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區塊鏈的一些理解與認識

2020-12-03 民航資源中國網

關於對區塊鏈的一些理解與認識

來源:民航資源網 作者:陳雪東 2020-01-10 09:07:03 我來說兩句(1)

專業分類】民航IT 文章編號】32-2020-0005

  

  2019年底區塊鏈又火了一把,現在區塊鏈技術幾乎被上升到了一個「革命性」的高度。深交所甚至發布了深證區塊鏈50指數,很多股票因為沾了點區塊鏈變得炙手可熱。其實區塊鏈沒有那麼神秘,很多時候都是利用懂得人不願說,不懂得人來裝B。以「智」欺人,不亦樂乎。區塊鏈有其自身價值,但完全沒有宣傳的那樣好,只是幾個技術概念炒作而已。

  一、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就是支持比特幣(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

  2008年10月,一個名叫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發布一篇論文:《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幣:點對點電子貨幣系統》。三個月後的2009年1月4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臺小型伺服器上創建了第一個區塊,即比特幣的創始區塊,並獲得第一批50枚比特幣的獎勵。至此一套比特幣的底層技術體系構建起來,此後無數人參與期中。從2009年到2015年,比特幣穩定發展七年,在這段時間業內用Bitcoin(大寫B)表示比特幣系統比特幣底層技術,用bitcoin(小寫b)表示比特幣,就是那個數字貨幣。這七年間,沒有什麼區塊鏈的概念,甚至沒有區塊鏈這個名詞。

  區塊鏈的英文原文叫Blockchains,首次提出是在2015年10月31日。當日,英國《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雜誌,發表封面文章《Blockchains: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sure about things》《重塑世界的區塊鏈技術》,首次提出了Blockchains區塊鏈概念。根據英文Block和Chains各自的含義中文翻譯合成為區塊鏈。該封面文章把比特幣的底層技術Bitcoin,叫做Blockchains區塊鏈,並提出這項技術的應用場景,遠遠超越數字貨幣領域,可以在其它領域廣泛應用。於是一個支持比特幣的底層技術Bitcoin,換了一個名稱叫區塊鏈Blockchains後,為世人所熟知,並獲得廣泛傳播與關注。

  二、區塊鏈的自身價值

  區塊鏈的最大價值,是在去中心的環境中,實現價值傳輸;在去中心環節中,利用技術創新,採用低成本方式,解決個體之間彼此信任問題。

  ● 在去中心的環境中,實現價值傳輸

  在網絡世界中,A有一本電子書,傳輸給B,於是A複製了一份電子書並傳輸給B,A與B同時都擁有了這本電子書,這叫信息傳輸。A擁有200元紅包,通過網絡傳給了B,於是A沒有了這個紅包,B擁有了這個200元紅包,這就是價值傳輸。但現在網絡世界上的發送紅包,是依託類似支付寶、微信這樣中心化服務來實現傳輸價值。如果這世界沒有支付寶或微信,在去中心的環境中,A如何把自己的200元紅包,價值傳輸給B呢?區塊鏈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在去中心的環境下,實現點對點用戶彼此價值傳輸。

  ● 利用技術創新,用低成本方式,解決個體之間彼此信任問題

  在複雜環境或彼此間信任成本極高的領域,區塊鏈可以很好的解決個體間相互信任的問題。A向村委會買了一套小產權房,小產權房在當地房產中心不能辦理房產證。A擔心未來房屋出現糾紛,於是讓村委會主任出具一份購房證明。但A還是不放心,如果發生火災,購房證明燒毀了,怎麼辦?如果村委會主任把房子又賣給別人,又出具一份購房證明怎麼辦?如果下一屆村委會主任不認上一屆村委會主任的購房證明怎麼辦?這些現實的問題,只要各方都認可區塊鏈,就可以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特性,從技術上很好的解決。

  三、區塊鏈的特徵和原理

  區塊鏈來源於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其技術特徵保證了在去中心環境下,數據存儲穩定性、數據記錄的準確性、數據內容的不可篡改性。區塊鏈主要特徵如下:

  分布式存儲、去中心、點對點傳輸:保證數據穩定性、無法摧毀。

  共識機制(工作量證明):去中心化環境下,明確誰來記帳,誰分發資源。

  加密機制:通過加密機制,自證數據準確,保證系統數據不可篡改。

  時間戳:數據分裝不同數據包內,按順序記錄,解決數據衝突問題。

  時間戳+共識機制(工作量證明):解決重複記錄和拜佔庭將軍問題。在去中心化網絡中,使所有節點數據信息保持準確。

  為更好的理解區塊鏈運作原理,這裡用一個示例來解釋區塊鏈的運作機制。示例:修家譜。某家族擬修訂家譜,希望每年更新,保持數據準確,且無論太平盛世,還是兵荒馬亂都能保證家譜的延續。

  以上家譜修訂的示例,就是在一個去中心化的環境中,通過一套規則與流程,保障修家譜工作的連續性、穩定性、準確性、可以不受幹擾的完善傳遞下去。這個方案的本身,就是利用區塊鏈原理,構建的一套人肉區塊鏈體系。

  四、區塊鏈相關技術

  區塊鏈不是什麼新技術,只是支持比特幣(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集成。點對點分布式技術、加密技術、共識機制、時間戳等,區塊鏈使用的相關技術,十多年前就已經非常成熟。

  點對點分布式(P2P)技術:傳統網絡數據傳輸依託中心伺服器支持,點對點分布式數據傳輸就是網絡參與終端,不藉助中心伺服器支持,直接進行點對點的數據直聯傳輸。在分布式系統中,任意單一終端的數據丟失,對系統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加密技術:具體計算機加密技術很多,包括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散列哈希算法加密等等。區塊鏈使用那種加密方法其實無所謂,可以任意選擇加密方法,或者自創新的加密方式,只要滿足加密防破解的需要就可以。常用的加密方式有:SHA-1、MD5、DES、3DES、AES、RSA、ECC。

  共識機制:就是所有參與者共同認可的一個規則,通過一個辦法,使所有參與者每次只有一位,負責記錄新數據,並分發該數據。比特幣的共識機制,就是大家一起計算題目,誰第一個算出答案,誰就負責記錄新數據。

  時間戳:規定每隔一段時間,產生一個數據包並標註一個新時間戳,然後把1、2、3、4、5、6、……標註時間戳的數據包,按順序排列。利用時間戳順序排列特徵,把相關的記錄串聯起來。

  區塊鏈採用的什麼技術並不重要,這些技術既不是區塊鏈獨創的,也不是區塊鏈所必須的。實際上,在區塊鏈應用中多一種技術或者換一種技術,都無所謂,只要能夠保證體系在區塊鏈原理下運行,就沒有任何關係。區塊鏈只是一個解決方案,技術上根本沒有標準化。技術問題,永遠不是問題。

  五、區塊鏈的優點

  去中心化:由於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

  開放性:系統是開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接口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自治性:區塊鏈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規範和協議(比如一套公開透明的算法)使得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夠在去信任的環境自由安全的交換數據,使得對「人」的信任改成了對機器的信任,任何人為的幹預不起作用。

  信息不可篡改:一旦信息經過驗證並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的存儲起來,除非能夠同時控制住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匿名性:由於節點之間的交換遵循固定的算法,其數據交互是無需信任的(區塊鏈中的程序規則會自行判斷活動是否有效),因此交易對手可以匿名,無須通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對自己產生信任。

  六、區塊鏈的不足與短板

  無情的高延遲: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在信息傳輸過程中,存在延遲問題,而且是長時間的高延遲。當信息被發布到區塊鏈上,要驗證、要記錄,整個網絡上的節點需要一個緩慢且冗長的過程,才能夠全部同步信息。且網絡節點越多,網絡延遲問題越嚴重。在網絡不穩定情況下,比特幣一條信息延遲1小時、1天、多天才能全網更新,這都很正常。為追求去中心化的環境下,數據信息傳輸的穩定性和不可篡改性,區塊鏈實際上犧牲了數據傳輸的速度要求。

  海量的算力消耗:基於分布式特徵的區塊鏈架構,為驗證區塊鏈信息的一致性。系統中的每一個節點,在每筆信息記錄時,都會產生算力(計算成本)消耗。所有節點的算力損耗,匯總到一起,是一個海量的算力消耗,這個成本非常高昂。另外為保障區塊鏈系統上信息的不可篡改,必須保證任何單一組織的算力,無法控制住系統上超過51%節點,這反過來又提升了區塊鏈系統的算力門檻。為保障一個無關緊要的區塊鏈系統的穩定性、不可篡改性、真值得消耗海量的算力資源嗎?長期的高昂算力消耗成本,誰來承擔?想想比特幣礦工的海量算力消耗,真值得投入嗎?

  存儲空間的消耗:區塊鏈系統的信息需要本地存儲,每個節點都需要把數據信息記錄在本地,這對單個節點數據存儲空間提出較高要求。隨著區塊鏈應用範圍擴大,數據存儲空間對單個節點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對整個體系的所有節點的數據存儲空間的消耗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海量的磁碟空間的消耗,需要提前考慮。

  網絡帶寬資源的消耗:在中心化網路環境中,信息傳輸只要利用中心伺服器,做一上一下兩次傳輸就可以完成。而在區塊鏈體系中,因為沒有中心節點支持,信息傳輸需要多個點與點之間的持續信息交流,才能完成。理論上對網絡帶寬資源消耗,是節點數的N次倍。網絡節點越多,對網絡帶寬資源的消耗也越大。

  七、區塊鏈在航空領域應用

  區塊鏈在航空領域主要應用如下:

  漢莎航空、德國航空、阿提哈德航空與WindingTree合作,在機票分銷領域應用區塊鏈。

  新加坡航空、國泰航空、南方航空在常旅客積分和裡程兌換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積分兌換裡程,與第三方商戶對接。

  英國航空在旅客身份信息驗證環節,應用VChain區塊鏈驗證系統。

  SITALab與國際航空集團(IAG)、希斯羅機場(HAL)、日內瓦機場、邁阿密機場研發航班鏈(FlightChain),成為查詢航班數據的唯一可信數據源。

  布魯塞爾機場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加強航空貨運行業數位化管理。

  GE航空(GEAviation)利用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追蹤體系,用於監控和收集飛機發動機引擎關鍵零件製造和生命周期的相關數據。

  英國Zamna公司利用區塊鏈技術,通過在航空公司、政府和安全機構之間實現乘客信息的統一身份認證服務,從而大幅提高安檢效率。

  航空業是標準化程度高,時效性強,嚴重依託中心化數據運作的行業,在航班查詢、機票銷售、積分承兌等領域,有較高的實時性要求。航空業是否存在區塊鏈應用的前提,是否存在去中心化的價值傳輸需求,是否存在去中心化的彼此信任確認需要,值得商榷?

  八、小結:

  區塊鏈不是什麼新技術,只是支持比特幣(數字貨幣)運作的底層技術集成。在區塊鏈這個名詞出現之前,比特幣已經穩定運行了七年,當時把支持比特幣相關技術叫Bitcoin。區塊鏈Blockchains就是支持比特幣的底層技術Bitcoin。

  區塊鏈的最大價值,是在去中心的環境中,實現價值傳輸;在去中心環節中,利用技術創新,採用低成本方式,解決個體之間彼此信任問題。

  區塊鏈是一種非常昂貴奢侈的解決方案,它有自己的優勢與價值,也有不可迴避的短板與不足。一個成熟的區塊鏈體系,需要消耗大量算力、磁碟存儲、網絡帶寬資源,而且由於去中心化的信息傳輸,一定存在較長的延遲性。

  航空業是否存在去中心化的價值傳輸的應用場景,是否存在去中心化的彼此信任確認需求,是否需要區塊鏈這種非常昂貴的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探討研究。技術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吹的,更不是拿來炒的。為做技術而做技術,為做區塊鏈而做區塊鏈應用,值得商榷的。

相關焦點

  • 區塊鏈和認識區塊鏈的方法論
    一方面,人們在認識這些新事物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用衡量舊事物的標準來觀察和評價它們,殊不知很多新事物的產生時常帶來新的標準;另一方面,由於人們知識和視角的局限性,在認識新事物新觀念中難免會像盲人摸象一樣局限而不自知。這兩種現象在人們認識區塊鏈這樣複雜多層次的新事物中尤其明顯。
  • 一日一書|從常識認識區塊鏈
    中國發展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從常識認識區塊鏈2008年,中本聰創造出了虛擬貨幣比特幣,這是數字貨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創新,同時其底層技術——區塊鏈也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區塊鏈技術雖然不是由中本聰發明的,但是比特幣的出現卻極大地推動了區塊鏈的發展,至今比特幣也依然是區塊鏈技術最大的應用場景。從比特幣問世到如今已有十餘年。區塊鏈隨著比特幣價格漲跌也一路浮浮沉沉,在高峰時風光無限,追捧者無數,在低谷時大批人員潦倒離場,只剩一地雞毛。
  • 從零認識區塊鏈(中):區塊鏈技術解密
    上一篇《從零認識比特幣(上):從比特幣談起》,我詳細介紹了比特幣的起源、原理、交易、存儲等,這一篇,我來講解下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同時介紹比特幣的局限與改進。中本聰也是通過這些技術的集大成,從而創造了比特幣區塊鏈。區塊鏈的技術特性開篇說到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的特點,下面我們按照區塊鏈的這些特性來了解下區塊鏈的技術。去中心化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是由非對稱加密技術、分布式存儲來體現的。
  • 一些區塊鏈資料
    場景描述(1)今天找資料,無意中看到15年底-16年初弄的關於區塊鏈的資料,當時寫了個交流匯報區塊鏈的ppt,感覺挺好的,共享下,希望能幫助朋友們理解區塊鏈。(2)背景:15年底,老闆從朋友那裡聽說區塊鏈,據說外國很火,想趁著國內還不多,看看有啥機會沒,比如申請個專利啥的,帶著幾個人兼職做了研究,弄了好幾個月。
  • 如何理解夸克區塊鏈中的區塊高度
    現在跟談談關於區塊高度的那些事情。 「區塊高度」字面意思來看就是區塊的高度,簡單點說,即連接在鏈上的個數。所以要理解什麼是區塊鏈高度,我們必須先弄清楚區塊鏈是什麼。如果把區塊鏈當作是記帳本的話,區塊就是記帳本的頁碼。 每一筆帳目都清晰地記在記帳本上。並且為了避免被篡改的風險,保障公平公開,記帳方式都是一起記帳。
  • 我們真的了解區塊鏈嗎?——重新理解區塊鏈商業價值
    筆者近年有幸參與了幾個國家級區塊鏈項目的申報和方案設計工作,也在區塊鏈商業化推廣方面,接觸了不少民營和國營企業,也算是了解一些市場需求;同時,在基於區塊鏈技術、模型化、系統化、平臺化、商業化方面也有一些經驗,對於當前區塊鏈產業現狀、發展方向有一些感觸,特別是在看到很多業界主流聲音對於區塊鏈技術,乃至商業化存在一些誤解,故特此撰寫此文予以說明,希望能為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思路。
  • 正確看待區塊鏈技術
    不管懂還是不懂,很多人都被區塊鏈洪流裹挾其中,參與其中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從業者與監管者,碼農與礦工,莊家與韭菜……其中存在著種種關係。有人堅定擁抱區塊鏈,有人因一時獲利而興奮不已、狂熱追捧,有人因未知或不能理解而避之不及甚至嗤之以鼻。
  • 如何理解國家層面推動區塊鏈發展?
    首先,要理解國家層面推動區塊鏈發展,我們就要搞明白,為什麼是區塊鏈?而不是其他?在區塊鏈這場技術浪潮中,無論是中國和美國都想要獲得先發的優勢,而數字貨幣作為區塊鏈發揮去中心作用、進行價值傳輸的工具,世界大國都想爭奪這一法幣之外的貨幣的話語權。
  • 什麼是區塊鏈節點?怎麼樣通俗的理解?怎麼理解pi node節點?
    隨著區塊鏈科技的進步,各種形態不同的鏈展現在大家面前,有些區塊鏈中節點有很多,而有些區塊鏈中的節點又很少,那麼區塊鏈的節點是什麼?節點指的是區塊鏈網絡中的計算機,包含手機,礦機和伺服器等等。對於像比特幣這樣的公有鏈,理論上來講,你下載完整的區塊鏈,參與交易和挖礦,才算是節點。然而,在現在的比特幣裡,礦工,完全節點,輕量節點,甚至普通用戶,在不同的語境下都可能被稱為節點。現在你能明白了嗎?通俗一點的理解就是,認識一個連接在區塊鏈網絡上的智能設備,都可以稱之為一個節點,只不過這個節點根據設備的特性可能起到不同的作用。
  • 回顧 | 如何理解區塊鏈經濟學
    這一股區塊鏈的浪潮,伴隨著大家對於計算機科學、經濟學、社會學的探索和重新審視年關將至,BlockMania將整理出一些合集,帶大家回顧一下這些令人興奮的討論。首先讓我們先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理解區塊鏈。在區塊鏈行業裡,有一股非常推崇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思潮,認為主流的經濟學面臨非常多的問題,而只有奧地利經濟學才是唯一的真實的經濟學。
  • 區塊鏈概述---如何簡單的理解區塊鏈技術
    以前是靠信譽、靠百年老店、權威機構等,區塊鏈利用技術建立了新的信任方式,這是可以被量化的,從技術的角度實現的,所以說區塊鏈成為了下一個信任的基石。區塊鏈最核心的革命特性是改變千百年來落後的信用機制。最近經常看到或聽到區塊鏈和比特幣的關鍵詞,但是對於像我這中菜鳥級別的如何簡單通俗的理解區塊鏈呢?
  • 土木工程建設領域區塊鏈應用的一些思考
    一、匹配性分析 基於區塊鏈的行業對等解決方案區塊鏈作為數字時代一種改變信息形態和管理方式的技術,對未來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會有全方位的深刻影響。區塊鏈讓信息更加純粹透明,一切數字事件的發生可以全部追溯。筆者結合多年來在工程建設領域相關業務理解和區塊鏈認識,從區塊鏈與土木行業認識、應用目標、應用對象、應用內容三個方面對工程建設領域區塊鏈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 QKI區塊鏈是什麼?
    QKI區塊鏈畢竟是一項比較底層的技術,在網上百度出來的關於夸克區塊鏈的介紹,滿篇都是什麼代碼、算法,一看就頭皮發麻;市面上有很多自媒體以及網文介紹QKI區塊鏈,但大部分說的都較為晦澀難懂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大而化之QKI區塊鏈的意義在哪裡的空泛文章,要不然就是一水的礦工和挖礦,像盲人摸象。
  • 關於區塊鏈與數字貨幣,你是如何理解的?
    最早的數字貨幣誕生於2009年,其發明者中本聰為了應對經濟危機對於實體貨幣經濟的衝擊,比特幣是最早的數字貨幣,後來出現了以太幣、火幣以及萊特幣等數字貨幣,那麼,區塊鏈與數字貨幣之間存在什麼關係呢於是把比特幣技術抽象提取出來,稱之為區塊鏈技術,或者分布式帳本技術。所以從某個角度來看,比特幣可以看成是區塊鏈第一個應用,而區塊鏈更類似於TCP/IP這樣的底層技術,以後會擴展到越來越多的行業中。
  • 一個故事輕鬆理解,數字貨幣的技術區塊鏈;很簡單,作用卻很大
    近日央行推出數字貨幣並試用,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數字貨幣用的技術區塊鏈,其實區塊鏈是10年前的產物,因為去年的兩件事,區塊鏈再次火了起來。第一件事,臉書推出數字貨幣-天稱幣卻遭到美國國會的質疑和反對。第二件事,中國政府在去年10月底正式將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定調為在5G,物聯網、人工智慧之後又一大戰略重點。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對區塊鏈持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這下可好,使得關於區塊鏈的信息是滿天飛有支持的,有反對的支持者認為,區塊鏈將帶來前所未有的社會進步。
  • 理解區塊鏈中的區塊傳播問題
    ,現在,所有的區塊鏈項目都在尋找能夠提高其網絡性能的解決方案。此外,該網站監測比特幣網絡的當前狀態和區塊傳播時間,它還提供了有關這一主題的歷史數據圖表。大多數成熟的區塊鏈網絡與比特幣有著相同的設計,這些網絡中的區塊傳播時間遵循同樣的規則。不幸的是,區塊傳播時間對區塊鏈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響。在網絡中傳播時間越長,礦工在舊區塊上開採的頻率越高。
  • 一些真誠的建議送給2019年的區塊鏈
    一些真誠的建議送給19年的區塊鏈對於區塊鏈而言,無論你多麼樂觀甚至沒有關於ICO的消息。這個實驗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實際發生的實際工作。那麼2019年的區塊鏈,我想提幾個建議,希望您能聽到。創業者進入市場並不容易。許多區塊鏈初創公司繼續低估了將新產品推向市場並交到用戶手中所需要的東西。優化您的產品的價值主張。它有多獨特?
  • 區塊鏈是什麼?應該如何通俗的理解區塊鏈?
    另外,在缺少區塊鏈技術實現有效網絡連接的基礎架構的情況下,一些企業可能無法充分利用數位化帶來的發展機遇。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帳本
  • 到底什麼是夸克區塊鏈對於夸克區塊鏈你有哪些理解?
    給你舉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你就可以很快的認識什麼是夸克區塊鏈:一個村子裡,A花了3000塊買了B的一頭牛,這筆帳目怎麼記呢?所以,第一個準確記錄的人,就會得到一些比特幣的獎勵。有人問了,如果兩個人同時第一個記錄完畢怎麼辦?為了規避這個問題,就要設置規則,比如要先回答一個問題,或者記錄的時候要用腳記錄,而且必須特麼是正楷寫的才行,設置一系列規則,就不會出現諸多第一。
  • 千差萬別的理解,賦予區塊鏈無窮的魅力
    有關區塊鏈概念和理解,我個人認為,區塊鏈這個概念是新技術歷史上最爛的一個概念,是最讓人模不著頭腦的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對從事新技術知識普及推廣的工作者而言是一場災難,在區塊鏈的推廣中,我們十之八九得到的結果是「沒有聽懂」,這常常讓人有一種極大的挫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