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國家翻譯中心主任:望圖書能夠呈現更加完整、真實的中國

2021-01-07 環球網

新華社開羅11月24日電 專訪:從中文到阿文 做沒有「語言中間商」的圖書——訪埃及國家翻譯中心主任安瓦爾·穆吉斯

新華社記者吳丹妮

在埃及首都開羅的埃及國家翻譯中心大樓內,中心主任安瓦爾·穆吉斯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中國思想發展史》《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之路》《唐詩精選》等與中國有關的阿拉伯語圖書。

「這是近幾年翻譯中心最令我感到驕傲的工作成果之一。」安瓦爾的神情和語氣充滿欣慰與滿足。

滿足,不僅是因為這些圖書在埃及以及其他阿拉伯國家有著很好的銷量,更因為這些以及更多來自中國或與中國有關的圖書是從中文直接翻譯成阿文的。

「過去,阿拉伯人所讀中國圖書的阿文版大多是從英語、法語、德語譯本翻譯而來。」身為哲學教授的安瓦爾深知,通過第三方語言轉譯的著作會產生重要信息的流失和偏差。他舉例說,《道德經》阿文版就是從德語和英語翻譯而來,一些內容令人不易理解。

2006年,隸屬於埃及文化部的埃及國家翻譯中心正式成立。為保證「把原汁原味的中國思想介紹給阿拉伯人」,安瓦爾和同事們下定決心做出沒有「語言中間商」的圖書。藉助這些年「漢語熱」席捲埃及的「東風」,翻譯中心開始不斷充實中阿互譯優秀人才,同時與專業翻譯公司展開合作,令缺少中阿文直譯圖書的狀況開始得到改變。

安瓦爾說,如今,中心會優先考慮翻譯中文書籍,而且「必須直譯」。

在各方努力下,目前中心已有中阿直譯的阿文版中國圖書30餘本,另有6本在印刷中,還有10本已籤訂翻譯合同。同時,中心還同寧夏智慧宮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合作,翻譯三卷本的《中國文學史》。

「現在我可以有底氣地說,埃及國家翻譯中心致力於將中文書籍直譯成阿文,以幫助埃及和阿拉伯世界讀者更好地了解中國。」捧著厚厚的兩卷本《中國思想發展史》,安瓦爾告訴記者,中心還計劃以後每年做20本中阿直譯的圖書。

安瓦爾對中文圖書的內容選擇十分在意。他說,中心不僅翻譯與中國經濟發展相關的中文書,還會翻譯有關中國詩歌和文學的書籍,因為「讓阿拉伯讀者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與價值觀十分重要」。

為保證翻譯質量,提高翻譯水平,中心不僅經常舉辦各種翻譯培訓和講座,還通過翻譯比賽等形式挖掘優秀的中阿翻譯人才。

今年6月,由開羅中國文化中心和埃及國家翻譯中心合作主辦、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承辦的首屆埃及中國當代小說青年翻譯大賽在開羅正式啟動。參賽選手們翻譯的是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獲獎作品《世間已無陳金芳》,獲得一等獎的翻譯作品將由翻譯中心在埃及出版發行。

「我希望我們的圖書能夠呈現更加完整、真實的中國。」安瓦爾說。

相關焦點

  • 專訪:從中文到阿文 做沒有「語言中間商」的圖書——訪埃及國家...
    新華社記者 鄔惠我 攝  新華社開羅11月24日電 專訪:從中文到阿文 做沒有「語言中間商」的圖書——訪埃及國家翻譯中心主任安瓦爾·穆吉斯  新華社記者吳丹妮  在埃及首都開羅的埃及國家翻譯中心大樓內,中心主任安瓦爾·穆吉斯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中國思想發展史》《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之路》《唐詩精選》等與中國有關的阿拉伯語圖書。
  • 通訊:中國新冠科普讀物助力埃及抗疫
    「中國在應對新冠疫情方面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我們通過翻譯這本書可以最大程度地讓這些經驗幫助更多人更好地保護自己。」埃及希克邁特文化投資出版公司總裁艾哈邁德·賽義德說。不少埃及門戶網站和當地媒體向民眾推薦此書,並對書籍內容和張文宏教授做了簡要介紹。
  • 科大訊飛與埃及通信部籤署中阿翻譯聯合研究合作協議
    7月21日,科大訊飛與埃及通信和信息技術部(以下簡稱「埃及通信部」)人工智慧與高性能運算應用中心「雲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主要圍繞阿拉伯語語音識別、語音合成、中阿翻譯聯合研究項目展開。除技術合作以外,雙方團隊還將進行必要的參觀互訪,以協調任務執行和促進信息交流。
  • 埃及國家電視臺將舉辦中國電影展映周 霍建起攜《大唐玄奘》與埃及...
    「中國電影之夜」暨霍建起導演《大唐玄奘》觀眾見面會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劉素雲):中國電影頻道與埃及國家電視臺27日在開羅籤署「2018中國電影展映周」贈播協議。本次展映活動精選了《大唐玄奘》等7部中國電影的代表性作品,將從9月27日開始在埃及國家電視臺二臺陸續播放。中國駐埃及大使宋愛國在籤字儀式上表示,中埃兩國都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雙方在政治、經濟方面已經建立起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但文化交流尤其是電影領域的交流才剛剛開始。這次在埃及國家電視臺舉辦「中國電影展映周」,既能促進兩國間的文化交流,又能加深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
  • 翻譯家,用外語講述中國故事
    他們在海外用當地文字翻譯、出版中國文學作品,用外語講述中國故事,把更加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呈現在世界面前  哈賽寧:以文學之力,促民心相通  「我出生在埃及南方,那裡匯聚了燦爛多彩的古埃及文明,因此我從小就對歷史很感興趣。
  • 致敬圖書出版 精品圖書呈現40年來中國發展
    一、精品圖書全景呈現改革開放40周年壯闊圖景  今年以來,一批精品圖書全景呈現了40年來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全景領域波瀾壯闊的發展進步。  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國家出版管理機構對書號總量進行了宏觀調控,圖書品種快速增長局面得到控制,重印圖書品種增加,單品種圖書的銷量實現了增長。據CIP統計數據,2018年上半年全國各出版單位共申報各類圖書選題141527種,比2017年同期減少9406種,同比下降6.23%。
  • 《中國》:紀錄片正在呈現全面真實立體的國家形象
    從自然地理到人文歷史,從政治經濟到社會文化……近年來,展現國家形象的紀錄片在創作視域上不斷擴大、創作手法不斷豐富,中國的國家形象也愈加清晰完善。如今,無論是在國內觀眾的認知中,還是在國際社會的舞臺上,「中國」二字承載著厚重的內涵,也正在拓展外延,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和喜愛。然而,如何拍好一部講述中國的紀錄片,如何向世界呈現全面、立體、真實的國家形象,是創作者一直在探討的課題。
  • 紀錄片正在呈現全面真實立體的國家形象
    然而,如何拍好一部講述中國的紀錄片,如何向世界呈現全面、立體、真實的國家形象,是創作者一直在探討的課題。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趙如涵表示:「紀錄片《中國》梳理了從春秋時期到盛唐期間,對中國歷史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以及相關故事,探尋『中國何以成為今日之中國』。此類歷史題材紀錄片,不僅要以影像的方式呈現歷史脈絡,更要讓觀眾從歷史的維度中審視現實,進而堅定文化自信。」  國家形象已經逐漸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對其他國家認知和態度的重要了解途徑。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合作夥伴魯博安獲第十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8月23日,第十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揭曉,19位外籍專家獲獎,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並頒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合作夥伴北京羅馬尼亞文化中心主任康斯坦丁•魯博安等專家獲獎。康斯坦丁•魯博安所在的北京羅馬尼亞文化中心今年剛與人大出版社合作成立了中羅兩國間第一個學術出版合作平臺——中國-羅馬尼亞學術出版合作中心。
  • 社科文獻2019年度優秀原創學術圖書和優秀翻譯圖書
    「優秀原創學術圖書獎」和「優秀翻譯圖書獎」由社外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出,每年評選一次,旨在鼓勵學科內產生重大影響或在學科領域受到較高評價的原創圖書和翻譯圖書。從國際經驗看,社會主義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成功轉軌,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中國改革何以能夠突破種種約束,成功地越過市場化的臨界點,而且保持了經濟高增長?本書作者通過對歷史進程的細緻梳理,作出了自己的解釋。
  • 2020年北京市文聯優秀文學作品翻譯推廣工程版權籤約儀式舉行
    12月25日,由北京市文聯主辦、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北京市文聯優秀文學作品翻譯推廣工程版權籤約儀式在中圖公司舉行。活動由中圖公司海外業務中心主任雷建華主持。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寧致辭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寧在致辭中表示,中圖公司與北京市文聯舉辦「北京市文聯優秀文學作品翻譯推廣工程版權籤約儀式」,切實有效地推動了北京市文聯優秀文學作品「走出去」。
  • 《日文圖書漢譯出版史》:近代以來向日本學習的一個總結
    他說,田雁所著《日文圖書漢譯出版史》是一部全方位展示日文圖書近現代以來被中國出版界、學術界引進翻譯的完整的史實概述,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際輸出,是一個很好的紀念。田雁在發言中說,這本書是對近代以來中國人如何向日本學習的一個總結。
  • 翻譯「習著作」
    中國圖書如何走出去  《環球》雜誌: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出版發行以來,海外各國反響強烈。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王復:雖然阿拉伯國家和中國在社會制度、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差別很大,但阿拉伯國家對中國的認可度還是比較高的。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翻譯出版人才匱乏
    原標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翻譯出版人才匱乏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翻譯出版人才匱乏---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進口管理司副司長趙海雲19日在京表示,中國每年向國外推出大約8000種中國內容圖書,用當地國家語言翻譯出版是一大問題,尤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的翻譯出版人才更加匱乏。
  • ...圖書「走出去」計劃《2018年絲路書香工程重點翻譯資助項目》出版
    紅網時刻湘潭8月27日訊(通訊員 江名)近日,筆者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獲悉,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導師羅建文教授的著作《民生幸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獲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8年絲路書香工程重點翻譯資助項目》立項資助,全書被翻譯成俄文並正式在俄語國家和地區發行。
  • 《中國關鍵詞:十九大篇》多語種圖書發布
    2019年1月10日,由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中國翻譯研究院和新世界出版社聯合主辦的《中國關鍵詞:十九大篇》多語種圖書發布會在北京圖書訂貨會成功舉辦。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友義,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副主任楊平,新世界出版社社長李春凱等出席了活動。
  • 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成效紀實
    第一期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承擔的20種圖書,至今已經完成翻譯出版工作的圖書有曹文軒的《草房子》(俄文版)《紅瓦》(俄文版),周大新的《安魂》(阿拉伯文版)和格非的《隱身衣》(法文版)。由中國作家協會承擔的25部作品,已有賈平凹的《高興》(瑞典語版)、畢飛宇的《推拿》(英語版)、麥家的《解密》(英語版)、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西班牙語版)、王麗萍的《媳婦的美好時代》(斯瓦希裡語版)等9部作品正式出版。2015年以來,中國出版集團承擔了第二期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的13種圖書的翻譯出版工作。高水準的翻譯和權威出版社是推動中國文學海外傳播的重要因素。
  • 埃媒:中企將幫埃及建設「新首都」 將成國家新行政中心
    《環球時報》記者4日就此事聯繫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說,該公司的海外工程多數是由海外事業部承接並實施,但她並不了解上述埃及媒體報導的與埃方籤署備忘錄一事,須向公司有關部門進一步核實。去年3月,埃及住房部長穆斯塔法·卡邁勒·馬德布利宣布,埃及將在開羅與蘇伊士運河沿岸城市蘇伊士之間打造一座能夠居住500萬人的新行政首都。
  • 「抗擊疫情,中國文化中心和我們在一起」(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旅遊公司員工艾哈邁德·穆罕默德也是獲獎者之一,他表示,競賽為疫情期間居家民眾提供了交流和互動的平臺,通過問答形式,開羅中國文化中心宣傳有效防護措施,鼓勵網友從權威渠道獲取疫情信息,避免謠言傳播。  競賽活動頁面提供可免費下載的阿文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手冊》(下稱《防護手冊》),許多競賽題目即來源於此。埃及出版人艾哈邁德·賽義德是阿文版《防護手冊》的翻譯者。
  •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主任張首剛:「北京時間」是在臨潼產生的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19全國時間頻率學術會議上,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主任張首剛表示,未來5年內中國將建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立體交叉授時系統,目前在世界上尚無類似計劃。  為什麼要建立體交叉授時系統?這個系統建成後會帶來哪些變化,對市民生活有何影響?10月13日,華商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張首剛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