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開運禮」康德的自在之物困惑丨出現與實在之間究竟有何聯繫

2020-12-25 寒冰借火

在康德的哲學中,自在之物是一個無法繞開的重要概念。他正是在此概念基礎上發展出了其「哥白尼式革命」的先驗哲學。從此之後,主觀不在只是與客觀相符,同時客體也必須被納入到主體的先天時空直觀形式和知性範疇中,才能被我們所感知,所理解。

康德:德國古典哲學家

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不再是世界的本來樣子,而是經過主體先天的時空感知形式和認知範疇整理後的樣子。或者說這個世界不是事物像它們本身那樣的一個世界,而只是事物像它們對我們出現的那樣一個世界。用康德的話說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的世界是一個現象的世界。

當然,這樣說不是指事物只在我們直觀其時,它才存在,一如愛因斯坦的那個著名發問:當我們沒有看月亮的時候,它是不是還在那?我們深信,即使我們不觀察一個物體時,它也不會就消失掉。那樣的話,就徹底落入主觀唯心主義漩渦裡了。

我們不看月亮時,它也依然真實的在那。

所謂自在之物僅僅只是說,這個世界是由自在之物構成的,而且它是獨立於我們的感覺和我們的認知的。

在康德看來,對於自在之物我們一無所知,但我們卻知道我們所看到的現象是由其刺激,從而在我們腦海裡出現的影像,這不是很矛盾嗎?如果我們相信康德所謂自在之物是真實存在的,那麼我們就會產生一個困惑:我們所看到的世界(現象界)和世界的本真樣子(自在之物)之間究竟是何關係?

一、我們所看到的世界

很久以來,人們就意識到我們所看到的事物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質:第一性的質和第二性的質,它是由英國經驗派哲學家洛克提出的。

第一性的質,是指無論物體是否為我們所觀察,這些性質都不會因此而改變。比如物體的大小、形狀、體積、運動或者靜止等是物體所固有的性質,對於一切人而言都是一樣的。這種客觀的,人所共通的性質被稱為第一性的質。第二性的質,是指物體,特別是運動的物體的第一性的質作用於人類的感官時,在人們心中所產生的顏色、聲音等性質。它們不是物體的固有性質,有時候甚至是因人而因的。比如顏色,在一個人感覺來可能是綠色的,而另外的一個人感覺來卻可能是藍色的。在某種程度上這更像是感知對象與我們的感官之間的關係,而不是物體的本質屬性。一如愛因斯坦的疑惑那樣,它們只有被我們所感知時,才是存在的。

同一種顏色,不同的人看到的或許就不同

二、康德意義上的世界的本真樣子

康德意義上的世界的本真狀態是以自在之物的形式存在的,它有被稱為物自體,是指超出我們的認知以外的物體的原本樣子。它既是客觀存在的,又是永遠都不可知的,是我們所感知到的現象的基礎。

我們的所有的知識,都是自在之物通過主體先天的時空感知形式和認知範疇整理過後而得到的,我們永遠都不會有關於自在之物的知識。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說,主體的先天時空感知形式將我們的感知,認知與自在之物徹底的隔絕了開來,在二者之間設置了一條永遠也無法逾越的鴻溝。

自在之物與現象被主體的形式間隔開了

三、我們所看到的現象界和世界的本真樣子(自在之物)之間的關係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說的是,在康德的哲學中出現在我們心裡的事物現象是由於自在之物引起的,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出現的現象就是事物像它對我們出現的那樣,雖然不是事物從其本身來說的那樣。或者說不存在兩種事物,而只是同一事物的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事物的就其本身來說和它對我們的出現」

而回到事物的第一性的質與第二性的質上來說,二者只是出現之現象上的區別,而沒有本質區別。只不過第二性的質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人而異的,較為主觀;而第一性的質卻是人所共通的,是出現之現象的本質屬性,因而也就是客觀的。

它們作為一個整體是與自在之物相對立的,自在之物永遠都無法被我們所感知。

在康德的《純粹理論批判》中,他將出現在我們腦海裡的現象解釋成自在之物的影響,或者說它刺激了我們的感受性。

出現之現象是受到了自在之物的影響,那麼二者之間是因果關係嗎?

對於這樣的一種說法,我們要說的是自在之物與出現的現象之間不是原因與結果的關係,因為在康德哲學中,因果範疇是作為主體的先驗認知範疇而存在的。因果範疇只能對出現在我們心裡的現象發生作用,不能超越現象之界限而將其用在自在之物上面,故而不能說自在之物與出現之現象之間存在因果聯繫。

不存在因果聯繫,那麼二者之間存在時間上的前後相繼嗎?

對此我們要說的是,二者之間是不存在時間上的相繼性的,因為時間同樣是主體的先天直觀形式,也同樣只能作用於現象界,無法僭越其適用範圍而加之於自在之物,也就是說自在之物與出現的現象之間不存在時間的前後相繼關係。

二者之間不是時間上的前後相繼的關係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闡述二者之間的關係呢?

對此,其實更合適的說法是,自在之物是出現的現象的條件。只有這樣的一種說法才是合適的,因為這樣說既沒有在二者之間嵌入因果聯結,而且雙方之間也沒有時間上的前後相繼,這樣就避免了把時間的先驗直觀形式與因果的先驗知性範疇作用於自在之物身上,從而發生僭越。

在康德看來出現之現象不管其本真樣子是如何的,它必須被納入到我們的時空感知形式中,來被我們感知,而不是自在之物本身就擁有著時空的特性。在人類的感知活動中,我們的心不是純然被動的,而是能動地以知性範疇來對其進行整理的。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是一個被我們的時空感知形式和知性認知範疇所改造過的世界,而這也就是我們所處的現象界。

相關焦點

  • 「創作開運禮」無畏風雨,傲然獨立,鄭板橋繪《滿袖春風》
    鄭板橋的確是個很驕傲的人,他在賣畫期間也不願意給達官顯貴創作,更願意與平民百姓交流。他有自己的驕傲與骨氣,於是他在畫竹的時候常常賦予作品孤高脫俗的意趣。哪怕買畫人一時無法理解他的情操,他也要淋漓盡興。正是這份孤傲,讓他的作品有了更多的內在氣質。意境可以在畫內,通過筆墨展示,也可以在畫外,通過畫家的人格魅力讓作品具備雅致堅毅的特性。
  • 叔本華——自在之物是意志
    叔本華認為,康德哲學的最大貢獻就是把觀念的東西與實在的東西予以分割,提出了自在之 物和現象的劃分,而他超越於康德的地方就在於,他發現了自在之物就是意志。康德認為, 自在之物作為現象概念在邏輯上的要求和人的自由的根本保障,它必然存在,但我們不能認識它。
  • 「創作開運禮」Java之字節輸出流的續寫和換行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編介紹了「創作開運禮」Java之字節輸出流寫多個字節的方法,這次小編要介紹的是字節輸出流的續寫和換行。小編之前介紹的方法,會把之前文件裡的數據覆蓋掉,進而創造一個新的文件。而這次是在原本的文件中續寫數據,不會覆蓋之前文件裡面的數據。
  • 丨愛因斯坦與康德的思想碰撞——究竟誰對誰錯
    二者之間只是基於大量經驗的歸納意義上的聯繫,而不是基於演繹法的推理。也就是說:我們僅僅只是每次都看到火在燒和水開了兩個事實依次發生而已,僅此而已。我們不能把這種歸納總結出來的結果,當做真理。二者之間的聯結只具有或然性!
  • 宇宙產生之前有時間嗎?——康德先驗哲學對時間的變革
    時間究竟是什麼?沒有人問我,我倒清楚,有人問我,我想證明,便茫然不解了。——奧古斯丁《懺悔錄》時間,對人類有著永恆的吸引力,既有「彈指一揮間」形容時間之快,也有「度日如年」形容時間之慢。康德的先驗哲學,變革了時間觀,作為感性純直觀的時間,給這個問題的思考提供了另一種路徑。01雖然宇宙產生於爆炸是非常晚近的理論,然而對宇宙產生之前的困惑,卻不是現代科學獨有的困惑,在中世紀,這個問題的形式為「上帝在創造世界之前有沒有時間?」
  • 收藏貼丨西方哲學史 · 最系統目錄
    萊布尼茨:心靈是一塊有紋路的大理石74-75. 萊布尼茨對「自由和必然」迷宮的破解:「最好世界」理論經驗論76. 經驗論洛克:對『天賦觀念』的批判77. 洛克:白板說和雙重經驗說78. 洛克:由感覺和反省而來的『簡單觀念』79. 洛克:關於「複雜觀念」和認識論的自相矛盾80.
  • 洛夫克拉夫特:克蘇魯神話,顛倒康德的恐怖
    雖然洛夫克拉夫特對性事頗感不自在,其妻常常要費神引導他,但在紐約的生活還是頗為舒適,太太照顧備至,羸弱的他甚至也稍微發福。他也在《詭麗幻譚》(Weird Tales)有穩定的發表和收入,直到曾經被洛氏批評的作家當了總編輯,拒絕他的來稿。再加上索尼婭的投資失敗使得她要變賣帽店,去外地找工作,他又再次過著孤獨和貧窮的生活。
  • 康德究竟如何看待幾何學的可能性?
    (同上,第557頁)前一種情況就是數學概念的構造,所產生的是算術、幾何學或代數;後一種情況則將(在經驗性直觀被給予時)涉及經驗性概念的構成,並由此產生出物理學以及其他的經驗科學,在這種構成中,知性或範疇「所能夠做的只不過是按照實在的內容把現象帶到概念之下」。(同上,第560頁)④這些範疇通過對現象做出量、實在性、以及諸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的規定,構成了經驗對象的概念。
  • 150天讀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之:先驗感性論 8
    這些內容此前康德已經重複過很多遍,這裡有個需要注意的細節是,直觀是關於現象的表象,不是關於自在之物本身,而康德特別分了兩方面來說,就是我們不是為了自在之物而直觀這些事物,同時它們的關係也不是存於自在之物本身。這裡強調的是事物和關係兩個點,恰好也對應了牛頓和萊布尼茨兩種看法。
  • 對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物自體概念的一些思考
    康德認為我們可以通過外感官認識到各種外部現象,但這些現象並不一定就是物體本身的樣子,事實上,他認為我們的感性永遠也無法認識到物體本身為何,他稱之為物自體的就是各種現象背後的真正實存之物,但我們的感官無論如何認識到的也只是各種現象而已,這些現象絲毫沒有提供出關於事物本身的任何知識,因而物自體是絕對不可知之物。
  • 德國古典哲學: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
    而這種客觀性在這種意義上也就是由主觀性所建立起來的客觀性,而不是離開主體的自在之物那種現成的絕對客觀性。於是認識的過程就不是對象為我們立法,而是「人為自然立法」。康德把這種對傳統認識論的顛倒稱之為認識論中的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自在之物和現象可見,康德在回應休謨的挑戰時對認識論所作的最重要的戰略性調整就在於把現象和自在之物分割開來,我們所認識的只是現象,自在之物不可知。
  • 「創作開運禮」汽車懸架硬度與車型關係-詳解
    懸架系統組成:避震-減震器彈性元件-螺旋彈簧/扭杆彈簧/鋼板彈簧/空氣彈簧等各類擺臂連杆俗稱的避震軟硬實際指彈性元件的剛度,簡而言之為剛度低懸架會感覺軟一些比如車輛在過彎時車身會因軟彈簧出現嚴重的側傾,此時車輛的重心偏向一側會導致另一側的車輪失去抓地力,加之橫向作用力的巨大影響則會讓車輛失控。那麼追求操控的運動型轎車或跑車則不會使用軟彈簧,而是利用高剛度彈簧減小車身側傾的程度,高速過彎時也不會發現這些車有嚴重側傾。但這種高強度彈簧的減震與濾震都能總會很差,這些價格高昂的轎跑車難道不考慮舒適體驗嗎?
  • 非歐幾何對康德先驗哲學的超越丨及對康德先驗綜合判斷的再批判
    近現代數學的發展打破了歐幾裡得的時空觀,對於其中公理的不證自明的絕對真理性受到了嚴重動搖,人們發現公理不再是絕對正確的真理,公理竟然也存在經驗性質,這是一個石破天驚的發現,它顛覆了人們幾千年以來的信仰,直接導致了對於公理合法性的思考,應該如何為公理正名呢,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尤其是對於康德的先驗綜合判斷的再思考
  • 「創作開運禮」45%NTSC的筆記本電腦,真的是在收「智商稅」嗎?
    自從銳龍移動端處理器開始崛起,榮耀筆記本靠低價強勢攪局,低端家用筆記本才慢慢變得有吸引力了起來,各種「真香機」層出不窮。比如聯想小新Pro、榮耀魔法書,以及Redmibook、惠普戰66,在4000元價位裡都算得上是非常給力的機型。我關注了筆記本電腦有一段時間了,主要是看各位網友的推薦。
  • 康德:人為自然界立法
    但對於康德,很少人真正地堅持讀下去,因為康德實在是太難懂了。康德像神一樣存在,永遠樹在你的心中,等你有了一定的學術功底,要想弄懂它的念頭又會冒出來,當然,大多數人只會在心裡保留康德神一樣的位置,除了敬畏,再也難以親近他。記住的只有他的墓志銘,「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 康德的「理智直觀」
    判斷力一手執有知性的規則(判斷力法規),一手執有出自先驗想像力的時間圖型(方法表象),在純粹知性概念與感性直觀之間進行斡旋,最後做出一定的判斷。時間圖型在打通感性與知性的同時,也使得知性被限定在感性的形式,即時間條件之上。判斷力由此所做出的判斷便只能是關於現象的知識,而非關於物自身的知識。
  • 被稱為「時尚藝術單品」,THE ROGER Clubhouse 有何特別之處?
    縱觀費德勒的職業生涯,最為人稱道的無疑是以「上帝之手」著稱的右手持拍,「右手」單手反手擊球也成為了費德勒職業生涯最濃墨重彩的定格瞬間。    某種程度上來講,「右手」之於費德勒就是藝術品般的存在,除了像費德勒這樣的運動員,對於不同創作領域的藝術家而言,「右手」與他們的生活、工作同樣有著莫大的關聯,而一雙鞋,卻成為串聯起這些藝術家的紐帶。
  • 康德:感覺經驗很重要,但連接主體與客體的是直觀!
    重要的是,康德把直觀放到了一個合適的位置,因為康德所說的對象即是客體,也就是「物自體」,我們的認識無法觸及這樣的存在者,《純粹理性批判》只能對物自體存而不論,所以,主體與物自體發生關係的唯一表現就只能是「直觀」。因此,直觀在康德《純批》中可以說就是知識最初的來源,是「一切思維當作手段所追求的」事物。因此,支持整個《純粹理性批判》墊腳石就是「直觀」。
  • 《博德之門3》究竟有多「龍與地下城」?
    本文作者是一名《龍與地下城》愛好者,所以對這款遊戲的規則和機制饒有興趣,在看過媒體演示後,他從多個方面切入,分析了《博德之門 3》究竟有多麼「DnD」,又在緊扣主旨的基礎上做了哪些創新。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龍與地下城》愛好者,可能會很想知道諸如「被動察覺」、「先攻」之類的東西在電子遊戲裡會如何體現,電子遊戲該如何做出「祈願術」的效果,以及《博德之門 3》究竟和我們所熟知的 TRPG 有多少聯繫。
  • 七十年珍藏,稀有「雲龍箔」——「物外設計ystudio」
    科技的進步使得現代人用筆的機率越來越少,但在一些有著老派靈魂,痴迷於手寫之感的人來說 手握筆身,才能體會一筆一划中的快樂,閱覽手書文字就像一種跨越時空、體驗人生軌跡之旅。近來,臺灣的文具品牌「物外設計ystudio」與日本百年工藝品牌「樂芸工房」合作,共同推出了三款「雲龍箔隨行筆」、「雲龍箔鋼筆」、「雲龍箔鋼珠筆」以及「雲龍箔鋼珠筆樂芸工房復刻版」,繼2018年首次限量版七十隻兩分鐘售鏖後,再創下募資兩天達百萬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