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眼睛怎麼這麼近了!回去趕緊去把防藍光眼鏡戴上。」「千萬別!戴藍光眼鏡防不了近視。」一句話救了孩子一雙眼。這是日前,在浙江省眼科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杭州院區視光診療中心刁凱醫師診室發生的一幕。
眼下,視光診療中心進入就診高峰期。回顧手頭門診病歷,刁醫生感嘆:這段時間,小眼鏡增多,很多家長都會拿著藍光眼鏡來問,用這個對近視有沒有用?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一雙眼,什麼法子都用了。不管網紅產品如何,家長對於近視防控還是得記住——緩解眼疲勞,戶外活動多;近視防控,戴對眼鏡;長期隨訪,家長不放鬆。
7歲姑娘近視75度
有個動作做錯了
7歲小姑娘優優(化名)被媽媽帶進刁醫生診室,大眼睛忽閃忽閃,但讓人遺憾的是,優優已經有了75度近視。優優媽媽一臉憂桑,「刁醫生,孩子怎麼辦?還沒正式讀書,就輸在起跑線了。」還沒有等刁醫生回復,伶俐的小姑娘已接過媽媽話茬:「媽媽別擔心,我回家看書看IPAD,一定記得把防藍光眼鏡戴上,這樣我就不會近視了。」
「我聽了這話,大概明白了幾分。」刁醫生說。仔細一問,優優媽媽這才說開了,原來之前一家人去日本旅遊,看到周圍朋友都在買藍光眼鏡,按照朋友的說法,日本當地小朋友四五歲就開始戴藍光眼鏡護眼了。「我一聽說對防近視有作用,趕緊給孩子買了一副。」這不,疫情期間,優優上興趣班網課、玩IPD都戴著這副藍光眼鏡。
戴了一個寒假,優優媽媽卻發現情況不妙,「發現孩子看東西眯著眼睛,我就趕緊帶著她來醫院看看,真是怕啥來啥,果真近視了。醫生多虧你指出問題,不然我們就被帶到坑裡了。」優優媽媽懊悔不已。
刁醫生連連安慰優優媽媽,根據優優目前度數,戴著眼鏡,做好近視防控都不晚,關鍵的是對於近視防控有正確的認識,可別想著戴藍光眼鏡防近視。
藍光眼鏡不防近視
刁醫生說,在門診中,認為藍光眼鏡很走紅,戴著可以防近視的家長還真不少。「很多還是被商家的宣傳所誤導。」刁醫生表示,「近視是由於睫狀肌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得不到放鬆,久而久之造成視力下降。導致近視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先天遺傳,父母有高度近視,另外一個原因是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可以明確的是,藍光和近視沒有太大的關係,佩戴防藍光眼鏡並不能延緩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此外,如果在沒能及時矯正近視的屈光狀態下或者佩戴的防藍光眼鏡不正規,反而會使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不利於近視的防控。
刁醫生說,不少人戴上防藍光眼鏡後,心理上有了安慰,不知不覺導致用眼時間延長,而視疲勞是近視發生的關鍵因素。生活中一些孩子最開始只是假性近視,久而久之,睫狀肌長期緊張痙攣,假性近視就可能轉為真性近視。
預防近視主要是要讓視物距離遠一些,增加戶外活動。閱讀距離建議在33釐米以上,用眼的時間不能太長,每隔30-40分鐘後要遠眺;每天進行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可以讓眼睛得到放鬆,讓近視發生得慢一些。
這三種情況建議戴藍光眼鏡
「藍光不只存在於電子產品中,除了電腦屏幕、螢光燈等,藍光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相對來說,自然界中的藍光比電子產品中的藍光的量更多。如果患有眼底病變的情況下長時間看電子屏幕,眼睛就可能受到影響。不過電子屏幕中的藍光量很微小,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研究表明會對眼睛造成損害。」
刁醫生表示以下三種情況可以根據需要佩戴。藍光會損傷視網膜,因此對於有眼底病變如黃斑病變、視網膜病變等人群,以及白內障術後的病人因手術後視線突然變亮,可以佩戴防藍光眼鏡。還有長期處於戶外的人群。這類人除了防藍光,防紫外線也很重要。特別是在高原地區,紫外線較強,白內障的發病率較高。
另外,對於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的人群,在屈光正確的前提下,也可以考慮佩戴防藍光眼鏡,這部分人可以在近視鏡片上增加防藍光的膜層。
不過,她提醒,有部分人對光線比較敏感,戴上防藍光眼鏡後,會感覺光線變暗,影響視覺效果,出現這種情況最好不要佩戴。「如果本身視力不好,光線降低後,會影響視覺質量,在看電子屏幕時,有的人會因此將屏幕調亮,調亮屏幕後是否會損害眼睛目前還未知。」
另外,在購買防藍光眼鏡前,建議諮詢醫生,先排除是否存在眼底病變。
長期隨訪很重要
記者在省眼科醫院杭州院區的視光診療中心看到,暑期就診高峰已來,不少家長都是一拖二,老大老二帶著一起來看眼睛。家住城北的周女士帶著12歲大女兒和4歲兒子看眼科。她說:「一個寒假的網課上下來,女兒已經是小眼鏡,近了50度,兒子看東西也說有點模糊,趕緊來看看,醫生說課外活動少,還是假性近視,有的救,回去要帶孩子們每天出去鍛鍊身體。」
刁醫生告訴記者:「以往就診患兒更集中於學齡兒童,但這段時間,還接診了不少4-5歲的幼兒,主訴都是關在家裡的時候,IPAD用得多。其實這個年紀的孩子不像讀書郎,有用眼壓力,在家裡,長輩可能就塞了一個手機安撫。長此以往,眼睛遠視儲備用完,就是近視了。在門診,我曾接診過一個5歲200度真性近視的孩子,孩子父母悔不當初。」
刁醫生建議,孩子必須要建立眼健康檔案。沒有近視家族史的孩子,在3歲以上、6歲以前,每半年常規檢查一次。6歲之後,無論視力好壞,3個月—6個月複查一次;15歲之後,生長發育進入穩定期,半年複查一次。「一年眼睛近視增長50度是穩定型近視,但很多孩子可能三個月就近了70度,這樣的情況不及時幹預,未來將是高度近視。所以,眼睛的健康,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必須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刁醫生說。
【來源:杭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