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書齋案頭,方寸之間的文人氣韻

2020-12-20 中式精緻生活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中式

君語

+

屏風之上有山水,乘物以遊心。

清乾隆 紫檀框明黃色地雙面緙絲仙山樓閣五扇屏風

屏風是中古最古老家具之一,

是漢唐華章、魏晉風骨,

亦是明清文人風氣,今人的懷古風情。

清 紅木嵌翡翠山水人物插屏

漢唐時期,

達官貴族家中皆有屏風身影。

從獨屏到曲屏,開合隨意。

漢以前屏風多木板上漆,

繪以彩飾、浮雕。

自造紙術發明及改造之後,紙糊漸漸盛行。

明-清 黑漆嵌螺鈿亭臺人物詩文插屏

從前女子的房中,

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

可以很好的緩衝我們的視線。

《牡丹亭》「遊園」一出中有:

「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用的錦屏人來代指閨中女郎。

清·劉坤一款翡翠浮雕松鼠葡萄詩文硯屏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

分為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竹屏等,

因而在藝術上有雅俗之別,

同時也顯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經濟與文化水平。

袁 桐[約清乾隆~道光] 山水四屏

屏可以分隔室內室外,

過去的院子或天井中,

為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必置一屏,

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

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

而空間上還是流通的,如今稱為「流動空間」。

清 海水龍紋戧金填彩屏風

小時候廳上來了客人,

就躲在屏後望一下。

舊社會男女有別,

雙方不能見面,

只得藉助屏風了。

古代的畫中常見室內置屏,

它與帷幕起著同一作用。

在古時皇家的宮廷中,

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明 杜堇《十八學士圖之二》

明以後漸漸有了掛屏,

在實用性之外,

更加注重它的裝飾性,

甚至逐漸成為純粹的裝飾品。

人們將屏風設置在室內的顯著位置,

用以分隔、擋風、美化,甚至協調室內家居環境。

它和各式家具一樣,

逐漸成為整個家居裝飾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和諧、寧靜的整體。

清 描漆花鳥掛屏一組四件

屏也有大小之分。

從宮殿、廳堂、院子、天井,

直到書齋、閨房,皆可置之,

因為場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現在屏在許多餐廳、賓館中用得很普遍,

可是總勾不起詩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夠輕巧,

色彩又覺傖俗,繪畫尚少詩意。

清漆嵌寶萬壽無疆屏風

銀字笙寒調正長,水紋簟冷畫屏涼。

玉腕重因金扼臂,淡梳妝。

幾度試香縴手暖,一回嘗酒絳唇光。

佯弄紅絲蠅拂子,打檀郎。

清 黑漆嵌多寶花鳥圖屏風

綺閣雲霞滿,

芳林草木新。

鳥驚疑欲曙,

花笑不關春。

清 粉彩乾隆御題詩嬰戲圖屏風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

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

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清 祁陽石屏風

古人將世間風物、

書畫繪入屏風之中,

又將屏風融入日常的生活裡。

有時毫不在意,有時細細觀賞,

而屏風又入文人的書畫、詩詞歌賦中,交相輝映,

中式精緻生活公眾號有幸,

重新窺探這傳統文化中精彩一隅。

但隨著社會的轉變,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已很難把它作為家庭的陳設品,

只有在特殊的文化場所才有它的身影,

慶幸的是屏風在內的古典家具文化的美感,

正逐步被人們重新認識,

希望人們能從傳統的屏風工藝中,

挖掘出新的美感,受到新的啟迪吧。

清 漆嵌青田石花鳥屏風

清 盧葵生制黃花梨剔紅嵌寶八屏風

添加下方微信

購買圖中 鶴鹿同春 雲屏

相關焦點

  • 屏風雖小,其意頗深,那些好看文雅的紅木小座屏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文人案頭的小屏風。看到這裡可能就有看官會疑惑,屏風不是那种放置在門口或者寶座後面的屏風嗎,怎麼就放在桌上了呢?其實屏風有大有小,通常人們印象中的屏風都是落地屏風,較大,正對放置在門口附近,用來阻隔外人對於室內的窺視,有擋風和屏蔽視線之用。
  • 【萬物興書齋】王忠敏書法作品鑑賞《德行天下》
    圖片來源於網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毛筆的筆毫呈棰形的,可以「八面出鋒」,便於縈帶、使轉,有利書法作品的氣韻貫通,毛筆線條圓潤、厚重具有立體感和力感,是其它書寫工具望塵莫及的。
  • 起的不是牆,而是屏風
    為啥還要說到「屏風」? 「蕭牆」非牆 其實,這裡的蕭牆就是古代家具中的屏風,《荀子大略》提及:「天子外屏,諸侯內屏。」這個「屏」指的就是蕭牆。 但早期時候的屏風與後來的屏風有一點不同,有人認為它是磚壘的,也有人認為它是木製的,類似你一進大門看到的影壁。
  • 屏風畫:傳統的絹、紙繪畫,是如何被用來裝飾屏風的?
    上面提到的用絹、紙畫來裝飾屏風畫面,屬於屏風畫的其中一種形式。那麼,這種形式的屏風畫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樹色平遠圖》局部 北宋 郭熙一、傳統絹、紙繪畫在屏風上的應用唐以前的屏風形式短小,多用吉祥和幾何紋樣裝飾。
  • 印章、印泥盒、印匣用於書畫題識或署名,為文人書齋常備用具
    古代印章只是一種憑信的工具,宋元時期才逐漸發展成為文人藝術。明清時期,印章更為講究,成為書齋陳設的重要部分。皇家的印章,除政務寶璽以外,還有閒文詩句印、齋堂館號印、鑑藏印、畫印等等。這些印章多為帝王御筆書畫、皇家收藏鈐用;還有部分印章,是為慶賀帝王的壽辰專門刻制的成套印章,有些僅為收藏,很少使用。這些印章材質名貴,雕刻精美,多出自當時名家或內府製作,非民間所能比擬。
  • 書齋雅玩,海南黃花梨,瑞獸香爐
    成為了文人雅士置於廳堂或擺於書房案頭的心愛之物。香爐取整料大口徑海南黃花梨,足徑老料整雕,質地溫潤,色澤古雅,紋理絢麗。香爐分爐、蓋兩部分。造型渾圓敦厚,爐圓口,束頸,鼓腹,下承三短足。爐蓋狻猊為鈕,昂首觀煙,圓眼凸出,雙耳後掠,鬃毛向後飄揚,不怒自威。蓋面鏤空雕刻卷草紋樣,靈動細膩。
  • 中恆門窗丨引新中式入宅,方寸之間皆優雅
    最美不過中式建築,方寸之間皆優雅。中式建築如此,新中式門窗亦然!新中式的門窗很講究,一般是做成方格或其它中式的傳統圖案,富有立體感。新中式不是純粹的「元素堆砌」,而是設計師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認識,傳承古典文化的精髓,配合現代科技和理念加以創新。
  • 篆刻印章,於方寸之間顯氣象萬千
    古往今來,印章是權力、身份的象徵;是責任、信用的體現方式,更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心愛之物。篆刻印章,一般用刀刻於石、牙、角、木等印材上;金屬印章,則多先刻印模,然後鑄成。秦印、漢印為公認的篆刻藝術之源,明、清兩代出現眾多篆刻流派。
  • 中國古代的窗之美——方寸之間的別有洞天
    半窗斜月,琴笛相和,古代的文人雅士時常在那雲淡風輕的夜色之中,借著幽幽月色,以笛傳情,撫琴以對。月色破窗而入,經那雕刻精緻的窗格一阻,在地上灑下斑斑駁駁的碎片。窗對於我們來說,想必是再熟悉不過的,或憑窗遠眺,或西窗剪燭,總是能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增添一絲光亮之感。
  • 美術研究|以氣韻求其畫——從畫面之「神」到百家之「神」的追尋
    在以這種思想為基本內容及動力發展起來的古典繪畫,尤其是在具有文人觀念的繪畫中,其創造和接受的心理基礎及方式特點,無不體現為一種獨特的系統。劉宋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認為山水畫的意義是在於人們能夠閒居在家而同時遊於「山水」之間,達到「暢神」的養生目的。這是精神性的探求和融合。作為這種精神融合,老莊早就覺得必需具備「坐忘」、「心齋」這樣的條件。
  • 從藏印到讀印:方寸之間 氣象萬千
    從藏印到讀印:方寸之間 氣象萬千金羊網  作者:施沛霖  2021-01-12 印章方寸之間,蘊含著千百年的歷史古韻,無論是字體的變化、風格的演進或是篆刻技藝的精進,均承載著文明的重量。
  • 氣韻生動
    水墨畫由於其獨特的繪畫技法以及哲學審美,使得其具有一種獨特的意境之美,雖是寥寥數筆,濃墨淡彩,卻能於方寸之間勾勒出大好河山,寄託出畫家的滿腔情懷。這種獨具匠心的意境美對現代平面設計而言無疑是一種有益的補充,既可以使現代平面設計跳出西方技法的局限,同時又能夠豐富現代平面設計的繪畫技法、設計元素以及構圖藝術,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 國潮當道|當代東方美學中的家居氣韻!
    遠看東方近看無,喧囂中的緘默,繁華裡的無華,設計師用當代東方審美視角,溯源東方美學中水墨氣韻,解構和留白之間的聯繫,予人以想像之餘地,意蘊深遠。    東方意境的抽象山水,用屏風的形式呼應空間,建立秩序感與層次性,展開現代品質生活畫卷中詩意棲居。
  • 方寸之間,見世界之大丨百度Doodle藝術展明日開展!
    在方寸之間,看見方寸之外的世界。百度 Doodle,是百度首頁搜索框上一塊小小的地方。每到節日,它都會換上新裝,去迎接與銘記人類的重要記憶。不同的人在這方寸之間,揮灑對世界的熱愛。這就是百度 Doodle。每當這些 Doodle 出現在百度搜索框上方,我們就會知道,這一天,對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來說,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而這些意義也正通過 Doodle 讓更多人感受到來自這方寸之間的魅力。
  • 圓桌|「有間書房」,一個展覽雅集見出的文人狀態與書卷氣
    上海安簃藝術空間正在舉行的「有間書房」展是一個文人雅集的書畫展覽,並連同文人書案的文玩器物同時展出,有意思的是,書畫作品中同樣呈現的是書房一角或文房收藏,見出一種書卷之氣。展覽同時,主辦方還就「文人藝術與書房」舉辦了座談。
  • 文人與明式家具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中式君語+但凡有文人參與的造園與制器,都因審美而被人所喜愛觀之氣韻流暢,飄逸中內含風骨;撫之仙骨玉肌,硬朗中略帶溫潤。美輪美奐,令人愛不釋手。究其原因,人們會發現,這都與那個時代文人墨客的參與是分不開的。
  • 以心為筆,氣韻靈動——走進張澤明的山水妙境
    多年來,張澤明醉心於山水畫的創作,尤其以手卷形式見長,作品給人一種清新雋永、引人入勝的美感,散發著一股濃濃的文人氣息。這種不懈的追求與潛心創作,常常得到嶺南名家的厚愛指點,採擷百家之長。書畫題跋,是藝術家以筆墨展示藝術心性的形式,也是藝術家得到外界認可的重要標識。
  • 文人雅室,大紅酸枝鑲癭木,捲雲如意花幾
    大紅酸枝|花幾規格:43.5*28.5*82CM明式家具極具文人之氣,以樸素、簡潔的形式語言蘊含了「雅」的風格,又通過人的使用狀態和器物的形體,達到主體與客體統一,從而反映了文人心理追求高尚人格美的趨向,藉此表達雅正之美的「樸素 " 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