
01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人們常說的一句:「選擇不對,努力白費。」那我們該如何選對題,實現人生的目標呢?
接下來將會通過三個思維的升級為您一一解答,首先要講到的是篩選思維,它告訴我們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人這一生,其實是由無數選擇構成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選擇。後來,你會意識到選擇水平不同的人,最終的人生高度也會截然不同。
例如有人參加面試,面試官問道,你為何選擇這家公司時,絕大多數人的理由都很荒誕,比如:剛好我有同學在這家公司;朋友推薦我來的。
既然,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因此提高選擇的標準,是跑贏人生的關鍵!那就需要在心中樹立一種標準意識。
例如在選擇加入哪家公司時,你一定要明白你的職業生涯黃金時間就20年,在這20年裡你換工作的機會可能只有10次左右。所以,每一次選擇都很重要,每一次換工作時你都不能隨便選一個朋友推薦的,或者爸媽希望去的。
講到這裡不得不說認真做選擇是一件麻煩事,但花在做選擇上的時間永遠都是值得的。
比如換工作,你隨便選一家公司是很輕鬆,但這種輕鬆帶來的是後面一兩年的煎熬。
很多人可能會記不起自己做過什麼重要選擇,就好像自己從未選擇過,其實人不可能不做選擇,只是你在做選擇時沒有思考、沒有篩選,被動做了選擇。然而,這是一種最糟糕的選擇。
只要你稍微認真一點,培養篩選意識,凡事提高標準,這樣就會有一個更好的選擇。畢竟,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02掌握賽點思維,不錯失機會
其次是賽點思維,它主張小機會隨便錯過,大機會死命抓住。
何為賽點?賽點這個詞是在體育比賽中經常出現的,它是指比賽進入了關鍵時刻。這個時候只要拿到賽點,抓住決勝機會。戰勝對手,你就能笑到最後。
亦如人生,有所成就的人並非一路走來都一帆風順,更非時時刻刻都有機會,只是在成功之前出現賽點時,他們會死死地抓住,實現鯉魚躍龍門。
有一位導演餃子在22歲時放棄了三年的藥學院的專業,轉行學計算機動畫,立志要做出優秀的國漫作品,在此後的10餘年中,他始終沒有等到機會。直到2015年,有家動畫公司找到他,他終於等來那個機會,並且死死地抓住那個機會。
死磕近3年,拍出《哪吒》票房超過50億元,直接逆天改命。餃子從默默無聞的導演成為中國電影票房排行第二的導演,這一步邁得有多大,可想而知。
人生不需要時時有機會,抓住幾個足矣,並且在關鍵點上不犯錯,成為處事原則。
所以在平時的工作或為人處事中,都要樹立一個原則:不管做什麼事,做之前先明確,影響這件事成敗的幾個關鍵點是哪幾個。然後,你永遠都不應該將你的時間、精力、心力均分在每一個節點上,永遠要把它們投入關鍵節點,因為關鍵節點決定成敗。
慢慢的這種處事原則會成為一種本能,如此一來,當你人生中的賽點出現時,你就不會熟視無睹,而是敏銳的發現它,然後死死抓住它。
03學會放棄,做「無情」優先排序者
最後講到的就是戰略思維,它主張學會放棄,做「無情」優先排序者。
戰略思維分三步走:放棄、排序和不斷升級戰略,後面將一一細說每一步。
第一步:放棄。
作者認為一個人在「得」的時候你無法看清他,只有在他面臨「舍」的時候,你才能夠真正的認識他。
一位90後自媒體人,名字叫做李叫獸。在他讀研一的時候就收到一個年薪300萬元的offer。對於一個沒有工作經驗的研究生來說,這是相當的有誘惑力,但他花了5分鐘就拒絕了。
作者後來分析他是如何做戰略定位的。第1步就是放棄,因為他如果選擇了A,往往意味著你不能選擇B、C、D。從戰略角度思考,李叫獸認為這份工作無法讓自己發揮最大的競爭優勢。
因為李叫獸發現人要成功,必須建立人際網絡,而他選擇了「通過知識或能力的吸引,讓別人想要認識我」這一方式突圍。
事實證明這一戰略是成功的,他通過一周一篇的營銷乾貨,在公眾號上收穫了50萬用戶,在營銷圈打造了強大的個人品牌。2016年年底,他創辦的公司被百度估值1億元收購,25歲的他成為百度最年輕的副總裁。
因此,凡有選擇,必有放棄。不管是人生還是事業,你不可能啥都要,大舍,是為了大得。
第二步:排序。
認真排序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你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都做到完美;第二是因為並非事事都會決定成敗,所以你也沒必要事事都做到完美。
所以先排序,再做事,很重要!作者創業後,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太忙了!時間永遠不夠用!
他後知後覺得知巴菲特是通過以下三步做了優先排序:
第一步:寫下你的25個目標。
第二步:認真排序,選出你最迫切想實現的前5個目標。
第三步: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在後20個目標上耗費精力,除非你已經成功完成前5個目標。
他把巴菲特的方法實踐到自己身上,「被忙死」的情況迎刃而解。
當優先排序這一戰略思維能始終貫穿在我們的做事過程中,就可以避免忙忙碌碌卻碌碌無為。
最後,戰略思維最重要的第三步:不斷升級戰略。
升級戰略才是真的重視戰略,把戰略工作放在了足夠高的位置上。
試想,一個公司制定好一個戰略,然後一勞永逸的執行,就可以了嗎?這其實是最大的懶惰。
一個人的一生也是一部創業史,每個人都是自己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也需要迭代自己的成長戰略,持續迭代才能持續成長。
作者講述到他自身的迭代歷程,2016年立志做一個爆款文章編輯;2017年立志做一個爆款課程講師;2018年立志轉型做自媒體;2019年立志創立一家公司;2020年立志搭建起向上生長學院的課程體系,真正做一家個人成長學院。
戰略方針是執行的方向,當你明白戰略起著引導執行力的作用時,就會多花時間在戰略上,避免後期執行力出現方向偏差。
因此,戰略要多花時間想方向,設計戰略的意義就是不讓執行浪費太多資源。資源永遠稀缺,要把所有資源投入確定好的戰略中,把戰略變成現實。
這一章節,我們首先講到在篩選思維中認真選擇的重要性,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然後,賽點思維告訴我們大機會來時要死命抓住,更不能在關鍵節點上掉鏈子。最後提出戰略思維很重要,分三步走:懂得放棄、學會排序、升級戰略。
如何選擇是成長道路上的開端,那麼選題定了,該如何解題呢?下一期,我們將講述如何解鎖人生更優解。
文/紫竹凌:多平臺籤約作者,自由撰稿人。
歡迎關注@以書話人生,經典好書,與君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