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一通電話要罰1萬美元?AI騷擾電話上了熱搜
剛剛,「一通騷擾電話最高可罰款7萬元」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
據央視財經報導,近日,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了一項法案,計劃嚴懲「機器人撥打的騷擾電話」,罰金上限將從現在的1500美元一躍提升到1萬美元,約合7萬元人民幣。
「機器人騷擾電話」正成為現代社會的新「公害」,它讓每個人都不堪其擾又無可奈何。機器人騷擾電話為何如此猖獗?立法能根治這一頑疾嗎?
最高將開出一萬美元罰單
「你好,這裡是XXX,請問您這邊考慮買房嗎?」
「你好,我行現在推出了一款年利率 5%以上的理財產品,特面向新老用戶……」
……
當手機鈴聲響起,電話那頭是語音播報某處樓盤開盤、某公司提供貸款、某個培訓班招生的時候,您就知道這是個機器人打來的電話了。
所謂「機器人騷擾電話」指的是那些由電腦根據預設程序自動撥打,接通之後播放錄音的電話。
機器人騷擾電話成為全球公民都會面對的情況。據央視財經報導,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境內民眾接到的「機器人騷擾電話」總數超過500億個,平均一個美國人每個月會接到15個「機器人騷擾電話」。
近日美國國會通過了《機器人電話濫用犯罪執法威懾法案》,以加大對AI騷擾電話的打擊和治理力度,該法案在美國眾議院以壓倒性多數批准,等待總統籤字後實施。
針對造成「機器人騷擾電話」的責任人,法案計劃強制語音信息撥入者的身份認證。新法案希望能從源頭解決這一問題,要求美國的電信運營商在18個月內更新系統,強化對設立語音信息的客戶身份的篩查工作。
該法案有一條規定被國內媒體廣泛報導:新法律生效後,監管電信市場的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可以對每通騷擾電話開出最高一萬美元的罰單。
人工智慧被「用歪了」
在中國,瘋狂肆虐、難以治理的騷擾電話同樣十分場景。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統計顯示,單2018年,中國的騷擾電話撥打數量已經超過500億通,生活中騷擾電話佔到全部通話量一半以上的用戶超20%,每周都受到騷擾電話困擾的用戶超80%。
垃圾電話劇增的背後,和機器人電話技術的成熟是分不開的。
今年央視315晚會就曝光了騷擾電話以及竊取個人信息黑色產業鏈:售樓處等地方通過機器人撥打騷擾電話,每臺機器人賣3000元。
部分公司利用人工智慧撥打騷擾電話,逐漸替代人工。一個智慧型電話可以撥打5000多個騷擾電話。有家公司人員表示,他們一年撥打了40多億個騷擾電話。智慧機器人也可以通過語音合成,模仿人類的聲音,一天能打1000個電話。
為了逃避監管,機器人研發公司更是挖空心思。一個探針盒子,只要附近用戶打開無線網絡,它就能收到該用戶手機的MAC地址,進而收集用戶手機號碼。
今年5月,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國內外10餘家機構編寫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19》發布,報告顯示中國AI企業數量、融資規模居全球第二。
清華大學發布的《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18》顯示,中國的AI專利技術全球第一,且2017年中國智慧型電話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237億元,同比增長67%,而2018年,增長進一步加速,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已達75%以上。
AI代表著技術的未來方向,但先進的技術一旦被濫用,後果不堪設想。面對這種騷擾,用戶往往無可奈何,虛擬主叫技術讓用戶只能接電話而不能回電話,智能語音互動技術讓用戶經常都意識不到對面是真人還是AI。
立法或促「根治」騷擾電話
在市面上,一些企業已經研發出「以AI治AI」的辦法。3月,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了一套反騷擾電話解決方案,可以幫助開通了該服務的用戶轉接騷擾來電,利用「機器人才能對付機器人」的方式為用戶解憂,並表示預計這項應用在年內將正式以產品的形式面世。
不過至今,這項應用並沒有大範圍推廣開來,這種方法目前還處於實驗階段,未來是否真的能起到作用還需要長期觀望,機器人替用戶轉接的方式也並未治本。
雖然政府有騷擾電話舉報專線,運營商、手機廠商紛紛推出了對電話號碼的標註功能,可是個人用戶以人工的方式對騷擾電話進行標註和舉報這種方法,在巨量的騷擾電話面前仍是杯水車薪。
想要短時間內擺脫人工智慧的騷擾,唯一的辦法只能是用戶們儘量避免個人隱私的洩露了,可現如今APP無時無刻都在搜集個人信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不洩露自己任何信息並不現實。為了躲避激增的垃圾電話,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不再接聽陌生來電。
在近日舉辦的2019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慧鏑公布數據稱,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應用,攔截高頻騷擾電話8。 1億次,中國移動也上線了高頻騷擾電話防護業務自定義號段攔截功能。
採取技術手段攔截騷擾電話,成為目前為數不多的根治騷擾電話的方式之一。
就社會綜合治理而言,中國比美國更有制度優勢。去年7月,工信部、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方案》;去年11月,工信部公布了《關於推進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的工作方案》,對騷擾電話產業問題重錘整治並作嚴格規範。
此外,工信部今年4月印發的《關於推進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的工作方案》中明確要求要有效整治騷擾電話等擾人信息。
業界人士分析,如果相關措施能夠上升為法律則更具長效性。尤其是具有威懾性的巨額罰款、新技術協議的應用、跨運營商間合作等,美國立法對我國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