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對電子書下手,看中的就是出版業的用戶!

2021-01-19 出版商務周報

文/林琴

本文約3000字,預計6分鐘閱讀完畢


商務君按:在國內的電子書閱讀器市場,Kindle一直「一騎絕塵」。可最近,小米也對這塊「蛋糕」下手了。電子書閱讀器緣何成為了各家紛爭的「寶地」?不是因為這個產業真的有錢賺,而是小米看中了其背後的價值——每臺電子書閱讀器的使用者,都可能是一個甚至多個付費下載的潛在用戶。



去年,有網友在知乎提問:「小米為什麼不生產類似Kindle的電紙書?」最近,傲嬌的小米高級產品總監正面回答了他的這個疑問,「哼,你們給我等著......」

 

曾參與過小米盒子、小米米家雷射電視等產品設計的小米高級產品總監李創奇在知乎上的爆料,透露出了小米在電紙書將上會有新動作。終於,小米也對這個「壓泡麵神器」下手了。


有自稱「小米工程師」的註冊用戶坦言:小米的類Kindle產品已經做出來樣品了,很久很久以前就做出來了,不過在2017年小米重點關注的是生態鏈和智能家居,而這種產品太小眾,並未投入太大精力。


據《每日經濟新聞》11月21日消息,小米智能硬體部總經理唐沐證實,小米確實正在做類似亞馬遜Kindle的電紙書產品,由生態鏈企業負責。唐沐同時表示,看好該業務的電紙書產品市場。


小米CDR招股書顯示,小米擁有多看電紙書字典系統等的相關軟體著作權。一直以來,亞馬遜Kindle電紙書佔據了電紙書行業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在中國也擁有相當可觀的用戶群體。


目前,在小米手機等硬體產品上,小米內置了多看閱讀App,為其硬體用戶提供電子書相關內容。


多看閱讀創立於2010年,2012年被小米全資收購,成為小米旗下成員企業。

 

除了有著豐富的圖書資源,多看還有能夠適配Kindle的多看閱讀系統,因為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的特點,甚至還有不少人在使用Kindle時刷多看系統。


如果小米推出相關電紙書產品,經過幾年的運營,多看也能夠提供閱讀內容。並且,依託於多看的雲服務功能,小米推出的電紙書產品將在小米手機用戶群中存在天然的優勢。


如果小米真的涉足電紙書領域,能否撼動電紙書界的老大Kindle的地位?目前還不好判斷,但憑藉一貫高性價比的特色,或許真的能從這個Kindle壟斷的市場搶下一塊蛋糕。


但Kindle豐富的文庫可不是那麼輕鬆就能與之抗衡的。


聊到電紙書這樣的電子閱讀器,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都是kindle。


2013年進入中國的Kindle,目前在國內已經佔據超過 65% 的市場份額,甚至已經成了電子閱讀器這類硬體產品的代名詞。


Kindle進入中國已有五個年頭,雖然被用戶親切地戲稱為「泡麵神器」與「積灰神器」,然而銷量卻一路水漲船高。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了Kindle銷售的第一大市場。

 

今年6月,亞馬遜中國首次發布了2013年至2018年多維度Kindle中國電子書榜單。數據顯示,中國數字閱讀市場在過去五年發展迅速,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在中國已累計銷售數百萬臺,中國自2016年底成為亞馬遜全球Kindle設備銷售第一大市場。


截至目前,Kindle中國電子書店的書籍總量近70萬冊,較2013年增長近10倍。此外,讀者付費閱讀意願明顯增強,過去一年Kindle付費電子書的下載量和Kindle付費用戶數分別較2013年增長10倍和12倍。

 

雖然Kindle在中國市場的強勢不言而喻,但事實上電子閱讀器除Kindle之外,還有漢王、BOOX等眾多品牌。2017年上半年,京東、噹噹、掌閱也相繼發布了自己的新一代電子書閱讀器,QQ閱讀也加入了戰場,發布了其首款電子書閱讀器——QQ 閱讀 CR316-25。


當然,最讓人意想不到的還是海爾,那個賣冰箱和洗衣機的海爾竟然也推出了自己的電子書閱讀器TOPSIR。



儘管大家現在都做起了電子閱讀器的生意,但是此前電子閱讀器被人多人不看好,被看作是昨日黃花昨日黃花。


數據顯示,2013年是電子閱讀器行業發展受挫,市場規模跌至低谷。


2014-2017年中國電子書閱讀器行業市場規模逐步回暖,預計未來6年內,我國電子書閱讀器行業市場規模將以15.7%的複合增速增長,預計到2023年我國電子書閱讀器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85億元。


雖然唱衰的聲音不斷,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電子閱讀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14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數位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連續年8上升。

 

艾瑞諮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數字閱讀行業報告》也顯示,2016年我國數字閱讀行業PC端用戶規模約2.17億人,移動端用戶規模約2.65億人。


但是,根據易觀發布的《電子書閱讀器市場專題分析2017》數據顯示,我國數字閱讀方式中僅有7.8%為電子書閱讀器,絕大部分都是手機閱讀。也就是說用電子書閱讀器閱讀電子書其實是一種非常小眾的行為。


即便手機閱讀是主流方式,但無法否認的是,電子書閱讀器確實是目前最好的電子書閱讀方式,它所提供的護眼功能、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超長續航等都是其他媒介無法比擬的。


 

既然使用電紙書閱讀是一種小眾行為,那為何大家還願意投入呢?


一方面,為了通過電子書閱讀器來鞏固自身電子書平臺的市場地位,形成一個消費以及資源的閉環,讓用戶在這家平臺購買的電子書,然後在這家平臺的電子閱讀器上完成閱讀和消費。


其實,目前熱衷於推動電子書閱讀器的廠商最早都是做內容的,比如掌閱、QQ閱讀、亞馬遜書城、噹噹等,QQ閱讀推出的電子書閱讀器則能夠無縫對接QQ閱讀、起點中文網等閱文集團旗下內容閱讀平臺。


對他們來說,電子書閱讀器的存在意義遠大於實用意義。


另一方面,現在發力電子書閱讀器是在看向未來的教育市場,海爾就是看中了這一點。「無紙化」是未來的必然趨勢,教育領域也一樣如此,這個市場可就不容小覷了。


其實在無紙化教育市場,平板電腦和手機一直是衝得最前的,但是效果一直都不太明顯,尤其是想要進入全日制學校的阻力很大,家長們對這類電子設備有著很高的戒心。


在普通的「吃瓜群眾」眼裡,用手機就能輕鬆搞定的電子閱讀,在家長面前反而不受歡迎。沒有複雜功能的電子書閱讀器反而成了寶爸寶媽們更容易接受的產品。


對注重學習又注重健康,而且還特別捨得花錢的家長們來說,閱讀器的設計理念更適合教育場景,電子墨水屏不傷眼、專注閱讀功能都是優勢。


而且隨著不斷迭代,現在的閱讀器已經支持原筆跡手寫、答題、打分等智能應用,技術上的障礙也在掃清。


因此,現在廠商們積極地往電子書閱讀器市場裡跳,不是因為這個產業真的有錢賺,而是看中了背後的價值。


電子書閱讀器的模式其實是一種服務性模式而非產品性模式。電子書閱讀器其實是把一個書店開到了消費者的家中,每次消費者買書都有可能拿起這個看似是閱讀器,其實是商鋪的東西。


每臺電子書閱讀器的使用者,都可能是一個甚至多個付費下載的潛在用戶。


*本文轉載自北京商報。



2018年已經接近尾聲了,2019年的日曆大家應該準備起來啦!今天商務君向您推薦一款會開花的日曆!


這款日曆非常浪漫了,讓你從線上到線下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妙,有什麼能比一本可以種植的日曆更令人心動呢?此外,該日曆還內含377張與植物相關的中國傳統色色卡,牡丹粉紅、春梅紅、石竹紫、飛燕草藍、槐花黃綠……簡直太浪漫了!



這麼美的開花歷,你心動了嗎?掃描下方二維碼,就可以擁有這款會開花的日曆!


相關焦點

  • 京東噹噹"肉搏"電子書免費下載 出版業人士震驚
    "噹噹發瘋了,全部電子書免費。我把文藝社科類全部瀏覽了一遍,大部分當然是……但也有幾本不錯。另外還發現個bug(漏洞):噹噹規定1人只能免費買10本,其實可以無限。"4月17日,當當網在其首頁的醒目位置宣布:17日0:00至19日24:00,電子書全場0元,免費下載。
  • 電子書市場會出現百萬級暢銷書嗎?
    □特約作者張遠    電子書席捲而來    而到了純電子書世界的「WildWest」,曾經在出版業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暢銷書推手們忽然沒有了用武之地。    而且,純生電子書已經開始了向傳統出版的逆襲,豆瓣閱讀的紙書代理服務目前已經出版了10本紙書,其中《美好百科》、《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瘦子的》也被擺到了各大書店的顯要位置。    紙質書與電子書不同的世界    這個月,《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參與感》正在橫掃各大電商暢銷書排行榜,這是一本眾人翹首企盼、姍姍來遲的書。
  • 喜憂參半:出版業的「冰與火之歌」
    隨著電子出版、有聲書、知識付費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出版業正不斷將衝擊變為機會,一度被認為走向夕陽的產業迎來了朝陽。與此同時,紙價上漲、電商價格戰、綜合性人才難求,又對出版業發展形成掣肘。當下的出版業,宛若一首「冰與火之歌」。
  • Codex Group:電子書用戶同時也鍾情傳統閱讀
    此項調查表明,雖然電子閱讀目前盛極一時,但在電子書讀者中仍不乏傳統媒體的追隨者。該報告指出,Kindle用戶購買的圖書中,僅有37%的是 Kindle格式,而印刷格式的圖書則佔了50%。與此同時,iPad用戶購買的圖書中,有46%的來自於蘋果iBookstore或Kindle商店, 在後者商店購買的圖書也可以在iPad上閱讀。
  • 讓電子書更好看 中華電推Hami Publisher
    中華電信發表Hami Publisher雲端數碼出版平臺,提供電子書標準規格,並支持豐富影音多媒體內容。  電子書市場發展至今,上架規格與紙本轉換編排等問題,仍是出版業最頭痛的問題。中華電信昨天發表Hami Publisher電子書雲端數碼出版平臺,採用國際數碼出版聯盟IDPF最新的ePub 3規格,並支持直式編排及影音多媒體內容,吸引58家出版業者到場站臺。圖乃中華電信提供。
  • Kindle的一個勁敵,小米多看電子書入手體驗
    這幾年國產電子書蓬勃發展,其實已經搶了Kindle很多的風格,開源,採用安卓,國產的CPU,高解析度顯示屏,背光,電子書商城的資源也是越來越豐富。我們作為用戶的選擇也是越來越多。終於前天,小米多看電子書終於在有品商城發布,各大米粉喜大普奔,壓泡麵神器又添一員。▲11/20小米有品正式發布了「小米多看電子書」眾籌,配置為16G內存,內置多看閱讀軟體,超長續航,前置背景燈。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得到電子書」為傳統出版社賦能
    本報訊(記者 仇宇浩)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了「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2020年度入選項目名單,由天津市委宣傳部選送、得到(天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申報的「『得到電子書』──基於優質內容資源的移動知識搜尋引擎」項目成功入選。
  • 壓泡麵的神器電子書,被小米公司看對眼了,到底是風險還是風口?
    電子書不僅可以用來享受閱讀,也可以轉為他用,比如被宅男壓個泡麵、當個靠墊等等。很多人對電子書使用率不高,就放在那裡積灰了。就是這樣一款「雞肋」產品,最近可被小米公司看上了。小米公司承認,正在效仿亞馬遜電子閱覽器kindle,自己研發一款電子書產品,由小米生態鏈企業負責生產。
  • 電子書免費戰引擔憂 真正數字閱讀時代仍未到來
    就全球來看,美國傳統出版業受衝擊最厲害,基本上所有出版社都發展了數字出版業務。但要說到電子書目前給出版社帶來的效果,或許可以說,好壞兼有。好的方面是,方便了讀者購買和收藏,避免了不必要的印刷浪費,也開拓了新的盈利空間。不好的方面是電子書過於廉價,衝擊實體書店生存。不樂觀地展望,實體書店的營利模式,在有了網絡書店和電子書以後,逐漸變得難以成立。
  • 臺灣電信三雄 爭搶手機電子書市場
    網易科技訊 1月14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電子書商機巨大吸引電信企業爭相搶進,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及威寶電信都宣布推出手機電子書服務。遠傳也計劃近期推出電子書服務,搶攻增值商機帶動營收成長。電子書熱潮從網絡書店亞馬遜延伸到電信企業;而電子書的終端設備也從電子書閱讀器,延伸到大屏幕的智慧型手機。臺灣電信企業中華電信及臺灣大哥大都自行建立電子書平臺;威寶電信則與平臺廠商合作,不僅賺進手機數據傳輸,還可分享數字內容的拆帳收入。遠傳電信也計劃近期推出電子書服務。
  • 臺灣超商可借書 引爆出版業怒火
    臺北市圖書館決定,將通過島內近萬家便利超商來打通書籍傳遞的「最後一裡路」,未來民眾只需在APP上預約,就可到指定的超商取書還書。但這樣的便民服務卻引爆出版業怒火,他們擔心一旦市民借書更方便,就會不再購買書籍,讓已經處於寒冬中的出版界雪上加霜,兩方人馬在網絡上筆戰正酣。
  • 分析稱電子書廣告漸成氣候:谷歌亞馬遜展開布局
    ,圖書出版業的盈利模式也將逐漸開始依賴廣告。  以下為文章全文:  市場現狀  隨著電子閱讀器的價格大幅下滑,以及大型科技企業開始進軍圖書零售業務,出版商的利潤空間何在?答案令人意外:廣告。它們很快就將進入到你身旁的圖書中。  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要理解個中緣由,需要對過去幾年的情況進行一下回顧:一向沉穩且厭惡科技的出版業已經凌亂不堪並且開始變革了。
  • 電子書應該放棄 DRM? | 愛範兒
    Arstechnica 近日撰文稱,出版商應該仿效音樂行業放棄 DRM 技術,因為 DRM 極大地限制了讀者對購買電子書的借閱權。但是事實上是,DRM 依然能夠廣泛根植於數字出版物,這其中包括業界領袖亞馬遜。為何同一家公司的不同媒介內容採用不同的政策?
  • 2019版電子書閱讀器購買指南
    不過,Kindle仍是目前資源最豐富、上新最快的電子書平臺。畢竟,在出版業的電子化進程中,亞馬遜曾經扮演了布道者、技術提供者、標準制定者等角色。紙書頁面中的「請轉告出版社我想看這本書的Kindle 版」,給讀者提供了一個倒逼出版社的按鈕。 2018年上半年,亞馬遜的紙電同步率已接近7成,意味著10本新書中有7本都會同步推出電子版。
  • 書業訪談錄|馬場公彥談日本出版業:疫情與未來
    去年年底,馬場公彥在中國出版了《播種人:平成時代編輯實錄》一書。在書中,他分析了日本出版業的狀況,回顧了自己的出版生涯,還探索了中日出版的交流。疫情期間的宅家活動之一就是在SNS上,每天上傳一本喜歡的書的封面,發給下一個人,如果傳回來的話就再重複一次。澎湃新聞:正如您在《播種人》中寫到的,倉庫的運營是出版社最緊要的問題,這導致了出版社必須控制出版物的品種數和單品種的印量。長此以往,出版社就越來越傾向於出版暢銷書,圖書也就越來越成為快消品。這樣的現象在中國出版業也很常見。
  • EPUB3,電子書新格式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社區
    與上一代 EPUB2 標準相比,EPUB3 帶來很多非常重要的變化,這些變化會對數字出版業有怎樣的影響? EPUB3  vs EPUB2 和 EPUB2 對比上,EPUB3 增加了如下功能: 支持多媒體格式,可在電子書裡面播放視頻、音頻內容 支持現實數學格式等複雜的文本內容 支持文字朗讀技術 支持非羅馬文字格式,比如日語、漢語和阿拉伯語,讓這幾種語言格式的電子書內容被檢索 更好的支持 DAISY 有聲書標準,為盲人提供聽書服務   從技術上說,
  • 中華電信等臺灣三大運營商搶攻手機電子書
    1月14日早間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電子書商機巨大吸引電信企業爭相搶進,中華電、臺灣大哥大及威寶電信都宣布推出手機電子書服務。遠傳也計劃近期推出電子書服務,搶攻增值商機帶動營收成長。  電子書熱潮從網絡書店亞馬遜延伸到電信企業;而電子書的終端設備也從電子書閱讀器,延伸到大屏幕的智慧型手機。
  • 數字圖書卡為每個人提供了成千上萬的電子書
    雖然沒有一個程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有一個程序正在產生影響:數字內容分銷商Overdrive的即時數字卡程序在過去15個月裡註冊了近6.5萬名新用戶,讓他們有機會免費借閱數千本電子書,無論它們在哪裡。儘管這1.6億非圖書卡持有者可以使用實體圖書館,但他們的時間可能太過緊迫,無法來回跋涉去取取實體圖書。
  • 公共圖書館提供電子書借閱,出版業會死嗎
    居住在華盛頓特區家庭主婦莎拉·阿德勒(Sarah Adler)使用OverDrive公司提供的、可訪問數百萬電子圖書的APP應用Libby,在2020年裡已經閱讀了150本書籍使她。 她說:「我甚至感到慚愧,因為那些作家未能從我這裡獲得分毫收益。」
  • 熱門電子書製作,如何製作電子書,用什麼軟體最簡單?
    其實,現在電子書已然成為了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空閒時刻,幾乎大家都會看一看電子書,以此度過時間。那麼,熱門電子書怎麼樣製作呢?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