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割肉」,榮耀單飛

2020-12-14 騰訊網

今日(17日)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籤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出售後,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聲明表示,此次收購既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和市場化投資,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費者、渠道、供應商、合作夥伴及員工的利益;更是一次產業互補,全體股東將全力支持新榮耀,讓新榮耀在資源、品牌、生產、渠道、服務等方面汲取各方優勢,更高效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

對此華為也在官網發布聲明:

這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行為。

隨後,榮耀品牌的總負責人趙明,微博認證從 "華為榮耀業務部總裁" 變更為 「榮耀終端有限公司 CEO」。

至此,從九月便開始流傳的沸沸揚揚的華為出售榮耀一事便已成定局。

事實上,榮耀對於華為來說也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的。去年華為的總營收達到了8537億元,而其中消費者業務,換句話來說,賣手機的營收達到了總營收的55%,換算過來,消費者業務的營收一共是4673億元。而其中有900億的收入全部來自於榮耀所做出的貢獻。

那麼,為何還要售賣榮耀?

一、晶片的短缺妨礙手機業務繼續發展

眾所周知,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的一個很大的賣點,就是搭載了華為海思自研的麒麟晶片。然而自從9月15日,美國對於華為晶片禁令正式生效之後,華為手機晶片供應被全面切斷,這給華為手機業務的發展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甚至用了「絕版」來形容麒麟9000晶片,因為這很有可能成為麒麟高端晶片的最後一代。並且,自此之後,華為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再有高端晶片的補充。

在資源如此緊張的情況下,華為的高端麒麟9000晶片也只能夠滿足華為P系列以及Mate系列的使用。那麼主打性價比的榮耀系列便就沒有晶片可用了。雙十一榮耀和華為雙雙啞火,小米和紅米霸榜成功,很大的原因就是華為產能不足造成的。

榮耀雖然佔據華為手機整體不小銷售份額,但是卻都是以中低端機型為主,無法為華為提供極大的技術貢獻。

二、需要資金「解解渴」

榮耀在原有的分工中室主打中低端市場,研發貢獻少,出售榮耀會獲取大量的資金,儘管華為不缺錢,但也足以「解解渴」用來研發晶片和運營,還可以解決近萬名員工的生計問題。

三、與友商深度捆綁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合作夥伴接盤榮耀對於華為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不但沒有壯大任何對手還和友商更加深度的合作與捆綁。

如果出售給其他競爭對手,不僅會削弱自己的競爭力,並且難免會有與榮耀站在對立的一天。

四,沒有限制,更加自由

以往在華為內部,華為和榮耀在產品定位、供應鏈方面經常出現內部打架的情況,而為了保留華為品牌的高端屬性,榮耀手機在走向高端方面往往受到限制。但如今獨立,榮耀擺脫了這一桎梏。

脫離華為,沒有了限制,榮耀可以在元器件的使用上更加大膽,更加自由,縮小與其他品牌的差距。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從而進一步發展成中高端機型。並且榮耀接納第三方供應鏈後,產品將會激發出更多可能性。

而對於屬於「富二代」創業的榮耀,有著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可以完全不用擔心供貨問題。

五,新榮耀若獨立上市,將創造更大價值

據媒體翻查工商資料發現,華為近期申請了榮耀視頻、榮耀花粉、榮耀錢包等眾多商標。分別涉及教育娛樂、科學儀器、金融物管等。這也引發了大家猜疑,很有可能是為榮耀獨立上市作準備。

雖然榮耀脫離華為,沒有了華為的品牌效應。但如若榮耀可以獨立上市,那麼榮耀採購零部件或將不再受禁令影響,可以購買高通、聯發科晶片,更有利於產品更新換代創造更大的價值。

所以總而言之,為求生存,榮耀出售實際是業內早已「預見」的結果。因為剝離榮耀,對於華為和產業鏈來講都是雙贏的局面。這場自救將給榮耀帶來新的機遇,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堅信。未來的榮耀會怎麼樣,時間會是最好的檢驗方式。

相關焦點

  • 華為「割肉」榮耀單飛
    11月17日一早,隨著一紙聲明的發布,華為出售榮耀的傳聞坐實,收購方也浮出水面。在華為的「庇蔭」下,榮耀這些年的銷量水漲船高,已經能在手機市場獨當一面,而未來,脫離了華為的榮耀將去向何方,單飛路上會有哪些挑戰和障礙,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 華為或出售榮耀業務?先別急著懟,榮耀單飛或是破局妙棋
    所以知勢研究基本可以判定,這一次對華為可能賣掉榮耀,這位分析師也是在沒有經過調研的情況下做出的,在這種情況下作出的判斷,到底有多大水分,大家可想而知,自己可以做出判斷。不過,華為是否會賣掉榮耀,這個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探討這個問題需要有一個標準,那就是賣掉榮耀對榮耀來說和對華為來說是不是一件好事?下面我們來開放性的探討這個問題。
  • 榮耀手機取消華為終端認證,幹翻大哥華為,開始單飛?
    榮耀翅膀硬了,確定開始單飛了,目前平臺認證都改了,從華為終端有限公司改成了榮耀終端有限公司,這下明哥可以光明正大的說幹翻華為徹底單飛?目前榮耀手機在線下門店和網上旗艦店已經和華為徹底分開,不過在線下售後以及線上客服還是同樣的一批人。
  • 榮耀正式宣布「單飛」,與華為再無瓜葛,CEO由趙明擔任
    11月17日,近期被傳得沸沸揚揚的榮耀「單飛」事件終於塵埃落地,華為正式宣布將榮耀全部出售給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是一家由深圳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與30多家榮耀代理商和經銷商共同投資成立的公司。
  • 榮耀「單飛」首款手機代號YORK,高通驍龍888晶片穩了?
    自從華為子品牌榮耀獨立出來後,業界對於榮耀單飛後的首款手機也十分關切。近日,來自於"數碼閒聊站"網友爆料,新榮耀的第一款新機已經正式備案,這款新機的代號為YORK,型號為:YOK-AN10,根據他的意思這款新機應該就是榮耀V40。
  • 榮耀單飛: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匯總,晶片、價格、服務會變嗎?
    榮耀最終還是脫離了華為,實現單飛。受美國制裁影響,華為短期內無法擺脫一「芯」難求的困境,這個結果無論是對華為,還是對榮耀,都是最好的結局。單飛早有徵兆,4個月未發布新機安卓手機不同蘋果,絕大多數品牌都採用的是「機海戰術」,低中高端手機輪番發布,以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
  • 榮耀單飛,作價1000億被國家隊接盤!華為其實還是最大贏家?
    華為斷臂求生,讓榮耀單飛,表明來看,是華為輸了,其實最大的贏家還是華為!我問一下大家,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願意賣掉自己的「親兒子」?如果說有,那麼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必須賣,不賣大家都得等死,賣了之後還有活的機會!
  • 任正非艱難決定,榮耀品牌脫離華為單飛,餘承東如何守北坡
    而此時,有一個計劃在華為內部醞釀:讓華為的網際網路手機品牌榮耀單飛,脫離華為體系。而誓師大會的前一天,餘承東的表態更加清晰:"華為單品牌做到全球第一,榮耀品牌做到中國前二,全球前四。"照當時看來起碼在中國市場這麼說,基本就是華為第一,榮耀第二了,真是一點都不"謙虛"。
  • 脫離華為,誰的榮耀?華為賣子讓榮耀繼續榮耀
    「核心提示」榮耀出售,既有美國制裁的外因,又有榮耀「單飛」的欲望作祟,由經銷商、供應商組成的財團接盤,可能是榮耀目前最好的歸宿。離開華為後,榮耀需要獨立面對面臨技術、市場的挑戰,沒有大樹的庇護,註定風雨兼程。
  • 榮耀被華為「剝離」,對小米是好是壞?
    今早華為正式宣布,11月17日起已將榮耀出手給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與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共同出資成立的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至此榮耀單飛一事塵埃落定。
  • 不愧為華為的「狼崽」,剛實現「單飛」,一系列的動作隨之而來
    華為了能夠讓旗下榮耀品牌能夠更好發展,採取了分割業務的做法,將榮耀全部從華為中剝離了出去,以後華為與榮耀就沒有任何關係了。外界對於華為這種做法也是褒貶不一,有人支持華為,有人對華為這種行為不理解。當華為將榮耀出手之後,華為能夠獲得一大筆資金來投入到研發工作當中去。華為和榮耀其實根本不是一個概念,榮耀在售賣時並沒有華為的logo。
  • 榮耀手機已在華為商城下架 將在榮耀商城開賣
    家電消費網1月6日訊    自從兩個月前榮耀從華為獨立出來,新榮耀就備受消費者關注。昨天,家電消費網登陸華為商城,看到已下架榮耀手機和榮耀電腦。華為商城還顯示,「榮耀商城要開業啦」,時間是2021年1月12日。並稱「榮耀產品購物和服務將遷移至新商城」。
  • 榮耀單飛!華為與30多家企業共同宣布,榮耀不再屬於華為
    此前傳聞榮耀品牌將會脫離華為,看來無風不起浪,今天華為官方宣布,為了讓榮耀品牌得以延續,華為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收購方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對於交割後的榮耀,華為不佔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
  • 華為榮耀,變成了中國榮耀?
    2、華為還強調,榮耀堅持中低端價位。 三、榮耀的未來 這次單飛之後,榮耀雖然說有了生存的機會,但未來的幾個現實問題也擺在面前: 1、 離開華為,榮耀還能不能繼續榮耀? 離開了華為的技術和品牌哺育之後,榮耀以什麼定位繼續存活?
  • 華為徹底出售榮耀,榮耀絕地求生,產業鏈「新長徵」啟程
    今天,華為出售榮耀的交易正式敲定。華為官網發布聲明,30多家華為供應鏈及相關企業同步在《深圳特區報》等媒體也發布聯合聲明,宣布華為徹底出售榮耀的消息。華為聲明中稱,這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行為,共有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聯合發起了本次收購。
  • 榮耀脫離華為10天:華為商城仍在出售榮耀產品,任正非親自送行
    華為向來以高效率、高執行力聞名,在這段時間,華為在兌現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的承諾。華為消費者BG的CEO餘承東退出榮耀董事長,法定代表人也不再是鄭麗英,華為還申請了「榮耀」、「榮耀視頻」、「榮耀錢包」等商標,為榮耀單飛鋪路。但萬事開頭難,榮耀想完全離開華為的庇護,還需要時日。
  • 華為出售榮耀自救,養了7年拱手讓人,只因美國晶片制裁
    ,既有美國制裁的外因,又有榮耀「單飛」的欲望作祟,由經銷商、供應商組成的財團接盤,可能是榮耀目前最好的歸宿。2018年,就有傳聞稱榮耀將會獨立發展並計劃赴港上市,據悉就連相關的宣傳計劃都已經到了箭在弦上的狀態,只不過在臨門一腳的時候被內部緊急叫停了。借著危機從華為獨立出來,對一直有「單飛」野心的榮耀來說反而實現了願望。
  • 離開了華為,榮耀還會依舊「榮耀」嗎?
    據了解,在2019年榮耀的利潤達60億元,同期華為的淨利潤為627億元。由此可以看出,在2019年,只做智能終端產品的榮耀就為整個華為公司貢獻了10%的利潤,其盈利能力和貢獻不可小覷。這則可以讓華為有更充足的資金應對接下來的挑戰。畢竟,不管是自研晶片,還是買光刻機都是需要巨量的現金儲備和現金流來支撐。就如任總說的「過冬多一層棉襖」。 但問題是被剝離出華為體系之後,榮耀還會「榮耀」嗎?
  • 沒了華為的榮耀你會買嗎?
    沒了華為的榮耀,就像了沒了靈魂的軀殼,你會買嗎?至少之前買榮耀手機也是衝著它是華為手機裡的一個系列才買的,憑藉的也是華為的影響力,如今榮耀單飛,看它能飛多高、多遠?接手榮耀的是深圳國資,從另一方面也看出一個民營企業華為在面臨一個國家的不斷打壓而成為了政治接入點時,光靠華為是很難的,畢竟M國的實力不是一般的強,這時候政府接盤雪中送炭給榮耀高溢價並全部以現金結清,這讓華為有了大量的現金流去研發晶片,高科技才是我們的瓶頸,華為斷臂求生是非常正確之路,即可規避M國的限制,又有資金和時間去研發晶片,其實華為在去年就已經做好準備,高薪招進很多半導體
  • 有沒有可能,華為將麒麟芯給榮耀,榮耀再找臺積電代工呢?
    眾所周知,榮耀已正式地脫離了華為的懷抱,華為也不再持有榮耀的任何股份,榮耀徹底的單飛了。而榮耀在脫離了華為之後,據媒體稱,有幾家臺系晶片廠商計劃重啟供貨給榮耀,包括臺積電、聯詠等。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人擔心在沒有了麒麟晶片之後,榮耀與小米、OV等相比,究竟還有多少吸引力,畢竟以前很多人買榮耀,衝著的就是華為品牌,麒麟晶片來的。於是,有人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華為能不能將麒麟晶片給榮耀,然後榮耀再找臺積電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