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搜狐財經基金周報 | 22隻新基金成立總規模達713億;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18萬億
行業動態:
據同花順顯示,上周,滬指累計漲0.91%,深成指累計跌1.17%,創業板指累計跌1.80%。
上周,板塊上,社區團購概念大幅發酵,生鮮水產方向多股漲停,新能源汽車、軍工、半導體板塊大幅震蕩。
盤面上,養殖業、銀行、證券等板塊漲幅居前,有機矽、註冊制次新、稀土永磁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11月27日收盤,滬指漲1.14%,報收3408點;深成指漲0.67%,報收13690點;創業板指漲0.37%,報收2618點。
本周新基發行情況:
據Wind顯示,上周共22隻基金髮布成立公告,總規模達713.25億元;共發行42隻基金髮布發行公告,30隻基金首發。
上周發行產品中,易方達悅興一年持有C的發行規模最大達82.25億元;此外,上銀聚遠鑫87個月定開的發行規模排名第二達80.00億元。
(圖片來源:Wind數據端)
上周淨值排行TOP10:
股票型基金淨值排行
(搜狐財經根據Wind數據端整理)
混合型基金淨值排行
(搜狐財經根據Wind數據端整理)
企業聚焦:
嘉實基金年內經理離任7人新聘9人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最新統計,截至11月25日,今年以來已有233名基金經理離任,而去年同期,離任基金經理人數為217名;全行業新聘任基金經理人數為434名,也高於去年同期。
年內離職基金經理人數最多的公司為嘉實基金,離任基金經理人數為7名,其中不乏在公司任職年限超過9年的老牌基金經理。
其中,邵秋濤在嘉實基金的任職時間最長,於2006年12月加盟嘉實基金,歷任公司高級研究員、投資經理、助理CIO兼股票投資部總監。最早任職基金為2010年11月25日,而離任基金經理為2020年6月3日。他在嘉實基金的任職年限達9.5288年。
固收+基金強勢吸金年內募資接近3000億
今年以來,「固收+」產品在數量和規模均出現爆發式增長,新成立偏債混合基金、二級債基164隻,合計募集規模2768.98億元。加上易方達悅興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今年成立的「固收+」基金募集規模接近3000億元。其中,有5隻新基金募集規模超過了100億元。
受疫情衝擊,2020年許多行業都異常艱難。壓力之下,公募基金積極進取,大有收穫。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行業規模達到18.31萬億,首次突破18萬億大關。
發行市場一片火爆,權益基金髮行從年初「火」到年尾,主打股債策略的「固收+」基金也顯示出強大的「吸金」能力,整體發行量已接近3000億元。
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18萬億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季度發行規模創歷史新高,達到1.27萬億元,前三季度累計發行規模達到2.34萬億元。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公募基金整體規模達到18.31萬億。
Wind數據統計,截至11月29日,今年以來已成立逾1200多隻新基金,募集總規模已攀升至2.75萬億,刷新了新基金髮行規模的歷史新高。若12月份新基金髮行保持火熱,今年新基金髮行規模或突破3萬億大關。
萬家基金年內無緣爆款新品
萬家基金年內無緣爆款基金產品,除了部分新品存在限售的客觀因素,也與公司權益類基金經理團隊人員配置不合理有關,負責主動權益產品投資的11位基金經理中,部分人員崗位任職時間僅在兩年以內。
Wind數據顯示,萬家基金今年迄今雖然已經發行了大約10隻的主動權益產品,但若按照通常規模50億的爆款標準來看,其沒有一隻產品能夠達標,背後原因既有部分新品存在限售的客觀因素。
如在一季度時,部分科技主題新品啟動了比例配售且最後的配售比例極低,也與該公司權益類基金經理團隊人員配置不合理有關,其負責主動權益產品投資的11位基金經理中,部分人員崗位任職時間不足兩年,比如黃海和尹航的任職時間僅為62天和126天。
11月3隻債基發行失敗「踩雷」
今年以來,基金髮行市場非常火熱,截至11月25日,年內已成立的新基金規模高達2.78萬億元。
在發行規模不斷刷出歷史新高的同時,新基金髮行兩極分化的現象也非常明顯,今年以來,已有22隻基金髮行失敗。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11月份以來,有5隻新基金髮行失敗,其中有3隻就是債基,分別為國都聚合、東興臻至債券和融通動態平衡配置3個月持有,國都聚合和融通動態平衡配置3個月持有為偏債混合型基金,東興臻至債券為中長期純債基金。
以國都聚合為例,11月24日該基金公告,因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的基金備案的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機構觀點:
中歐基金郭睿:優質標的高估值將逐漸成為常態
中歐基金基金經理郭睿表示,消費擴容和新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帶來消費品行業的創新,新消費是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新一輪創新趨勢,包括健身醫美、寵物需求、短視頻、智能化等領域。新消費本質並沒有改變,依舊是需求和供給及解決痛點。
郭睿指出,對於消費板塊估值與業績匹配的問題,要運用PEG方法對消費標的進行估值,不用過於擔憂某一標的或某一細分領域短期估值過高的問題,重要的仍是關註標的未來成長的空間。未來,優質公司高估值將逐漸成為常態,海外市場已體現出這一點。
中信證券:軍工行業迎來開篇之年,圍繞「產業拐點」布局
中信證券表示,三季度的配置邏輯需要「訂單兌現」或者「業績兌現」的支撐才能引導新一輪的行情,Q4通常為軍品訂單下發以及提前備產的重要階段,是驗證行業「十四五」發展景氣度、特別是2021年成長性的重要時點。
中心爭取判斷,部分風險偏好較高的資金將基於對大訂單的預期提前布局,進而帶動行業開啟一輪可能跨年的慢漲行情。但此時板塊性的快速上漲尚缺少資金一致性的支持,而且經過7-8月的快速上漲,板塊整體已經實現了估值修復,多數個股估值較高,所以目前仍推薦優先配置估值較低且產業趨勢明確的個股。
天風證券:整體相對看好順周期 特別是位置較低的保險銀行和地產
天風證券指出,隨著經濟復甦的一致預期,周期普漲了一波後開始調整和分化。很多商品價格還在漲但是估價已經開始跌了,市場主要還是擔心周期的高增長是基數原因,後面持續性有待觀察。
天風證券認為,整體相對看好順周期,特別是位置較低的保險銀行和地產。繼續看好化工,機械,有色細分領域。科技醫藥調整較多,最近帶量採購接近落地,客戶密切關注醫藥以及調整較多的科技龍頭。
國泰君安:汽車行業布局正當時,推薦三條投資主線
國泰君安認為,微觀交易結構來看,當前汽車處於低配1.34%的狀態,後續基金進一步加倉值得期待。
國泰君安推薦三條投資主線,推薦「銷量超預期品種+價值重估龍頭+受益於出口的汽車零部件」三條投資主線。二三線整車廠商銷量有望超預期品種。推薦標的:長安汽車、吉利汽車等;傳統車企龍頭品種有望迎來價值重估。推薦標的:廣汽集團、比亞迪等。受益於海外需求復甦的汽車零部件企業。
廣發證券:銀行業基本面改善與低估值共振
廣發證券指出,隨著經濟繼續復甦,銀行業基本面上行的趨勢較為確定。當前板塊估值水平仍處於底部區間,相對優勢明顯。實體需求繼續向好,政策寬鬆的必要性下降,流動性環境可能逐漸走弱,銀行板塊整體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廣發證券稱,個股方面,短期來看,目前我們前期判斷的「優勢地區區域行、戰略定力股份行、高股息股份行和大行接力行情」逐漸進入股份行的中後期,高股息銀行開始啟動,建議積極關注;長期來看,建議關注戰略定力的大中型銀行和優勢地區市場化經營的區域銀行。
(搜狐財經綜合財聯社、21世紀、金融界等整理;編輯/徐佳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