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偏離定位理論,為何還能成功打造品牌?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這世上並沒有一套理論是萬能的,任何理論都有其邊界、適用條件。在多數人大呼「定位已死」的時代,我們不能武斷地認為定位理論已經沒有價值了,但是決定一家企業生死興亡的因素有很多,並絕非一個定位理論就可以判定的。

前幾年,特勞特中國公司董事長鄧德隆曾斷言:

「我可以預見到已經發生的未來,小米盒子、電視、平板,是做不好的,很難有很大的作為,我這個擲地有聲的結論絕對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因為他沒有一套相應的戰略為之護航。」

言外之意就是,小米沒有遵循定位的理論來發展,未來必將遭受失敗,定位理論詮釋過:品牌的意義即在顧客心智中代表某個品類,進而成為顧客消費某個品類的首選。

按照定位理論的發展理念,今天的小米更應該像格力空調一樣,小米應該成為某個品類的代表,比如小米應該專注於手機,成為手機這個品類的代表,當然,小米並沒有那樣做,小米不但做手機、小米還做了空調、剃鬚刀、雨傘等等。

不過幾年下來,小米並沒有按照當年鄧德隆先生所說的那樣,小米盒子、電視等都沒有做好,相反,這些產品得到大量粉絲的認可,當然,小米做的可能不是行業最好的,但無疑也是成功的。

那麼,小米的成功是否可以證明定位理論已經在網際網路領域失效了?

當然不是,只要我們看看特勞特中國公司這幾年的案例就知道了,有的案例無疑是非常成功的。我們不能全盤否定定位的重要性,但也不能誇大它的作用性。

因為,這世上並沒有一套理論是萬能的,任何理論都有其邊界、適用條件。在今天的商業領域裡,變量非常多,理論可以提高成功的概率,但無法保證100%成功。這正如一家很厲害的戰略公司一樣,做的項目多了,就有成功案例,也有失敗案例。

問題來了,為什麼小米違反了定位中的很多金科定律,卻依然能夠存活呢?

一、品牌聯想

品牌的關鍵作用之一,是幫助企業發布新產品或進行品牌延伸。之所以用已建立的品牌,道理顯而易見,利用核心品牌的用戶認可度來推廣衍生產品(這剛好與定位理論相悖)。

我們不需要過多的去研究專家所說的正確與否,我們只要看看案例就知道了。

比如霸王洗髮水就是一個典型的失敗案例,霸王洗髮水有了知名度以後,做了霸王涼茶,據說當用戶只要想到霸王涼茶時,就會想到洗髮水的味道,那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換個名字就好了。

再來看一個典型的品牌延伸成功案例,比如施瓦辛格,是健美運動員、力量舉運動員、演員、導演、製片人、加州州長。

相信這樣成功和失敗的案例,此時此刻大家已經想到很多了,歡迎評論區留言。

品牌聯想非常重要,這個在娛樂圈同樣適用,當我們看到某明星時,很快就會聯想到一些事件,比如捐款了多少個學校,出演了某個著名的電視劇裡的角色,或是唱了一首好歌(甚至一首家喻戶曉的歌就夠了)。

不幸的是,有的明星只要一被提起,就會出現負面聯想,比如假唱、出軌等等,一旦這些聯想建立,就會成為粉絲的永久記憶,很難抹去。

為了建立知名度,迫不得已時,娛樂圈也會有明星先建立負面聯想引發關注及流量,然後再澄清,逐步建立正面聯想,而這種方式在商界也有這樣的案例,俗稱「炒作」。

那麼小米的品牌聯想又是什麼呢?

很簡單:性價比。

小米的將性價比的這個特性牢牢的與自己的品牌綁定了在一起,無論今天我們是買小米電視、還是小米剃鬚刀,都會聯想到性價比。

有很多品牌雖然也選擇了品牌延伸,做出了很多產品,但是產品要麼沒有特性,要麼各類產品之間的特性完全不一樣,令人難以識別及聯想,甚至是負面聯想。小米的品牌聯想及延伸,無疑是成功的。

重要的並不是聚焦於某一個品類或是品牌延伸,重要的是,是否建立了合適的品牌聯想。

二、預期與實際感知

僅僅做品牌延伸當然是不夠的,用戶的實際感知也很重要。當用戶實際使用後發現與預期完全不符合或者低於預期時,用戶就會十分不舒服。

對於2000元的小米手機,偶爾卡幾次,用戶是能接受的,畢竟這個價格能買到這樣高參數的手機已經很不錯了,有總比沒有好,但是如果一個6000元的與蘋果一樣貴的小米手機,可能稍微卡一下,用戶就會大發牢騷了。

在過去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早期的很多品牌只要通過電視廣告建立起用戶的美好預期可能就已經成功一大半了,但在今天的信息高速流動的網際網路時代下,用戶在某餐廳的用餐體驗、某個電影的觀後感、某款耳機的舒適度等實際感知,用戶可以迅速通過評價、朋友圈、抖音等各種渠道迅速對外公布。

有些行業,並不容易感知質量、耐用性等,只要我們稍微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小米其實很少做類似油畫、巧克力、礦泉水等不易感知的產品,因為這些產品無法凸顯小米的優勢。

小米的大多數產品所處的行業,都是用戶實際使用後可以快速感知實際價值的,比如手機是否流暢是否好用,剃鬚刀好用不好用用1-2次就知道了,空調好用不好用用一下就知道了。

三、用戶選擇多樣化

在過去,營銷專家認為,選項過多會導致決策癱瘓,營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準確定位。

比如就有這樣的實驗,當用戶面對3個不同的產品時,用戶可以輕鬆的通過對比選擇出一款產品,但是當用戶面對24個不同的產品時,反而降低了用戶的購買率,當產品過剩時,用戶無法選擇。

但是在今天的環境之下,用戶可以通過比價、點評網站、搜索等工具輕鬆進行篩選,用戶的選擇更加多樣化了。

LG公司,他們不僅賣電視機、還賣洗碗機、冰箱、手機等。現在,假設你已經有了一個LG電腦顯示器,你偶然發現了原來LG還賣洗衣機和烘乾機,在過去,購買到此為止,你會參照過去的經驗,並很快下結論,LG電腦顯示器是不錯,但是相比之下,洗衣機他們應該不夠專業,我應該選擇更專業的品牌。

但是在今天,你可以去看看用戶的評論、評測網站,或者看看直播,看看他們是如何談論LG洗衣機的,當你發現這款洗衣機評分很高或者好評如潮時,你過去的經驗就已經不重要了,你果斷的下單購買了LG洗衣機。

當然,有人會說,目前的小米不是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或瓶頸嗎?但我想說的是,這並不能代表因為小米沒有遵循定位理論,所以就會發展受阻了。

沃倫·巴菲特曾經說他評估一個企業的依據就是看這個企業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競爭優勢」。

當一個企業原本就擁有能夠創造穩定競爭優勢的資源時,需求的增加才會帶來長期盈利的增加。定位理論或許可以成為戰略的一部分(實際上商界很多人不承認定位可以戰略),但它不能代表戰略。

我們無法僅僅就用一個定位理論就來預測甚至判斷小米的未來。一家企業能在競爭中勝出,這跟自身的優勢、競爭對手混亂的發揮、市場的需求等等都有關係,關鍵是,這些因素一直是動態的。今天弱可變強,明天強亦可變弱。

舉個慄子,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移動晶片製造商是三星,三星之所以是三星,關鍵的並不是它只聚焦於一個品類還是做了品牌延伸。

除了智慧型手機外,三星也製造其他零部件,如顯示屏、存儲和內存晶片、相機傳感器以及處理器,是三星的這些「可持續性競爭優勢」,成就了三星。

PS:本文僅從品牌營銷方面進行片面闡述,不探討小米的商業模式、技術、渠道等因素。

那麼,小米是否有其核心競爭優勢呢?如果有的話,那麼它的核心競爭優勢又是什麼呢?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專欄作家#

逃虛子,公眾號:逃虛子(ID:taoxuzi23),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不定期商業分析及思考,個人思維提升!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定位原理|對定位理論最大的誤解
    成功的企業玩兒一種名為「定位」的遊戲。它們不僅知道到自己的位置,也清楚競爭對手的位置。它們知道何時能夠從這兒到達那兒,也知道何時不能。名詞的position在文中被當做 「位置」 來看待。今天我們在談論定位理論的時候,談論很多的是「位置」而非「定位」,是「position」 而非「positioning」 。
  • 不同於定位的觀點,發揮優勢是戰略轉型的核心,企業成功元素多,定位理論是一門賺錢的生意
    企業的成功,是多方面的成功,而定位理論,喜歡做的事情是:成功了,就是定位理論指導得好,不成功,就是沒有按照定位理論。
  • 戰略| 定位理論為什麼不能解釋BAT的成功?
    我一直認為,定位理論是一個有效地幫助企業建立品牌認知的工具,在那些主要依靠品牌認知驅動、產品差異化不大的消費品行業裡——比如飲料、保健品、服裝等,定位理論在對廣告投放時的精準表達尤其有效。的確,定位理論簡單有效,上手操作也很快,而且有一些成功案例,這些都推動了定位理論的流行。因為簡單易懂,而且有成功案例,於是有些人就有點飄了。
  • 陳蘇冬:雷軍個人品牌是如何運用定位理論的值得我們思考?
    2.雷軍在產品研發和迭代的過程中一直強調「專注,極致」這個背後其實是定位理論,一直強調的一個戰術,一個戰略,一個戰術就是極致成為客戶心智中的第一品類,一個戰略就是所有的經營活動都是為了這個戰術去組織和配置資源,雷軍在小米手機研發和運營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公司一直是以這個法則在指導著公司的發展。
  • 定位觀察|定位理論能解釋哈弗汽車的成功嗎
    在《理解戰略定位的33個思維模型》中,提出了定位理論的底層邏輯:心智三葉草。點擊圖片可以了解詳細內容。哈弗汽車在誕生之前面臨的競爭環境錯綜複雜:橫向看,有國資品牌、合資品牌和外資品牌。國產品牌佔據中低端汽車市場,如吉利、江淮、比亞迪等等;合資品牌和外資品牌佔據中高端市場。
  • 新物種陷阱:諾基亞、柯達執行定位理論很成功,為什麼卻被淘汰了? |...
    特約觀察員 張知愚定位理論的邊界之一是不關注趨勢。按照定位理論的邏輯,諾基亞、柯達、富士、摩託羅拉、香飄飄(603711,股吧)等品牌都是執行定位很成功的企業,但是在趨勢變化時被淘汰。按照定位理論的邏輯,蘋果公司應該好好做電腦不要做手機,亞馬遜就專注賣書不要做電商,京東就專注3C產品不要越界,華為就好好做交換機設備不要研究5G新技術。裡斯本人也預言過蘋果手機、亞馬遜會失敗。因為品類思考無法理解新物種。事實上,特勞特最後一本書《重新定位》提醒企業家要根據競爭環境重新定位,但是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定位不只是心智。
  • 羅盤戰略定位專家李廣宇談如何塑造中國品牌
    2019年3月15日,羅盤戰略定位諮詢創始人李廣宇受邀走進人民政協網「委員會客廳」節目,就「如何塑造中國品牌」,接受了主持人長達30分鐘的採訪。主持人分別向李廣宇提出了「品牌對於一個國家,對於一個企業意味著什麼」、「目前打造中國品牌,相比於過去40年,有什麼樣的不同」、「定位與品牌創新的關係」、「打造品牌的步驟」等十多個具體而實際的問題。
  • 定位原理|理解定位理論的 5 個模型(2.0)
    2、定位理論能解釋美的模式的成功嗎。家電分為白電和黑電。白電是節省消費者的時間的,如空調、洗衣機、油煙機、洗碗機、冰箱等等;黑電是消耗時間的,多為娛樂性產品,如智慧型手機、遊戲機、電視、收音機等等。在冰箱和洗衣機品類,海爾是全球第一大品牌;在空調品類,格力是中國最好的企業;在小家電領域,美的是行業第一。
  • 許戰海:誰是定位理論的真正締造者
    紅牌伏特加為競爭對手貼上「美國製造的俄國伏特加」的負面標籤,紅牌伏特加起源於列寧格勒,從樹立了「正宗伏特加」的定位形象。這些教科書般的定位案例多數是奧格威先生打造,實際上1980年出版的定位書上,多數案例都是奧格威、瑞夫斯理論指導下的具體實踐。
  • 核桃戰略:從小米電視銷量奪冠,看品牌延伸的得失
    百家號/核桃戰略點評作為一個以定位理論為核心的諮詢公司,這個消息令我們非常感興趣,眾所周知,定位理論是非常反對品牌延伸的,對於小米的品牌延伸,早在2015年,特勞特中國公司董事長鄧德隆在採訪中就表示:「我可以預見到已經發生的未來
  • 小米空調做出了品牌,給小米代工的企業為何沒有做出品牌來?
    【小米空調做出了品牌,為何給小米代工的企業卻沒有做出性價比高的品牌】目前給小米空調做代工的企業有如下幾家:長虹,TCL,海信。其中,長虹給小米代工的型號分別是:M1,A;TCL給小米代工的型號分別是:X,柔風,C1;而海信代工的型號是:C。
  • 品牌定位36計|品牌屬性金字塔(4.0)
    這是一種革命性的廣告理論,隨著它實踐運用的成功,理論在營銷界迅速傳播,企業營銷的重點,也從「產品生產」逐漸轉移到「品牌傳播」上來。企業期望通過廣告等宣傳工具,來建立真正不衰的品牌 。品牌形象論超越了獨特銷售主張,定位理論超越了品牌形象論。能夠超越,是因為新的理論威力更大。樂百氏的廣告是:27層淨化,這是一個典型的獨特銷售主張;娃哈哈純淨水用王力宏做代言人,打造年輕、時尚的品牌形象,是品牌形象論的操作。
  • 小米已成功進入高端品牌?
    最近看頭條,小米10與小米10PRO一起的銷量已經突破500萬臺,成功在高端站住腳跟了。從某一款產品的銷量判斷品牌是否高端,會有多少認同的?小米已成功進入高端品牌?高端代表著高認可高認同,高認可高認同帶來高溢價。小米有著高端品牌的高認可高認同的基礎嗎?
  • 小米絕非只是「雜貨鋪」,成功打造小米生態鏈,年收入數百億
    小米科技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全球化移動網際網路企業。大眾最初對小米品牌的了解,無疑就是小米手機。不過,小米是一家網際網路企業,手機其實只是企業旗下一個小小的業務分支。雷軍的真正的野心是打造一個完整而強大的小米生態鏈。
  • 獨家解密王暘繁簡定位「鉤鉗錘」理論和「五行山」理論
    「五農好醬在醬品類這個鉤子上沒有優勢,那麼我們就要換個鉤子鉤住消費者心智,於是,我們重新打造了一個蘭考特產的鉤子,這就是五農好4年增長40倍的奧秘。」在王暘的繁簡定位理論體系中,「差異鉗」就是把品牌固定到「品類鉤」上的工具。    他說,鉤子很挑剔,同質化的品牌只能允許一個固化在鉤子上,那麼,其他品牌就必須打造「差異鉗」來讓鉤子接受。
  • 一個酒店品牌命名與定位成功的技巧
    酒店品牌作為該酒店的無形資產,一個易讀、易記、易傳播且定位清晰的酒店才能夠在行業中脫穎而出。酒店作為服務行業,成功的酒店品牌命名與定位能夠強化酒店個性,提升品牌競爭力,增加了酒店在於同行業之間競爭的品牌壁壘。那一個酒店的品牌命名與定位成功的標誌是什麼呢?
  • 小米如何擺脫「低端」品牌定位,雷軍:做高價手機!
    小米作為最早的性價比手機品牌,它是典型的依靠網際網路而成功的代表企業,先從網際網路做起,在擁有一定資本後,再大面積開設實體店鋪。如今的小米不僅僅是國產四大手機廠商之一,它的手機產品在印度市場、歐洲市場同樣獲得了突出的成績。
  • 定位專家顧均輝:品牌才是茶顏悅色的核心...
    近日,茶顏悅色在武漢開店新聞登上熱搜,從百度指數看,開店當天熱度遠超喜茶、奈雪的茶等網紅品牌。巨大關注度之外,關於茶顏悅色為何要走出長沙到武漢開店,以及沒有了地區的特殊性它是否還能繼續留住消費者等討論也不絕於耳。
  • 那些耳熟能詳的品牌都是這麼定位的,網友:豁然開朗
    品牌定位指的是為某個特定的品牌確定一個適當的市場位置,使商品在消費者心中佔據一個特殊的位置,當某種需要產生時,就會自然聯想到品牌。品牌定位是品牌經營的首要任務,一個正確的品牌定位是企業健康發展的根基,品牌定位於目標消費者建立了某種聯繫,具體有以下方面作用。
  • 今麥郎一桶半:定位理論的中國最佳樣本
    今麥郎一桶半:定位理論的中國最佳樣本作者|麥君如果評選對中國營銷人影響最大的理論,定位理論首當其衝,排在前列。這個人人皆知的理論,用最簡單的語言定義了營銷的核心:認知。1969年,傑克·特勞特首次提出「定位」的概念,2007年,他的夥伴艾·裡斯將定位理論引入中國。根據他的觀點,心智是營銷的終極戰場,而品類則是營銷制勝的終極力量。定位理論的提出,迄今整整50年。直到今天,它仍然不過時,在過去20年裡,無數的中國企業家將之視為指導營銷工作的基本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