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實體店難生存的是租金還是馬雲?

2020-11-14 創業導報

作者:地瓜

隨著國內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了及人工智慧的進步,很多以網際網路科技為背景的行業迅速興起,在顛覆傳統模式的同時也改變了大眾生活習慣,也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打破實體店的線下購物模式,將購物依附於智慧型手機和PC終端的網購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然而,儘管網際網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網購、外賣已完全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背後,也犧牲了一大批實體經濟的利益,所產生影響是巨大的,一大量實體店倒閉,越來越多的店鋪掛上了「旺鋪出租」的字樣,大小商城成空城,營業員比顧客還多的現象。

實體店整體不景氣,一部分是營商環境產生了巨大變化,造成營銷成本及人工成本幾倍的增加,加上大眾的消費習慣產生變化,這就讓越來越多的實體店店主將怨氣撒到電商的身上,說罪魁禍首是馬雲,用不少店主的話來說,是馬雲讓實體店無生意可做,這不全對,應該講一大部分是店租金高造成的,相較於10年前,實體店的租金幾乎翻了10倍有餘。即便是在一些二三線城市,位於繁華商業街上的店鋪,高租金高轉讓費,一平方的租金也會高達幾百元,轉讓費幾萬幾十萬,這對於實體店店主來說,每年的經營收入,但除去租金了及其他成本之後,辛辛苦苦經營一年,到頭來完全就是在為房東「打工」。高昂的租金,讓不少經營者最終放棄了實體店走電商模式,所以前幾年電商發展速度極快。管理成本員工費用。據相關部門統計,近年來,我國主要生產要素的價格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上漲,幾乎所有成本都在上升。此外,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工成本也在上升。

總的來說,實體店每年的成本都在飛速上漲,經營壓力不斷加大,導致一些本就生意一般的實體店倒閉。電商是這一個時期商業模式的進步發展的過程,如果沒有馬雲搞電商也會馬雨,馬風,如今的實體店,已經不能像過去那般循規蹈矩了,一定要緊跟時代步伐,進行多元化發展和創新,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生存下來。這是一個時代發展必然的過程。

歡迎分享,關注,點讚點評


相關焦點

  • 日本的電商為何打不倒實體店?實體店真的難以生存?馬雲給出建議
    由於,近年來的銷售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商鋪在我國越來越不吃香了,曾經的「旺鋪」也逐漸淪為「亡鋪」,我國的實體店經營壓力也是越來越大,許多看起來還不錯的商店,也都面臨著倒閉的風險,在電子商務和高租金的雙重壓力之下,很多店鋪實在難以支撐,最終只能走向倒閉。
  • 滿大街都是「旺鋪轉讓」,實體店出路在哪?馬雲:50%店鋪會倒下
    滿大街都是」旺鋪轉讓「,實體店出路在哪?馬雲:50%店鋪會倒下!這些年,大家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由於房租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實體店生意很慘澹,開店的結果的一個月的收入,都被拿來交鋪租和員工工資了,現在只要你出去逛街,滿大街都是店鋪「轉讓」,在網際網路電商的衝擊下,實體店還有出路嗎?
  • 實體店大面積關閉是敗給了電商還是租金?
    還有人認為,實體店大面積關閉是敗給了租金,現在租金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年,實體商家吃不消,幾乎是替房東在打工。對此,我到附近的蔬菜瓜果商鋪去了解了一下。那邊的老闆小王告訴我,開蔬菜瓜果店受到電商的衝擊並不大,他們的生意也很好,不過他們所做的都是一斤3-4元錢的蔬菜生意,也發不了什麼財,而房東卻年年在漲房租,去年是1萬元/月的租金,而且要把下半年一次性付清,這意味著,租戶每次交房租就要高達6萬元。今年房東看到房價在漲,租金還要漲,要漲到1.2萬/月。
  • 實體店閉店潮,是馬雲電商的錯,還是高房價惹的禍?
    作者|李雲飛 來源|原創當下的經濟環境不好,生意又難做,很多實體店倒閉關門,老闆們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有人說這所有的一切都是馬雲電商導致的,說那些電商整天搞促銷,9.9元還包郵,改變了老百姓的消費生態結構,虧本賺吆喝的買賣讓實體店生意是越來越難做,說馬雲的電商不倒,實體店的生意就別想做起來。
  • 實體店生意難做,關馬雲什麼事?不怪電商、人工,而是「這類人」
    近些年來電商行業發展的還是非常迅速的,電商行業的發展壯大,也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比如快遞業、直播電商等。但同時也導致這一行業越來越不好做,它就是實體業。在電商發展的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實體店鋪的發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 「店鋪轉讓」遍地可見,實體店難道不行了?董明珠和馬雲指新路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各行業競爭力度加大,有好多人會說近幾年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特別是線下幹實體的老闆們呼聲很高。其實,現在實體店生意不好也是有原因的,比如,就是房屋租金太貴,房租年年上漲也導致經營成本提高,畢竟成本一旦提高,就相當於利潤降低了,沒有利潤怎麼生存。
  • 實體店大規模倒閉,真實原因有3種,馬雲的電商衝擊是其次
    他有著很多預言在今天都已經變成了現實,其中一個就是,在前幾年馬雲表示未來的實體店至少有一半就要倒閉,到今天這個預言也基本變成了現實。在國內喜歡馬雲的商家有很多,但同時討厭馬雲的也不少。馬雲的淘寶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方式,在電商的衝擊下許多的實體店老闆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大量的客戶已經養成了網上購物的習慣,即使到進店選購,絕大多數人都喜歡與網上的價格作對比。
  • 大量實體店「倒閉」,原因有3個,最後一個很現實!
    曾幾何時,沒有智慧型手機,沒有3G、4G網絡,主流的購物方式還是實體店選購。在那個時代,只要擁有一家實體店鋪,不管賣什麼,只要你不傻一般都能賺到錢,過上小康生活。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實體店大不如從前,上街購物的人少了,很多門面變得特別冷清。一個月下來,除了成本和房租後就所剩無幾了,甚至還有一些虧本的。越來越多的人抱怨生意難做,甚至已經放棄另謀出路了!
  • 實體店越來越難做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很多人都在說實體店太難做了,而且列出了一堆的理由,而且有些我們還無法反駁,感覺實體店生意難做真的跟這些理由有很大的緣故。其中很多人認為實體店難做了,房租就是罪魁禍首,不然就是覺得要是沒有電商那麼實體店的生意就一定會很好,可是就算沒有這些,實體店的生意就一定會好嗎?其實就是在找藉口而已。哪怕不要房租,實體店面也做不過電商。哪怕現在所有的實體店面,都不要房租了,估計也是做不過電商的。看看萬達這樣的商場,這個萬達不是新區,不是位置偏僻的地方,而是在市中心,晚上七八點都沒有人。
  • 關閉大量實體店真的是馬雲的錯嗎?其實這三點也很重要,希望周知
    關閉大量實體店真的是馬雲的錯嗎?其實這三點也很重要,希望周知!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過去相比,行動支付已成為我們主要的支付方式,網上購物也成為我們首選的購物方式。然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大量實體店紛紛倒閉,此時,許多人把歸根歸咎於馬雲,但是關閉實體店真的是馬雲錯誤嗎?其實這三點也很重要,希望周知!1、日益昂貴的租金我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聽過一句話,那就是「一鋪養三代」,雖然這句話常被人笑話,但房租一直是實體店非常重要的一項支出,佔成本的很大比例。
  • 為什麼如今錢越來越難賺,看看馬雲怎麼說?原因是它在「作祟」?
    而自從做了實體店之後,每個月不但要各種操心、各種累,到頭來一個月才掙一兩千,完全和付出的辛苦不成正比,完完全全詮釋了「錢難掙,屎難吃」。相信很多人在買東西的時候,都聽過實體店老闆的訴苦,要是在十幾年前或者二十幾年,家裡有實體店就可以養活幾代人了。
  • 中國電商幹倒實體店,馬雲真應該「背鍋」嗎?這3個原因不可忽視
    作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企業家,馬雲憑藉著對未來發展較為精準的眼光和敏銳的嗅覺,一舉開闢了中國電子商務新時代,讓網購的方式成功走進千家萬戶。即便外界對馬雲所提出的電商將會讓大批實體店的言辭不以為然,但時間證明馬雲並沒有吹牛。
  • 商鋪變成「傷鋪」,實體店寸步難行,不能怪馬雲和房東?
    針對曾經如此吃香的商鋪行業,紛紛遭遇到了這樣尷尬的境地,很多網友表示所有原因都是因為這兩年電商行業發展過於迅猛,才導致這些實體店幾乎完全沒有生意而紛紛倒閉,畢竟在電商還未出現在市面上市的時候,店鋪生意還是很受歡迎的,很多人基本上靠一家店鋪就能養活三代人,但是現在不僅回不到過去的局面,還要面臨既租不出去也賣不掉的尷尬。
  • 實體店「倒閉潮」將至?馬雲五字箴言給出路,宗慶後悄悄「布局」
    究竟實體店的未來在哪裡?多年前,馬雲就表示未來電子商務會取代實體店的發展,但是宗慶後對於馬雲的言論毫不在意,甚至認為馬雲是在「吹牛」,但是現在宗慶後已經「妥協」了,娃哈哈已經成立了兩家電子商務公司,其中有一家還是跨境電商,可見改變是有多大。
  • 五個原因反映了今年實體店難做
    近兩年的實體店是越來越難做了,今年疫情的原因更實體店更是雪上加霜,同樣,這五個原因也反映了自己的難做。然後下半年大面積實體店恢復 營業,又發現實體的生意不好,又會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來恢復生意 。所以今年是直播帶貨最火的一年,也是實體店最難熬的一年 。3 租金,人工,材料成本租金人工材料成一直是實體店三高,好的位置,租金高 ,壓力大 。偏的位置 ,租金低 ,人流少 。為何租金一直越來越高呢 ?
  • 為啥網友更喜歡去實體店買衣服,而不是網上?這一點馬雲也沒搞懂
    不過 雖然網絡購物越來越受歡迎,實體經濟也受到衝擊紛紛倒下,但依然有很多網友更喜歡去實體店買衣服,而不是網上,這一點就連馬雲也沒搞懂。近年來,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已經到達一定的頂峰,很多人都喜歡馬雲,因為馬雲給我們帶來了淘寶、行動支付、餓了麼、新零售等APP和新型概念,而這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的生活關係密切。
  • 大量實體店「消失」,背後原因是電商還是高房租?聽聽賣家怎麼說
    大量實體店「消失」,背後原因是電商還是高房租?聽聽賣家怎麼說。每年的雙十一,大家都能感受到電商的魅力,去年雙十一,僅僅一個小時,某電商網站銷售額就突破了1000億了。今年雙十一也快到了,相信有不少朋友已經將心儀的商品加入購物車。
  • 電商「搶佔」線下市場,紛紛開大量實體店,馬雲預言成真了?
    從目前來看,亞馬遜、噹噹均準備開實體店,並且一些主做線上服裝、化妝品等企業,也紛紛在布局線下,有業內人士指出,電商巨頭紛紛「搶佔」線下市場,對於部分實體店而言,其實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可能還會加速實體店的洗牌。
  • 我國實體店遇冷,日本店鋪卻一直興旺?馬雲不該背鍋,先反思自己
    而很多人卻把實體店的困境歸咎於馬雲,他們說是馬雲的電商影響了實體店行業的發展,如果沒有淘寶,沒有電商,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困境。當然,這只是一種片面的說法。到目前為止,現代人的消費已經逐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網上購物已經成為大多數人購物的主要方式。因此,越來越少的人去商店購物。結果,實體店面臨了巨大困境。
  • 馬雲沒說錯?未來,它或成電商「剋星」,卻成實體店「救星」
    而電商的日益成熟,對於實體店來說,卻是會帶來很大的衝擊,近些年來,關於實體店生意難做的聲音,不絕於耳。 由此一來,電商逐漸瓜分走了實體店的客流,讓不少實體店深感「危機」。在電商之下,有不少實體店由於沒能來得及轉型升級,卻逐漸撐不下去了,走上了倒閉之路。 然而,電商卻也不是零售業的「最終歸宿」。早在4年前,馬雲就有了新提示,在2016年的雲溪大會上,馬雲提出了一個新概率,那就是「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