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爆炸,口水你最辣!
每一天,小時新聞APP都會為你帶來眾多新聞,或感動,或新奇,或溫暖,或氣憤……
看了這些新聞,我們知道你一定有話想說,一定有槽要吐。
來吧,你的意見,我們最歡迎!
每天只要你動動手指,在我們指定的稿件下回覆你的神評論,就有機會獲得我們的活動獎品——大獎一位獎1000積分,入圍獎十個每人200積分!
積分有什麼用?看看積分商城裡的琳琅滿目,你還不趕緊?
————————————————————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婕 祝瑤 馬焱
「今天中午去了樓下的便利蜂買盒飯,發現居然是全自助結帳,大城西洋氣的。」剛跳槽到矩陣國際一家公司的秋秋,上班第一天就驚呆了,「這裡的便利店完全沒有人工收銀。」
你發現了嗎?最近,杭城不少便利店已經不約而同地用上了自助收銀機,而用微波爐熱飯、打咖啡等服務紛紛交由顧客「自己動手」。
有網友感慨,越來越多「自己動手」的便利店,還是你熟悉的便利店嗎?
體驗:鼓勵顧客 「自己動手」
「歡迎光臨全家!」上午10點半,中山北路上的全家便利店,依舊是人來人往。在全家兼職一個多月的小程,一個人守著店,陪伴他的是3臺自助收銀機。
5月底,這家便利店才掛上自助收銀機指示牌,入駐了三臺自助掃碼收銀機。
「最忙的時間段,3臺機器都有人排隊使用。」試水一個多月,小程站在收銀區,幫助不熟悉結算流程的顧客,如何能快速自行結帳離去。
中午11點半,記者來到位於餘杭塘路豐潭路口附近的這家便利蜂門店,黃色的招牌在一排商鋪中特別顯眼。此時正是午休時段,不時有顧客進進出出。
一衝眼是常見的貨架區,擺放整整齊齊。從右手邊的通道往裡走,來到了冰櫃冷藏區,各種奶製品,最裡面是就餐區,轉個彎往回走,經過飲料冰櫃區,就來到了鮮食區,除了包子、玉米、關東煮之外,這裡還有一個快餐檯,像食堂一樣可以打菜的中式快餐。
記者拿著一瓶從飲料櫃裡取的烏龍茶飲料,終於來到了出口附近,原本是人工收銀的地方,放著4臺自助收銀機。
從外觀來看,這些自助收銀機大小比記者的桌上型電腦屏幕還要小一圈,每一臺屏幕面前放著一個掃碼機,該怎麼操作?系統提示音自動響起,「請掃描商品條形碼。」
將飲料瓶身條形碼對準後,「滴」的一聲,屏幕上同步顯示了商品價格,6.9元。再點點屏幕右下角的「去支付」,立刻跳出付款二維碼。看到這熟悉的二維碼界面,接下來就可以一波操作就猛如虎了,打開支付寶掃碼付款就好。
邊上來了一位小姐姐,正在通過便利蜂小程序結算,「有一些優惠券可以領,更划算。」果然優惠幾毛錢,前後不到一分鐘,結算完成,第一次在便利店自助買單的記者覺得,方便。
現狀:被自助服務替代,店員都去哪裡了?
不僅是自助收銀,自助咖啡、自助熱飯這樣的自助式服務,也加入到了便利店的「標配套餐」。
在便利蜂門店出口的另一側,記者看到,還有一臺自助咖啡機,提供美式咖啡、拿鐵咖啡及卡布奇諾等三種選項。
大杯的熱美式是12元,價格也還算親民。如果想喝冰咖啡,還可以加錢上冰杯,也是自取。
按1熱三明治,按7是熱盒飯,按8是熱湯麵……在屏風街上的全家便利店,熱便當這件事,店家也希望顧客能自行上手,特意附上了加熱須知。
在整個採訪過程中,記者也留意到,在便利蜂、全家便利店,均只有一名店員在場。
在便利蜂,店員正忙著給顧客打菜,顯然,店員的重心在製作熱食、配餐,順便兼顧店裡的其他日常工作,比如整理排面、價籤列印等,這其中並不包括收銀。
「如果遇到困難,一旁有按鈴可以隨時呼叫店員。只有在有特殊需求的時候才出現人工,比如現金結帳。」便利蜂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便利蜂是2016年成立的,那時候正是行業競爭激烈的時候。
中山北路全家便利店店員也向記者證實, 「一個班次一般也就一個人。」白天最忙的時候,需要幫顧客熱包子、打咖啡,還要指導顧客自助掃碼;夜晚顧客少,但要對接送貨、整理貨架,要做的事也不少。
記者從求職網站上了解到,杭城便利店員工的月工資一般為4000-5000元,不算小時工的話,一個班次至少要有一到兩名員工在店內值守,如果自助結算設備可為一家門店節省一名員工的話,一年下來可節省一些成本。
思考:未來便利店,會變成什麼樣?
自助式服務並不是新事物,像自助收銀機3年前就在大超市賣場裡出現了,自助咖啡也在很多港劇日劇中頻頻出現。
但當它們真正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網友「伍仁」說,像自己這樣討厭和人打交道的,相比一些店裡如遊走的吃豆人一般熱情到可怕的導購,便利店裡的營業員如同NPC一樣站在固定的地方,反而會讓人感到異樣的安心。「確實是希望多一些自助機,但是應該和人工搭配,不能一刀切。」
也有網友喜歡深夜不打烊便利店的原因,就是店員的親切問候,一句話給了夜歸人最大的溫柔。有網友吐槽,「有了自助收銀機,曾經那位笑容很甜、聲音也很甜的店員小姐姐,就很少能遇上了。」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服務行業大量基層崗位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的工作重複性很高,未來如果機器、技術真的可完成大量基本工作,這部分勞動力也能被釋放出來,去從事更有創造性的工作。
「我們的感受是,每一年顧客的自助操作比例都在以兩位數的比例上升,而且一旦用上就覺得非常方便。」便利蜂的工作人員表示。
全家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杭州地區推出自助收銀機已經一年多了,現在進店顧客基本養成了使用自助收銀機的習慣。「目前全國範圍自助收銀機使用率約65%,杭州地區領先全國,使用率約70%。」
從售賣機器人到自助結帳系統,向來以勞動力取勝的服務業,在試水自助智能設備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早在兩年前,喜士多便利店在上海臨港海洋公園停車場,試水了「自助冰箱」;今年6月,MUJI無印良品在北京京東總部園區內開設了「MUJIcom」便利店,這間店內僅保留了消費者日常所需商品,但更突出社交、餐飲和文化空間……
這些給了我們很多遐想,未來的便利店,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只是購買交易,那麼,便利店很有可能會被無人便利和無人售貨機取代。」有業內人士表示,只有便利店的社區化、場景化功能越來越凸顯,慢慢變成小業態的集合體,才有可能產生更大的價值。「隨著科技的發展,VR/AR、人臉識別等技術不斷的與便利店進行結合和試驗,傳統便利店也在向『智慧』便利店轉變,這些都是有意義的嘗試,也是便利店的趨勢。」
杭城街頭湧現越來越多 「自己動手」的便利店,對此,你怎麼看?留言區告訴我們哦!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