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億砸向暑期市場,網際網路巨頭湧入,在線教育面臨大洗牌

2021-01-06 中國企業家雜誌

今年突發的疫情,迫使線下培訓機構停擺,在線教育行業獲得飛速增長。在教育行業之外,連平日裡更關注規模效益和快速迭代的網際網路巨頭們,也都動起了進軍在線教育的念頭。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趙東山

編輯|李薇

頭圖攝影|鄧攀

海澱劇院門口的知春路難得的一路暢通。望著車流,王麗感慨:「這半年以來,一到周末就堵車的情形不復存在。」

但王麗卻不習慣了。

海澱劇院位於海澱黃莊,大家印象裡的海澱黃莊,是名副其實的「教培宇宙中心」,周末比平時更繁忙,一大批學生和家長湧入位於海澱黃莊的銀網中心、理想大廈等商廈中,這裡聚集了全北京最多的課外輔導機構,新東方、學而思、立思辰、高思等。附近的餐飲,如麥當勞、Bruno咖啡廳、7-11也因此客如潮湧,成為家長們吃飯和休息的場所。

王麗服務的線下培訓機構就在海澱黃莊。以往這個時候,是線下培訓機構最熱鬧的時候。面臨升學壓力的家長希望孩子在畢業之年再衝一把,沒有升學壓力的家長也希望孩子能及時查漏補缺、打好基礎;同時,暑假也是像王麗這樣的課外培訓輔導老師最忙碌的日子,從早上8點到晚上9點,他們來不及吃一頓飽飯,更別談午休,塞幾口飯糰或漢堡,繼續迎接下一波學生。

但現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下培訓機構持續關停,誰也說不好什麼時候能恢復開放。王麗明顯感受到,疫情徹底改變了教培行業。

過去幾年,即便在線教育極盡喧囂,但包括王麗在內的大部分線下機構的老師根本無暇顧及。但如今,線下培訓機構無法繼續運轉,周邊餐飲等店鋪的生意也變得冷清,負責租售的中介也開始變得焦慮,以往他們根本不需要為場地租售發愁。

一個個處在在寫字樓裡的教室基本都停用了,即使在工作日也只有稀稀拉拉的人員進出。擠著大大小小教育機構的大廈樓道裡,只有電梯內的廣告屏一遍一遍地播放著「猿輔導在線教育,全國累計用戶突破4億」的廣告宣傳片。

走出大廈,戶外公交站、地鐵站都是在線教育公司的廣告,尤其以猿輔導為代表,從春節期間的央視和電梯大屏,到戶外的公交站、地鐵站,再到騰訊系和頭條系等網際網路APP中,幾乎侵佔了人們從現實世界到網絡世界的所有注意力。

四家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跟誰學的暑期推廣預算,加起來就已高達45億元,遠超去年。在線教育企業水漲船高的市值也讓玩家們彈藥充足。接連十次做空下的跟誰學,市值不跌反漲,成為在線教育行業第四家市值突破千億元的公司。

教育培訓的戰場正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往年都是線下培訓機構和線上教育公司一起打,但今年已經很少有人提及線下了,今年是在線教育公司的天下了。」王麗向《中國企業家》表示。

搶佔線上

2019年6月,跟誰學的上市和財務公開,一定程度上給很多關注在線教育行業的人一顆定心丸。

在跟誰學的財報中,大家第一次真真切切看到在線教育行業的盈利可能性。跟誰學展示的只是在線教育的冰山一角,而在其背後,該領域還潛藏著巨大的疆域和想像力。加之今年突發的疫情,迫使線下培訓機構停擺,在線教育行業獲得飛速增長。

在教育行業之外,連平日裡更關注規模效益和快速迭代的網際網路巨頭們,也都動起了進軍在線教育的念頭,而在這之前教育被認為是一門慢生意,不夠性感。

淘寶教育在2013年推出淘寶同學之後,再次捲土重來,今年3月正式成立淘寶教育事業部。今年1月-5月,淘寶天貓教育類新入駐商家超過5000家,在暑假期間,相較2個月前,暑假課程相關搜索增長了186%。

字節跳動更是大下血本,正在K12、在線少兒、教育科技硬體等領域積極布局,更是宣稱三年之內不考慮盈利。

騰訊在為教育行業提供基礎設施的同時,與美國著名教育科技公司Age of Learning合作,在國內推出ABCmouse少兒英語業務,深入到具體的課程業務環節。

過去數十年,在教育培訓業務發展過程中,線下一直呈現為地方割據的情形,每個省市都有自己區域獨具代表性的培訓機構品牌。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表示:「在線下,即便新東方和好未來兩大巨頭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也不足10%。」此外,這兩大巨頭覆蓋的城市也不超過100個。因此,原有的線下教育產業從未產生一個近乎壟斷角色的全國性巨頭。

然而,與線下不同的是,線上意味著被無限放大的規模效應和品牌集中度的提高,所以各大公司紛紛投入上億的預算,通過市場投放跑馬圈地。

疫情成為不可多得的窗口期。

從春節起,以猿輔導為代表的在線教育公司們就開始暗自蓄力。今年3月,猿輔導宣布面向全社會開放1萬多個就業崗位,隨後3月底,完成一筆在線教育史上最大的融資——10億美元;4月,網易有道和作業幫分別找了郎平和女排團隊代言;6月底,作業幫宣布獲得7.5億美元融資。

面對暑期投放大戰,只有備足了糧草,才不會沒有底氣。

「今年在線教育市場投放的主要客戶還是K12企業,推廣費上億的就有近10家。」一位在線教育企業投放負責人向《中國企業家》表示。

據子彈財經報導,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四家今年暑期營銷的推廣預算分別達到了15億元、12億元、10億元、8億元。而網易有道創始人周楓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有道應該會比以前聲音大,而且會大不少」,整個市場暑假的廣告投入遠遠超過45億。

除了品牌廣告和熱門綜藝贊助,這些公司的策略大多是通過特價課在線獲客。這些特價課大多標價9元、49元、99元,即便按照最高的99元計算,對於在線教育公司來說也是賠本的生意,這些特價課裡包含公司贈送的價值100元的教輔材料,外加10多元的郵費。

對於已經入場的在線教育公司而言,當務之急就是擴大市場佔有率,跑馬圈地。在當下,虧損是戰略性的,而追求盈利則會被視為是短視的行為。

成為頭部

在瘋狂投放的背後,是每家在線教育公司的戰略意圖。

不同於線下培訓機構之間互相割據,各自安好的局面,在網際網路領域,無法留在第一梯隊的結局就是被遺忘,或者被淘汰。

事實上,教育行業的暑期投放大戰從2018年就打響了。當時的學而思首次開始大力推廣學而思網校,承包了多個地鐵站通道,來勢兇猛。但當時投放還更多是聚焦在線下場景,學而思依靠過往積累的口碑,意在為線上導流。

2019年,猿輔導、作業幫等在線教育公司跟進,掀起一輪激烈的拼殺。這一年,以猿輔導為首的在線教育公司,首次將投放戰場大規模集中在線上,其實主要集中於騰訊系和頭條系廣告系統平臺。

在之前的採訪中,接近猿輔導的內部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家》:「2018年,猿輔導創始團隊第一次發現,猿輔導線上產品的續費率超過了線下培訓機構,這讓創始團隊看到市場的潛力,所以才決定大力投放。」

如果說以往在線教育只是線下教育場景的一種補充,現在在線教育不甘心再擔任一個邊緣的角色。

猿輔導在2019年的突然發力,讓學而思有些猝不及防。2019年上半年,好未來(學而思母公司)完成組織架構調整,學而思網校事業部總經理陳寧昱被換掉。當年6月底,好未來創始人張邦鑫緊急召開暑期49元課開班動員會議。

據36氪報導,當時張邦鑫稱,「這是學而思發展17年以來的第三場關鍵性戰役。就像當年滴滴打快的、支付寶打微信、摩拜打ofo,這一次,我們要跟猿輔導等九家在線教育公司一起打。」

在線教育有兩條實現路徑,一條是傳統培訓機構借網際網路技術改善教學效率,以學而思網校為代表;另一條則在誕生之初就是網際網路模式,從產品到渠道推廣等打法全部是網際網路的方式,典型公司如猿輔導、作業幫等。

但在疫情的窗口期,所有的教育公司全部聚焦在線上戰場,而暑假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時機。

教育培訓行業,因為公立學校春夏、秋冬兩個學期的設置,所以課外培訓機構的課程安排也主要圍繞這些節點展開。暑假,雖然不是學生上課的高峰期,但卻是搶佔學生家長心智的重要時機,只有在暑假搶到生源,才不會在秋季正價班招生時倍感焦慮。

對於家長來說,因為在線教育秋季正價班動輒上千元,決策成本並不低,所以暑假班也是家長試聽課程的機會。

雖然各家公司的基因並不相同,但是他們的業務和投放策略正在變得同質化,比如均採用雙師直播大班課模式。

此外,在疫情期間,在線教育公司們還整齊劃一地都做了一輪免費直播課的發放,「很多人都誤解,說免費直播課轉化率很低,但其實這不是做留存和做轉化的事情,而是個做品牌的事情。通過教育用戶,改變用戶對線上教育的態度。」一家在線教育公司高層告訴《中國企業家》。

在這樣的情況下,在線教育行業的兩個關鍵指標變得重要,即推廣轉化率和留存率,前者指從新用戶到體驗課的轉化,後者指從體驗課到正價課的轉化。但目前各公司對該數據的定義並不同,且均未公開,目前仍處於暗戰階段。

目前各家在線教育公司都在暗暗發力,即便目前在業務模式、投放接近同質化,但他們仍希望在後續的服務過程和細節中,爭取到更多的用戶,進入第一陣營、成為行業第一。

在資深教育從業者潘欣看來,各家公司要想實現差異化,理論上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技術手段形成,二是通過教研教學內容形成。技術可以提升輔導老師的效率和效果,也可能改善大班課的直播場景和教學效果;教研主要是實現區域化或本地化的教研,讓全國性的大班直播演變成基於省、市、地區的本地化大班直播課。」

提前入口

雖然今年K12領域依然是在線教育市場拼殺的主戰場,但新的戰場亦在開闢中。

為了更超前地搶奪K12學生用戶群體的入口,在線教育公司們把目標瞄準在了少兒領域。「K12的業務模式其實基本已經成型,現在無非就是加量推廣,但是網際網路科技在少兒領域的溢出效果會更強,且90後家長們的接受度很高。」一位教育行業觀察者告訴《中國企業家》。

一個可以印證的事實是,今年字節跳動將主要的品牌推廣用在了少兒啟蒙階段的瓜瓜龍英語,而非K12領域的清北網校;騰訊也在利用本身流量優勢大力推廣ABCmouse少兒英語。

猿輔導對其旗下斑馬少兒業務的推廣也在加大。「猿輔導一天最高可能達到4000萬,僅斑馬AI課一天就消耗數百萬,一個月消耗1億~2億。」一位在線教育公司的市場投放負責人告訴《中國企業家》。

此外,另一家在線少兒英語公司「伴魚」的市場投放負責人翟磊告訴《中國企業家》:「公司去年的投入金額為2億,今年預計達到10億。」

在普遍蕭條的大背景下,在處於熱門行業、熱門公司做一名市場投放人員,變成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李安鴻便是其中的一員,就職於在線教育公司的他,日常的工作被周圍的朋友簡單地歸結為「幫公司花錢」,且動輒每日上百萬,甚至千萬。

李安鴻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據騰訊系和頭條系廣告渠道的實時數據變化,結合公司後臺用戶的實際轉化情況,指導廣告代理商做出積極正向的投放調整。除此之外,再緊跟實時動態熱點,製作符合教育行業特徵的素材,以提高轉化率。

不同於線下教培人員工作停擺、生活節奏被打斷而處於苦惱中,李安鴻有一種身處快車道上的上升感,「看著公司的融資額可能2年之內都花不完,起碼會覺得心安。」

註:文中王麗和李安鴻為化

相關焦點

  • 45億砸向暑期市場,網際網路巨頭湧入,在線教育面臨大洗牌
    四家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跟誰學的暑期推廣預算,加起來就已高達45億元,遠超去年。在線教育企業水漲船高的市值也讓玩家們彈藥充足。接連十次做空下的跟誰學,市值不跌反漲,成為在線教育行業第四家市值突破千億元的公司。
  • 45億砸向暑期大戰,在線教育巨頭打的不止是價格戰
    「為了籌備今年暑期入口班的營銷投放,年初學而思網校網校、作業幫、猿輔導等頭部在線教育公司確實儲備了十幾億的資金,但最近有消息傳出幾家公司會適當削減暑期投放預算,轉而將重點轉向服務老客戶及轉化已有的學員上」,某在線教育公司高管對《深網》表示。
  • 在線教育再掀45億暑期大戰,「燒錢」拼未來
    據悉,疫情期間釘釘共支持了全國14萬所學校、300萬個班級、1.3億學生在線上課學習,為此阿里還緊急擴增了十萬臺伺服器,來應對瞬間湧入的用戶。難怪面對龐大的學生群體瘋狂輸出一星評價時,釘釘也招架不住只能在線求饒。
  • 在線教育「暑期熱」一邊燒掉45億 一邊漲價八成
    艾瑞諮詢預測,2020年在線教育用戶將達3億人,市場規模達4538億元。2、不過,高獲客成本和低留存率的行業老問題依舊沒有結束,隨時可能駛進危險地帶。有媒體此前統計,學而思、跟我學、猿輔導等在線教育頭部企業僅在暑期便投入45億元的營銷成本,而上一個動輒數十億補貼的網際網路產業,是共享單車。3、如何活下來?漲價!
  • 在線教育45億血拼「暑期市場」,引爆線下戶外廣告全面復甦
    今年上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線下教育受到了極大衝擊,有60%的機構在生死邊緣線上掙扎,面臨倒閉。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大部分學生和家長因為無法選擇線下教育,被迫轉移到線上,這使得在線教育市場迎來了一輪空前的「爆發式」增長。2020年的暑期,更因為疫情在線教育行業真是熱鬧非凡。
  • 在線教育暑期狂撒45億背後:9元課每賣一單虧百元
    一位K12在線教育行業資深人士劉俊(化名)向「子彈財經」透露,這組數字分別代表著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四家暑期營銷推廣預算。「這次暑期的投放總額大概率會超去年同期。」與學校多次推遲開學相對的是,K12在線教育機構們從未熄滅暑期營銷的戰火。
  • 在線教育巨頭們的暑期營銷大戰落下了帷幕
    孩子們重回校園了,在線教育巨頭們的暑期營銷大戰也落下了帷幕。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9月9日,在線教育賽道的頭部公司陸續披露了自己的暑期成績單。  與此類似,另一家在線教育巨頭公司作業幫的暑期業績也在今年迎來了飛速增長,付費課學員總人次達到了780萬,同比增長超過390%;暑期正價班學員的就讀人次超過171萬,同比增長超過350%。  在增長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作業幫暑期正價班的新增人次中,超過67%都來自自有流量轉化。去年同期的這一數據為53%,今年同比提高了14%。
  • 面臨同質化競爭 教育巨頭的突破點在哪裡?
    ,教育行業從線下到線上得到了迅猛發展,從在線大班直播課到一對一甚至是小班課、從K12學齡段到啟蒙再到早教,從清北名師到AI老師,在線教育培訓市場競爭開始日趨激烈,其中不難發現,從授課形式到授課內容已經開始同質化。
  • 最貴暑期結束,在線教育的進擊與徘徊
    根據極光大數據向財經網提供的數據顯示,暑期K12在線教育廠商主要App的新增用戶在7月達到峰值,隨後出現回落。但相比猿輔導、作業幫等網際網路企業,以新東方為代表的老巨頭還要面臨線下課程網絡協同轉型、內部業務調整等自身生存壓力,稍不留神就已被後來者趕超。在最新一季度的財報中,新東方受線下開課受阻以及海外考試取消等影響,取得淨收入8億美元,同比下降5.3%。而新東方在線業務拆分上市後再度陷入虧損,截至5月31日止的2020財年財年,淨虧損7.58億元,同比擴大近11倍。
  • 在線教育暑期檔「大躍進」:三巨頭燒錢不手軟,字節跳動憋大招
    在線教育品牌猿輔導宣布即將完成新一輪12億美元融資;一線網際網路大廠也不甘居後,在連續推出「學浪」和「清北小班」兩款教育App後,字節跳動又將百度原政府關係副總裁趙承招致麾下,負責教育相關業務。收割暑期流量不手軟繼年初疫情後,暑期用戶對在線教育行業的需求也得到進一步拉升。
  • 45億在線教育暑期營銷大戰鋪開,新東方和老俞急了
    有業內人士統計,四家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跟誰學的暑期推廣預算,加起來高達45億元,遠超去年。而一向主張「急事慢做」的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帶隊節奏悄然改變。線上強推千萬份免費正價課,線下學校則早在3月上旬即開「699元報3科」的暑假報名窗口,直接越過春季課,打出暑假優惠。
  • 在線教育巨頭狂撒45億換用戶,傳統線下機構該如何抗衡?
    近期在教育圈內廣泛傳播的《在線教育暑期狂撒45億背後:9元課每賣一旦虧一百》一文中指出:猿輔導、學而思、作業幫和跟誰學四大教育巨頭的暑期營銷推廣預算分別為15億元、12億元、10億元、8億元,總額高達45
  • 在線教育行業迎新一輪「洗牌」大筆投融資相繼落地網際網路巨頭加速湧入
    來源:經濟參考報在線教育賽道競逐愈發激烈。近日,又一在線教育平臺趣記憶獲得4000萬戰略融資。業內人士指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是未來教培行業的發展方向。同時,行業「馬太效應」凸顯,優質資源正在不斷向頭部企業傾斜,中小機構將面臨進一步出清。 受疫情影響,在線教育市場迎來了今年以來的「持續升溫」。
  • 在線教育暑期迎來「井噴」式增長
    來源:長春日報-長春新聞網遲末 作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在線學習不斷升溫,內容從在線輔導到在線寫作業,技術上從人機對話到AI「刷臉」,可謂應有盡有。由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規模達4.23億戶,較2018年年底增長110.2%,佔網民總數的46.8%。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這個暑期,更是讓各大在線教育機構掀起新一輪的營銷熱潮,迎來「井噴」式發展。
  • 在線教育的「燒錢之殤」
    01、無所不用其極地砸錢孫子云:先勝而後求戰。網際網路的戰爭都是先佔住市場,圈住用戶,再說其它。去年夏天,在線教育巨頭高達40億的暑期燒錢大戰還讓人記憶猶新:以學而思、作業幫、猿輔導為首的在線教育機構在朋友圈、抖音、地鐵、樓宇電梯、綜藝節目等各個渠道展開全面的流量爭奪。
  • 在線教育再掀45億「暑期大戰」,誰會是風口上的那隻「豬」?
    這一次疫情,雖然對線下教育機構帶來不可估量的衝擊,但對於線上教育而言,確實是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以新東方在線、跟誰學等為代表的在線輔導班,以及一些做教育信息化的公司為例,疫情不僅解決了它們獲客的問題,還培養了用戶的習慣,短中長期來看都是利好。於是可以看到,為了進一步搶佔市場,在線教育機構們又雙叒叕開啟了「暑期大戰」。首先,廣告投放必不可少。
  • 股價瘋漲、利潤轉正、巨頭入局……在線教育的春天真的來了?|動察
    如今在線教育行業競爭激烈: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 3468 億元、在線教育企業註冊數量 5.81 萬家,2020 年上半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約達 3.31 億人。除了資本的青睞,巨頭們對在線教育這塊蛋糕也垂涎已久。不同於線上教育獨角獸垂直深耕於細分場景的策略,網際網路巨頭的在線教育布局更傾向於平臺化或自建或收購,產品種類也相對豐富。曾公開表示看好教育市場的騰訊,除了是猿輔導的背後金主,還曾經先後投資了新東方在線、瘋狂老師等 20 多家教育公司,氪金買下了整個賽道,可謂財大氣粗。
  • 倒閉、轉型、被收購,在線教育成了小公司的生死修羅場
    過去兩年,慢熱的在線教育突然被幾度按下加速鍵,進而在今年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賽道。網際網路巨頭、頭部機構持續加注,當K12在線教育的比拼逐漸成為燒錢遊戲,啟蒙賽道也出現巨頭收割,中腰部玩家的生存空間被逐漸壓縮。擺在流利說們面前的未來,愈加暗淡。
  • 頭部在線教育玩家瘋狂融資燒錢獲客,市場規模比盈利更重要?
    透過這兩組數據,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今年的在線教育的暑期營銷之戰無疑比我們此前想像中要激烈得多。當然,瘋狂營銷投放的背後是玩家們的集體虧損。諸多媒體人及業內人士也由此對在線教育企業的盈利能力以及在線大班課模式能否持續發展持悲觀態度。不過,「子彈財經」認為,大可不必如此悲觀。畢竟,無論是巨頭還是資本都沒有將當前盈利視為第一追求。
  • 角力下沉市場 在線教育企業展開暑期大戰
    來源:中國證券報圖集 暑期一直是K12教培行業爭奪生源的重要窗口期,猿輔導、學而思、作業幫、跟誰學等頭部在線教育公司準備了超過40億元的投放預算展開暑期大戰。野村中國網際網路及教育行業分析師徐靜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體量比較接近的頭部幾家在線教育公司都希望進一步擴大份額、鞏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