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中式
君語
+
屏風之上有山水,乘物以遊心。
清乾隆 紫檀框明黃色地雙面緙絲仙山樓閣五扇屏風
屏風是中古最古老家具之一,
是漢唐華章、魏晉風骨,
亦是明清文人風氣,今人的懷古風情。
清 紅木嵌翡翠山水人物插屏
漢唐時期,
達官貴族家中皆有屏風身影。
從獨屏到曲屏,開合隨意。
漢以前屏風多木板上漆,
繪以彩飾、浮雕。
自造紙術發明及改造之後,紙糊漸漸盛行。
明-清 黑漆嵌螺鈿亭臺人物詩文插屏
從前女子的房中,
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
可以很好的緩衝我們的視線。
《牡丹亭》「遊園」一出中有:
「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用的錦屏人來代指閨中女郎。
清·劉坤一款翡翠浮雕松鼠葡萄詩文硯屏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
分為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竹屏等,
因而在藝術上有雅俗之別,
同時也顯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經濟與文化水平。
袁 桐[約清乾隆~道光] 山水四屏
屏可以分隔室內室外,
過去的院子或天井中,
為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必置一屏,
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
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
而空間上還是流通的,如今稱為「流動空間」。
清 海水龍紋戧金填彩屏風
小時候廳上來了客人,
就躲在屏後望一下。
舊社會男女有別,
雙方不能見面,
只得藉助屏風了。
古代的畫中常見室內置屏,
它與帷幕起著同一作用。
在古時皇家的宮廷中,
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明 杜堇《十八學士圖之二》
明以後漸漸有了掛屏,
在實用性之外,
更加注重它的裝飾性,
甚至逐漸成為純粹的裝飾品。
人們將屏風設置在室內的顯著位置,
用以分隔、擋風、美化,甚至協調室內家居環境。
它和各式家具一樣,
逐漸成為整個家居裝飾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和諧、寧靜的整體。
清 描漆花鳥掛屏一組四件
屏也有大小之分。
從宮殿、廳堂、院子、天井,
直到書齋、閨房,皆可置之,
因為場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現在屏在許多餐廳、賓館中用得很普遍,
可是總勾不起詩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夠輕巧,
色彩又覺傖俗,繪畫尚少詩意。
清漆嵌寶萬壽無疆屏風
銀字笙寒調正長,水紋簟冷畫屏涼。
玉腕重因金扼臂,淡梳妝。
幾度試香縴手暖,一回嘗酒絳唇光。
佯弄紅絲蠅拂子,打檀郎。
清 黑漆嵌多寶花鳥圖屏風
綺閣雲霞滿,
芳林草木新。
鳥驚疑欲曙,
花笑不關春。
清 粉彩乾隆御題詩嬰戲圖屏風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
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
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清 祁陽石屏風
古人將世間風物、
書畫繪入屏風之中,
又將屏風融入日常的生活裡。
有時毫不在意,有時細細觀賞,
而屏風又入文人的書畫、詩詞歌賦中,交相輝映,
中式精緻生活公眾號有幸,
重新窺探這傳統文化中精彩一隅。
但隨著社會的轉變,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已很難把它作為家庭的陳設品,
只有在特殊的文化場所才有它的身影,
慶幸的是屏風在內的古典家具文化的美感,
正逐步被人們重新認識,
希望人們能從傳統的屏風工藝中,
挖掘出新的美感,受到新的啟迪吧。
清 漆嵌青田石花鳥屏風
清 盧葵生制黃花梨剔紅嵌寶八屏風
添加下方微信
購買圖中 鶴鹿同春 雲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