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機器人:黑科技賦能周邊生活

2020-12-28 IT168

從磁導軌到雷射無軌,從餐廳到醫院,近幾年商用服務機器人發展迅猛,自18年海底撈率先打造智慧餐廳以來,巴奴火鍋、外婆家以及新白鹿等眾多企業紛紛入局,嘗試招聘機器人服務員、機器人導購員,用以彌補日益嚴重的用工荒。

業內人士表示:「疫情凸顯了AI機遇,機器人需求猛增8倍以上,2020年已然成為商用服務機器人的爆發年。」疫情期間,各醫院與隔離點投入使用機器人的視頻傳播起到了良好的市場教育作用。據悉,僅擎朗一家公司在武漢疫區的機器人運行視頻播放量就有近億次觀看。

商用機器人也迎來了資本的青睞,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機器人企業融資事件已超過120例,其中商用服務機器人佔1/3左右,在經歷了2018年的「遇冷」、2019年的「低迷」之後,2020年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又重新走上了快車道,一直在行業內深耕的擎朗智能也在今年完成了兩輪融資,總融資額達數億元人民幣。

「以前做機器人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與客戶講清楚我們到底能幫你幹什麼,客戶是完全沒有這個概念的。但是這次疫情教育了大家,開始意識到機器人是能廣泛應用到我生活中的,這對於整個行業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在擎朗智能CEO李通看來,市場在此次疫情的「教育」下,正在日趨成熟。

李通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師從中科院院士、人工智慧專家程時傑教授。大學期間就對於機器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擔任學校啟明學院科創基地機器人團隊隊長;之後作為中國區的代表,參與到了微軟的ROBOTICS STUDIO項目中,榮獲微軟Embedded Challenge全球前五,並由此契機進入了微軟亞洲研究院,從事與機器人作業系統相關的工作。

不過,最後李通還是選擇了離開微軟創立擎朗,決定自己做機器人,在機器人領域進行了諸多嘗試後,終於決定了商用服務機器人的賽道!

李通將商用機器人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常見的交互類機器人,比如迎賓機器人,實質上主要是起到陪伴、聊天作用;另一類是功能類機器人,這類機器人是在服務業、商業環境中真實幹活的工具。功能類機器人中一個很重要的類型就是以移動為核心的配送機器人。

「我們仍處於一個弱人工智慧時代,強交互是很困難的,我們認為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市場需要真正有用的機器人,也就是一個功能性的機器人。擎朗在做的就是功能性機器人,提供周邊生活智慧無人配送的解決方案。」

擎朗首先進軍的是餐飲,根據餐飲白皮書,中國有880萬家餐廳,即便只有一部分餐廳適合送餐機器人,這也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而相比而言酒店只有幾十萬家,令一方面,在餐飲行業中,送餐是高頻的剛需,在海底撈智慧餐廳每臺擎朗送餐機器人傳送150次/天,運送近300個託盤,而在酒店行業中,這個頻次只有1/10甚至更低。

餐飲智能化是未來發展趨勢,隨著人紅紅利降低,人工智慧技術成熟,用於傳菜、收臺的機器人產品必然迅速普及,擎朗送餐機器人"可以算的過來帳 "幫助餐飲人降本增效,為消費者打造全新的就餐體驗。

在餐飲行業與65%的百強餐飲企業合作之後,擎朗也開始進入酒店和醫院。在疫情期間擎朗智能為在全國上百家三甲醫院和隔離點提供餐食配送服務,從而避免交叉感染,全面配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擎朗智能重點拓展了海外市場,例如在韓國推出了首家「機器人咖啡廳」,今年5月在日本落地了全球首家「智慧圖書館」、與杜拜十七家醫院達成合作訂單等。

李通表示,目前配送機器人還是一個藍海市場,現有的市場滲透率比較低,未來的普及速度將持續加速。未來降低規模化量產和應用成本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一是提升設計研發能力、二是改善供應鏈管控能力。而擎朗智能與其他機器人系統集成商的差異化主要在於行業領先的科技研發能力,其次為從硬體設計、軟體研發到生產製造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能力,未來公司也將通過把控供應鏈穩定性來降低成本。相對於3C類產品,目前國內配送機器人的量產規模和落地應用都太少,未來仍有巨大的規模化發展空間。

「我們依舊會持續在整個周邊生活領域,包括餐飲、酒店、KTV等賽道中深挖。疫情過後,對於這些市場我們還是比較樂觀的。」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她對普渡科技的機器人「一見鍾情」帶回荷蘭為多產業賦能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人們開始用日漸成熟的科技手段為行業賦能,甚至用科技產品直接抗擊疫情。例如今年2月,荷蘭美女伊凡娜在回國時就注意到了一款送餐機器人,在送餐過程中減少了人為的接觸,加強了食品的安全。伊凡娜所說的這款送餐機器人是普渡科技的明星產品:機器人「歡樂送」,目前已遠銷海內外,在全球40多個國家的3000餘家餐廳投入使用。
  • 聽話服從管理還全年免工資,佛山送餐傳菜機器人宴明珠科技歡樂送
    人工智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超多變化。伴著人工智慧的普及,智慧機器人也顯現在我們面前。智慧機器人需要什麼要求?人工智慧未來的開展趨勢是什麼?送餐機器人與人工大PK?讓你們看看下述的黑科技產品。作為感知元素的智慧機器人對知道周邊環境的狀態有什麼要求;傳感元件包含能夠感知視覺、不到度、距離等的非接觸式傳感器。以及能夠感測效率、壓力、觸摸等的接觸傳感器。這一些元素大體上等同於人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其它面部特徵。它們與功能可以通過使用機電元件來實現,就如同照相機、圖像傳感器、超聲波換能器、雷射器、導電橡膠、壓電元件、氣動元件、行程開關等。
  • 賦能美好生活 賽為智能AI黑科技亮相2020高交會
    11月11日至15日,以「科技改變生活、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的第22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舉行。3300多家海內外展商帶來了近萬個「黑科技」項目參展。
  • 擎朗送餐機器人、中海地產牽手阿里雲,開啟智慧生活合作
    近日,擎朗送餐機器人亮相中海地產&阿里雲智慧生活合作籤約發布會重磅啟幕,境啟智慧人居。地產+科技的全新跨界合作模式,為探索更理想的未來人居提供了突破機遇。此次中海&阿里雲跨界攜手,將助力未來房地產智能領域行業標準刷新,而全球智能服務機器人及室內無人駕駛專家擎朗智能的送餐機器人傾情參與,讓發布會再次掀起高潮,引發全場關注高度關注。
  • 送餐機器人「走紅」!2020年國內市場規模或超12億元
    目前,人工智慧技術愈發成熟,應用越來越普及,在餐飲行業都能見到其「身影」。以前,「智慧餐廳」只能在電影裡出現,而現在已經來到了日常生活中,國內各地都開出了不少類似的科技餐廳,包括一些傳統餐廳都開始使用智能餐廚設備,如餐飲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
  • 抗疫黑科技成高交會亮點,普渡科技機器人不容錯過
    本屆高交會以「科技改變生活,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採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展覽模式,吸引了3300多家海內外展商、近萬個項目參展,各項活動將超140場。在抗擊疫情常態下,本屆高交會聚焦科技抗疫,在1號館新設「IT抗疫科技專區」,集中展示硬核產品。
  • 與送餐機器人的一次邂逅
    你見過送餐機器人嗎?我今天路過一家酒店恰巧見到一位外賣小哥在跟機器人做餐品「交接」。整個過程很簡單,輸入房間號,將餐品放在小機器人的餐箱裡。目測送餐機器人比較適合大型酒店或者餐廳,設想一下在大排檔放個機器人,估計過道不一定適合它穿梭吧?設想一下一個機器人眼睛是兩個愛心型的,端著兩碗麻辣燙、一盆小龍蝦、一紮啤酒,高聲吆喝著「來,看油兒啊!讓一讓、讓一讓!」
  • 送餐機器人哪個廠家做的最好 擎朗送餐機器人顯著提升餐廳評價
    其中,家用機器人和商用機器人市場增速十分迅猛,以掃地機器人為主的科沃斯已經佔據了家用機器人領域的頭部位置,在大眾生活領域掀起了一場科技浪潮;而主打產品為送餐機器人的擎朗智能則成為了室內無人配送領域的領軍者。
  • 技術賦能美好生活 機器人開啟智慧未來「中國(青島)生活機器人先鋒...
    機器人產業作為一種先進和高端的製造業,是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先鋒力量。本次展會首次聚焦生活服務機器人,優選生活機器人先鋒企業,區別於傳統的、常見的工業機器人展會,參展產品包含生活服務類機器人、公共服務類機器人、康復類機器人和兒童類機器人四大類,隨處可找到滿足生活各種所需的機器人產品,展現了科學技術發展為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
  • 送餐機器人「走紅」,市場規模近12億元
    以前,「智慧餐廳」只能在電影裡出現,而現在已經來到了日常生活中,國內各地都開出了不少類似的科技餐廳,包括一些傳統餐廳都開始使用智能餐廚設備,如餐飲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送餐機器人市場規模還只是千萬級別,但是到了2020年上半年,國內送餐機器人市場規模已經接近12億元,到今年年底或超這個數字。業內人士表示,送餐機器人的應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餐廳的送餐效率,降低人員成本,同時也能為顧客帶來新的體驗。
  • 2020年,這家機器人企業的多款送餐機器人刷屏了
    2020年的疫情對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醫院到餐廳,「無接觸」已經被廣泛認可,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服務方式。也促使在各行各業遭遇嚴重危機時,服務機器人行業迎來蓬勃發展。擎朗智能作為智能服務機器人全球標杆企業,在2020年碩果纍纍。
  • 送餐機器人標杆企業普渡科技榮獲「2020中國餐飲金火焰獎」!
    普渡科技自主研發的明星產品機器人「歡樂送」按月租賃價格來算,低於服務員的人力成本,效率卻是人工的1-1.5倍,能有效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據了解,一名一線城市服務員的月工資一般在3000~4000元左右,加上五險一金、提成、獎金、食宿、員工福利、培訓等支出,餐廳老闆每月在一個服務員身上花費的成本達6000元以上;而大型品牌連鎖企業往往會選擇直接購買機器人,投資回報周期僅6~8個月,以五年的使用周期計算,相比培養服務員的長期投入,送餐機器人的性價比優勢十分突出。
  • 送餐機器人「現身」韓國首家機器人咖啡館 24小時無休
    一樓和二樓都配有自助服務臺,顧客可以自助下單,當咖啡製作完成後將由送餐機器人負責送到客戶的座位。   這些送餐機器人能自動避讓行人與障礙物,同時還會提醒顧客:「正在配送熱飲,請您在走動時小心避讓」。沒有訂單時,則會自主移動到充電樁開始充電,從而保證24小時不間斷工作。   隨著疫情在韓國的逐步控制,韓國正在漸漸從嚴格的「社會隔離規則」過渡到「日常生活隔離」。
  • 「科技+」賦能美好生活
    今年科博會首次設立抗疫科技展區,共有30家企業參展,產品項目涵蓋疫苗研發、醫療器械、藥品研發生產、智能裝備、測溫消殺等,充分展示抗疫中的科技力量。新冠肺炎滅活疫苗成科博會「明星」。「疫苗現在能打嗎」「多少錢一針」……在科興生物展臺前,有觀眾拿起試劑打量一番,詢問疫苗研發的最新進展。
  • 武林廚神引入擎朗送餐機器人 嶺南茶點文化有了科技風
    如今,這個以嶺南茶點文化為核心的特色餐廳,目前在廣州、增城、花都等多地擁有23家門店的餐飲品牌又增添一份新的元素——科技。餐飲機器人全球標杆企業擎朗智能打造的送餐機器人T5近日全線登陸武林廚神全國門店,當科技感十足的送餐機器人後,就會產生巧妙的「化學作用」。有送餐機器人的早茶,更享受!
  • 上海科技大學用送餐機器人為隔離區師生送餐
    寒假期間,上海科技大學發布了《協力防控疫情,保障師生健康》的通知,通知中表示為了防控疫情專闢隔離觀察區,供給隔離觀察的返校師生居住。  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擎朗智能調配了一批送餐機器人至上海科技大學,經過技術人員的安裝與調試,送餐機器人即可火速上崗,負責隔離區總共7層的師生送餐送物工作。
  • 黑科技賦能 教育擺開饕餮盛宴
    備受關注的教育在智博會上將亮出哪些黑科技?昨(21)日,商報記者提前為你探館發現:VDI+智能化英語訓練系統,讓你從此告別「啞巴英語」;智慧雲班牌,不需要手機也能實現家校語音互動;STEAM教育解決方案融合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五大學科……智博會,為你帶來教育智能化饕餮盛宴。
  • 曬曬高交會上的「黑科技」
    作為洞察前沿科技的窗口,近萬個「黑科技」項目亮相「中國科技第一展」。「機器人」唱主角本屆高交會上,「機器人」唱了主角。體溫監測機器人、餐飲機器人、智慧建造機器人等各類不同功能的機器人紛紛亮相。迎賓、巡邏、送餐……服務機器人的使用正在變得越來越廣泛。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集團因攜多款智能餐飲機器人參展成為本屆高交會的「人氣王」。
  • 中國科技賦能——戰「疫」機器人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 趙旭 攝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記者趙旭、關桂峰、強力靜)白色煙霧自頭頂勻速噴出、身背送餐箱走入電梯、輔助患者屈膝抬背開展康復訓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展館中,各具特色的機器人齊亮相,在前來參展的觀眾面前「一展身手」。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展館中的消毒機器人、物流配送機器人、智能護理機器人等戰「疫」機器人,備受國內外觀眾矚目。
  • 溫州隔離點讓機器人送餐,機器人『赤兔』跑得快
    原來他們是溫州鹿城區廣化街道向外賣平臺餓了麼借用的送餐機器人"赤兔"。"赤兔"的加入不僅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還節約了工作人員的防護物資,希望他帶著技術人員的願望和身處一線的醫護人員一起阻擊病毒,助力防疫!2月3日 浙江溫州的隔離區上線機器人送餐,可最大限度減輕工作人員壓力,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