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搭載15S4U型1.5L發動機和4AT變速器的2011款上汽榮威350轎車。車主反映:該車最近動力明顯不足,且發動機抖動越來越嚴重。
故障診斷:接車後,啟動並觀察發動機運轉情況,怠速時,發動機出現明顯且有規律的抖動,儀表臺上沒有故障燈點亮。查閱該車維修保養記錄發現,該車定時定點在4S店進行維修養護,且沒有特別的維修史。連接VDS專檢設備,對整車進行故障碼掃描,在各模塊中均未發現故障信息。
為了找到故障車的故障根源,技師對該車進行了系統性檢測和診斷。首先,分別測量冷車與熱車狀態下的汽缸壓力、機油壓力與燃油壓力,均未發現異常;檢查火花塞、點火線圈與水溫傳感器,也沒有發現問題。接著又讀取了發動機實時數據,發現該車怠速狀態下進氣歧管絕對壓力值異常,數值顯示為620hPa,而正常數值應該在430hPa(圖1)。
進氣量異常引起了技師的警覺,這會是發動機抖動的原因麼?隨即檢查發動機進氣管路與缸頭外圍,沒有明顯的損壞與漏氣點;檢查TMAP(進氣壓力傳感器)與ECM之間的線束及接插件牢固可靠;檢查發動機正時,未見異常。
會不會是可變進氣系統故障導致進氣壓力異常?為了驗證這個推測,技師接上示波器,以檢測怠速時曲軸位置傳感器信號與凸輪軸位置傳感器信號的相位關係。15S4U型發動機是單可變正時系統,進氣凸輪軸位置傳感器信號與曲軸位置傳感器信號的相位關係應為13齒(圖2),而這輛車僅為11齒(圖3),結合進氣壓力的數據基本可以判斷是可變進氣系統出了故障。
故障範圍已經確認,隨後拆卸相位電磁閥和正時調相器,發現兩個部件內部全部被油汙堵塞。更換新的正時調相器並清潔了相位電磁閥濾網後試車,進氣壓力數據正常,發動機工況也恢復正常。
隨著維修工作的進行,技師細心地發現,這輛車行駛裡程已超過30 000km,發動機機艙內的部件都布滿灰塵,唯獨發動機缸蓋特別新且乾淨,難道該車曾經出現過故事?帶著這個疑問,技師再次與車主取得聯繫,詢問車輛的日常使用情況。半年前,該車在高速上突發水管漏水,在缺水的情況下行駛了一段距離,發動機高溫過。當時因缸蓋內部漏液導致發動機油水混合,在修理廠更換了缸蓋。為了趕時間,可能之前那位技師並沒有檢查正時調相器與電磁閥。至此,該車出現故障的前因後果也就真相大白。
維修小結:可變進氣系統包括曲軸信號輪、凸輪軸信號輪、相位電磁閥、正時調相器等部件(圖4),任何一個部件出現相位錯誤都會導致CKP與CMP信號間的相位關係偏差。
導致進氣歧管壓力偏差的原因除了可變進氣系統之外,還有TMAP線束接插件故障、發動機排氣不暢、正時錯位、進氣門漏氣等,診斷過程中應本著由簡到繁的診斷原則逐一排查。
在本案例中,因前次維修發動機時沒有將內部油汙清潔乾淨,導致相位電磁閥與正時調相器堵塞,從而出現上述故障現象。由此可見,汽車維修技術人員應嚴謹對待每項維修工作,避免由於操作不當而出現的人為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