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圖書出版 精品圖書呈現40年來中國發展

2021-01-08 中國文明網

  一、精品圖書全景呈現改革開放40周年壯闊圖景

  今年以來,一批精品圖書全景呈現了40年來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全景領域波瀾壯闊的發展進步。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高尚全。

  《大國根基:中國農村改革40年》(廣東經濟出版社)、《中國四十年社會變遷:1978-2018》(清華大學出版社)、《改革開放研究叢書:中國的治理變遷(1978~2018)》(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大國基石》(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激蕩四十年:中國企業1978—2018》(中信出版社)等書從制度建設、基礎建設等領域回顧和分析了改革開放40年的壯闊圖景,反映了中國出版界服務大局能力的提升。

  可以看到,主題出版學術含量、理論創新含量提升,不少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主題讀物頻頻登上暢銷書榜,不管是內容策劃還是營銷推廣,主題讀物正在向精品化努力。

  二、出版管理體制變革,新聞出版管理職能併入中共中央宣傳部

  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新聞出版工作劃歸中共中央宣傳部,由中宣部統一管理。

  三、出版界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今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出版了一批好書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研究持續推進。

  在中宣部直接指導下,人民出版社精心組織出版了《共產黨宣言》紀念版、《資本論》紀念版及《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輯》(15種)。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所編《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黨員幹部讀本)》《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黨員幹部讀本)》;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艾四林總主編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叢書》等。

  一批理論著作,內容涵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基礎理論問題和重點難點問題,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對中國乃至世界範圍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重大意義。

  比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陸續推出的楊耕教授主編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叢書》《當代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叢書》,高放教授主編的《世界社會主義史》等系列圖書;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趙敦華所著的《馬克思哲學要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譯叢·典藏版》等。

  面向大眾讀者的圖書,既有對馬克思人物生平的全方位展示,也有對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價值和生命力的全面揭示,通俗易懂、圖文並茂,有情感、有溫度,如韋建樺主編、重慶出版集團出版的《馬克思畫傳》;袁雷、張雲飛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思傳:人間的普羅米修斯》;接力出版社出版的面向青少年讀者的《<資本論>少年彩繪版》等。

  四、出版政策利好,增值稅優惠政策持續至2020年

  6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通知,繼續實施宣傳文化增值稅優惠政策。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徵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增值稅;對7類出版物在出版環節執行增值稅100%先徵後退的政策;對2類出版物在出版環節執行增值稅先徵後退50%的政策。各項優惠政策和過去基本一致,有效期仍是3年。

  該政策充分體現國家對文化事業的支持,在出版界紙張成本飆升、人力成本逐年上漲、電商折扣戰擠壓上遊合理利潤的當下,從資金上給出版企業「輸血」。

  五、《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公布,促進全民閱讀久久為功

  3月31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布《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徵求意見稿)》,徵求社會各界意見。至此,國家層面的閱讀立法工作已經塵埃落定,促進全民閱讀,久久為功。

  在2018年各大城市的政府報告中,幾乎各個城市都提出要大力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之城」。全民閱讀熱潮持續升溫。以讀書化人、育人、立人,正是全民閱讀重大意義所在。

  六、加大書號調控力度,引導出版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多種問題累積,導致圖書的單品種效益不斷降低,庫存圖書越來越多。數據披露,全國出版業的圖書庫存已經超過當年的造貨碼洋;圖書單品種平均印數從1994年的6萬冊下降到2017年的1.8萬冊,下降了70%,這說明,圖書單品種的邊際效益逐年在下滑、產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也越來越短。不僅如此,市場上的重複跟風之作、粗製濫造之作層出不窮,出版業依靠數量擴張的增長方式越來越難以持續。

  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國家出版管理機構對書號總量進行了宏觀調控,圖書品種快速增長局面得到控制,重印圖書品種增加,單品種圖書的銷量實現了增長。據CIP統計數據,2018年上半年全國各出版單位共申報各類圖書選題141527種,比2017年同期減少9406種,同比下降6.23%。

  當然,書號調控政策也使得不少出版社感到不適應,自費出書的成本明顯增加,尤其是民營書業企業感到了更大壓力。書號資源趨緊,對出版社來說,要求杜絕平庸出版,改變以品種擴張帶動規模增長的觀念,實施精品戰略。

  七、中國首次成為世界最大童書展博洛尼亞書展主賓國

  3月26日,第55屆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開幕,中國首次成為世界最大童書展博洛尼亞書展主賓國。近百家中國出版單位精選的4000多種優秀原創精品圖書參展。

  博洛尼亞書展遠不只是一個童書版權貿易的商業平臺,它為兒童圖書領域各方面的國際交流創造著條件。博洛尼亞書展長期以來是由西方話語主導的,然而,隨著中國少兒出版的市場規模與原創實力的不斷展示,中國少兒出版開始融入世界主流出版圈並逐步掌握規則。2018年,中國成為博洛尼亞書展的主賓國;2018年9月,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原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國際合作部主任張明舟當選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主席,成為該組織最高領導崗位上的首位中國人。

  從2004年開始,中國少兒出版持續保持兩位數的年均增長。目前,少兒圖書已經成為圖書零售市場最大細分板塊,中國年出少兒新書4萬種,年動銷少兒圖書品種達20多萬種,「未來十年,中國將成為推動世界童書出版最重要的力量」。國際兒童讀物聯盟基金會主席、國際安徒生獎評委會主席帕齊·亞當娜如是評論。

  八、「國家知識服務平臺與知識資源服務中心」即將對外提供服務

  6月1日,知識服務模式(綜合類)試點單位遴選結果發布,至此,「國家知識服務平臺與知識資源服務中心」已遴選試點單位110家,國家知識服務體系建設已經夯實基礎,一個以專業出版單位、科研院所為主體的知識服務平臺即將對外提供服務。

  在專業、教育、大眾三大領域的出版之中,專業出版是最有可能形成數據服務、知識付費盈利模式的,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專業出版商就在積極開發在線數據平臺。如愛斯唯爾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發電子產品,於2000年推出Scinence Direct在線資料庫,其線上收入已達75%以上,經歷了從內容提供商向信息服務商直到全球專業信息解決方案領先提供商的轉變。

  推進國家知識服務平臺建設,也是為了構築國家的知識護城河。國家知識服務平臺及總門戶,即是打通知識生產與服務的各個環節,開展「知識」的大數據匯聚與應用。

  九、國家出版基金走過10年

  國家出版基金於2007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設立,自2008年開始實施,是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之後的第三大國家設立的基金。

  作為出版行業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政府基金,國家出版基金運行10年來,共遴選資助了3300多個優秀出版項目,其中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1000多個,資助對象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80多家出版單位。

  截至目前,已有2300多個項目推出成果,其中近500項成果獲得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等國家級獎項。

  十、短視頻成出版營銷新寵

  短視頻毫無疑問成為今年的網際網路風口。數據顯示,目前抖音月活躍用戶已超過3億,75.5%是24歲以下年輕人,其中66% 的用戶是女性。

  另據艾媒諮詢提供的數據分析顯示,在14-22歲的短視頻用戶中,平均停留時長大約在1.5小時/天。

  抖音號,成為了營銷圖書的新工具,成為出版營銷新寵。比如,今年,長江新世紀發布的關於著名主持人朱迅新書《阿迅》的一條抖音,一天內觀看量突破千萬,促銷效果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抖音平臺用戶大多是24歲以下的年輕人,圖書的宣傳營銷還需有的放矢。

  另外,從4月起,抖音開始了內容電商的商業探索,加速將流量和電商的結合,圖書的社群銷售又迎新平臺。(陳香)

 

 

 

相關焦點

  • 2020年北京圖書訂貨會:論壇、慶典、聯展、閱讀推廣
    吳滌表示,一年來,在各界的關注與支持下,中文傳媒以守正創新、勇於自任的文化擔當,貫徹「精品出版、精細出版、精準出版」出版理念,始終堅持重大出版工程引領高質量發展,推出一大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出版物,取得了豐碩成果。2020年,中文傳媒將繼續強化「三精」出版,持續推動20個重大出版工程項目及重點產品線,構築起贛版圖書的厚重底蘊,推動出版主業高質量發展。
  • 聚焦中國好編輯 致敬圖書出版人
    所以我們推選好編輯這個活動的根本意義在於我們推動更多好書的出版,有那麼多好編輯在,我們對出版的前景、出版的發展也有了希望。」 八十高齡的周誼先生是現場年歲最長的出版前輩。他說:「作為一個老兵,我非常感謝百道網舉辦這次活動,也非常感謝北洋傳媒有這個遠見來支持這個活動。編輯工作既崇高又光榮,它是一項創意無限,但是又精細無比的這麼一項具體的工作。
  • 圖書出版的溫度與力量(記·藝2020)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中共十九大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把這一重要思想載入憲法。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一大批相關的主題出版類圖書成為今年的一大亮點。
  • 「2009中國圖書勢力榜」出爐 民營出版機構佔多數
    17家「金推手」多家為民營:包括北京磨鐵圖書有限公司、北京讀客圖書有限公司、北京鳳凰聯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韓唐陽光、北京博集天捲圖書發行有限公司、上海英特頌圖書有限公司、天津華文天下圖書有限公司、北京漢唐陽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  2009年,無數暢銷的神話已經成為過去,在獲得榮譽的同時,這些推出作品的圖書公司現場討論了關於如何打造暢銷書、繁榮文化的話題。
  • 杭州再發中英文精品酒店圖書
    精品酒店因其獨樹一幟的設計和服務,演繹「在地文化」,成為旅行別樣體驗。在推出《微觀杭州》《杭州一瞥》等外宣圖書後,昨天,由市旅委主編的《此心安處——杭州精品酒店賞鑑》出版發布,中英文兩個版本的畫冊指引更多人走進杭州、體驗在杭住宿中「小而美」的細膩之處。杭州精品酒店圖書項目是市旅委2017年策劃的重點旅遊宣傳項目,聯合商務印書館編印出版發行。
  • 中方出版圖書系統提煉中國價值觀
    信息 中方出版圖書系統提煉中國價值觀 2016-08-24 20:29:2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財新圖書《「一帶一路」引領中國》獲評精品教材
    [財新傳媒公告板]  近日,由財新傳媒編輯部編輯、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一帶一路」引領中國》,在中共中央組織部黨員教育和幹部測評中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國家圖書館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全國黨員教育培訓教材展示交流活動中,被評為精品教材。
  • 關於改革開放40年我最喜愛的優秀甘版圖書和期刊評選情況的通報
    各市州黨委宣傳部,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各有關出版單位:  為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 周年,謳歌40年來波瀾壯闊的偉大進程,回顧40年來隴原大地的滄桑巨變,全面展示40年來我省出版業豐碩成果,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了「改革開放40年我最喜愛的優秀甘版圖書和期刊」網絡評選活動
  • 中國圖書庫存近900億 媒體呼籲按需出版
    據《成都日報》7月21日報導,目前中國每年出版圖書超過40萬種,超越美國一倍多,位居世界第一。但與此同時,庫存負荷成懸在出版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據悉,全國新華書店系統、出版社自辦發行單位年純銷售額,已從2005年的403.95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693.59億元,而歷年累積庫存則從482.92億元,飛漲到目前的884.05億元,庫存遠遠跑贏銷售。  近900億元庫存圖書是如何庫存起來的?一是圖書出版數量幾乎全憑感覺,一種書進入市場前,出版社不知能賣出多少,抱著賭一把心態往高印數做,並盡一切可能地虛標書價。
  • 品書香看趨勢 現場直擊中國攝影出版社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
    2020年1月9日至11日,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舉行,中國攝影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攝影出版社)攜手「傳給雅昌」(雅昌旗下專業影像定製輸出平臺)及數百餘種新老圖書亮相7號館020展位。本次訂貨會以「攝影發現中國」為主題,重在突出精品出版、精品製作。
  • 建議積極推動學術圖書開放存取出版
    對於這一困境與尷尬,筆者有一個破解建議,即借鑑論文的開放存取發表方式,積極推動我國學術圖書的開放存取出版。  所謂開放存取,是為了推動科研成果尤其是公共經費資助、基礎性科研成果的低成本出版與傳播而提出的一種理念,是網際網路環境下發展起來的秉持「開放、免費、共享」理念的學術信息交流模式。採取開放存取模式出版,作者需向出版機構交費,故作者作品向讀者免費公開,讀者不必再支付費用。
  • 河北省圖書出版行業:「線上救急」逼出發展新路
    原標題:河北省圖書出版行業:「線上救急」逼出發展新路河北省圖書出版行業為應對疫情積極探索轉型之路——「線上救急」逼出發展新路省新華書店供圖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河北省圖書出版行業帶來極大衝擊,在給傳統出版模式敲響警鐘的同時,也擂響了數位化轉型的戰鼓。疫情防控倒逼轉型提速,河北省出版界及圖書館、實體書店等主動探求發展新路,加強數字內容建設,創新線上服務方式,在新媒體時代找準有效突破口。這些「線上救急」之舉能否成為轉型發展的新路徑?
  • ...圖書「走出去」計劃《2018年絲路書香工程重點翻譯資助項目》出版
    由羅建文和周建華完成的著作《民生幸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一書,29萬字,是羅建文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的最終成果,被列入2016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庫》(第二輯),於2017年8月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 2020中信出版年度圖書|40本入圍好書來啦!(上)
    還有十天,2020年就要結束了。而每年的這個時候,阿信家的重頭戲——年度好書評選也拉開帷幕了!今年,經過激烈的內部評議,我們選出了40本成人類圖書入圍2020年中信出版年度好書。中信出版2020年度好書總榜單將在29日公布。
  • 2019上海書展推薦精品圖書100種 快來看看有哪些
    東方網7月22日消息:今天,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舉行2019年(夏季)上海新書發布會,發布《2019上海書展推薦100種上海精品圖書書目(夏季版)》。  在推薦的100種精品圖書中,既有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等重大節慶的精品圖書,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五月的鮮花——紀念上海解放七十周年連環畫專輯》、《戰上海》、《上海1949》、《上海相冊:70年70個瞬間》,也有名家精品,如方鴻輝《吳孟超》、何建明《浦東史詩》、孫顒《風眼》、範遷《錦瑟》等文學類圖書;郭志坤、陳雪良《中華一萬年(上下
  • 埃及國家翻譯中心主任:望圖書能夠呈現更加完整、真實的中國
    新華社開羅11月24日電 專訪:從中文到阿文 做沒有「語言中間商」的圖書——訪埃及國家翻譯中心主任安瓦爾·穆吉斯新華社記者吳丹妮在埃及首都開羅的埃及國家翻譯中心大樓內,中心主任安瓦爾·穆吉斯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中國思想發展史》《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之路》《唐詩精選》等與中國有關的阿拉伯語圖書
  • 「品讀北京」京版圖書開啟臺灣巡迴展
    由北京出版集團、臺灣出版商業同業工會聯合會聯合主辦的「品讀北京——北京出版集團2015精品圖書臺灣巡展暨兩地出版文化交流活動」當日在臺北拉開帷幕。這是北京出版集團首次在臺北、臺中、高雄三地舉辦精品圖書巡展及文化交流活動,可謂京臺兩地出版界一樁盛事。   北京出版集團是北京市最大的綜合性出版機構,前身為1948年成立的北平大眾書店。
  • 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引導從業者"耳聽八方"創佳作
    艾媒數據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有聲讀物市場規模為40.6億元,2018年為46.3億元,2020年將達到82.1億元,預計到2022年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有聲閱讀市場。  為引導有聲讀物健康有序發展,國家新聞出版署從2018年開始組織實施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至今已舉辦3屆。3年來,工程共評選出75種有聲讀物精品,對有聲閱讀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 2019年全國圖書選題分析綜述 主題出版特色鮮明質量提升
    原標題:2019年全國圖書選題分析綜述 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部門日前組織專家對2019年全國561家圖書出版單位報送的228020種選題進行了論證分析。這些選題回應時代關切、體現時代主題,整體更加注重質量效益。現將2019年全國圖書選題分析情況刊發,供業界參考借鑑。
  • 移動閱讀時代的圖書期刊APP應用及策略研究
    同時進一步分析圖書期刊APP的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並從三個方面探究其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圖書期刊APP;價值;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12-0020-02 《2016年全球數位化報告》顯示,全球的網際網路用戶已經超過34億人。人們的閱讀習慣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