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籍文獻海匯》4T古籍硬碟

2021-02-13 古籍文獻館


本工作室歷經十年之久精心收集整理整整4000G古籍文獻資料,並起了個名字叫《中華古籍文獻海匯》,歷朝歷代文獻典籍開會,也算是名符其實。古籍為影印資料,格式一般為PDF、DJVU、PDG、UVZ,盤裡自帶有綠色免安裝閱讀軟體,清晰度有高有低,一般閱讀是沒有問題的。古籍經過簡單整理核對,但是不可能沒有錯誤,實在沒有這個精力全部都認真過一遍,介意的勿拍。4000G古籍文獻資料的內容會複製到一塊容量4T的移動硬碟中,移動硬碟為威騰電子的或希捷的,京東正品,USB3.0的,發貨之前會進行測試,保證沒問題再寄出,大家儘管放心。
目錄下載:http://www.thwzz.cn/guji.pdf關於硬碟容量,出廠容量是按1000進位計算,而作業系統採用1024二進位算法,4T的移動硬碟在電腦上一般顯示3.63TB,所有的4T硬碟都是這樣的。應用環境:WinAll windows所有的作業系統4000GB古籍資料分門別類到30個文件夾內,方便查閱:

01-歷史文獻
02-文學文化
03-諸子百家
04-詩詞戲曲
05-傳記筆記
06-名家文集
07-語言文字
08-政經軍法
09-學術哲學
10-小說野史
11-社科百科
12-民族宗教
13-醫學醫藥
14-金石考古
15-古籍善本
16-地理方志
17-工具書類
18-書法篆刻
19-繪畫藝術
20-文物收藏
21-石窟雕刻
22-工藝美術
23-墓誌碑刻
24-叢書彙編
25-譜牒檔案
26-報刊雜誌
27-美國會藏
28-異域文匯
29-目錄說明
30-閱讀工具

重要提示

1、使用移動硬碟時,請插到電腦主機後面USB插口,儘可能的避免插主機前面USB插口,這是因為主機前面USB插口很可能供電不足影響硬碟的識別和正常使用。
2、個別古籍會缺頁少碼或掃描不清晰等錯誤,對於古籍來說,這很正常,另外我們並不能保證有你想要的所有書籍,如果您非常介意,請勿拍慎拍。
3、盤中古籍均為PDF、djvu、PDG、UVZ等格式,可檢索可複製可粘貼可導出,盤中自帶閱讀器和檢索器。
4、快遞使用的是順豐,一般情況下走航空,一二線城市原則上發貨的第二天就可以收到,三四線以下城市原則上發貨的第三天就可以收到,有如特殊要求請提前聯繫客服人員。
5、4T移動硬碟到底有多大呢?廠商是按照1000進位來算的,4T實際容量為3.6T。所有的4T硬碟都是這樣的,請大家周知。
6、此為增值服務,不提供退換貨服務,無發票。硬碟若快遞途中物理損壞,由我們負責。
7、4T移動硬碟為威騰電子或東芝品牌,均為京東正品,隨機發貨。移動硬碟三年全國質保。

中國地方志珍藏網:http://www.thwzz.cn

QQ:550443246 手機:18911981525

相關焦點

  • 7.2萬部古籍線上免費閱覽,雲端中華古籍寶庫初具雛形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中國古籍數字寶庫再添新資源,11月12日,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等國內20家單位聯合發布古籍數字資源,共計7200餘部(件)。至此,在線發布的古籍資源已經超過7.2萬部(件),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時期全國古籍保護工作規劃》提出的2020年達到7萬部(件)的任務。「中華古籍資源庫」頁面。
  • 古籍掃描儀圖書館古籍掃描解決方案
    古籍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一脈相承的歷史見證,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當前,我國古籍保護工作還面臨許多問題,如:古籍老化、破損嚴重等。      針對越來越多的高校對珍藏文獻的重視,校園現代化圖書館應該是將傳統圖書通過古籍掃描儀媒體資料處理成檔案數位化多媒體資料,學生或教職員工能更方便、更快捷地通過校園網絡查詢、瀏覽圖書館中的各種資料,而且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 「海外中華古籍書志書目叢刊」又出新成果——《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志經部》出版
    「海外中華古籍書志書目叢刊」編纂出版海外圖書館、博物館、書店等單位或個人所藏中華古籍新編書目、歷史目錄、專題書目、研究書志書目、藏書志、圖錄等。同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正式啟動,國家圖書館加掛「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牌子,負責牽頭與海外藏書機構合作,制訂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海外中華古籍調查工作,摸清各國藏書情況。2013年6月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牽頭,邀請美國國會圖書館暨北美其他十一家東亞圖書館館長,在北京舉行「海外(北美地區)中華古籍保護研討會」,商討了《北美中文善本古籍聯合目錄》編纂事宜。
  • 古籍文獻專場斬獲4691萬元!
    12月3日晚,「古籍文獻 唐宋遺書 翰墨菁萃 西文經典」 專場在北京四季酒店五層D廳收槌,專場涵蓋古籍、碑帖、書札、唐寫經、西文書、文獻資料、影像、文人書法等板塊,共計896件拍品共成交
  • 首都圖書館舉辦「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成果展」(圖)
    首都圖書館舉辦「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成果展」(圖) 2014-06-16 14:49:35來源:北京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宋宇晟   上周六是全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當天上午,首都圖書館舉辦了「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成果展」,北京市古籍保護中心現場的線裝書製作,更是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目光。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公布 讓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
    中華古籍浩如煙海,在千百年的流傳中,成為中華民族歷史記憶、思想智慧和知識體系的一種載體。對珍貴古籍的保護、修復和活用,關乎中華文脈的延續和傳承。  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我國古籍保護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 書刊掃描儀——古籍檔案數位化
    "古籍檔案數位化"是指利用書刊掃描儀、書籍掃描儀、全自動書刊掃描儀、古籍掃描儀、微縮設備等對古籍文獻進行數位化加工處理,使其轉化為電子數據形式,通過光碟、網絡等介質保存和傳播。  我國古籍檔案數位化加工經歷了資料庫版、光碟版、網絡版三個建設階段。資料庫版古籍包括書目資料庫和全文資料庫兩種形式。光碟版古籍一般有圖像版、全文版和圖文版三種類型。
  • 黃松齡與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1958年2月,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在北京召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立大會。小組組長齊燕銘與黃松齡二人在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大學的同事,曾一起參加革命活動,此番又開始共同為我國的古籍整理出版事業開展合作。2月9日,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立大會在北京政協禮堂召開,齊燕銘擔任小組組長,主持小組工作,金燦然擔任古籍小組下設辦公室主任。
  • 編制書目、影印出版……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
    摸清底數,新發現層出不窮  海內外僅存的宋版《文章正宗》第十四卷、最早記載釣魚島的中文文獻《順風相送》、南宋初期刻本《後漢書》、對中國佛教史有重大價值的《敕修百丈清規》……近年來,隨著《海外中文古籍總目》各分冊的陸續出版,越來越多沉睡在海外圖書館中的中文古籍被喚醒,一批具有極高文獻價值和歷史價值的珍貴古籍浮出水面,中華文化向世界傳播的路徑因此更加清晰
  • 影印出版、數位化回歸……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
    摸清底數,新發現層出不窮海內外僅存的宋版《文章正宗》第十四卷、最早記載釣魚島的中文文獻《順風相送》、南宋初期刻本《後漢書》、對中國佛教史有重大價值的《敕修百丈清規》……近年來,隨著《海外中文古籍總目》各分冊的陸續出版,越來越多沉睡在海外圖書館中的中文古籍被喚醒,一批具有極高文獻價值和歷史價值的珍貴古籍浮出水面,中華文化向世界傳播的路徑因此更加清晰
  • 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
    對珍貴古籍的保護、修復和活用,關乎中華文脈的延續和傳承。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我國古籍保護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23個)》,介紹當前我國古籍保護工作的新成果、新發現。
  • ...佛經古籍展暨瀕危古籍保護研討會」在天津榮寶齋中國書房舉行
    「菩提花開-佛經古籍展」呈現了多部佛經古籍和瀕危古籍精品。其中一部「嘉興藏」影刻本《黃檗山大藏經》被業內專家譽為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單種雕版古籍,共有1216部、5053卷、171函、1252冊,為佛經古籍中罕有珍貴品種。
  • 近代日本的古籍複製事業與古籍影印理念的變遷
    當是時,於和漢古文獻襲藏無比豐富之圖書寮,亦始複製刊行之事業,相信是極有意義且勢在必行之舉。其製作副本者,首先從貴重圖書御物中挑選善本五十餘種。所適宜者,譬如世間所希望刊行且應刊行之物,但因分量過大導致經費過昂、最終難以期望之書,由本寮複製與原版相同之副本,原本用於保存,副本便於一般使用。於是,原本得以永永保存,且得長存於世,裨益學界亦不在尠少。
  • 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 總數字目前仍不十分清楚
    摸清底數,新發現層出不窮海內外僅存的宋版《文章正宗》第十四卷、最早記載釣魚島的中文文獻《順風相送》、南宋初期刻本《後漢書》、對中國佛教史有重大價值的《敕修百丈清規》……近年來,隨著《海外中文古籍總目》各分冊的陸續出版,越來越多沉睡在海外圖書館中的中文古籍被喚醒,一批具有極高文獻價值和歷史價值的珍貴古籍浮出水面
  • 4T硬碟古籍資料 33萬海量國學史料文獻
    4T古籍硬碟海量國學文獻共33萬冊,盤中帶閱讀軟體及古籍檢索器,可檢索可複製可導出,宋元明清民國近現代古籍文獻一網打盡。
  • 一方木桌、一張書頁和一雙訓練有素的雙手,帶你走近古籍修復
    面對古籍修復這一功夫全在方寸間的細工活,參賽者在限時比賽中「心不妄動」。即便是準備過程中的漿糊製作,也絲毫沒有怠慢。正在修復古籍的學生。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張呈君 圖6月12日下午,「走進古籍修復」活動在復旦大學舉行。此次活動是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建院的首次大型古籍修復技藝教學成果展示,主要內容囊括修復作品展示、現場修復技藝比拼、現場觀眾體驗修復技藝等多個環節。
  • 身患癌症兩次手術仍在復旦育新人,新中國第一代古籍修復專家趙嘉福...
    趙嘉福1961年進入上圖,從事古籍書畫修復裝裱、碑刻傳拓等工作,經手修復大量古籍善本、名人尺牘、碑帖拓片、民國輿圖、盛富懷檔案等,並參與眾多國家重大修復項目,包括國家圖書館善本《趙城金藏》、明代《西廂記》,嘉定太倉古墓出土古籍,清華大學抗戰時期受損古籍等珍貴文獻。
  • 2020年「中華古籍普查文化志願服務行動•雲南行」活動在雲南中醫藥大學和版納州圖書館同時啟動
    年7月27日上午,沐浴著夏日和煦的陽光,微風徐徐撲面,由中國古籍保護協會主辦,雲南省圖書館(雲南省古籍保護中心)、雲南中醫藥大學承辦的2020年「中華古籍普查文化志願服務行動·雲南行」活動啟動儀式在雲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翰墨樓舉行。
  • 如何破解古籍之殤 讓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
    中華古籍卷帙浩繁 價值難以估量  近日,在位於遼寧省圖書館內的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記者看到三四名修復技師正對一頁頁殘破不全的古籍進行精心修復,經他們手的每一頁紙張都至少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這讓他們不敢有絲毫的馬虎。修復師們細緻地完成每一道修復程序,用雙手小心翼翼地復原出殘卷中的文明記憶。
  • 古籍|古籍印版魚尾符號的文化內涵
    中國古籍印版版式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巨大作用下,古籍印版用作折頁基準的「魚尾」,這種「形似魚尾」的「魚尾」符號的本義是什麼?它有著怎樣的形構演變、哲學觀念和美學思想以及有怎樣的時代意義?  「魚尾」的文化表層  古籍印版魚尾符號與魚體魚尾功能上保持著一致性。